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新買汽車的人,都會面臨業務員詢問:「要買甲式、乙式或丙式」的選擇。其實,這三式都是指「汽車車體損失險」而言。而汽車車體損失保險主要是保障愛車,因承保意外事故所致的財產損失。
只不過會依照承保範圍大小與保費高低,分為甲式、乙式及丙式三式。其中,甲式承保範圓最大、乙式次之、丙式最小。但是,就算是承保範圍最廣的甲式保單,也因為保障範圍有限,不能真正稱為汽車「全險」。
而在車對車的碰撞事故中,損失的頻率及金額大小會與「汽車新舊」及「車主經驗多寡」兩項變數有關,因此有專家就建議購買新車的車主,在能力許可之下當然優先考慮甲式的汽車車體損失險。
簡單來說,甲、乙是適合預算較充裕,希望有較大保障的車主投保;丙式是適合預算較少,但希望有基本保障的車主投保;乙、丙式限定駕駛人適合車輛使用狀況單純的車主投保。
但是,保單的選擇也應該視「車主的使用性質」及其「經濟能力」而定。舉例而言,新車主(駕駛)者若為剛進入社會的新鮮人,其經濟能力剛起步,購買車輛是一般國產車,通常建議乙式,不然最少可選擇丙式。
而購買中古車的車主,因為受到車齡、車子保養使用狀況不如新車,一般保險公司受理時,都會有核保考量,另一方面購買中古車族也大都有預算的限制,多半以乙式或丙式為優先選擇。
其實,不論甲、乙、丙式都是基本車體損失險,但有些產險公司會推出不同的商品變化。除了以上「依承保範圍」區分的三種車體損失險外,部分保險公司則針對不同的市場區隔,依照不同的「理賠方式」、「給付方式」與「理賠限制」,推出變化式的保單,保費也會跟著不同。
也由於保費上的差異,如果車主妥善選擇不同「自負額」型態,除保費可以較便宜外,還是可享有甲式的保障。相同地,車主也可以用乙式或丙式,再搭配不同的自負額型態,或是其他附加條款,同樣能讓保費更便宜。
其次,也有產險公司為了配合「希望以較少預算,獲得較多保障」的車主需要,便推出「限定駕駛人」的乙式或丙式保單。事實上,只要是在30~60歲以上的自用小客車駕駛,車子單純為車主一人駕駛,或只有車主與配偶兩人使用,即可選擇投保這兩張保單,保障內容分別與乙式、丙式相同,但保費卻只有乙式與丙式的65折而已,適合預算更低的車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