PMR 垂直磁性記錄 (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
亦稱為 CMR 傳統磁性記錄 (conventional magnetic recording),
使用的技術是將磁性元件 (代表資料位元) 的磁化方向與硬碟磁盤垂直,相鄰磁軌緊密並列但不相重疊。
一般而言,寫入磁頭會比讀取磁頭來得大,因此硬碟供應商若要增加磁錄密度,就會盡可能讓寫入磁頭的尺寸縮小至物理極限為止。
SMR 疊瓦式磁性記錄 (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
可視為 PMR 技術的延伸,但提供更佳的磁錄密度。
不同於 PMR 不允許磁軌相互重疊的做法,SMR 採用的技術是將新磁軌如瓦片般堆疊在先前寫入磁軌的部分面積上,
藉此讓寫入磁頭縮小,進而增加磁錄密度。
SMR是磁軌重疊一部分寫入,讀取不受影響,但重複寫入時比較麻煩
SMR硬碟長時間進行密集的覆寫任務,
則會沒有足夠的閒置時間來重新整理磁軌,暫時不動的既有資料磁軌數量會越來越多。
導致 SMR 硬碟必須一邊寫入新資料,一邊重新整理舊磁軌,進而對整體的讀寫效能造成負面影響。
SMR的硬碟「適合單次寫入/少量又讀又寫」的用途
硬碟不斷搬移檔案 讀寫頭反覆讀寫 會提高磁頭或磁盤讀寫錯誤機率
適合純讀不寫的用途
PMR/CMR的硬碟 讀寫不需要搬移 錯誤機率比降低SMR很多
相對穩定很多 通用很多場合 一般使用下沒什麼差異
SMR搬移檔案需要大量的快取 比一般PMR/CMR更依賴硬碟的快取記憶體
2TB~4TB的硬碟 快取記憶體大於100MB 很可能是SMR硬碟
8TB以上的硬碟 需要的快取記憶體會越多 就算是256MB快取記憶體 也會是PMR的設計
WD 3.5吋硬碟
綠標基本上就是SMR硬碟為主
藍標與紅標現在參半(老款硬碟以前都是PMR/CMR)
黑標、紫標、金標、企業級Ultrastar DC是PMR/CMR
藍標 最便宜實用的硬碟 大多都是PMR/CMR 放常讀寫的資料
紫標 監控碟 需要大點容量 讀取性能稍微弱了一點
紅標 強化讀寫、NAS用或組RAID
黑標,金標或企業級 高效率 更好的穩定性(抗震動等特別功能)
https://www.dcard.tw/f/3c/p/23551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