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聲音的音場與舞台是靠兩個喇叭的聲音一起來營造,在我們把喇叭擺位擺到極致後,發現換了一張唱片後,聲音效果會不一樣,相信各位也有這方面的經驗,隨著唱片的不同,人聲不一定在中間,有時換張唱片聲音又會變的不好聽,或是喳喳的。尋問錄音師,他們說錄好以後的試聽,都不會有這些現象,那到底我們的重播,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經多方探究後我們發現,有一部分是與音量發生關係,也就是說我們的兩個喇叭各自的音量大小,與錄音時兩個音量大小不太一樣,這裡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器材(包含cd、擴大機、喇叭)本身的兩個音量不一致,雖然使用的線路、材料、作法一樣,測值也相當,但我們的耳朵就是這麼靈,聽的出來差異;還有器材使用一段時間後,會因內部零件損耗,造成音量的變化;另外也有擴大機本身放大線性的不平均,以致大小聲時兩個聲道的音量大小會起變化,而不太一樣。

一般市面上的音量控制,為求方便調整,大都做成一個旋鈕,讓兩個聲道的音量一起控制,雖使用配對的零件,但零件沒有完全的一致,兩邊音量也會有少許差異。

音量不一樣的狀態下,我們發現音場與舞台是變形的,有的時候還會影響音色,像人聲有時會分成兩半邊,左右不一樣;而有些樂器會變的衝、粗、厲、喳,甚至音色會變的不像原來應該有的聲音。

為了證實此點,我們做了兩個音量控制器,讓兩個聲道音量調整分開,用連續式音控。先把喇叭擺到定位,調整音量至最適聽的大小,然後微調其中一個聲道的音量,到最好聽的位置;接著換唱片聽,發覺聲音品質是有差異,於是再微調整其中之一的音量,太好了,又可以找到較好聽的位置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兩個聲道的音量平衡,在重播時實在太重要了。

接著我們再做兩個級進式音量調整器來試,發現當喇叭擺好了,聲音確實比連續式音控要來的好一些,但是聲量大小很難調到適當聆聽需求位置,隨者音量大小,聲音品質會變化,比用連續式音控調了好的時候,有時還來的差,換了一張唱片後,若是不好,就沒辦法微調了。

從聽音樂的角度,每個人都希望,放任何唱片都好聽,採用這個辦法,可以解決某部分的問題,尤其是把喇叭擺位到共鳴的階段,更是需要,因為可調整兩個喇叭的諧和度,不會因換軟體而跑掉,隨時可以保持到好聽的狀況;而這個狀況,級進式音控是沒辦法的。

當然有人說這要用耳聽來調,我可能沒辦法,其實自家的音響,熟悉了,稍為練習一下,很快的會找到好的位置。另外有人會說,只是聽聽音樂,這不嫌太麻煩了嗎?大家不是說”hi-end”?!動動音量控制就可讓每張唱片都可調到好聽一點,至少比換器材、換線、擺位,要省事多了。

現在這樣的產品在市面上很少,其實我是建議講求hi-end的廠商,不妨可從這方面嘗試,另外有這方面的設備的玩家,也可試試看,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很好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uster 的頭像
    Auster

    Auster 隨手亂彈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