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帳篷
帳篷的採購,建議是以實用為原則,如若家中成員3人,最多就買6人帳(4人太擠),另外防水是第一考量,畢竟在外面這是你第二個家。
以一家四口來說,至少要買六人帳或是270cm*270cm以上的帳篷才夠用。
有無前庭設計的考量在於:下雨時至少鞋子不會濕,進帳篷時也不用慌慌張張怕淋雨。
而帳篷最怕反潮(再貴的帳篷,透氣不良都會產生),反潮是因為外冷內暖造成水珠凝結在內帳,這並不是外面透進來的水,是內部因溫差而產生的,所以帳篷的透氣性特別重要。
底布不要超過270cm,因為大部份營地棧板寬大都270- 280cm。
有人問:「那透氣太好裡面不會很冷嗎?」
請注意!睡的暖不暖是取決於你睡袋的好壞,不是帳篷問題,可適度調整窗戶的大小才能同時兼具透氣與保暖。
2. 睡墊
第二採購物品就是睡墊了,市面上的睡墊很多,以自動充氣型最好,但也最貴,其價格取決於厚度,一般常見的有2.5cm/5cm/8cm,愈厚的愈貴,
較不建議買像橡皮艇那種打氣睡墊,因為"很熱"而且你轉個身旁邊的人會彈起,甚至驚醒!!一人一墊可拼接型最好用。
用8CM的充氣睡墊才能一覺好眠。我家用的是5CM,也是不錯睡的哦!
單人的9cm的充氣睡墊,可自動充氣,若是270cm*270cm的帳篷裡面放四個充氣睡墊剛剛好,缺點是收起來四個睡墊頗佔空間。
3. 鋁箔PE墊:
鋪在帳篷內,是鋪在最底層,用來保暖、隔絕地面濕氣的第二道防護。
鋁箔睡墊是防潮用的,不是睡"酥湖"的,只有2mm厚
帳篷外要鋪上保護底部的地墊,帳篷內則需要鋪上防止濕氣和地氣一面是鋁箔材質的防潮墊。
4. 地布:
鋪在帳篷外面防止帳篷底部髒污及割破,可保護帳底,也隔絕地面的濕氣和寒氣,一般帳棚會隨附,或挑抗磨擦便宜的藍白布即可。
5. 睡袋
至於睡袋就看個人了,帳篷內鋪綿被的也大有人在,至少手腳伸展性較好,不會像木乃伊包住,但要注意不要因反潮而搞濕棉被,不然晚上包準冷醒。
睡袋從600-3000元都有,看預算吧~最重要是用完要晒要保養,裡面的綿花蓬鬆才會保暖,回到家要整件掛起來,不要包在袋內,
易發霉也會因長時間擠壓導致內部的棉花不蓬鬆,袋子是讓你出門好攜帶用的。
羽絨的較難保養,化纖的收起來很大顆,各有優缺點
若睡袋標示最低到0度,那體感溫度要覺得溫暖至少要加10~15度,也就是說若露營地點最低溫度是15度,選0度的睡袋比較保險,
至於夏天帶個毯子就足夠了。
國內廠商製造,羽絨600g 睡袋,價格大約3千到4千間,保暖約0~5度,重量約1000~1500G間
睡袋收納:
1. 拉鍊拉上,整平後,利用身體重量往前下壓把睡袋大部份的空氣擠出,最後身體是整面朝下
2. 一手拿著收納袋,另一手就開始把睡袋尾端慢慢塞入收納袋內,像是填壓灌腸式的收納
3. 等感覺收納袋滿的時候(可能只填了1/5進去),手掌再用力的把收納袋的空氣和空間壓出,動作繼續重複整個睡袋塞入,結束。
下次要使用時,也可輕鬆的把睡袋像腸子一樣拉出
睡袋清洗:
睡袋最好是用手洗,不要放到洗衣機洗,免的洗破,
洗好睡袋一律陰乾,睡袋平時不用最好攤開直掛,這樣睡袋可以保暖比較好,
睡袋平時都掛在牆上,要去露營時,在收入壓縮袋。
睡袋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洗,但是請用羽絨用的洗劑或是清水
建議是下水後就去拍和揉捏,不要丟在水裡就長時間浸泡想說這樣比較好
然後多換水會比一桶洗老半天還好
最後 請一定要陰乾,你可以掛在通風處或是攤開,就是不要去太陽下把它曬的香香的
絕對不要用脫水去弄,當羽毛因為被離心力甩成一團的時候,乾掉後你想拍開他都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