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處理能力的增強帶來了其應用範圍的擴大,對存儲設備介面的要求也水漲船高——至少,僅靠廉價是不行了。
Serial ATA(SATA)的串列點對點連接在保持廉價特色的同時突破了PATA的局限:簡直是串列介面必備的LVDS(低電壓差分信號)技術將連接距離提高了一倍,1米的長度完全能夠滿足PC機內存儲的要求;每個埠可連接的設備數目雖然從2個減少為 1個,但小巧的連接器卻讓同樣面積所能容納的埠數量成倍增加,結局不言自明;點對點連接構成相對先進的星形拓撲,可以顯著改善併發操作能力。在發展空間 上,令PATA難以逾越的150MB/s(1.5Gb/s,8b/10b編碼)只是SATA的起步帶寬,後續將會提高到300MB/s和600MB /s(下圖)。
SAS和SATA的發展路線圖
儘管SATA與(並行)SCSI相比仍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但已不像PATA那麼明顯,SCSI陣營對此焉能視而不見?何況並行SCSI繼續發展的潛 力也很有限,步ATA的後塵轉向串列是遲早的事。Serial Attached SCSI(SAS)吸納SATA的物理層設計是一大妙招,然而怎樣運用同樣的串列點對點連接營造出比SATA更為複雜的拓撲結構,從而滿足企業級存儲系統 對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的要求,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
SAS不僅是在SATA的物理層上執行SCSI命令集那麼簡單,它還具備FC(Fibre Channel)的某些特性,這使其超越了SATA和(並行)SCSI的範疇(表1)。
表1:SATA、SAS和FC-AL主要特性對比
雙埠
SAS的資料幀基於FCP(FC Protocol),還對SATA的物理層進行了增強——(在週邊設備端)添加第二埠支持,形成符合高可用性要求的雙埠(dual port)。
全雙工
並行ATA和SCSI都是發送和接收共用一組資料線,因此發送和接收不能同時進行,即所謂的半雙工(half duplex);SATA資料線由兩條傳送方向相反的差分信號對(LVDS,共4根)組成,發送(Tx)和接收(Rx)各走一路,為全雙工(full duplex)提供了物理上的可能。不過,SATA在一對信號線上傳送資料的同時需要用另一對信號線返回流控(flow control)資訊,所以仍然是半雙工;SAS則將一路資料所需的流控資訊與反向傳送的資料混合在一起,從而能在同樣的資料線上實現全雙工(下圖)。
SAS的全雙工工作示意圖
寬鏈結
物理鏈結(physical link)是SAS中的一個基礎概念,一條物理鏈結包括兩對差分信號線(Tx和Rx,即一條SATA線纜),傳輸方向相反,在兩個物理Phy之間形成通 路。兩個SAS埠之間可以建立起由多個物理鏈結構成的wide link(圖4),相應的埠也被稱做wide port,可以表示為N-wide link和N-wide port,N取值在1~4之間,代表物理鏈結的數量。1-wide link/port即narrow link/port,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硬碟,雙埠意味著兩個獨立的narrow port(雖然規格中並沒有將硬碟埠嚴格限定在1-wide,但單個物理鏈結所能提供的帶寬已經明顯超出硬碟的內部傳輸率,還可以降低成本和設計複雜 性),不能配置成一個2-wide port(2寬度埠)。
寬鏈結和寬埠
類似於PCI Express(×1~×32),SAS支援寬鏈結的主要出發點是獲得成倍的帶寬,這種並聯的方便性顯然要拜串列技術所賜。
帶寬
或許是考慮到2004年第一批SAS產品問世時SATA很可能已推出3.0Gb/s的第二代規格,SAS 1.0/1.1採取了直接支持3.0Gb/s並向下相容1.5Gb/s的策略。Marty Czekalski承認,包括7月8日T10會議上LSI Logic與Maxtor聯合演示系統在內的某些初期原型產品的確運行在1.5Gb/s,但都是在FPGA和現貨供應PHY(物理層)晶片基礎上開發的, 預計2003年年底將會有採用完全集成3Gb/s PHY晶片和ASIC設計的設備出現,並逐漸被業內接受。
量產的SAS設備會具有每埠3Gb/s的資料速率,SAS協定還允許全雙工操作,這意味著一台雙埠驅動器能夠達到12Gb/s的峰值吞吐率(理 論上限,持續時間取決於驅動器內部結構和緩存帶寬),而4-wide port(4寬度埠)更可以獲得24Gb/s(合2.4GB/s)的帶寬——超過PCI-X 2.0。
連接距離
為了提高連接距離,SAS發送和接收信號的電壓範圍都比SATA大為提高(表2)。在具體的連接距離指標上,最初宣稱是10米,新的資料則是大於6米(外 部線纜),似乎與信號速率從1.5Gb/s提高到3.0Gb/s有關。需要指出的是SAS規範裏面並沒有嚴格限定線纜長度,而是靠發送水準和接收敏感度來 考察,(製造商)通過檢測線纜特性來判定其所能達到的距離——高品質線纜可以連接得更遠,當然成本也更高。現在SAS線纜連接距離的要求已經提高到8米 (製造商仍可以花費更多,用更高品質的線纜求得更長的距離),通過3個擴展器(Expander)之後,SAS的連接距離能夠超過32米,與 Ultra160/320 SCSI的12米(15個設備)或25米(點對點)相比雖沒有明顯優勢,但也足以應付機內存儲設備連接和近距離DAS的要求了。
表2:SAS和SATA物理層的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