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般我們在現場聽到的音場,通常是反射音的現象,在我們的經驗中,超高音及超低音影響的因素較大。所以在音響室我們若要把音場表現的好,就要讓超高音及超低音盡量延伸,因此室內吸音就變的特別重要。
音響室吸音不足,聽起來比較亮,不耐聽;吸音太多聽起來比較悶,細節會少;比例之間就是手法及個人喜好問題。
這裡再簡略說一下:
發聲區,東西盡量少,牆面簡單一點,凹凹凸凸的東西多,聲音就亂,適量的吸音,聲音可讓它亮一點點,這樣會比較清楚、活潑,其他靠喇叭擺位就可竟功。
聽聲區,聲音可以溫暖些,比較耐聽。聽聲區中音蠻好,您知道為甚麼?是沙發!低音部分可在地上放個地毯(天然材質的較好),移動來調整聲音,畢竟每個音響室都不一樣,針對不同的環境,只有自己動手試才有辦法。
腳架
選一組外觀看來喜歡,穩固的既可
免得一個不小心,喇叭就玩自由落體.
腳架的選購最好是依照喇叭高音單體的高度來選擇...
喇叭本身高音單體的高度+腳架的高度=聆聽時的耳朵高度
擺位時..喇叭稍微對著本身聆聽的位置打個角度..
可聽得較多的細節..
擺位
小弟自身的經驗,正三角形擺法...相當不錯
兩個喇叭間的距離=喇叭到聆聽位置的距離
依照空間的大小劃一個正三角形.
稍作調整.
入門的朋友們可以試試
尋求音場的平衡點
背對喇叭,
左右慢慢移動身子,
尋找一個點,
當找到這個點時,
會發現聲音是貼著後腦杓,
好像有人貼在你的背後跟你說話,
當系統靈敏度或解析度越好,
這感覺會越強烈,
然後蹲下身子,
看這個點是否有移位,
若仍是聲音貼著後腦杓的感覺,
並且這個點也是兩主喇叭中心點的垂直線上,
通常音場的表現就還不錯,
大家參考看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