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DAC訊源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測試
I/V muses02
LPF muses01
聲音是 中頻圓潤突出 高頻有著01的大氣 以及低頻力道 音場寬

改成
I/V muses01
LPF muses02
聲音就太悶 且音場小集中

測試出來是 LPF 改變聲音最大 感覺大概有65%
I/V 更換好像只有35%

一般幾乎都是 I/V 用高解析 LPF再用圓潤一點的來收 好像都不太一樣的聽感?
LPF 真的只是低通濾波而已嗎? 感覺測試起來它的效果最顯著!

==========================================
有些 DAC 晶片是電流輸出,
所以必須要外掛 I/V 電路,當然後續的 LPF 電路也要自己來。

有些 DAC 晶片是電壓輸出(就是已經內建 I/V 的意思),
甚至也有內建 LPF 電路的,這種的連外掛 LPF 都可能不需要。

所以 I/V 電路是針對只有電流輸出的 DAC 晶片,
電流源輸出的晶片是有其優點的,但最後出來的聲音還是得轉成電壓源,所以做的事情不複雜,OP 的選擇就比較容易些。

LPF 說起來是很簡單,看電路最後的輸出也是一顆 IC 而已,但實際上可能隱含了:
緩衝、放大、平衡訊號合併、cut-off 等工作,所以會以為改 LPF 對聲音影響最大,這樣講也不算錯。

剛剛也提到,I/V 的工作就只是將電流轉成電壓,細節能搞鬼的地方也不多,一開始就挑:
低雜訊、低失真、低偏壓偏流 的大都能搞定這一塊。

相對地 LPF 能動的手腳就太多,但也別忘記,要是 I/V 出來後的質不夠好,LPF 再怎麼變幫助也不大。
所以碰到電流輸出的 DAC 時,I/V 跟 LPF 一樣重要,這本來就是互相搭配的。

==========================================
DAC的類比部份分成I/V,低通及輸出(RCA/XLR)三部分用個別OP運算放大來做。

高階器材也用OP。
如好幾十萬的Esoteric K-01X在 I/V 是用新日本無線NJR的muses02,每聲道還用好幾顆。
只是大廠不會設計DIP IC座讓買家自行插拔,隨意換不同OP改變音色。

==========================================
一般LPF大多人用迴轉率高一點的OP,
像827之類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本上,sharp filter會讓前鈴振和後鈴振變長,但是失真降低。
跟sharp filter相比,slow filter會讓前後鈴振變短,暫態變好,但失真升高。
換句話說,sharp filter在頻率域的表現比slow filter好,但在時域的表現比slow filter差。

在進一步解釋之前,必須先提一點,就是要重現完美方波,頻寬必須無限大。頻寬越低,方波越醜。
從上面的sharp和slow濾波的定義來看,就可以知道,slow濾波的頻寬,比sharp濾波更大。

所以,從時域來看,slow濾波能重現比sharp濾波更好的方波,也就是暫態反應更好。
但因為超過奈奎斯特頻率的訊號都是假訊號和雜訊,而slow濾波由於無法像sharp濾波把這些不應該出現的訊號濾掉,所以在頻率域會有更多的失真。
換句話說,slow濾波會在頻率域加料,而sharp濾波會在時域加料。

另外跟數位濾波有關的,還有linear phase和minimum phase,以及介於這兩者之間的設定。
上面所提的sharp和slow,都是在linear phase的設定下的結果。

基本上,linear phase無相位失真,minimum phase的相位失真比較大。
如果採用minimum phase,可以大幅降低前鈴振(一般認為人耳對前鈴振比後鈴振更敏感)以及頻率域上的失真。
所以目前普遍認為的最佳平衡設定,是slow filter + 介於linear phase和minimum phase。
這樣可以在相位、頻率域、和時域的失真中,取得平衡。
到目前為止,沒有完美的數位濾波,只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最佳平衡。

『數位濾波』是SHARP的最HI-FI,而SLOW的就是好聽但加料。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使用AKM晶片的DAC有低頻問題,大都是因為退耦電容的設計完全按照AKM所提供的建議電路去設計(0.1uF + 10uF),容值遠遠不夠。
有趣的是,AKM另有一篇官方文件,卻又指出如果退耦電容容值不超過數千uF,低頻失真會變大。
因此,如果要改善AKM晶片聲音偏薄的問題,可以試著從增加退耦電容容值的方面下手。

猜測,C14/C29和C25/C100,非常有可能是0.1uF + 10uF,而非原廠建議的0.1uF + 220uF。
更不用說是數千uF了...... 也難怪聲音會單薄。

00064435_01
以退耦電容來說,跟電解電容相比,陶瓷電容有不少缺點。
1. 大容量陶瓷電容的耐壓不足,只要電壓稍高,就沒辦法用。
2. 只要非C0G材質的陶瓷電容,偏壓越大,容量就掉越多。
也就是說,就算是裝上正確容量的陶瓷電容,實際容量卻會小非常多(甚至可以掉到一半以下)。
3. 只要是非C0G材質的陶瓷電容,就會有壓電效應。只要有震動,就會輸出雜訊。

由於這些種種原因,所以只要容值超過1uF,原廠的建議電路裡,都會使用電解電容。
當然電解電容也有缺點,也有比一般電解電容更好的選擇。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軸---100%效果

數字直接輸送,當然效果最好。由於同軸抗干擾能力差,所以傳輸距離不要超過10米,換好的帶遮罩的同軸線對聲音有改善作用。
優點:音效好。
優點:阻抗恒定,傳輸頻帶較寬,優質的同軸電纜頻寬可達幾百兆赫。時基抖動誤差(Jitter)小,同軸傳輸的時基誤差在這幾種介面中是最小的。
缺點:因為其峰值電壓只有0.5V,所以傳送距離較短,即使連接線使用高品質75歐姆同軸電纜,傳輸距離也不會超過10米。

光纖---80%效果。

因為要通過光電轉換,所以多一級數位失真,聽感就是高音相對同軸稍微有點毛,其他區別不大。
優點:遠距離傳輸。
優點:光纖連接可以實現電氣隔離,阻止數位噪音通過地線傳輸,有利於提高DAC的信噪比,因此這類光纖介面音質雖然較為透明。
缺點:由於光纖連接的信號要經過發射器和接收器的兩次轉換,會產生嚴重影響音質的時基抖動誤差(Jitter),產生的時基抖動誤差大概是同軸連接的20倍,這就是為什麼採用光纖介面數碼味較濃,缺乏生氣,顯得缺乏韻味的原因,所以一般情況下不會選擇光纖介面作為傳輸。

HDMI介面--35%效果

視頻音頻同步傳輸介面。小日本稱為次時代。
優點:功能強。
優點:HDMI介面功能強大,視頻音頻都實線了在一條線裏面傳輸,而且他是帶數位校驗的,可以保證傳輸的資料1個都不出錯,100%準確。所以用在AV解碼器/AV功放,上面很多。可以簡化連接電線,增加使用功能,有利於圖像細節的表現。
缺陷:雖然HDMI介面帶校驗核對資料,資料100%正確,但並不能避免產生嚴重的數字時基抖動誤差(Jitter)。音頻視頻信號在同一條線內傳輸,相互也會產生干擾,所以數位失真比較嚴重。所以音質最差。
最直接觀的感覺就是,HDMI介面出來的聲音,高音多,中音薄,低音少,聲音數位味道很濃,不耐聽。HDMI數位介面本身技術還不是最成熟,都是小日本在那裏忽悠啥次時代,歐美的發燒圈根本就不認可這種屬於發燒音樂。HDMI介面的版本也在不斷改進中,希望以後改進版會更好一些。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幾款只要能設計好,調音好,做好,都可以出最好的聲音,效果難分難解,各有特色,各有所長所好。
晶片的指標並不代表聲音的好壞,關鍵看周圍其他電路設計,決定了最後輸出聲音的品質。

多片解碼器DAC晶片並聯能提高多少效果?那2片並聯或4片並聯到底能提高多少效果呢?拿4片16BIT的並聯,和1片24BIT的,區別多少?

並聯使用DAC可提高等效比特數,提高轉換精度,還原音樂的厚度感和力度感增強。當DAC並聯使用時,信噪比、動態範圍都會提高,而失真度將會減小,各種誤差也被平均化而降低。並聯的方法有很多種,風格稍有不同。

大體上說:
2個18 bit DAC並聯後的轉換精度相當於19 bit,4個20 bit DAC並聯後轉換精度相當於23 bit ,而8個20 bit DAC並聯後轉換精度相當於24 bit,等等。PCM1704等24 bit DAC出現之前,高檔數位音響的24 bit轉換精度就是利用多個DAC並聯方法得到的。所以4個16 bit的並聯,相當於19 bit效果。

從人耳聲音聽感上來說,區別不可能象技術指標數位上的差距那麼大。
24BIT的技術指標要比20BIT高16倍,即2的4次方,24BIT的技術指標要比16BIT的高1024倍。所以2並聯從技術指標上來,20BIT的就相當於21BIT的了,提高100%,但聲音效果是提高10%左右。
同理4並聯可以提高約20%。所以多片DAC並聯,實際聽感,並不如很多人想像的可以提高那麼多。

1. TDA1541:
16BIT晶片。飛利浦頂級CD機王,大量採用。雖然是16BIT的,但效果15年前算是一流,中音溫暖迷人,音樂味道濃鬱。屬於溫暖甜美類型,適合古典,聽人聲,是這幾款裏面最好的。
缺點是,解稀力和動態由於是16BIT的限制,稍有不足,但也不差了。製作容易做成功。
有的人覺得很好,很喜歡那味道。估計是他周圍器材設備不是最好,聲音比較硬,那松暖聲音風格,對硬聲的器材,有很好的調和作用。

但配於更高檔的,1541的缺陷就暴露無疑問。
高音解析力不足,那種高檔器材產生的透明度,空靈感,餘音繞梁感很缺。
中音是溫暖,但缺中氣,不能產生讓人共鳴的,感覺到內臟就有微震的,又親切的中音。
低音相對倒還好,比較寬鬆類型,有人喜歡,但我覺得能力度更大一些更適合大多數客戶的愛好。
綜合效果55分。

2. TDA1547:
18BIT晶片。1541的升級版,指標更高,但飛利浦等大廠覺得不好,還是繼續沿用1541。音樂味道反而沒1541好,所以雖然指標高,實際效果並不見得比1541更好,用的廠家少,周邊配套電路設計成熟度也比較低。
綜合效果55分。

3. PCM57:
18BIT晶片。一代經典,用的機器很多了。也是比較老款的晶片了,支援多晶片並聯。

PCM63:
20BIT晶片。一代經典,用的機器很多了。也是比較老款的晶片了,支援多晶片並聯。

4. AD1955:
24BIT晶片。一款讓人又愛又恨的晶片,細節和動態很好,能量感也好,除了PCM1704/1794,大概這個算細節/動態/解析力最高的了,屬於兇悍類型。但有的人覺得聲音象白開水,缺少音樂性,反正這各有所好吧。
但這1955很難做好,高音容易毛,聽過幾個AD1955都不行,都高音過亮刺耳+缺乏音樂感染力,暫時還沒聽到過做成功的案例。
AD1955的設計需要會軟體編程的,如果只用硬體是很難完全發揮優勢的。
綜合效果60-90分,具體看電路設計。日本金嗓子就比較喜歡用AD1955。

5. CS4397:
24BIT晶片。美國水晶公司晶片,高端主力款。聲音中性,音樂感染力好,解析力和動態都高於TDA1541,音樂味道高於AD1955,是介於1541和1955的風格中間。
這特特性造就了聲音比較厚實,高音最細膩,屬於中性偏溫暖類型的聲音,聲音甜美。大量名機選用,例如美國MBO的機器,參考線路多,設計成熟。4397是大腳。
綜合效果75分。

CS4390:
24BIT晶片。聲音味道不錯,屬於越聽越有味道類型,聲音比較平和,音樂感濃,屬於歐系音樂味好的風格。
綜合效果75分。

CS4396:
24BIT晶片。聲音動態不錯,低音強悍有力,高音也解像力不錯,我倒滿喜歡的,屬於美系大開大合的風格,動感十足,頗有AD1955風範。
綜合效果80分。

6. CS43122:
24BIT晶片。比CS4397高音解稀力更好2分,中音差1分,低音質感好1分,實際效果更好10%,音色稍有區別。為當年水晶公司的頂級款。晶片現在已經挺產了。
綜合效果90分。

7. CS4398:
24BIT晶片。CS43122停產後推出的新的晶片,為現在水晶公司最高級別款。聲音風格類同於CS43122,現在與CS4397一起並肩作戰於DAC解碼晶片市場。周圍電路設計好了,動態決不遜色於PCM1704/1794等更高指標晶片。表現出來的聲音:溫暖細膩,大概是這幾款頂級晶片裏面最細膩的了,聽唱歌非常好,富有情感,細節表現好,動態指標也非常高,柔中帶剛。4398是小腳。
綜合效果80分。

8. PCM1702:
20BIT晶片,是PCM1704的早期款,價格不貴,聲音比較偏向模擬味道,中音厚暖,解像力不很高,相當於24BIT的PCM1704的簡化版,輸出電流也不大,所以需要多片並聯才能出好效果,一般取2-4片並聯,大概有PCM1704的7成功力。因為1702晶片價格不貴20元左右1片,所以10年前很多中檔DAC採用。
綜合效果70分。

PCM1704:
24BIT晶片,在1794/1792沒出來前,這款是世界第一的。裏面本身就是2片23BIT晶片全平衡輸出,所以效果十分強悍。比如麥景圖MX-5000,CD機王,大量採用。老款晶片,周邊配套設計成熟,實際效果於新出的1794難分上下。
聲音非常從容,低音彈跳力好,能量感充足,動態淩厲,屬於比較兇悍類型的風格。聲音也不粗,人聲表現也很好,屬於剛中帶柔。
缺點,還是輸出電流比較小,才幾毫安培培,所以用多片並聯後,加大其輸出電流,才能有更好效果,一般取2-4片並聯。
PCM1704價格比較貴,200元左右一片,加上供電和線路,多並聯都複雜很多,所以多並聯的1704自然價格不便宜了。
綜合效果,100分。

9. PCM1794:
24BIT晶片。繼1704後,現在在新出來的晶片。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德州儀器BB公司的作品。性能指標公認的世界第一,價格也比其他款貴好幾倍,最貴的。
細節,動態,解析力,和1704一樣無可挑剔,也有相當不錯的音樂味道,聲音效果和PCM1704幾乎一模一樣。是屬於,寬鬆大氣,舉重若輕,非常輕鬆悠閒,低音動態表現也非常到位,聽感輕鬆,能靜能動類型。
就是價格比較貴,需要更複雜的配套線路,才能達到最高最強的效果。聽過好的1704/1794後,聲音很難忘懷。
國外很多用1704/1794,作為核心,做出萬元以上的解碼器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採用2並聯或2差分+2並聯(一共4個),作為解碼,這樣他的動態再也可以大1倍,電流驅動能力強1倍,以達到極高效果。聲音也更厚實。賣個幾萬是算便宜的了。
PCM1794本身就有很強的電流輸出能力,是1704的好幾倍,所以用1片1794能可以出很好效果。況且PCM1794晶片本身設計就是支援雙並聯單聲道模式的,一個聲道用一片1794。
綜合效果,100分。

10. PCM1792:
24BIT晶片。最新出的。1794和1792的技術指標,性能,腳位元元,都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區別在於,1794支援硬體控制,1792支援軟體控制。
由於1792設計還需要加一個軟體寫入,保修代換都比較麻煩,所以一般HIFI設計人員都更喜歡用1794或1704。而熟悉數位軟體設計的人喜歡用PCM1792,可惜的是,用1792的人一般都只熟悉數位電路,不懂HIFI,所以反而做出1792的機器的效果都表現平平。結果1794的銷售量是1792的好幾倍,用的廠家更多。
PCM1792是屬於對產品設計人員要求很高的晶片。
綜合效果,100分。

11. PCM1798:
24BIT晶片。1794,1792,1798是3兄弟,PCM1798是1794/1792的簡化版,性價比高一些。
綜合效果80分。

12. PCM1793:
24BIT晶片。1793,這個小DD,算不上高端DAC晶片,但現在用的人多。
這款按照PCM的定位,比PCM1798還要低2檔,也屬於做性價比的產品,不過周圍配套電路簡單,容易製作成功。
出來的聲音倒也不錯,很標準端正的聲音,周圍不用太用元件,調音也比較簡單。有人覺得做好了,完全可以PK掉老1541。畢竟時代在進步了。
綜合效果60分。

13. WM8741:
24BIT晶片。新出來的,歐勝微電子產品,指標很高,但實際聽音效果遜色於他的技術指標那。和PCM1794/PCM1792還是沒法比。
總體來說屬於聲音細膩甜美類型,比較平和的聲音,帶有一些歐洲英國味道。有的人或是最接近類比音樂味道的晶片。
但缺點是,相容性相對CS4398差一些,如果硬控和軟體設計不太好的話,容易出一些奇怪的問題。
這晶片和AD1955一樣,產品線路設計和調音對聲音影響比較大,如果周邊線路和調音搞好了,這晶片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英國蓮”比較喜歡用WM8741,有歐系的類比音樂味道,不過其他的還沒聽到過啥好的WM8741作品。
綜合效果80分。

14. ESS9018:
新出來的,支持到32位元的1BIT晶片。指標是業內最強的,價格也要300多一個,非常昂貴。
多BIT的晶片一般聲音音場比較開闊,低音表現好,音樂味道濃。
1BIT的晶片中高音比較好,聲音華麗,解像力高,不過有於BIT流的關係,數碼味道比多BIT的濃,聲音偏硬,低音效果也不如多BIT的晶片。
所以當年在16BIT的CD時代,同樣也有1BIT的晶片,結果總的來說還是多BIT的晶片最後獲得了勝利。
1BIT的對時基要求很高,最好能用溫補償的晶震來穩定頻率。具體新產品,所以調音還有待經驗總結。
綜合效果90分。

PCM1704/1794/1792
強在真實的現場感和自然的泛音,聲音玲瓏浮凸,質感很好,表現力很強。當今最好的DAC,在高端CD廠機裏出鏡率遠高於其他型號,但是對設計者功力要求極高,設計不好也很容易出惡聲,如果要買DIY的作品不建議選擇這個。

ESS9018的最大特點就是分析力奇好!目前業界最頂級的音頻DAC ES9018由美國ESS公司推出,它支持192K/32bit, I2S/DSD/SPDF input, DNR:135dB/Mono, 129dB/8ch, THD: -120dB, ESS公司同時推出的還有頂級ADC ES9102(THD -120dB)。

也就是說,PCM1704聽感好過ESS9018,而ESS9018解析強過PCM1704,PCM1704重流暢和聲場,更有hifi性,而9018重細節和聲音密度,偏數碼味。

在同樣周邊設計條件下,DAC晶片音效,綜合排名:

第1名:PCM1794/PCM1792/PCM1704。
(目前世界第一效果的晶片,24BIT時代最好的晶片,價格也比下麵幾款貴了好幾倍)
第2名:ESS9018
(目前世界指標最高的晶片,支援到32位元/500KHZ,1BIT的高速晶片,是BB公司強有力的競爭者)
第3名:CS43122/CS4398/CS4397/CS4396。
(最好的CS43122停產了,否則也有能力和PCM1794來PK,可惜,現在能大量買到的只有CS4398了)
第3名:AD1955
(由於AD1955發揮隨設計水準變化很大,做的好的1%都不到,所以暫排老3,如果設計好了,完全可以排老2)
第3名:WM8741
(這晶片聲音效果不比CS4398差,只不過相容性遜色於CS4398,所以排後面一些)
第4名:PCM1702
(20BIT時代的較好晶片之一。10年前產品了,20BIT的從指標來說就比24BIT的落後了16倍。)
第5名:TDA1541/TDA1547
(16BIT時代的最好的晶片。20年前的產品老黃忠了,16BIT的從指標來說就比24BIT的落後了1024倍。)

==========================================
以上幾款只要能設計好,調音好,做好,都可以出最好的聲音,效果難分難解,各有特色,各有所長所好。晶片的指標並不代表聲音的好壞,關鍵看周圍其他電路設計,決定了最後輸出聲音的品質。

比如說PCM1792是,100分,WM8741是,80分。按照占比20%算。周圍和調音一樣的話,整體聲音表現就是,一個是100分,那另一個就是96分。區別並不大,所以調音最重要。

1. 調音:50%。
是的,比例非常大,調音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機器最終的聲音效果。
這關係到產品設計者到對藝術的修為,對聲音的理解,對元件和晶片的把握,等等。高端音頻產品,和高端書畫一樣,不是人人通過努力就能達到同樣境界的。

2. 解碼晶片:15%。
比例沒想像的大,晶片的好壞對產品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存在16BIT和24BIT的代差的。比如說,PCM1794打10分,給CS4398打9分,給AD1955打9分,給WM8741打7分,給TDA1541/1547打6分。

3. 接收晶片:5%。
別小看接收晶片,時基的好壞,也對聲音有一定影響。

4. I/V轉換和LPF運放:10%。
類比部分電路,也至關重要,決不次於對解碼晶片的重要性。所以很多發燒友對幾片類比部分的運放也是挑了又挑,還是有相當道理的。
發燒機器喜歡用全分立元件做出這部分電路,效果世界第一,就是線路相當複雜。
一些做性價比的機器,也至少是AD827陶封,AD797,OP627的這種頂級運放。美國馬克列文森,瑞士高文等機器也用這種運放,和他們一樣。
OPA2604,NE5534,AD827塑封,都只入門款發燒機器而已,小日本的絕大多數機器(除金嗓子這級別外)連這都不捨得用,所以小日本和發燒根本就沒啥關係,能響而已。

5. 周邊電路:10%。
邊電路的好壞,用料的好壞,對產品最後聲音也有很大影響,比如大量發燒電容的選用,對產品正面效果是明顯的。畢竟至少這點發燒元件從技術指標上來說,就比普通的好10倍以上。不是好了一點點,能明顯聽出區別的。

6. 變壓器:5%。
電源牛牛功率十分重要,所以DAC還用雙牛100W,簡直相當於一個小功放了。牛的鐵芯,繞線,都是有講究的。大功率高電壓的牛,聲音明顯動態更好,高音更透明。

7. PCB佈線設計:5%。
看產品設計者對PCB設計細節的把握了,比如分佈電容/電感。

8. 運氣:5%。
高端製造,有時候是需要一定運氣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介紹簡單易懂,不會看了半天,感覺都專業用語,搞不懂。

1. WM8805:

是24BIT/192KHZ的,抖動誤差比較小,接近DIR9001的水準,約50PP。
指標上來說,是最好的,即有50PP的低抖動誤差,又能支持192KHZ,其他2款晶片,都只占一個。而且還能有4-8個輸入選擇。

但實際聲音使用效果並不如指標那麼高,聲音效果感覺比較平和,好象WM系列的晶片,都有那麼個特點。但也絕對不會輸於CS8416,基本這2個可以PK。

WM8805是頻率鎖定能力最差,所以用起來,稍微前面數位設備差一些,比如CD盤一卡,就馬上跳掉沒聲音了。作為商用機,那絕對是一種悲劇了。據說軟控上面,也常會出一些奇怪問題,產品設計並不如他宣傳的那麼好。喜歡用的廠家不如另2款多。

2. CS8416:

是24BIT/192KHZ的,抖動誤差比較小,約100PP-150PP,抖動誤差越小,代表後面解碼出來的聲音精度越高,聲音越圓潤。

從抖動誤差來看,是這3款裏面最落後的,但實際聲音效果卻另一會事情,由於誤差相對較大,合成出來的聲音會高音稍微多一些,主觀感覺反而好象聲音透明感反而更好一些,有一些人會覺得音樂感細節不錯。

當然準確的說,聲音圓潤度,厚暖,寬大度,還是比不過DIR9001的。光聲音一項來說,在硬控條件下有DIR9001的80%的效果。

但CS8416另有3個絕活。

第1:帶輸入4或8選1,功能強大,可以接4-8個數位輸入設備,用起來方便。
第2:頻率適應鎖定能力強,啥爛音效卡,啥爛DVD,爛CD,有點頻率不穩定,他都能咬住,不會認不出來。這點在實際使用場合上面是很重要的。
第3:不但支援軟控,還支援硬控,產品設計方便,應能範圍廣,在內部寄存器設置為0的時候,只支持96KHZ,但這時候頻率抖動誤差也就70PP左右,接近了DIR9001的效果。
內部寄存器設置為1的時候,支援192KHZ,頻率抖動誤差相當大一些,150PP左右。就是說,CS8416在軟控下,能發揮出90%的DIR9001的效果。

因此:CS8416,是一個相容性最強,性能不錯的,功能強大的接收晶片,與CS4398完美配套。在實際使用中從來沒碰到過一片CS8416壞過的,說明品質最穩定了。

3. DIR9001:

是24BIT/96KHZ的,抖動誤最小,只有約50PP,指標最好,
關鍵的缺點就是:不支持192KHZ。但實際聲音效果也是這3個裏面最好的,無可匹敵。聲音厚潤,是發燒友喜歡的那種類形。頻率鎖定能力排第2,居中,一般用用也都沒問題。不需要軟控就能出最好效果,設計簡單,所以也深受廠家開發喜好。

但DIR9001還有2個缺點:

第1:就是輸入需要加一級數位放大。
第2:如果要4選1,還要再加一個數字4選1。

每多一個晶片的加入都會引起數位失真,所以實際使用中,DIR9001的發揮還受到前面的數位預放大和4選1的限制,加了以後你再怎麼設計好,總不會達到DRI9001的最佳狀態的。所以周邊得搞搞好,否則無法完全發揮DIR9001的優點。

牽引範圍大(即頻率鎖定能力強)意味著頻率必然抖動大,這是PLL的一對矛盾關係,所以CS841x的抖動指標並不好,但都鎖定能力很強,而DIR9001抖動指標雖好,但鎖定能力就弱。
這2個廠家,對聲音效和適用面的取向不同,導致最後指標不一樣而已,可以說設計水準,都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地步。
另外一個影響抖動的因素是電源雜訊,所以PLL的類比供電部分設計必須非常謹慎,否則電源雜訊會直接反映在恢復後的時鐘的相噪中。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tool:
SecureCRT.v7.0.2.418(x64)
Tera Term Pro 2.3

The terminal program must support “xmodem” file transfer protocol.

(2) tool setting:
注意TX RX 2邊互調連接。
pin 2 in the PC serial port goes to pin 3 in the DAC, pin 3 to pin 2 and pin 5 to pin 5.

RS232a

RS232b

rs232

Baud rate: 115,200 (This is pretty fast. Use a good, short cable)
Data bits: 8
Stop bits: 1
Parity: none
Flow control: none

tt-2

Capture1

screenshot-terminal-jibberish-2
(3) tool open
You might see an “I0” instead of an “I3”. That is OK.

Type “+++” and wait for the DAC to respond (~1 sec).
You must enter “+++”, otherwise there will be no response.
Now you can get to the uManager prompt.

dam1021 uManager Rev 0.80  20150121  FPGA Rev 0.9  Press ? for help.

ExtraPutty-uManager

# ?
uManager Commands

?/Help               show this help
set par = value      set paramter to value, set alone to show current
  conspeed = 9600 | 19200 | 38400 | 57600 | 115200
  volume = fixed -80 - +10, -99 enable volume potmeter
  filter = linear | mixed | minimum | soft
  mode = normal | invert | bal-left | bal-right
download             download uManager, fpga or filters
update               update uManager firmware
filters [all]        show selected or all filters
df [adr]             dump flash content
exit                 exit uManager

(4) firmware change
=========================
1021fpga_105.skr
1021_uc_106.skr
1021filt_105.skr
=========================

Now type “download”,
This means that you have 30 seconds to begin sending your file.
In the “File” pull down menu select “Transfer” -> “Xmodem” -> “Send”
Teraterm XMODEM_2

1. Tera Term

tt-6

tt-7

2. PuTTY

firmware-upload-crop-1600x937

ExtraPutty-uManager-done

# download
Start sending file using XMODEM/CRC protocol.
CCCCCCCCCCCCC
Starting xmodem transfer.  Press Ctrl+C to cancel.
Starting xmodem transfer.  Press Ctrl+C to cancel.
  100%     456 KB    6 KB/s 00:01:09       0 Errors

# download
Start sending file using XMODEM/CRC protocol.
CCCCCC
Starting xmodem transfer.  Press Ctrl+C to cancel.
  100%      22 KB    7 KB/s 00:00:03       0 Errors

# download
Start sending file using XMODEM/CRC protocol.
CCCCCCCC
Starting xmodem transfer.  Press Ctrl+C to cancel.
  100%     112 KB    6 KB/s 00:00:17       0 Errors

# update
uManager Firmware Update, are you sure ?   Updated, resetting.

dam1021 uManager Rev 1.06 20160304  FPGA Rev 1.05  Press ? for help.

(4) filter change
=========================
Non-Oversampling_0.99
1021filt.skr
=========================

使用non-oversampling的濾波器組,已經組譯為 1021filt.skr,可以直接 update 到 0.99 版韌體,
再選擇 6 號濾波器 (即原本的 Minimum filter)即可使用。

console2

# download

Start sending file using XMODEM/CRC protocol.
CCCCCCCCCCCCCCCCC
Starting xmodem transfer.  Press Ctrl+C to cancel.
  100%      46 KB    7 KB/s 00:00:06       0 Errors

# filters all

04 Linear Phase FIR1, 44.1 Ksps, 0-19.7 Khz - 1 db, 22.3 Khz -150db
04 Linear Phase FIR1, 48 Ksps, 0-21 Khz - 1 db, 24.3 Khz -150db
05 Mixed Phase FIR1, 44.1 Ksps, 0-19.6 Khz - 1 db, 22.6 Khz -150db
05 Mixed Phase FIR1, 48 Ksps, 0-20.5 Khz - 1 db, 24.6 Khz -150db
06 New NOS Input FIR, 44.1 Khz Samplerate, bypass
06 New NOS Input FIR, 48 Khz Samplerate, Bypass
06 New NOS Input FIR, 88.2 Khz Samplerate, Bypass
06 New NOS  Input FIR, 96 Khz Samplerate, Bypass
06 New NOS Input FIR, 176.4 Khz Samplerate, Bypass
06 New NOS Input FIR, 192 Khz Samplerate, Bypass
06 New NOS Input FIR, 352.8 Khz Samplerate, Bypass
06 New NOS Input FIR, 384 Khz Samplerate, Bypass
07 Soft Minimum FIR1, 44.1 Ksps, 0-20.2 Khz - 1 db, 25.2 Khz -50db
07 Soft Minimum FIR1, 48 Ksps, 0-22 Khz - 1 db, 29 Khz -50db
04 Linear Phase FIR1, 88.2 Ksps, 0-35 Khz - 1 db, 45 Khz -150db
04 Linear Phase FIR1, 96 Ksps, 0-38 Khz - 1 db, 49 Khz -150db
05 Mixed Phase FIR1, 88.2 Ksps, 0-34 Khz - 1 db, 45 Khz -150db
05 Mixed Phase FIR1, 96 Ksps, 0-37 Khz - 1 db, 49 Khz -150db
04 Linear Phase FIR1, 176.4 Ksps, 0-66 Khz -1 db, 90 Khz -150db
04 Linear Phase FIR1, 192 Ksps, 0-72 Khz -1 db, 98 Khz -150db
05 Mixed Phase FIR1, 176.4 Ksps, 0-63 Khz -1 db, 90 Khz -150db
05 Mixed Phase FIR1, 192 Ksps, 0-68 Khz -1 db, 98 Khz -150db
04 Bypass FIR1, 352.8 Ksps
04 Bypass FIR1, 384 Ksps
08 Linear Phase FIR2, 352.8 Ksps, 0-83 Khz -1 db, 209 Khz -100 db
08 Linear Phase FIR2, 384 Ksps, 0-76 Khz -1 db, 192 Khz -100 db
29 DC Blocking IIR, 352.8 Ksps, 2 Hz HP 1st order
29 DC Blocking IIR, 384 Ksps, 2 Hz HP 1st order
30 Deemphasis IIR, 352.8 Ksps, 50/15 uS
30 Deemphasis IIR, 384 Ksps, 50/15 uS

# set filter = minimum
F6

Capture5
==========================================
Filters select

you need to use 0.99 filters for 0.99 firmware, otherwise the dac won't receive data, and the led will just blink.

Type +++ at the extraputty screen,
Type download, and download the partypak skr file

(1) play mode
To select the filters, in play mode you type: F4 or F5 or F6 or F7 (not the function keys!) for selecting one of the 4 filters

(2) uManager
When you go into the uManager (+++) you type:
set filters = Linear
or
set filters = Mixed
or
set filters = Minimum
or
set filters = Soft

Linear, Mixed, Minimum, Soft corresponds to F4, F5, F6, F7

Linear selects bank 1of the filters
Mixed selects bank 2
Minimum selects bank 3
Soft selects bank 4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越來越多人追求DSD、DTS、DXD的音源,大家對這些音源瞭解麼?都用什麼解碼呢?在什麼環境下聽呢?

==========================================
DSD = Direct Stream Digital; DST = D

DSD是技術原理。DSDIFF簡稱DFF 是檔尾碼名 DSF也是檔尾碼名,他們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是飛利浦的叫法,一個是索尼的叫法,這種檔是沒有壓縮的,適合雙聲道

而對於多聲道,由於體積太大,就做了壓縮,這就是DST檔案格式
因此DFF DSF DST 都是屬於DSD技術的檔案格式 源碼輸出都是一樣的

DSD對應PCM
DFF/DSF對應WAV
DST對應FLAC

DSD根據取樣速率又分為DSD64 DSD128,文件體積相差2倍,取樣速率分別為44K的64倍 128倍,因此叫超高取樣速率。但它的位深度只有1,而CD的位深度是16。 因此DSD和傳統PCM在取樣速率和位深度上的比較沒有意義的,它們的技術原理不同。

DSD音樂原來是通過SACD(SuperCD,超級CD)來發行的,只有索尼的播放機能播放,後來為了相容普通的CD,就在一張碟上混合了普通的CD資料,叫做Hybird SACD,這樣,當插入索尼的播放機時,播放DSD音樂,插入普通的CD時,播放普通CD音質的音樂。

後來索尼的PS3被破解,導致SACD被刻盤出來了,即SACD Rip, 這樣盜版出來的光碟叫做SACD-R。

其實DSD的優點體現在錄音和放音環節,它並不適合用於數文書處理。因此,原始的的錄音是DSD錄製的,之後轉換成高取樣速率的PCM音訊做後期處理,最終在轉換成不同音質的CD, SACD等光碟載體發行銷售。

==========================================
因為以前的DSD文件都是以SACD 來發行的,不可複製。後來被破解了,被人用光碟鏡像複製出來,複製出來的檔就是ISO格式的。

也就是說,DSD是一種編解碼的名稱。常見的DSD文件有以ISO光碟鏡像出現的,以DSF, DFF格式出現的單獨檔。

DSD文件還分雙聲道的和多聲道的。單聲道是WAV格式,多聲道是DST格式。
按取樣速率分,DSD分為DSD64,DSD128,DSD256(非常少見)

==========================================
DXD:
24bit/384KHz PCM錄音技術(面向SACD的高清低噪音錄製、編輯的極限數位清晰技術),是飛利浦和索尼2008年發佈的一種新格式。

DXD最初是為了Merging公司的Pyamix DSD workstation而研發的,並被認為是最好的DSD源記錄格式之一。現在,最初的A-D, D-A轉換器已經可以把其他格式直接轉換成DXD格式,丹麥數位音訊公司的MD MIKAEL VEST對於面向SACD的錄製給出了一個概括總結,其中概述了DXD的優缺點。

為了記錄和編輯最高品質的素材,索尼和飛利浦發佈了一種新的編輯格式,極限數位清晰技術(DXD)。DXD是為找到“最大公分母”格式而提出的一項提議,使用這種技術,在實際的編輯過程中就不必因為1-bit DSD信號的限制而犧牲音質。

1-bit DSD信號是SACD的最終音訊格式。在PCM中有一種類似DXD和DSD的技術,是先用24-bit以上進行音訊記錄和處理,在控制階段再調諧到16-bit。

==========================================
在DSD錄製中,使用供DSD64信號的真DSD A-DC轉換素材。由於1-bit信號的數學本質,不把資料轉換為編輯格式,以上內容便不可編輯。

通常要對唱片進行編輯和混音就要把原信號轉換成類似PCM的bit數大於1的信號。理論上這就要牽扯到一個噪音修整程式,從而導致對於信號的脈衝回應和噪音曲線的降級。

PCM錄音可以使用慣用的方法製作,素材由A-D方式轉換到PCM,用標準的44.1kHz, 88,2kHz或176,4kHz取樣率進行錄音、編輯,再用合適的系統處理成DSD格式。可以用DSD A-D轉換器,即時格式轉換軟體(如外掛程式),或“離線”軟體程式。

DXD錄音以A-D轉換器直接輸出的DXD音訊信號為基礎。這種錄音的優點是DXD信號可以直接編輯,從而得到比DSD更高的清晰度。它的一大好處就是帶外噪音水準比起DSD信號顯著下降。相對來說編輯過程對於錄音頻道和最終混音音樂的直接動態範圍關係的變化不太敏感。

==========================================
DXD:

是飛利浦和索尼作為一種SACD製作中用於錄音和編輯的高取樣率、多bit處理的格式而發佈的。

DXD定義為一種352.8kHz取樣率的24-bit信號。DXD的優勢在於它的信號不再局限於像DSD那樣的1bit模式。因此,擁有更高秩序的delta sigma調節器,例如5bit的A-D轉換器就可以使用。使用更高秩序的調節器實際上使得大幅降低高頻率噪音水準成為可能,從而改進了轉換品質。

因為DXD抽樣率是44.1kHz的8倍,信號不必有任何降格就很容易地再抽樣到DSD。DXD單信號的資料率是24bit乘352.8kHz,即8467,2MHz,是DSD64信號的3倍。

==========================================
在任何錄音系統中,音速品質都是最重要的參數,而錄音工程師和藝術家們必須從聽覺品質方面進行選擇。在技術標準方面,評價錄音設備性能時有兩種度量衡特別引起大家的興趣——帶外噪音和脈衝回應。

定義脈衝回應用到兩個因素——取樣篩檢程式(去假信號篩檢程式)的roll-off頻率,和篩檢程式的roll-off斜率。高roll-off頻率產生高振幅的脈衝。低roll-off頻率產生較少的前後回音,從而得到更精確的脈衝時間點。

由於寬鬆的篩檢程式斜率和高頻寬,DSD擁有完美的脈衝透明度。對於不同的PCM級,有不同的結果。當抽樣頻率增加,脈衝就更高,但需要遵從Nyquist(即在一半的抽樣率附近完全衰減)的高斜率的篩檢程式會有前後回音的效果。在更高的速度中,篩檢程式斜率可以更寬鬆,因為當有效的音訊振幅很低,例如50kHz以外,把音訊內容折向下的風險就非常小

這很清楚地表明瞭,當多聲道錄音和混音時,DSD中的64fs A-D轉換的高噪音水準會加總。可以看出DXD比DSD有更低的噪音頻譜,在60kHz上要低50dB。

Scarlet Book是關於SACD媒體、媒體中存儲的數位音訊信號的一套技術標準,也是SACD音訊和資料播放設備的標準。Scarlet Book等同於CD標準的Red Book。

在音訊信號的標準方面,對SACD光碟的DSD信號噪音頻譜有個限制。30dB/oct斜率,40kHz到100kHz的頻率段上,RMS噪音累積不能超過20dB(SACD水準)。這一標準接近大多數DSD A-D轉換器可以達到的程度,所以它對於編輯系統中任何的噪音變化都非常敏感。圖表3中的DSD噪音曲線圖中RMS噪音是-23.5dB。

那麼,怎樣才能製作出理想的SACD唱片呢?

因為DXD技術方面的原因,DXD是最合適錄製高品質信號的格式。由於DXD是一種類似PCM的信號,編輯時可以用通用的無損耗數位程式,只要把FS調到8倍操作就可以了。出品SACD時這個信號可以轉換到DSD。DXD也可以用抽樣率轉換來轉換到標準的PCM,而始終保證最終的控制格式確定音樂作品的品質水準。現在,我們可以錄製和編輯DXD的16聲道。

另一方面,DSD64不是很適合做多聲道錄音,因為DSD的帶外噪音會大大影響作品的總體噪音水準,這取決於實際的混音,以及聲道之間動態範圍的關係。考慮到帶外噪音的限制,Scarlet Book中的標準規定了對於最終的SACD製品的要求。當多個聲道的噪音加起來時,就比較難達到這條標準了。

DSD128的取樣在唱片的噪音方面取得了重大進步。然而,編輯時它仍然需要像DSD64一樣轉換信號格式,因此對唱片總體效果還是有影響。

如果最終的混音必須是SACD的話,更務實一些的解決方法是在88.2kHz的PCM上錄音;如果最終是DVD-A的話則用96kHz。就SACD來說,PCM混音可以在出品階段轉換到DSD。當然,總的來說,唱片的脈衝回應限於88.2kHz PCM,但另一方面,如果實際要錄製的音樂原聲品質高(也就是素材的頻率回應高),這可能就不是什麼真正的問題。這種唱片要達到Scarlet Book上的規定就不會有問題了。

最後歸結到一個很簡單的結論。由錄音工作室選擇實際的操作,DSD、PCM和DXD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要得到一個合格的SACD錄音系統,必須從帶外噪音、脈衝回應和人耳聽到的音質三方面對系統進行評價。

==========================================
基本的三種SACD錄音設備可以有多種運用方式,只要用得得當,多數都能得到很高的音質。但要設定真正的最高音質,還是需要認真考慮DXD技術。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試了幾張usb卡,晶片都選nec的,涵蓋usb 2.0, 3.0 pcie介面的,udp720200, 720202, 720101,
發現使用相同的晶片聲音走向也大不相同,有的空間感好,有的聲音比較暗具有磁性,有的形體比較好,
所以usb卡可以是pc數位流的調音環節,換一張卡幾乎可以說換了台機器

最後選擇的卡是一張最便宜的卡 nt$300
酷銳科技 JEYI 佳翼 PCI-E轉USB 3.0 擴充卡 / U102K
USB 3.0 *2 Port
最新NEC 720202晶片

8872313234

這張卡,聲音也很有水準,cp值相當高
usb 3.0卡整體表現比usb 2.0好,尤其是高頻的延伸性,但是缺點就是人聲不夠溫醇,
氣音相當容易產生毛邊,空間感太強烈,聽起來比較空靈(音場大,形體薄弱),
而這張卡是手上幾張表現最好的,有點像是2.0+3.0各取其優點的組合

銀欣的usb 3.0本來是口帶名單,但貨缺太久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使用iphone當訊源 一定要先把檔案轉成apple lossless再傳進去
還是可以用 AceMusic 這類的軟體直接撥flac/ape
兩個音質會有差嗎?

試過 GPlayer / OPlayer Lite / AceMusic 都可以播放APE / FLAC
只是都不能用CUE換曲 專輯只有一個檔案的話, 就像播影片只能從頭播到尾
上一首 / 下一首沒作用 只能猜某一首歌在某個位置

Golden Ear 可以支援CUE 不過是付費軟體
操作也挺方便~不過歌一多剛開始的讀取會比較久

TTpod 天天動聽 可以換曲 也可以同步內建播放器的音樂
感覺可以聽出MP3與無損的差異 無損聽久了, 點到MP3 就會覺得這首歌音質怪怪的 再去看檔案格式原來是MP3
天天動聽使用上 常常檔案傳進去 在專輯分類中看不到 要去演出者才找的到
如果一個歌手有多張專輯 這幾張專輯的歌曲順序就全部混在一起 不清楚問題出在哪

用過是覺得flac player > golden ear
Flac player好像不支援cue,也不支援ape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有優缺點:
同軸:
傳送是電電電,轉換損失小,訊號較強,jitter較小,但缺點是傳送距離短,而且同軸線若shield做不好,電頻干擾反而大,需要很高品質的線和很好的shield來保證傳輸。

光纖:
傳送是電光電,會有輕微損失,訊號較弱,但好處是傳送距離長,頻寬較寬,而且能生產光纖的廠商都有一定門檻,就算便宜的品質也不會太離譜。

就穩定度同軸比較好
光纖座跟線之間接觸角度
實際用了很多家的線跟座 都會有漏資料的問題 偶爾都會跳了一個資料

光纖:
1. 光纖的訊號就是同軸去轉的, 之後還要光轉同軸.
2. 電轉光之後, 接口處還要光對光2次, 這時損耗就很大,
所以很多機器寫光纖只支援到96K不一定到的了192K.

==========================================
光纖傳輸的比較乾扁,就是較為理性,聽感冷冷地~
同軸則是相對上,比較暖聲,有感情~

為每個傳輸體都有自己的音色調性,傳輸素材的不同,會影響音色的表現
銅線偏暖聲,粗徑不同還影響低頻延伸~
銀線偏高亢,高頻延伸上較為凸出~
塑膠線(光纖),發燒迷聽感都認為較為乾扁沒感情,所以較少人喜愛~

發燒線不一定要花很多錢,自己Diy焊接線,像是canare的線,搭配一些台製端子~
就是很入門又實用的好線,基本上都千元內搞定。
高價的線往往只差在那90分上去91分而已~

音響裡面包含的東西 本來就沒有絕對
真正的重點在"好"的認定標準
科學的好,是理性及客觀的,認定為某個項目的效能,有明確的檢驗法,就好像算1+1=2,有舉世皆同的驗證標準。
藝術的好,是感性及主觀的,認定為個人對於某個事物的喜好,有個人的檢驗法,即使說1+1>2,也是對的。

==========================================
相同的數位傳輸信號進D/A後經過同一AMP出來的東西100%會是一樣的
除非在同一台機器上同軸和光纖的取樣方式不同或者使用不同AMP做輸出才可能不一樣

在數位上唯一會造成聲音不同的情形只有在D/A, A/D 數位轉換過程中的取樣有差異才可能不同
造成的原因很多
諸如取樣電壓不穩,取樣時受高頻信號干擾等都是可能的因素

==========================================
有時候聽音樂 細微的類比雜訊也是一個效果
數位傳輸之後容易被忽略或遺失
雖然聲音純淨度高 但溫潤度就低 偏好同軸的溫潤度

==========================================
問題應該在AD/DA轉換上面

數位化音響最後都要到擴大機。
前級就需要把數位訊號先轉還原成類比波
透過光纖傳送需要AD轉換 轉換也可能會損失部分資訊。
光纖最後需要還原類比、也會產生損失。

所以經過處理器越少有些人會覺得失真度比較少。
訊號輸出直接交給擴大器做功率放大處理、直覺品質比較好.

==========================================
jitter造成的影響是 數位訊號(取樣訊號)要重建回原本訊號(類比訊號)
會造成波型上的失真 波形假如有失真 人耳應該是聽得出來的

==========================================
訊號其實根本不分光纖與同軸根本不會延遲。
數位訊號頂多就是雜訊干擾,這種短距離根本沒有差異在聲音數位訊號傳遞上根本不會出現延遲。
數位訊號問題不會出現在傳送上,通常是轉換器上

還有一種設備是串音現象干擾,光纖因為沒有使用接地問題。同軸也許有接地問題。
兩個設備之間的電磁與電路雜音互相干擾。但是這個也不常見。

單就訊號傳遞,數位化的數據傳輸在這種低頻率的5MHZ以下的傳輸問題不會傳輸問題。
用96khz 32bit 來說
96k*32bit=3072kb 資料量 然後乘成上6倍(5.1)
3MB*6=18 MB資料傳輸

以前電腦的IDE硬碟傳輸線就是133MB/sec最爛也有可66MB/sec
只要有做一點隔離,傳輸訊號根本沒差。

==========================================
jitter 對 D/A 造成的影響:
光纖 或 同軸訊號送到DAC 後,那個 時鐘(clock)訊號,dac 抓到clock後,就可能當場把 dac 轉出來的類比訊號直接送出門了。
clock 如果有干擾,就不會是完全的方波,而是有上升,下降的波,那 dac 抓到clock 的時間點,
就會因clock 波形的不同,產生了一些些的時間差,那每一點經過轉換後的類比訊號,是有一些時間差的。

當然如果dac 另外準備一個clock, 又有一些小buffer, 把進來的數位訊號重新排好,再送出去,那也許jitter 就真得不見了。
或是 dac 自已的時鐘,可以再次作clock 同步,那也許也不用去 buffer資料,用校正過的同步clock 直接輸出,這樣也可能消除 jitter。

==========================================
1. RCA接頭 (Coxial) 的頻寬只有6Mbps,換算成音樂傳輸的上限大約是24bit 96khz的資料傳輸量。
   (這也是為何早期的SPDIF Optical的規格都是寫6Mbps,而現在多半都是15Mbps)

其實因為CD早期只有立體聲 後來加入四聲道與5.1所以傳輸資料量增加兩到三倍導致
RCA 只要是標準現線材都可到100mhz 只要有隔離層的話.

2. 標準的Coxial SPDIF傳輸架構中會使用到隔離變壓器,也就是 電-磁-電 的轉換,其實不會比光纖的 電-光-電 好到哪裡去。
3. 除去了隔離變壓器的 Coxial,容易產生 Ground Looping 而對整體架構 (S/N Ratio, 也就是音質) 有負影響。
4. 更換數位線材對聽感造成影響的原因是來自於Ground變化導致對整體架構的影響,而與上面跑的數位訊號無關。
5. 光纖線較少炒作的原因是製作門檻高,無法隨便就DIY一條出來喊價。
6. SPDIF傳輸上的jitter,以現在的數位技術來看,隨便一種Async設計都可以輕鬆幹掉。(除非buffer後的clock一樣爛)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PC + DAC 強化的是控制力
簡單描述的話會感覺音樂的"抑揚頓挫"變得比較明顯

PC + DDC 強化的是解析力
簡單描述的話會感覺人聲與音樂或各樂器之間的界線變得比較明顯

如果提升音質, 外加DAC幾乎都是是正面的
但加DDC的話則不一定(試等級而定),萬元內的DDC比較偏向調音的感覺
解析變高但相對可能會覺得比較刺耳或是比較不溫暖
所以DAC買的人多, 但DDC買的人少

DDC要試聽看看, 畢竟電腦如果用USB或光纖, 輸出的本來就是數位訊號
外接DDC主要是取雜訊隔離與訊號重新同步對齊的優點
如果設計得不好, 單純只是多個香爐多隻鬼而已

==========================================
1.不要用KKBOX來播(最少Spotify還比較好些,當然用無損更棒.....)
2.音量大小改由喇叭控制(不要設定跟電腦連動)
3.改由USB來接,直接交由喇叭DAC去處理

桌機用USB輸出,就不需經過內建爛爛的音效卡破壞聲音之後,才交給喇叭DAC去處理

==========================================
五千元以內,要把錢花在那裏?
若是日常使用的上網電腦,建議買套Jplay;
若是播放音樂專用電腦,建議Jplay + AudiophileOptimizer;

這些軟體對音質的提升,應該比加個DDC有效;
若聽不出效果,那不是這些軟體的問題,而是您該換器材了。
而且,縱使您換成百萬的系統,若要用電腦訊源的話,這些軟體還是跑不掉!

免錢的,Foobar似乎就夠用了;
但要花錢買的,沒有三兩三,早就被看破手腳了。

==========================================
主動喇叭只是表明喇叭內建擴大機,不代表他也內建DAC。
沒有內建DAC的主動喇叭,要接訊源時,"一定"要有DA!

主動式喇叭當初設計就是以方便為考量,
所以什麼都有,但這價位也代表什麼都不精。

換一台好的DAC或DDC聲音會不會更好?會!
換一條電源線聲音會不會更好?會!
加個喇叭架聲音會不會更好?會!
換個好的電腦轉盤或CDplayer聲音會不會更好?會!

只要肯花錢,聲音都能更好!
但是真的有錢,把這主動式喇叭換掉會最好!
小系統,方便就好,但有些地方可以簡單花小錢就攻頂的,日後音響升級還可延用,如:電腦轉盤,播放軟體,壁插…等。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型系統經i2s到DAC,受作業系統與主晶片影響。
用pc經usb走DAC(usb到dac之間不就是i2s? 其實走同軸到DAC前,DAC內部接受晶片到DAC晶片也一樣是i2s),一樣受原作業系統與主晶片影響。
前者要花時間與「系統」奮戰、後者pc裝個driver就可操作。哪樣省事? 很容易分辦。

走微型系統,正常的作法只是下載別人release的image/rom,「裝」上硬體而已,真有能力改source code來調音的,會有多少人?
其中有很多眉角,要花時間改參數、做設定什麼的,但這些都只是「安裝」,而且其中的過程帶來不少「付出」,很容易造成汗水給音色加分。
直接走usb,usb的driver是廠商提供的,自己也改不了什麼,也不可能跟廠商說高音不夠細、低頻不夠沉、空間感不足一類的要求。

數位流第一步要從電源開始下手並挑選對的光驅做CD rip,
如果只有小小的預算會建議先由電源下手, 到台北中華路的川禾找RIFA PME271 0.6uF的X電容,
RIFA的Mark是舊款的圓弧字體不是新款四四方方的字體, 0.6uF以外的都不要, 都試過了不行,

買回家之後直接插在AC電源插座上就可以,聽聽看對於音場跟定位的改變有多少,
另外這電容是有方向性的如果聽起來覺得不太對反過來插再聽聽看, 也可以同時多併聯幾顆

RIFA PME271_zpsqrpg6c9j

川禾沒有圓字的 只剩方字
老闆說能找到RIFA 0.6uf這款已經很不容易了

有弄過 Raspberry Pi 餵 I2S 訊號給 DAC。
但平常還是直接 Windows 7 走 USB 給 DAC ,用 foobar2000 聽比較多。音質,老實說…聽不出差別。

但想說的是…先不論音質,光 RPi 的一次性架設跟事後維護就夠忙了。
再來是操作習慣與使用體驗…會跟 Windows 上的 foobar2000 截然不同。
RPi (非第二代) 的 ARM CPU 只有 armv6 等級,且只有單核有點沒力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年前,當PS3被破解可以完整備份SACD光碟上的DSD檔案之後,大家開始想如何可以把DSD順利由電腦送到解碼去,當然傳統數碼界面,例如 AES/EBU或SPDIF,不能傳送或接收DSD訊號,只有USB可以做得到,但標準的USB Audio Class完全不對應DSD,只可以用ASIO方式才可,要編寫ASIO驅動普及性存在困難,最理想當然是把DSD扮成PCM般傳送接收,但又要保留 DSD訊號,不會把它們轉換PCM才可。

DSD64大約等同PCM16bit / 176.4kHz容量,一般24Bit音訊通道下還有8Bit剩,所以提出試試將DSD64加一層外殼,包裝成PCM,通過各種傳統界面,到解碼一方時, 就把這剩下的8bit放入一個識別訊號,讓解碼知道這是DSD而不是PCM,後來一位俄羅斯工程師,編寫了一 個USB驅動,能夠辨別接收的PCM訊息是否DSD,與此同時也和播放程式工程師研究,例如JRiver及Audirvana等,在電腦播放層面將DSD 檔案打包成PCM輸出,也就正是今日大家都很熟悉的 DoP (DSD over PCM) 了。

DoP為開放格式,DoP把式別碼放在最尾8Bit (0xAA/initial dCS method),Playback Designs Andreas Koch等工程師及後改了在首8bit放入式別碼 (0xFA 0x05/DoP standard 1.0),兩者基本上是一樣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牙傳輸音頻所使用的協定

要想瞭解藍牙音箱、耳機的音質為什麼不好,我們就要先知道藍牙的一些傳輸方式,和網路一樣,藍牙同樣有著很多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協議,如果拿音箱耳機來說目前用的比較常見的是A2DP、AVRCP這兩種,A2DP的全稱是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高級音頻發送配置協定),而AVRCP則是Audio/Video Remote Control Profile音頻視頻遠端控制協定)

A2DP定義了多媒體音頻如何從一個設備通過藍牙傳送至其他設備,也允許將麥克風接收到的信號發回給設備,該協定依賴了更底層的AVDTP和GAVDP,其中通過AVRCP協議則可以控制藍牙耳機的音量等操作。A2DP能夠傳輸MPEG-1、MPEG-2、MPEG-4、AAC、ATRAC、SBC、apt-X這些音頻編碼,如今用的比較多的是AAC、SBC、apt-X這三種。

藍牙傳輸音頻的大致原理

事實上對音質影響最大的並非是藍牙耳機所支援的協定,而是其支援的音頻編碼類型,在我們使用藍牙音頻設備時,手機、平板等會對我們所要播放的音頻進行即時編碼後再經由藍牙發送至音箱、耳機,而在這之前,音頻播放軟體則會將有損或是無損壓縮檔解碼成PCM。藍牙耳機整個傳輸過程大致步驟是這樣的,就拿MP3檔來說,它會經過兩次解碼和一次編碼的過程(MP3→PCM→AAC/SBC/apt-X→PCM),由於MP3本身就是有損壓縮,再經過一次有損編碼,對音質的影響不言而喻,而就算是無損編碼,在整個傳輸過程當中也會經歷一次有損編碼,這樣完全失去了無損的意義。

藍牙傳輸所用的音頻編碼

目前用的最多的是SBC編碼,SBC是一種子帶編碼,至於其具體工作原理這裏就不多解釋了,該編碼標準由藍牙技術聯盟所定義,推出時間大約在2000年左右,單聲道最大支持198kb/s,雙聲道是345kb/s,初看之下碼率和mp3編碼差不多,由於這種編碼幾乎全部用於藍牙傳輸,因此筆者沒有見過以檔形式存儲的SBC編碼的音頻,總之就實際聽感來說其效果是差不多的。

隨著AAC的走熱目前有不少藍牙耳機改用了AAC編碼傳輸,相比MP3的優勢是非常明顯,AAC會比MP3編碼保留更多的高頻細節。而對於藍牙當中常用的SBC編碼,AAC同樣也有優勢。

如今另外一種很熱門的藍牙音頻編碼是apt-X,據介紹說能夠達到CD的聽感,該種編碼並非只有單獨的一種,除了最基本的apt-X以外還有支持多聲道的Enhanced aptX,低複雜程度的aptX Live,低延遲aptX Low Latency等,其中aptX Lossless最有亮點,從字面上來說這是一種無損壓縮,也是目前筆者所知唯一的藍牙無損音頻編碼。

實際上從官方的詳細介紹來看aptX Lossless並不能算是真的無損,它是一種混合編碼,只不過能接近無損,該種編碼可支援最高24bit/96kHz規格的高解析音頻,如果藍牙傳輸實際使用該種編碼幾乎可以和達到無損一樣的效果。

為什麼說藍牙音質差

可能有人會說為什麼在藍牙傳輸時不使用非壓縮的PCM,這就要涉及,早期藍牙版本的帶寬問題了,在藍牙3.0+HS以前,其最大傳輸速度僅有3Mbit/s,而CD規格的無損音頻約為1.41Mbit/s,考慮到功耗、距離等因素,實際使用時可能無法連續的達到該速率,就像平時我們下載檔一樣,網速難免會有波動,而音頻則需要連續不中斷的傳輸,因此藍牙設備就選擇了低碼率的有損編碼傳輸,用以確保可不中斷傳輸。如果有網友買過早期的藍牙耳機,發生音頻斷斷續續的情況肯定是遇到過,採用有損傳輸就已經不穩定了,跟何況是較大資料量的無損,隨著藍牙版本不斷發展,雖然最大傳輸速率達到了24Mbit/s,但廠商依舊是出於功耗和連續性的考慮,使用了有損壓縮的音頻,另一方面,對於大碼率的有損很多用戶也聽不出其中的區別,而HiFi領域又是以傳統耳機為主,所以藍牙耳機、音箱一直將有損音頻編碼的傳輸沿用至今。

說到這裏藍牙音箱、耳機音質不好的原因就很明顯了,是因為音頻資料通過藍牙傳輸的過程中採用了有損編碼壓縮,早期可能是藍牙傳輸速率不夠快,採用了低碼率的有損編碼,因此給人們留下了藍牙音頻設備音質差的印象。

由於帶寬問題藍牙傳輸無損還無法很好的實現,因此如今通過藍牙傳輸音頻時都會採用有損壓縮來節省帶寬,從而確保音頻可不間斷的傳送,至於Wi-Fi音箱由於充足的帶寬,不少設備都使用了無損音頻,因而音質會比藍牙音箱好上不少. 藍牙傳輸音頻所使用的協定

要想瞭解藍牙音箱、耳機的音質為什麼不好,我們就要先知道藍牙的一些傳輸方式,和網路一樣,藍牙同樣有著很多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協議,如果拿音箱耳機來說目前用的比較常見的是A2DP、AVRCP這兩種,A2DP的全稱是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高級音頻發送配置協定),而AVRCP則是Audio/Video Remote Control Profile音頻視頻遠端控制協定)

A2DP定義了多媒體音頻如何從一個設備通過藍牙傳送至其他設備,也允許將麥克風接收到的信號發回給設備,該協定依賴了更底層的AVDTP和GAVDP,其中通過AVRCP協議則可以控制藍牙耳機的音量等操作。A2DP能夠傳輸MPEG-1、MPEG-2、MPEG-4、AAC、ATRAC、SBC、apt-X這些音頻編碼,如今用的比較多的是AAC、SBC、apt-X這三種。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對目前市場上DAC 晶片所做的比較~簡單的來說就是
Passband Ripple(DB)越低越好,Stopband Attenuation(DB)越高越好~
以中低價的DAC來說,以下的晶片都還是主流,當然貴的還有AK4399、ES9018
好一點的有WM8741、PCM1792、PCM1794、AD1955
一般的就是下面那一堆了,其中CS4398、WM8740、PCM2702也算是比較熱門在用的晶片
就看大家想買的人的預算了~

晶片       Passband Ripple(DB)      Stopband Attenuation(DB)
————————————————————–
WM8741     0.00005                  110
PCM1792    0.00001                  130
PCM1794    0.00001                  130
AD1955     0.0002                      110

CS4398     手册未直接给               102

PCM2702    0.002                       82
WM8740     0.001                        82
PCM2704    0.04                          50

要古老聲可以考慮TDA1541、1704(很貴),要現代聲可考慮TI PCM179x系列,偏好近場可考慮CS4398、WM874x,要高解析可考慮ES9018,要平衡可考慮AKM 4399,自己偏好AD1955、AKM4399、CS43122。

AD1955,PCM6X,TDA1541在設計上是屬於R—2R架構,聲感與現代DAC過度取樣(oversampling)方式有很大的變化,製程上則是貴上許多。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USB 外接碟與大拇哥是用非同步傳輸模式 ( Bulk Transfer ), 資料有誤時會修正重傳, 但是 USB Audio 是使用同步傳輸的( Isochronous Transfer ), 在每個訊框內前半段是同步傳輸的時間, 即使沒有聲音時也必須送出資料, 所以建立連接後, 就會一直占用頻寬, 看起來是可以發揮數位的好處, 但是因為規範裡面規定,Isochronous Transfer 是不重傳資料的, 也許是設計規範的人認為稍微loss 資料, 後面的 DAC 也會修正, 殊不知發燒友對於輕微的變化是很敏感的, 所以變成當送信端 ( Host )來不及備好資料, 或是收信端 ( Device ) 的 DAC 設計較差, 或是 USB cable 太差, 都會造成問題.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藍芽,這個過去高不可攀的科技功能,在這幾年手機及配件廠商努力的推廣之下,逐漸變成消費者購買手機的主要的參考因素之一,從傳統的基本的藍芽語音功能一直到藍芽傳輸,接下來的藍芽又要玩什麼呢?

什麼是藍芽立體聲?A2DP(Advance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

A2DP 能夠讓兩個同樣支援藍芽音效傳輸的裝置互相串連,無論是 1.1 或 1.2 版,都能輸出如 CD 音質(16 bits,44.1 kHz)般的音樂。假如有任一方沒有支援 A2DP 的話,這時音效就只能輸出 Handsfree Profile(8 bits,8 kHz)

===============================
查到的資料如下:
傳輸速率(Transfer Rate)理論上為1Mbps,實際有效速率最高只可達721kbps,未來可以達到12Mbps

看起來傳輸速率好像有點局限
未來的理想值12Mbps相當於usb1.1的傳輸速率
先不論這樣的速率夠不夠
小弟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藍芽傳的是數位資料
耳機端勢必要有個dac
這個dac的品質應該就是藍芽耳機音質的瓶頸

===============================
以這邊headphone的等級來說, 除非你是木耳, 不然你絕對聽得出來SBC的爛.

那個我用ER6時聽mp3(透過A2DP)時就很明顯了,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A2DP, 其實A2DP規格裡是有支援MP3及AC3, 不過那是Optional, 只有SBC是M, 目前支援MP3及AC3的應該是沒幾個耳機啦.(要多外掛晶片, 現在藍芽晶片裡沒這個DSP.

===============================
用的是R35 該怎麼說呢 一整個囧
d-Jays的聲音低頻過強 搞得一整個糊
輕音樂還好
只要bass和大鼓一下去就囧掉

配上ER6,3 studio
恩全面弱化不過特色還在 算是等比例弱化(低頻稍稍變強)
接上ER4p和TF10
聲音勉強及格
不過這是ER4和TF10欸
聲音變成這個樣子

回家又試了一下
感覺原廠附的有線耳機都好很多

以上是GSmart t600+R35+flac檔的聆聽心得
不過不同的藍芽應該也是有差啦
搞不好也有還不錯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線電天線阻抗是50ohm
SPDIF輸出阻抗是75ohm
AES/EBU輸出阻抗是110ohm
那麼哪種接頭&線材是可以供SPDIF & AES/EBU呢?

以高頻信號而言
最害怕的是信號的反射
理論上來說
SPDIF輸出阻抗是75ohm
連接75ohm阻抗接頭&線材後
因為是100%完全匹配
所以發射端與接收端的信號強度應該是相同
不過實際上因為某些因素
接收端的信號強度會有一定的衰減

所以一般做SPDIF接頭&線材的阻抗測試時
只要接收端的信號強度衰減程度合於規範
我們就可稱這些接頭&線材的阻抗是75ohm

由於SPDIF的信號頻率不是很高
所以市面上的RCA插頭,插座都能合於75ohm規範
在SPDIF的使用上完全沒有問題
這也是我說BNC插頭聲音不會比RCA插頭聲音好的原因

至於線材方面的結果亦然
適用於75ohm的SPDIF的線材也可適用於110ohm的AES/EBU使用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AES/EBU output to S/PDIF input

Electrical format:

To get the most reliable interface, the noise immunity of the electrical interface should be maximized.
Drive level and impedance is higher with the AES/EBU interface, so the best solution is to use a resistor network as shown below to match both parameters.

Data format:

On some equipment, an S/PDIF input processes 16 bits, on other 20 or 24 bits. You should find out how many databits is being processed, and set the AES/EBU output dither accordingly. - All TC Electronic units process all 24 bits.

Most consumer units with S/PDIF inputs may reject AES/EBU status bits.

AES/EBU output to S/PDIF input Cable - with impedance and level matching

CableAES-SPDIF

AES_EBU_2_SPDIF

(2) S/PDIF output to AES/EBU input.

Unless your S/PDIF transmitter uses the 4 aux data bits for something else than audio (which is very unusual today), the problem from going S/PDIF to AES/EBU is typically electrical.
The best solution is to use an active balanced digital line driver close to the S/PDIF output, and 110 ohm cable onwards, but for short term setups, you may get by more easily: A 75 ohm cable with a RCA phono type of connector in one end directly into a XLR male plug wired like shown on the drawing below..

Because of the low level and unbalanced output signal, the cable should be kept short (less than around 5 meter).

S/PDIF output to AES/EBU input cable, Neither with impedance nor level matching

CableSPDIF-AES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