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ANTZ CD95是相當重量級的製作,當然也同時指在這樣的機身下擁有灌鉛般的重量,解碼為TDA1541A-S1(單皇冠),轉盤為CDM-1MKII,可以認為是PHILIPS分體機種 LHH1000/MARANTZ CD12的合併機。
汪洋先生曾經寫過一篇介紹CD95的文章,文章經典,寫的相當透徹,被認為是HIFI文章的典範,推薦給你:
——MARANTZ CD95
近日與一仁兄在網上聊起古董鑒賞及收藏,轉而又談到近代的產品如何今不如昔。此兄是個攝影愛好者,他的最愛不是當代的尼康或住能,而是株卡,這倒並不令我驚奇,因為我深知大凡攝影發燒友都以株卡為上,讓我奇怪的是此君的 "夢幻銘器"卻不是株卡最新的Ra,也不是經典的M6,而是陳舊的1954年版的鵬。其原因大致有三:首先,M3是萊卡的里程碑 (當然也是35mm相機的里程碑),極具典藏價值,如今的M6不過是其"現代"版本,並無根本性改進。其次,早期的M3製作十分精細,其材質及加工驗收標準甚至高於當代M6!(想不到吧?),另外,M3是真正的"全金屬"製作,內部零件多為黃銅,而M6則已有少量塑膠製品;最後,二手的M3可能比全新的 M6便宜。
看到這裏,千萬別以為本人頭腦發熱,文章偏題了。說了這麼多,無非想告訴各發燒同好,選購音響器材萬萬不可趕時髦。在如今商品社會,商家無一不是以贏利為首要目標,音響廠商也不例外。在刨業之初時尚會不計成本,以求在市場上異軍突起。成名後往往冉借先人為主的廣告效應,以低成本的量產機種佔領市場,收回投貨。綜觀許多音響廠商莫不如此:JBL似乎難以超越其早年的4344,SONUS FABER最讓人回味的還是其成名作ETECTA AMATOR。
MclNTOSH給人的印象仍舊是MC275…數碼領域是個例外嗎?也不儘然。各廠商可能借科技之迅速進步而有所進展,但也不會很大。我常見音響雜誌上不少評論家對某款器材讚不絕口,奉為當今至尊,"可聽過世",聽出"耳油"等等,而當新版的改進型推出後,舊款器材立刻"相去甚遠"了,想必該 "評論家"不是沒長耳朵就是沒長腦子,否則怎可出爾反爾,前後判若兩 AL?其實,音響器材在音質上巴不可能有太大的進步,因為人耳聽的不是數碼的運算速度,可以從386一直升級到奔騰XX。在很多情況下,早期的產品相比現今的器材毫不遜色。就合併式鐳射唱盤而言,筆者的最愛是舊款的馬蘭士 CD95。
在CD唱機領域,馬蘭士確具名廠風範,在市場萬面也穩占半壁江山。被飛利浦收購後,設計、生產基地目前以日本為主,少不了會帶有日式風格,與往年的美國馬蘭士已不可同日而語,但由於發燒友愛之深切,當談及CD播放機時,仍會小心翼翼地將其與傳統的日式器材區分開來,稱之為"除馬蘭士外,日本唱盤都沒法聽”。雖過於偏激,但不無道埋。確實,從當年風靡一時白CD52、CD72到現今的CD63KI、 CDl7Da,幾乎每一款都廣受歡迎。馬蘭士本是飛利浦的副牌,但在HI-Fl領域其給人的印象卻吏專業化,更具知名度。好了,廢話少說,先看看這部 CD95是什麼貨色。
CD95是馬蘭士當年的一款力作,這兒的"當年"是指大約羅大佑唱 "戀曲1990"的時候。從外觀上看,它非常漂亮,有著典型的日式的精巧、細緻;46 X 36 X 1O.5(cm)的機身,比CD72還要薄,完全沒有高級機種威風霸氣的造型特徵。做工極端精細的香筷色鋁合金面板上從左到右簡簡單單地排列著電源開關、 CD艙門、顯示器和兩個長條形的操作按鍵,分別控制Play、Pause和Stop,顯示窗下還有4個非常纖細的按鍵,負責選曲功能,整體風格顯得十分簡潔,與當時日式的多功能、多按鈕風格大異其趣。
其實它的其餘功能鍵都藏在機器下半部蓋下,這可是日本風格,輕輕按一下會翻開,遙控器不在手邊或損壞時才會懂得它的好處與方便。總之,秀氣的造型配上漂亮的香擯色澤,活脫脫一個日本古典美女形象。但是且慢,這個印象在你試圖搬動"她"時就立刻不復存在了,為什麼呢?她太重了,不盡力恐怕難以挪動其分毫,哪像個 "大家閨秀":但它那14KG的份量卻多少表現出了一點頂級機種的風貌。
本人一向主張音響器材應以重播效果為重,而不能以售價或份量來做判斷。很多好聲的英制及法制器材,像 LINN、MTCROMEGA等就很輕,但各廠頂級器材的份量全部都是"相撲級"的,連一向輕巧的LINN也不例外,CDl2就重達12kg。究其原因,主要是廠家為了維護其最高規格器材的品質及形象,對內外用料都極奢華考究,重量自然不輕。因此早期的CD唱盤是可以根據其重量來大致判斷其價位與級別的。另一方面,頂級器材不是大眾消費者所能輕易擁有的,多數情況下只能成為 "夢幻銘器"而已。
也許是為了滿足這種心理需求,近來許多音響廠家,尤其是本國廠商,推出的CD機越來越重,區區一部二三千元的廉價唱盤居然也重達7、8 kg,其實這當中大約有一半重量落在了面板上,君不見廠家廣告中所刻意強調的"厚達XXmm的實心餡材切削而成的面板"嗎?試想一部CD機的音質僅靠一塊厚面板X能起多大作?果真如此的話,只需一塊厚面板家家都是HI-END名廠了。
言歸正傳, CD95的面板是板材彎制的並不厚,大約3mm而已。它那巨大的體重來自於其堅固的雙層箱體和內部扎實的高規格元件。下面讓我一一道來。
CD95採用的是內外兩層的雙殼體結構,頂蓋和面板是由3mm的香擯色鉛合金板材拼合而成,頂板上開有散熱通風孔,表明其工作時發熱量不小。兩塊側板則是壓鑄的鋅合金,反面帶有網格狀的加強筋,堅固異常;背板和底板是鐵板,注意我說的是 "鐵板"而不是 "鐵皮",因為它的外層底板厚3mm,違背板也有1毫米,完全不是廉價機種中常用的0.6mm規格。記得最初我查看其背板輸出端子時曾小小她吃了一驚,原因並不在於它做工考究的RCA插孔及數碼同軸、TOSHILINK光纖輸出端子,而是那個很顯眼的黑色的散熱器。
它並非常見的翼片散熱器,而是多腔的矩形結構,這可能是為了提高剛性的一種設計,但CD機用上這樣大型的外置式散熱器實屬少見。打開側板和頂蓋後,機內元件一覽無遺。仔細查看,發現在頂蓋反面的一側,貼有一塊黑色橡膠,顯然是一種阻尼措施。不僅如此,上蓋與機箱的交界處,均塗有一層特殊的膠膜,防止諧振。CD95所有的零件及頂蓋側板都固定在一個巨大的鑄鉛合金內殼上,形成一個結實、對振動有良好阻尼作用的雙層箱體。有機械製造經驗的人明白,這麼大尺寸的鋁合金箱體壓鑄十分困難且昂貴,CD95 可算是費工費料了!
聯想起近期出品的貴價CD似乎已不用這種整體鑄造的箱體了,而多改用鋼板彎制,考究些的會鍍銅,像馬蘭士CDl5、CD7等,成本下降了,但抗震隔音的效果恐怕是不如從前了。
在箱體的左側是鐳射讀盤系統,CD95的精髓一一龐大而堅固的飛利浦CDM-1 Pro。這可是個"古董"級的全金屬轉盤,早已停產多年,彌足珍貴。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是飛利湧第一代單光束搖臂式設計,在比利時的Hasselt工廠生產,鋁合金整體鑄造;用光學玻璃磨制的三片一組的鍍膜透鏡則由德國鏡頭名廠Rodenstock製造。整個結構支撐在四個褐色的橡膠緩衝氣囊上隔震,結構嚴謹,堅固耐用。
從CDM-1、3、4,到9均為搖臂光頭,而從CDM-l2起則變為直線尋跡光頭了。許多發燒友至今仍對飛利浦棄早先優秀的搖臂結構不用,改用三光束直線尋跡設計而感到惋惜和不解,其實這多半是/一家受商業利益的支配而已。
對比CDM-1、3、4、9、12型號的轉盤不難發現,體積越來越小,用料當然也越來越省。雖然輿論對 CDM-9 Pro的評價較高但筆者一直更欣賞CDM-l,原因無非是因為其卓越的性能而且非常罕見。過去,除馬蘭士CD95外,CD94,CD8O,CD73以及飛利浦唯一的分體式旗艦LHHlO00都用過它。
CD唱片壓片時數碼軌道的同心度並非優良,當光頭讀取外層資料時,可以清楚地觀察到CDM-l的搖臂隨著曲目的軌跡輕輕擺動,很像模擬唱盤的動作原理,十分柔和。它動態中的選曲反應時間約1.5s左右,算比較快的。反觀直線尋跡的讀片裝置,比如 CDMl2.1,則是將光頭、透鏡等懸浮於底座,以光頭做微量徑向移動來完成尋跡,時常還須驅動底座來配合光頭讀取資料,而底座是套在滑軌上做直線運動的,遠不如搖臂的回轉動作來得舒暢。
CD95的唱片盒及其運作機構也值得多寫幾筆。當今流行的塑膠片盒清一色地採用"上推"式結構,即整個讀片機構包括光頭、馬達等向上抬起,將CD片從托片盤上托起與唱片鎮相互壓緊。此舉可以簡化結構但機構剛性稍差晑CDg5的承片機構屬於所謂"下壓"式,讀片機構是固定不動的,唱片的壓緊動作由壓片臂及片盒共同完成。
片盒分為托片盤和框架兩部分,鋼制的托片盤背面還貼有減震橡膠。當唱片裝人機器後,托片盤會旨動下降,而後壓片臂下壓使磁性夾頭將唱片牢牢壓在驅動輪上,感覺上似乎更加"高級",至少機構因此會更加穩定可靠些。馬蘭士、飛利浦的普及型甚至中高檔的機型,比如CDl7KI、CDl6D均採用"上推"結構,只在最高級的CD7以及部分LHH參考機種(比如800R;1000)才用"下壓"機構。
CD95的承片機構由兩個電機驅動,分別負責片盒的進出及唱片的壓緊、釋放,相當精密。片盒的驅動採用滑輪-鋼絲和凸輪機構,而非廉價機常用的塑膠制齒輪-齒條機構,因此動作相當柔順,雖然並非完全寂靜無聲一一壓片臂復位時能清晰地聽到 "眯撻"一聲,但片盒導軌上精心設計的阻尼效果使得整套動作極其柔和順暢,一派高級機種從容不迫的風範,不禁讓人想起了萊卡相機輕柔的,快門釋放動作。
馬蘭士的CD唱盤與飛利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1989年飛利浦的家用分體式頂級CD機LHHlO00在日本就以MARANTZ CD12的牌子上市,而這部超級分體機的轉盤在外觀上幾乎與CD95一模一佯。這也難怪,因為飛利浦當時是他的東家而且也是數位影音的發源地和技術中心。
CD95的電路部分據你脫胎於飛利浦LHHlO00,相當複雜、考究。電源變壓器位於轉盤後部,並用銅片將其與右邊的電路分隔開來。變壓器是傳統的El型結構,容量不明,但從體積來看用作普通中小功率合併功放足夠了。它有4個獨立的次級繞組,分別為轉盤、資料處理、類比輸出以及顯示器供電,可以避免相互間的干擾,提高信噪比。電源開關在轉盤的左側後部,用一根長連杆接到面板的按鈕上,頗為講究。
兩顆黑色的主濾波電容非常巨大。我說它大並非是指它的容量,照理27v6800uF並不能算大,但它的體積實在驚人,足有一般同類產品的2、3倍!細看其表,並無廠家牌號,可能是馬蘭士向ELNA特別定制的產品。聯想起新款馬蘭士CD600OSE相對于普通CD6000的一大改進之處就是用兩支"碩大"的ELNAlO00替代了原先的普通470OHF濾波電容,容量雖說小了,但系統反而更穩定,音質也相應提升,這不能不歸功於馬蘭士校聲有方和ELNA濾波電容的卓越性能。回憶筆者以前改機時常喜歡用大容量的"電解" "摩機",但效果一般,看來原因主要還在於變壓器和"電解"的品質。
電路中大量使用了高級的黑色的BLACKGATE和玫瑰紅的ELNA-CERAFINE電解,都屬於音頻專用系列。CERAFINE意為"陶瓷粉'名思義,這個系列採用的在電解液中灌注陶瓷微粉的技術,粉末直徑控制在0.1-0.15微米之間。據廠家聲稱,這種技術可有兩大好處:一,增加對外界震動的阻尼作用其二,灌人的陶瓷微粉在電容充放電的時候,會吸附電解液中的負離子而變成更具活性的離子團,陽極氧化膜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大提高對信號的回應速度,使音質更為純淨透明,但它的代價就是體積大,價格昂貴。
CD95的供電均有穩壓,前文提及的散熱器就是給三片大電流的穩壓lC提供散熱用的。供電電路中一共使用了4杖保險絲來保護電路的安全,這種做法目前似乎巴不見,也許是為了避免串人保險絲可能對音質帶來的負面影響吧,想若沒有這些保護措施,發燒友使用時恐怕會有些許不安全感,出現什麼變故 (比如不慎短路……)則追悔莫及。
CD95的內部電路板按不同的功能分為許多模組,仔細數來大大小小共計12塊!(隱藏在轉盤內的還不算)一一這恐怕是現代機種所難以企及的,也算是個小記錄吧。要知道一般的唱機逼常僅4塊左右,連馬蘭士新版的CDl6D也用的是整塊大電路板,遠比不了CDl6來得嚴謹周密。
總的來說,馬蘭士在CD唱盤領域能擁有今日的地位,無非是因為其製作認真,價格合理,而且聲音醇厚,音樂感上住,而這又與其廣泛使用飛利浦的位元流技術有關。相對多比特技術而言,單比特CD機更為柔和但低頻與細節有所不及兩種制式紛爭至今,似乎是多比特冉占上風。連馬蘭士最新旗艦CD7也回頭改用多比特的解碼晶片——TDA1541A,讓人大跌眼鏡。
要知道如今DAC市場早已是24bit/96kHz的天下,Burr-Brown、Crystal、DCS 等各有精品,相較之下,連飛利浦的單比特DAC7,也有過時之嫌:為何馬蘭士會選用這個十多年前的 l6bit晶片,莫非腦子燒壞了?不然,誠如筆者所述、無論電腦技術發展如何之快,在音響領域,最終畢竟還是以聲音為准,而並非是聽數碼的運算,TDAl541素以音質優美而享譽多年,是當時很有名的IC(LHHl000也用它),直到後來馬蘭士/飛利浦全面轉向技術上更具 "革命"性的單比特TDAl547及 TDA1549,它才漸漸從市場上消失。可以說它足單比特技術的 "犧牲品 而不是"淘汰品”。
言歸正傳,CD95的DAC正是TDAl54lA S1,這個利代表產品經過精選,帶有皇冠標記(限產750台的CD7,用的是S2,表示進一步挑選,印有雙皇冠標誌),而且每聲道各用一片,力求最高的聲道分隔度。
在CD95內,從CDM-l唱頭中讀出的資料經整形放大後首先輸人垂直安裝在右側壁的一塊電路板中, 由其中一塊叫SAA72lOP的IC進行解調、糾錯,將CD唱片上的EFM調製信號(注意,這裏有個傳統的誤解,CD上可沒有0101的二進位資料,只有 EFM信號。共有九種長短不一的坑紋信號而不是0、1兩種信號!)解調還原為二進位碼並進行誤碼糾錯。CD95的糾錯能力很強,據當時用 《HIFI CHOICE》的測試結果,它可以糾正大約0.9mm長的弧形漏碼或百徑O.8mm的坑狀缺失信號,算得上早期 "超強糾錯"的典範。
隨後,數碼信號被接人同一塊電路板上的SAA7220P/B進行4倍過取樣插補處理。經過上述處理後,數位信號一路通往數位輸出電路,它被單獨 "高架"於底層電路板之上,左右聲道對稱佈置密密麻麻她插滿了各種電器元件 最顯眼的當然是那兩 塊帶皇冠的TDAl5IlA S1 它的兩側整整齊齊地砌著28枚矩形的米黃色褪藕電容,陣容甚為壯觀。在它之後是一個貝塞爾低通濾波電路,除去數碼處理時產生的高次諧波後就可以通往RCA輸出端子了。"怎麼沒有HDAM”一一那時還沒發明呢! 不過沒關係,用獨立元件堆砌出來的線路也很發燒,再說 HDAM目前也只有馬蘭士一家在用,效果尚無定論,不必刻意追求。
音效—— CD95後接一台電子管功放,末端連上對古老的LS3/5A就是本人的監聽系統了•夠簡單也夠"古董"了吧。裝入一張同樣是"古董"的《藍雨衣》——沒聽過此碟的請舉手! (開句玩笑)坐回沙發,演出開始。
寫器材評論文章時,本人最怕 "音效"這部分的描寫了,少了它難成文章,寫多了又有炒做之嫌,而且聲音同顏色一樣,都是頗難確切描繪的事物,弄不好寫了半天卻讓別人看得渾身起雞皮疙瘩。好在經過前面的介紹,大家對CDg5應已有所瞭解,像這悍的精心製作出散聲應屆必然,為了功德圓滿,善始善終:我還是略微捉一下CD95的聲音表現。
簡單地說,CD95有若傳統的“馬蘭士”之聲,人聲質感出奇的好,弦樂再現好得出奇;低頻下潛也深,而且細節、分析力好像並不遜於大多數當今 24bit機種,真是奇跡!我想,只要功夫下得深,優質的16bit足以挑戰先進的高比特器材,CD7是個證明,CD95同樣也是。和CD7類似,CD95的音色略微偏暗,但又與使用單比特DAC的馬蘭十不盡相同,相對而言我覺得它更為動聽寫。根據我的經驗,高檔優質唱盤多數初聽之下並無“觸電”的感覺,但越聽越覺得傳神,與現實的音響效果更吻合;相反,“先聲奪人”的器材往往反而由於音色誇張而經不起時間的考驗。CD95並未令我聽出“耳油”(我的耳朵好象沒有什麼油水),只是讓我很出神,很陶醉也很驚訝,這麼古舊的唱盤怎麼還可能這麼棒?
摩機——本人的意見是:最好不要。 首先, CD95用料奢華考究 ,而且已足夠好聲, 市面上現售的唱盤不論貴賤,能勝出者寥寥。若盲目更換其運放等零件很可能畫蛇添足、改變音色取向而失去其原本的韻味;另外,在二手市場上,器材一旦摩機就不值錢了,這和古董買賣是一佯的。所以,除非閣下是絕頂高手,請不要輕易摩機。
話得說回來,CD95的電路雖不宜摩改,但其承片機構仍需維護。 CD95再堅固,使用至今已近10年,機構中的傳動皮帶難免有老化,多數機器有時會因皮帶打滑而不能正常讀片。能找到代用的皮帶當然好,但恐怕很難如願。在這種情況下,解決的辦法是在壓片臂的橫樑上增加一根拉簧作為輔助動力,此舉可減輕皮帶輪的負荷。改造很容易而且很有效,只需稍具機械常識即可。另外,還可酌情在導軌、轉軸等處略微加點潤滑油。經過這樣簡單的維護後,傳動機構的壽命會相應延長許多而且不用改動機器本身,有益無害,不妨一試。
諸位右有懷舊之情,有興趣戰部經典的唱盤,CD95是個好目標,價位不算高昂且音質出眾,放在器材架上還可令閣下的廳堂增色不少。再說,將來它像 "西電"300B那樣價格一路狂飆也不一定呢,到那時......
- Feb 09 Thu 2012 00:01
MARANTZ CD95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