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1982,CD片剛出,短短十年間,LP幾乎完全被打趴,只差沒被打死,整個音樂界幾乎都是CD的天下.
到了2000年中期以後,就是大約十多年前左右,有些懷念LP的人慢慢讓LP起死回生,並且成為比CD更昂貴欣賞音樂的方式.
到了現在,數位流興起,CD漸衰微(但還沒被打趴),而LP雖然文藝復興,但也只佔整個音樂媒體的很小部分,
要讓LP重新成為音樂媒體的主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LP的缺點:
1.轉盤速度很容易受影響
2.唱頭抖動很容易受影響 (傳統唱盤規格有Wow & flutter這個數字,但CD player Wow & flutter幾乎沒人在提)
3.唱片很容易受灰塵以及刮傷的影響
4.訊噪比與動態範圍最高無法超過80dB, 大部分數據是60幾或70幾dB.
5.唱頭唱臂的針壓與角度調整非常麻煩,如果角度稍微有偏差,或針壓稍微不對,音樂出來就失真.
至於CD,則幾乎沒有LP的上述缺點(當然震動仍然對雷射頭讀起有所影響,但沒有像LP那麼明顯).
而且訊噪比與動態範圍則達到118dB,所放出來的音樂是"純淨",
也因如此,當年絕大部分的人聽慣LP後都被CD音質所驚豔, 認為CD音質較好,所以LP差一點消失了.
幸好後來聽久了,"純淨"的音質被人嫌為"冷硬",而LP的音質則被某些人覺得自然而溫暖,所以才又慢慢的復甦回來,
但是先天唱片摩擦所產生的沙沙聲則是不可能消失的. LP先天上訊噪比較低也是無法超過CD的.
所以到底是數位"純淨而訊噪比高"的音質比較好? (現在24/192數位流可高達125dB以上)
還是類比"溫暖自然而有沙沙聲"的音質比較好?
這種音質的喜好是極為主觀的,無法說哪一種才好.如果說CD音質較好,或是LP音質較好,總會有另一派的人出來反駁,
這個從1980年已經吵到現在,不會有結果的.
==========================================
CD比LP更容易獲得好聲~所以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傳統上來說~LP要發出好聲大概有幾個簡單的重點
唱盤要穩,唱針要好,唱放要能與唱針匹配,調整技術跟經驗要好
唱片品質好不好?洗得夠不夠乾淨?聽之前是否有把靜電給除掉?
這些瑣碎的事情都是會影響聲音的重點!正因為太麻煩了所以大家之後就改用CD去了
==========================================
C沒有黑膠背景的沙沙聲 感覺聲音更乾淨
不是黑膠音質會比CD好嗎?
沙沙和啵啵的聲音,是清潔和靜電問題GOOGLE一下,目前可以解決,別忘了唱針也要清,
但是播放時唱針和黑膠磨擦聲無法完全袪除(這也是CD取代的重要因素之一)
黑膠的背景雜訊跟炒豆聲是無法避免的,還有清理調教、不能攜帶等等原因,才會在CD問世之後式微
CD盛行之後,有一部分人還念黑膠溫暖有韻味的聲音,有少部分人繼續支持黑膠
但是現實世界,錄音方式一直在改變
黑膠盛行時代都是類比錄音(磁帶),當時時直接類比到類比,刻盤壓製
CD的錄音可能是AAD、ADD、DDD等等,到後期都是DDD了,現在也沒有人再用類比錄音了
SACD最好是源頭就用DSD錄音,DSD一路到SACD片到擴大機推動喇叭;
10年前也有用原始母帶,把1960年黃金類比錄音年代的錄音,重新用DSD轉數位,發行SACD;聲音也是令人驚豔
現在聽黑膠,不是不好,那就直接聽黑膠即可
如要買(現代錄音)黑膠唱片,自己轉數位,然後聽數位檔;
那一開始就買CD、SACD、高音質檔案就好了,因為本來錄音就是數位的,何必要經歷過數位、類比、數位的過程;
自己轉的機器也通常比不上專業的
==========================================
唱頭類型中MC是比較適合古典樂重播,但問題更複雜了,
要選擇重量可用(一般MC頭重量較重且價高),循跡、抗滑等須重新調整,還有阻抗匹配
==========================================
如果只有預算3萬塊,那就聽聽文青風還不錯,黑膠在這個階段就只是沙沙聲與懷舊的糊糊聲
如果預算有到10萬塊的初階燒友,對聲音有一定程度的要求,那反倒不如不要碰! 因為這個階段要比高階的CD機好聽,還挺不容易的
對聲音的影響程度及預算的配置的比例
唱頭絕對最大、再來唱臂、看起來很威很美很正點的唱盤和唱放,其實是排最後的
然後唱片不用多,挑錄音品質好的買、挑版子好的買、挑重盤買,單片破千是門檻、破三千常有、破萬也不要嚇到
因為要方便聽CD就好、要省錢聽數位流就好、要爽看藍光現場實況就好
要聽黑膠就是要聽"遠"勝過上面兩種訊源的聲音,但是要達到這種效果,就是得面面俱到才行
很多貴貴的SACD或發燒片,其實都比原版CD難聽
但是同一張黑膠片,若有不同版本,貴的就是比便宜的好聽,而且差異是巨大的.
==========================================
那如果0,1可能誤判, 為什麼聽不出來? 簡單來說就是數據夠大夠長
一般CD規格是16bit, 2的16次方, 也就是每個取樣點65536種聲音數據
取樣率 44.1KHz = 每0.0023秒採樣一次
假設其中有一個位元的0/1誤判, 在瞬間0.0023秒發生65536範圍內1個音色變化
聽的出來真的就可以稱得上是神了...
不過實際上當然不可能訊號非常完美
USB供電不穩, 線材傳遞的RC delay, 阻抗造成的電壓變化, 接點問題, DAC端接收能力等等
在在都考驗0跟1的判讀
而且數位音訊的傳遞是"已讀不回"的, 不像網路封包還可以前後檢查做錯誤補償
0,1的誤判是隨時隨地在發生的
好的數位線材基本上就是減少線材干擾01判讀的影響, 不管是材質, 絞繞技術, 還是接觸端子等等
==========================================
PC,免費就用foobar+外掛(連結裡面很多)
foobar的好處是免費+無限擴充,可以把它當作串流資料庫,可以掛DSP可以掛itunes遙控,可以好多好多
foobar簡易說明與設定
http://feature.u-audio.com.tw/featuredetail.asp?featureid=269
PC,付費基本上就是Jriver+Jplay
還有一點很重要數位流的聲音比CD直播更生冷,當然喜歡乾淨清晰的人會很愛
- Aug 29 Mon 2016 15:34
CD跟LP哪一個比較好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