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不可或缺的金錢對話(所有問題都涉及兩個字溝通)
婚前不可或缺的金錢對話
如今﹐在美國各地﹐男人們都選擇在情人節(ValentinesDay)那天,單膝下跪求婚﹐表達自己的愛意﹐以及,願意從一而終的決心。
不過﹐很少有男人,會在那個時刻,說出真正主導婚姻幸福的東西金錢。
俗了不是?
也許吧﹐但,這是事實。
不妨想一想﹐很多夫妻不會因為愛情而爭吵﹐但會為了金錢,而吵個不休﹐比如對方,不能在生活上,量入為出﹐或是,沒有徵詢自己的意見,就做出愚蠢的投資決定﹐或是,有一方在用錢上,過於獨斷專行﹐或是,一方偷偷積累了數千美元的信用卡債務﹐從而導致夫妻雙方的財務吃緊﹐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無論這些事情,是大是小﹐金錢,是影響婚姻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有時,導致夫妻經常性地公開吵鬧﹐有時,會讓夫妻,常年心生怨隙﹐雖然,平時努力忍耐﹐但最終,可能爆發出來﹐給婚姻,劃上一個終止符。
發生問題的夫妻,不一定明白的,是金錢,往往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在於缺乏溝通﹐而這,多源於夫妻對彼此的理財習慣和觀念,缺乏瞭解。
因此﹐在說出“我想娶你”和“我願意”這兩句話之間的一段時間裡﹐你和另一半,應該啟動有關金錢的談話─這是每一對未婚夫妻,都應該與另一半,交流的話題。
下面列出其中最重要的四個問題﹐你能從中,深入瞭解到金錢將如何影響你未來的婚姻生活。
問題一你的資產和負債狀況如何?
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資產負債狀況,是夫妻共同財務生活的基石所在。
資產(銀行存款、投資理財、退休計劃和持有房產等),能讓你過上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負債(住房抵押貸款、信用卡債務、汽車貸款和租車費用等),則把你,往相反的方向拉。
你的目標,是要準確瞭解雙方共同的財務狀況﹐這樣,才能規劃出兩人今後的奮鬥目標﹐包括,決定每月存多少錢,用於退休生活﹐或者,存多少錢,來買一棟新房子、一輛新汽車,或每年出去度一次假。
這個話題的交流,還包括雙方如何選擇負債﹐以及負債的具體金額﹐並擬定一個計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裡,償還雙方組建家庭後的共同債務。
討論的最佳方式,是給對方,一份自己的淨價值表﹐簡明扼要地列出你的資產和負債項目。
記住﹐不要妄加評判﹐嘲笑對方的財務選擇,會直接切斷雙方未來的交流途徑。
問題二你在金錢方面,有什麼經歷和故事?
你童年時,在金錢方面的經歷,將影響你日後對待金錢的方式﹐比如你父母如何管理日常開支﹐在用錢方面,如何討論或爭吵﹐以及,如何教你存錢和花錢之道等。
如果,夫妻對待金錢的看法,不一樣﹐婚姻就會發生問題。
你可能厭惡房貸之外的任何負債﹐而你未來的配偶,卻連吃中飯、買日常用品和飲料,都要刷信用卡﹐然後,每個月,向銀行支付最低還款額﹐讓債務,越滾越大。
雙方交流金錢觀後﹐將開始瞭解彼此的用錢習慣﹐從而有助於找到一個適合雙方情況的金錢管理方式。
夫妻任何一方,都不能─也不應該─完全按照自己的習慣,來用錢。
婚姻,就是一種妥協的藝術。
你要及早對配偶的金錢觀,有一個深入瞭解﹐這樣,才能在雙方出現意見分歧時,找到一個中庸的解決之道。
問題三我們應該如何分配管錢權?
在許多婚姻中﹐夫妻一方想管住另一方的用錢權﹐後者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不舒服﹐甚至,很憤怒。
另一種情形是﹐有一方沒興趣管錢﹐就讓另一方,來承擔責任。
這兩種方式,都不公平。
夫妻雙方應該商定如何分攤各種財務責任﹐比如,一方負責投資理財﹐另一方負責日常開支。
要發揮各自的長處﹐如果.你擅長對付官僚習氣﹐也許.就可以選擇跟保險公司和醫療報銷機構打交道。
關鍵在於﹐夫妻雙方,都應對家庭的財務健康,負有責任﹐都要對家庭的財務狀況,有清醒的認識。
如果,夫妻有一方,不想被日常開支的小事,所糾纏﹐那也沒關係﹐只要另一方願意全盤接手,就行﹔但,即使如此﹐你也應該瞭解家庭財務狀況﹐免得事到臨頭,大吃一驚。
問題四我們應該合著用錢,還是各用各的?
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
很多財務專家稱﹐各用各的,有助於夫妻和睦相處﹐因為,彼此不知道對方的資金使用情況﹐也就無從爭吵。
也許吧﹐但,這麼處理,還遠談不上完美。
如果,一方善於理財﹐總是有錢,買更貴、更有意義的東西﹐那麼,另一方難免會心生怨氣。
此外﹐各用各的,容易掩蓋家庭真實的財務狀況﹐讓婚姻的一個主要目的,無從體現即一起過日子。
如果,夫妻雙方都不知道各自的銀行戶頭,有多少錢進出﹐也不知道各自都存了多少錢﹐做了多少投資﹐那,兩人就不可能一起計劃共同的未來。
當然﹐這並不是說各用各的,就不行﹐有時候,這種方式也管用﹐但需要夫妻彼此之間,開誠布公﹐這樣,才能奔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總之﹐所有這些問題,都涉及兩個字溝通。
學會及早地,與對方討論金錢方面的事情﹐並經常保持這種對話﹐就能避免所有婚姻中,常見的,因金錢引起的夫妻爭吵。
- Sep 01 Wed 2010 12:38
婚前不可或缺的金錢對話 (問題都涉及兩個字:溝通)
- Aug 10 Tue 2010 10:07
UltraEdit 中如何取代為「換行」
UltraEdit 中如何取代為「換行」
想把某封 email 的所有收件者都加入 maillist,於是複製全部收件者到 UltraEdit 中,變成如下字串:
name1@a.com; name2@b.com; name3@b.com; name4@a.com
但 maillist 只接受「每行一個 address」格式。最笨也最直覺的方法,是把一個一個「;」都手動改成「換行」,但如果有幾十個 email address,那就累慘了。
強大的 UltraEdit 果然還是有辦法,只要在「Replace with」欄位中敲入「^p」,就可以一次做完,這樣才是 Working smart!
- Jul 22 Thu 2010 00:01
成功是一種選擇
成功是一種選擇
【努力一定有結果,但不一定是好結果】
成功是一種選擇,一種決定;更是一種承諾,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每一個人之所以會處於他目前的位置,完全是因為他的選擇。有人說,我沒辦法選擇,我爸爸是當醫生的,我爸爸要我從醫,所以我只好從醫。事實上這根本是一派胡言,這其實還是他的選擇。有人說他一定要去上課,但是每次上課時卻蹺課,這還是他的選擇。有人說他一定要找一份這樣或那樣的工作,不然他沒辦法生活,這也是他的選擇。每一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所以假設你不滿意目前的生活模式,不妨重新選擇一下。重新選擇也許有風險,可是也可能帶給你更好的機會,所以你不妨思考研究一下,在目前的生活處境當中,有哪些是你不滿意的地方,因為這是你過去做了錯誤的選擇。
修建自己的碼頭
【要想成功,就是靠自己去修建自己事業的管道】
有一個人一直想成功,為此,他做過種種嘗試,但到頭來,他都以失敗告終。為此,他非常苦惱,就跑去問他的父親。他父親是一個老船員,雖然沒有讀過很多書,卻一直關心著兒子。見兒子問自己,他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很早以前,我的老船長對我說過一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老船長說:『要想有船來,就必須修建自己的碼頭』。兒子聽了這話沉思良久。這之後,他不再四處嘗試,而是靜下心來,好好讀書。後來,他不但上了大學,而且成了令人敬佩的博士。現在他根本不必四處找工作,倒是有不少公司經常打電話來,希望他能夠加入,而且待遇好的驚人。人生就是這樣有趣。人生的道路,看起來好像很曲折,但事實並非如此,做人如果能夠做到拋棄浮躁,安定自己的內心世界,淬煉自己,讓自己發光,就不怕沒有人發現。與其四處找船坐,不如自己修一座碼頭,到時候何愁沒有船來。
- Jul 20 Tue 2010 23:47
幾個家影品牌的歷史介紹!
幾個家影品牌的歷史介紹!
天龍歷史
DENON公司成立於1910年,前身為日本哥倫比亞公司,是日本一家生產音響產品的老字號,數位錄音的始祖,發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
在過去的歲月中,DENON所生產的HI-FI產品在發燒友心中樹立了極高的形象,建立了卓越的名聲,並在全世界獲得了無數的讚揚。現在,DENON將其豐富的經驗和專利技術應用於音視頻器材,已被眾多音響迷們美譽為家庭影院第一品牌。
DENON以其純粹而時尚的優質產品著稱於世,而最重要的是其久經考驗的專利技術和工藝。作為一家音視頻器材製造商,DENON技高一籌,致力於生產處在技術最前沿的音視頻器材。今天,DENON這個名字已等同於極具衝擊力的視覺效果和細緻入微而又強勁無比的環繞聲。從家庭影院到HI-FI到迷你組合系統,DENON所表現出來的自然聲音和純美畫面已經享譽全球。
1910日本蓄音商會成立,註冊資本35萬日元;開始銷售日本第一款自行製造的留聲機。
1939日本電氣音響株式會社成立,自行研製出日本第一款磁片式錄音機DR-14B,用於FM廣播。
1965和NHK科技研究所合作開發出“DL-103”MC錄音機用於FM廣播。
1972和NHK科技研究所共同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款PCM數位錄音機DN-023R。
1988天龍消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德國成立,開始銷售全球第一台擁有20bitSLC數/模轉換器的CD播放機DCD-3500。
1990中央實驗室在川崎建成,投資60億2800萬日元。
1991開始銷售帶有SLCREAL20bit數/模轉換器的CD播放機“DCD-1650GL”
1992開始銷售雙CD播放機“DN-2000P”。
1994阿爾法處理器技術于1994-1995年被歐洲影音協會評為最佳音響科技發展獎;
1995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套結合杜比數位和THX5.1的家庭影院系統,AVP-A1。
1997AVP-A1功放在1997-1998被EISA評為歐洲最佳影院解碼器。
1999開始銷售全球第一台裝備有THX環繞EX解碼器A/V環繞功放AVC-A10SE。
2000開始銷售全球第—臺裝備有DTS-ES解碼器A/V環繞功放AVC-A1SE。
2001Hi-fi系統被日本經濟產業部門評為最佳設計獎,註冊資本5億5000萬日元。
2003日本天龍全資子公司電音數位音響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全面開始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
2004推出了兩聲道的旗艦級純功放PMA-SA1,和旗艦CD機DCD-SA1。
2004推出了9.1聲道的旗艦級AV功放AVC-A1XV,和旗艦DVD機DVD-A1XV,是世界上第一台民用DVD播放器採用了SiliconOptix公司的最新晶片“Realta”。
2007年,研發出AVP-A1HD,POA-A1HD前後級AV擴大器,獲得無數的業內最高榮譽,前級配備了最先進的DolbyTrueHD/DTS-HDMasterAudio解碼器,9.3聲道全平衡輸出,10聲道獨立後級全平衡設計,可橋接放大。
2008年,電音數位音響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和馬蘭士(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正式合併為上海電音馬蘭士貿易有限公司,全面負責D&M集團期下四大品牌DENON,marantz,Boston,
Snell在中國大陸的銷售。
雅馬哈歷史
雅馬哈(YAMAHA)是由日本人山葉寅楠(TorakuseYamaha)于1887年創立,開業初期主要生產風琴,1900年開始生產演奏用鋼琴及越來越多其他不同種類之大小樂器。其後,雅馬哈的業務範圍越來越趨多元化,包括了電子樂器產品、運動用品,甚至電動自行車產品。而發展影音產品,則要算是近三十年來的事。雅馬哈的創業宗旨是要:“借著生產發展各種富創意、高品質、和高科技產品,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而雅馬哈的經營哲學是:“顧客至上、品質至上、以人為本、服務全球。”而當中尤以“顧客至上”為首要目標,所以從產品設計至生產改良,再到售後服務,雅馬哈都嘗試在各方面滿足顧客的需要,令每個期望都不落空。
以正統技術走出音響之路
雅馬哈公司進入音響領域的第一步在單聲道時代的1953年邁出。這一年除了推出其自己的產品之外,還將Fairchild公司的唱頭和唱臂安裝到TTO的唱盤上,製成唱機系統出售。以此為基礎,在四十多年前的1956年又推出雅馬哈牌子的唱盤KT-1。以後,該公司的音響歷史有近二十年的一段空白,直到1973年秋才脫穎而出,推出真正的處女作——合併式放大器和揚聲器系統。其合併式放大器為甲類放大和乙類放大可切換式機CA-1000,在銀灰色的面板上,各種切換開關按鈕和音量旋鈕等排列得井井有條,以全新的外型設計令人耳目一新。其揚聲器的型號為NS690,它採用30釐米低音單元,加上軟球頂型的高音單元和中音單元,構成三路分音系統。實際上,在推出CA-1000以前,該公司也推出過CA-700和CA-500兩部放大器,而在NS-690之前又推出過一種使用平面型低音單元的揚聲器產品NS-550。
後,雅馬哈的音響產品始終保持著一個特色,就是使先進的部份和傳統的部份保持絕妙的平衡,但整體上仍以嶄新的面貌出現。當然,雅馬哈不僅在設計上如此,在放大器技術和揚聲器技術上也有獨樹一幟的創新性。雅馬哈在1974年就率先採用垂直型場效應管(FET),推出了一部功率放大器BI。第二年,又推出一部旗艦級控制放器大CI,它以多功能和高性能名聞遐邇。另外,在揚聲器領域,當時的關鍵問題是揚聲器的振膜改革,雅馬哈率先在中音單元和高音單元上採用了鈹振膜,使用這種振膜的產品NS-1000M是在74年推出的,但一直到今天仍然屬暢順產品。這一切著名的產品都是該公司各技術部門研究成果的結晶,在其開發過程所獲得的技術和經驗也被移植到該公司的中級機種上。例如,在放大器方面的分體式放大器中級機——前置放大器C2和功率放大器B2;在揚聲器方面則有NS-550和NS10M等。另外,在模擬唱機領域,該公司在77年曾推出一部旗艦級的唱盤PX1,其中所運用的技術後來被移植到CD面世之前推出的GT-2000唱盤上,後來,此機也成為長期暢銷產品。
除此之外,雅馬哈公司在數位技術領域也極負盛名,尤其在聲場重現方面,其獨特的聲場分析曾取得巨大的成就。該公司在1986年推出聲場製造用的處理器DSP-1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該公司在設計此機時,化費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當時派人到世界各地的著名音樂廳和搖滾樂音樂廳,乃至運動場等地進行了大量的聲學特性調查,實地收錄了許多數據資料,DSP-1的數位處理方法就是在這一基礎上研製成功的,此項技術至今仍沿用於該公司的影音產品上。此外,雅馬哈還有一項著名的揚聲器技術,稱為YST,它是迄今為止的揚聲器技術和放大器技術的絕妙結合,從而使小型揚聲器也能重放出豐滿的低音。YST是“雅馬哈有源伺服技術”的縮寫,此項技術曾被廣泛應用於該公司的迷你音響組合和重低音揚聲器上。雅馬哈還是惟一一家設有樂器部門的電子產品公司,因此,他們的技術人員特別熟悉音樂界的情況,經常進出音樂活動現場,從而使得他們比其他專門搞音響的廠傢具有更廣闊的視野,這一點也可以說是雅馬哈獨有的特色。他們的電子樂器在很早以前就已經進入數位取樣時代,與這一領域進行的數位技術交流也非常頻繁。而且,該公司也生產有關數位信號處理方面的大型積體電路(LSI),此類產品已被應用於許多廠家的CD機和AV中心上。以DSP音場處理雄霸天下雅馬哈憑其在音樂界的悠久歷史及其聲學方面的研究經驗而進軍影音器材市場,的確佔天時地利的優勢,而真正令其一舉成名的天下知,自然是其獨創之DSP(DigitalSoundProcessing或數位音場處理系統)技術,或全稱為CINEMADSP,這技術是以一塊雅馬哈開發的DSPLSI晶片把大量的數位程式訊息儲存起來,而裝置了此類晶片的影音放大器可補償家庭影院與真正電影院在設備、空間、音效和其他條件上的差別,使家中有限的空間內營造出空闊、逼真的現場感和立體感。
DSP歷史要追溯到1986年,當時也正是杜比專業邏輯(DolbyPro-logic)盛拓行的時間,但雅馬哈力排眾議,獨自開創DSP技術,推出第一部以此技術為基礎之數位音場處理器DSP-1,一度被喻為“自身歷聲誕生後在音場處理技術的最大突破”。在本質上,雅馬哈的音場處理技術的確有異於一般的數位信號處理技術,後者只以電腦模擬現場效果,但雅馬哈的工程師曾親身到臨世界一些著名音樂廳和電影院作實地考察和音場效果分析,利用麥克風量度不同位置的音量、方向、時差、反射等物理現象,然後以此為標準,結合電腦計算,而製造出最具出場感營造能力之處理晶片,令其處理器在家庭環境發揮現場效果。1988年,雅馬哈推出DSP-3000處理器,1990年再推出七聲道之DSP-A700放大器,這也是第一部內置DSP處理晶片之影音放大器。翌年又推出DSP-A1000放大器。除了DolbyProLogic和CinemaDSP以外,還加入“ProLogicEnhanced”及“70毫米影院”的設定。1994年推出DSP-A780放大器。
1995年,雅馬哈推出一系列五款全新影音收音放大器,即具有收音機功能的放大器,而此系列的最高級型號是RX-V2090,七聲道輸出,最大特點是為迎接杜比數位(AC-3)而設的“AC-3Ready”模式,配合解碼器DDP-1一起使用,發揮AC-3效果。1996年,亦即DSP成功開發之第十週年紀念,雅馬哈傾盡全力,推出頂級之七聲道DSP影音放大器DSP-A3090,這是第一部內置DSP及杜比數位(AC-3)晶片之合併式影音放大器。其後兩年,DSP-A3090成為中國影音放大器市場上最暢銷的型號。踏入1997年,雅馬哈再次在其CinemaDSP的基礎上突破,把AC-3與DSP進一步結合,創造出“三音場(Tri-fieldprocessing)CinemaDSP”處理系統,能獨立地產生前、左、右三種數位聲音信號而無需在聲道分離上作任何犧牲,最後營造出如電影院般的包圍音場效果。借著最新開發的杜比數位(AC-3)環繞聲處理晶片YSS-243及三音場劇院式效果(Tri-fieldCinema)之DSP程式組件YSS-245,雅馬哈再次推出全新影音收音放大器系列,當中以RX-V2092為首,替代了舊款之RX-V2090,而DSP-A3090亦提升為三音場劇院模式。在1998年,雅馬哈破天荒推出一款具有Tri-fieldCinema效果,並同時內置杜比數位(AC-3)及dts數位系統之合併式影音放大器,這亦是世界上第一款同時具備以上各款數位音場效果模式之合併式影音放大器,為其影音技術再寫下輝煌的一頁。
1998年,杜比數位(AC-3)已成為影音發燒界的流行公式,市面上的大多數高級影音放大器都具備此項功能,而雅馬哈亦趁這個時間快人一步,率先推出第一部相容AC3及dts數位環繞聲制式的合併式影音放大器DSP-A1。顧名思義,DSP-A1的強項仍建基於其獨家研究的最新三音場劇院模式(CinemaDSPTri-field),AC-3則已是例不可缺的數位制式,也是大眾最熟悉的一種玩法,反而是AC-3以外的另一種數位環繞聲制式——dts(DigitalTheaterSystem)最受矚目。DSP-A1除了同樣是七聲道全頻輸出功率大大增強,以處理兩種數位聲效果之強大瞬變。而其高準確度Eight-Gang主音量控制鈕亦可調節全部八個聲道的音量而不影響其整體平衡度。DSP-A1作為全面數位相容先驅,自然預留足夠的數位輸入及輸出端子。而為了增加使用彈性和進一步升級,DSP-A1的所有聲道都可作前級輸入,外接更強大之影音後級;而另外又同時具備六聲道模擬輸入,為將來之MPEG多聲道及DVD-Audio而鋪路,可見其長遠之眼光。(本文資料由雅馬哈(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提供)
雅佳歷史
雅佳,即“赤井電機株式會社”(AKAIELECTRICCO.,LTD.),創立於1929年的日本東京。憑藉其在視聽科技領域的領導地位,“AKAI”品牌享譽全球77載,並被業界譽為“世界等離子之父”。2003年12月,赤井電機株式會社斥鉅資在中國成立雅佳電子(中國)有限公司,正式啟動其籌備已久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並將其尖端影音技術、優秀電子產品、先進管理經驗融入中國市場。作為全球專業平板電視品牌商,雅佳將堅持走“專業、科技、時尚”的品牌之路,讓中國消費者與全球人們共同分享由雅佳創造的理想影音生活!
1949年6月 雅佳提出了日本戰後第一次國際專利申請旋轉控制裝置
1951年4月 開始生產留聲機馬達C-5
1954年8月 在全日本進行史上第一台錄音機配件裝置AT-1的銷售
1956年4月 雅佳已經開始了世界上第一台立式錄音機900的銷售
1965年11月 磁帶錄影機合成磁頭VX-1000問世
1969年6月 手提磁帶錄影機VT-100開發完成;同年6月,其跨領域磁頭製作問世
1970年4月 雅佳開始進行世界上第一台三合一、有外置卷軸、八個音軌裝置的盒式錄音機X-2000SD的銷售;同年8月,開始第一台配有6X磁頭的錄音機6X-365D的銷售
1971年6月 雅佳的手提彩色顯像磁帶錄影機VT-150問世
1978年4月 雅佳開始銷售最新產品VHSVCRVS-9300
1979年5月 兩用高品質GX磁頭問世,該產品一開始銷售,馬上被莫斯科奧運會指定為其VCR官方供應商
1982年1月 著手第一部帶有超級監視系統的視像VCR“VS-2”的銷售
1983年4月 光碟播放器CD-D1研製開發成功
1984年2月 雅佳微型攝像系統開發完成
1985年6月 雅佳研製成功帶有三個特技裝置的MIDIS612
1986年12月 雅佳的S900產品被選為“1986年最佳產品”
1987年6月 雅佳開始涉足其他科技領域,其小試牛刀之作、具有能平衡水中礦物質和活躍水中電離子的凈水器“AW-700”的銷售火爆整個日本市場
1989年2月 第一部立體音響帶有無線電話的組成產品LX-5050由雅佳研製完成並開始銷售
1990年5月 雅佳歷史上最暢銷產品FX-COMPO正式進入國際市場;同年8月,開始"LL-300"系列產品以及顯示轉換器"LL-355"的銷售;9月,著手世界上第一部配有"Intellgent-HQ"裝置功能的"VCRVS-F600"銷售工作
1991年5月 雅佳開始光學電子儀器裝置的生產
1994年11月 Gyro感測器“GLA-101A/301A”由雅佳研製開發完成
- Jul 13 Tue 2010 07:18
上下引線作指引~預測未來股價走勢的“黃金尺”
操盤感語:K線為王。每一根K線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知曉讀懂K線的真正內涵,是股票操作的最高境界!
幾乎每個投資者在自己的炒股生涯中,都有過這樣的一種經歷:好不容易騎上一匹黑馬,可三下二下,就讓它給巔下馬去了。“我才賺了幾毛錢就跑了,你看它現在股價都漲了十多塊了,真氣死人啦!”半途被震出局,眼睜睜看著狂奔的黑馬絕塵而去,誰又能不為之感到惋惜呢?還有,股票下跌,許多人趕緊去補倉,有的跌5毛錢去補,有的跌8毛補,還有的給自己定個標準,跌去1塊錢補。可往往是越補越套,直到“糧盡彈絕”,只好望著手中繼續下跌的股票而無耐地歎息!
“有什麼辦法,讓投資者能騎上黑馬跑完全程,下跌時又能免受套牢之苦?”
“具體辦法是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用上下引線作指引。在上漲途中,只要出現上引線,就不要急於賣出。而在下降途中,只要出現下引線,就不要急於補倉。”
“不是都說,出現上引線,說明上擋壓力大,拋壓重,而出現下引線,說明下面有支撐嗎?而為什麼出現上引線不能賣,出現下引線不能買呢?”
“這正是投資者常犯的一個錯誤和操作上的一種誤區。”黃金K線的上下引線對未來走勢具有指導作用。它會讓你騎上黑馬,享受到最大的利潤,直到終點。而在下跌途中,能避免屢買屢套的尷尬被動局面出現。這種方法,就是黃金K線理論中所明確指出的:上升通道之中絕大多數的上引線將被打掉,下降通道之中絕大多數的下引線也將被打掉!(見下圖)
那些認為上引線代表著有一定阻力,下引線代表著有一定支撐,道理是有一些,但在一定的趨勢當中,不但沒道理,反而是完全錯誤的。這也是我們要強調的黃金K線相對位置理論,主力正是利用投資者的這些認識上的誤區,通過一定的操盤手法來達到其目的,而無數的散戶也是因此而上當的。
另外,必須要說明的是有一種上引線和下引線是例外,上引線不會被打掉,下引線也不會被打穿,那就是所講的標誌性見頂見底的K線信號。
此外,當下降趨勢形成之後,投資者看到下引線後,還可以先行賣出股票,等股價下跌以後,可以在低位補回,這樣股票沒少,錢卻多了,這叫倒差價,是降低成本,實現解套的一種重要方法。但前提必須是知道股票拋掉後股價會下跌,這就需要黃金K線理論的幫忙了。
- Jul 13 Tue 2010 07:14
爆量+上引線
爆量+上引線
最典型的換手訊號
某一方換給另一方時,另一方喜孜孜的拼命買,另一方開心的拼命賣
所以賣方從高價賣到平盤,導致出現上引線
雖然不是每支個股都會出現這種現象
但是一旦出現時,逢低減碼或出脫較為安全(玩短線的人)
股票中什麼是下引線和上引線?
日K線圖中,每一天該股成交的最高價用上引線表示,最低價用下引線表示。
中間的粗線是開盤價和收盤價,當開盤價高與收盤價時,就為藍線,反之為紅線。
上下影線是表明空方跟多方抵抗力量的。
上影線越長,表明空方的力量很強大,在股價推高後將其打壓下來。下影線則剛剛相反。
股票高開高走,並且有一根長長的上引線,這說明該票後市走勢如何?
上影線,代表上方拋盤較重,也要看在什麼位置這種形態,在高位,有出貨嫌疑,在低位,有洗盤的可能。
主力拉升前的試探,如果拋壓重就回調整理後在上,如果沒壓力直接就起來了
股票強勢。但上檔壓力較大。
股票強勢,拋壓重,要回調
指上方壓力大,上升受阻,後市看跌!
- Jul 10 Sat 2010 06:57
Marantz CD-16D的最終評語
Marantz CD-16D的最終評語
在Marantz一系列的CD唱盤中,平價的CD-63及其後繼機種CD-67在聲音表現方面是絕對物超所值。至於貴上一些的CD-17及CD-19不單在造型外觀上華麗,聲音表現和製造品質也略有增進,我認為它們仍然是很超值的產品。至於CD-16D以五萬多元的定價,價格方面分別大概是CD-67的三倍、CD-17的兩倍左右,以製造品質、聲音表現及造形設計方面的整體性表現來看,CD-16D的確不像前述的Marantz平價機種那樣超值。但相較於這個價位帶的其它歐、美廠牌產品,CD-16D在聲音的表現上少了一點精準,多了一點溫暖,這點在搭配上可能會很佔便宜。如從漂亮的外型,數位輸入端子齊全這幾方面來看,CD-16D依然是很抵買的器材。假如再就製造品質的觀點來看,除了日本電器大廠的產品之外,只怕很少有歐美的Hi-End廠商能在這種價位做出這樣水準的產品。「雖然不超值,但絕對物有所值」這就是我對Marantz CD-16D的最終評語。
Marantz中價位CD機有CD 19、CD 17,有朋友問到CD 19幾個版本的區別,對CD-19關注較少,詳細的情況我也說不上來,CD-19DA好象前面板帶數碼輸出口。如果買Marantz CD機平價則選CD 63MKII KI,再高點就直接考慮CD 17,價格在4千元左右的CD-19/CD-19A/CD-19DA的聲音潤和、耐聽,但可能多數發燒友買它回家聽一段時間後就會考慮升級。
- Jul 10 Sat 2010 06:49
Marantz CD-16D CD機
Marantz CD-16D CD機
CD-16和CD-16D都使用了Philips的位元流數模轉換晶片TDA1547,雖然這兩部器材都使用了TDA-1547作數模轉換的工作,但是新款的CD-16D卻沒有使用SAA-7350這顆晶片做噪訊整型,即使江俊德兄認為這個晶片一定存在,然而事實上我們在線路板上的確找不這塊晶片的存在。有可能如陸怡昶兄所說的,它的功能被其他晶片所取代,也有可能如江俊德兄所說粘著在線路板的背面或其他地方;也就是說,CD-16D使用的並非是完整DAC-7線路。因此在數模轉換的這個部份,CD-16和CD-16D仍是有著大同小異的差別。
CD-16和CD-16D另一個比較重要的相同(或者應該說是相似)的部份是在電源。在這個部份,CD-16和CD-16D都是只用一個變壓器來供應所有的線路及元件用電。另外,CD-16及CD-16D都用了三組穩壓線路。還有就是CD-16和CD-16D都使用了大量Elna高級型號的電容,作為主電源供應之用。和前面數位類比轉換線路一樣,CD-16和CD-16D在電源供應部份也是大同而小異的。有哪些小異的部份呢?首先是CD-16D改用了環型變壓器供電,而並非如CD-16使用EI變壓器,另外就是CD-16D的所有線路均使用同一塊線路板,而舊款的CD-16則將數模電路及電源電路分開,再以排線連接。除此之外,這兩部器材似乎就沒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至於這兩部器材不同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所以我們還是找一些異中有同的部份來討論吧!
改變幅度大得驚人
雖然CD-16和CD-16D使用了不同的傳動系統,不過無論是CDM-12或CDM-4 Pro都還是Philips的產品。許多音響迷一直認為CDM-12塑膠味太濃,感覺上不夠Hi-End,不過音響界也不乏以普通用料做出高級聲音的例子,更何況現在許多Hi-End的CD轉盤也都是使用CDM-12製造,只要補強得當,CDM-12也是可以做出好聲的。CD-16D使用的CDM-12.1就是經過補強,Marantz將整個CDM-12.1封裝在一個金屬片製成的外殼中,其他的部份結構也都做了相關的加強工作。CD-16D不像CD-16將不同功能的電路分成數塊不同的電路板,而是將全部的功能都整合在同一塊電路板上。這樣的作法其實是利弊參半的,好處是各電路之間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排線,壞處是雜訊容易在電路板上亂竄。不過假如電路設計者Layout得當的話,後者的缺點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關於這點,顯然Marantz也注意到了,所以在CD-16D上,Marantz將不同功能的電路集中在一起,形成類似模組的狀態,再使用銅片將每組電路隔開,以免它們彼此干擾。HDAM線路是CD-16D和CD-16最大的不同之處,這個線路可以稱作“高速活動放大元件”。蔡啟智兄上一期在評論Marantz CD-19時也曾提到過這個線路模組,而它正是近幾年Marantz最大的研發成果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模組並非是新的數位技術,而是模擬放大的線路,所以即使在新款的Marantz綜合擴大機如PM-17上,我們也可以發現到這個電路模組的存在,而且從Marantz把這個線路模組化並用銅片封起來這件事上面,就可以知道他們對HDAM的重視。雖然如此,還是有人忍不住好奇的去將它拆開來研究。日本著名的DIY雜誌“MJ”就曾經對HDAM做過研究,根據他們表示:這個模組中是以J-FET為輸入級的模擬放大線路,它的特點是具有極低的輸入阻抗,並且會將高頻回應修得較為平順。CD-16D使用的HDAM線路並不同於其他較低價的機種,在封裝的銅片上有標明Dual HDAM字樣,據推測這和CD-16D具平衡模擬輸出功能應該有一定的關係。
功能齊全的遙控器
CD-16D所附的大型遙控器不單是外觀精緻美觀、功能齊全而已,有些功能諸如數位輸入端子的選擇,沒有這只遙控器還無法進行呢!假如您使用的擴大機是Marantz PM-17或其他Marantz具遙控功能的產品,那么筆者在這裏要恭喜您了:因為使用這支遙控器您將可以同時控制您的擴大機(包括訊源選擇及音量控制)及CD唱盤,使用上真是方便極了。經過了四年多的時間,CD-16D理所當然會比CD-16增加一些功能。最重要的部份有二:一是增加了平衡的類比輸出端子,二是增加了數位輸入端子。 由此得知,Marantz對他們的數模轉換部份是相當具有信心的。雖然CD-16D的確有維持著Marantz CD唱盤一貫製造品質及操控功能,不過比起Marantz較為平價的其他CD唱盤機種,CD-16D的價格價值比似乎就沒有這么高的感覺。例如和價格只有它一半的下級機種CD-17比較起來,CD-16D在功能性的優勢似乎只有多增加模擬平衡式輸出端子一項。非僅如此,CD-16D還少了它的下級機種都具有的配備 ?耳機輸出端子。當然任何音響迷應該都清楚一點,就是價格越高的音響器材通常價值價格比也越低,多數時刻價格貴一倍的器材只能使效果好上一點,但這一點卻也常是Hi-End音響迷窮盡心力所追求的。至於Marantz CD-16D有沒有好那么一點呢?或者說它好的那一點是多大的一點?請看下麵分解。
Marantz CD-16D連同包裝的體積不大,但重量不輕,對一介公車族的筆者而言搬運起來並不算容易。雖然筆者認為這一部要賣到一萬多元的CD唱機雖然不能算是天價的器材,但它在Marantz的眾CD唱盤中卻已經屬於高價的機種,為了謹慎起見,還是將它帶回家搭配筆者本身的參考器材試聽。由於CD-16D具有數位輸入端子,試聽就分為幾個步驟:首先是將CD-16D當作獨立的CD唱盤使用,此時使用的是它的RCA模擬輸出端子;其次是將CD-16D當作一部D/A轉換器,以筆者自己使用的SONY CDP-X5000當作轉盤,再用Monster的RCA同軸數位線進行連接。其他的搭配試聽器材名單如下:Rotel RC-995前級,Restek單聲道後級Extent,Dynaudio Contour1.8Ⅱ及Mirage OM-12喇叭。
位元流數模轉換模組的特點
雖然CD-16D曾在社裏待過一段時間,不過筆者還是將它Run了一段時間才開始正式進行試聽工作。CD-16D使用的是Philips相當傳統位元流的轉換系統DAC-7,這個系統上市至今算算也已經有六、七年的時間了。而這六、七年,可說正是多位數模轉換系統和位元流數模轉換系統互相爭鬥的歷史。讓我們先來檢視一下在這段期間,位元流數模轉換系統最常被提到的聲音特點吧!現今使用位元流數模轉換系統(嚴格上應該說是ΔΣ轉換系統)越來越多,但主要的晶片製造廠商有Crystal、飛利浦及朝日精機等,歐、美Hi-End廠家較常使用的是Crystal的產品。一般而言,位元流產品相較於多位元的數模轉換器產品有下列特色:音場較向後頃、動態較小、聲音較平順軟性、以及衝擊性較小等。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的印象,並不是所有位元流產品都具有此一特質。相信讀者也都清楚,Hi-End音響的聲音特性主要還是取決於設計師的理念和認知,因為這將會影響他對器材的調聲,影響器材的聲音走向。至於使用最傳統位元流晶片組DAC-7的Marantz CD-16D是否依然保持著位元流數字器材的特性,還是能另外建立一個典範?
高頻滑順,中頻溫潤
或許是Marantz較平價的機種CD-63、CD-67給人的好感太過強烈(或者說是聲音太過優秀),讓他們較高價的機種無法給人相等超值的感覺。當我把CD-16D當成一部CD唱盤使用時,它表現的就是Marantz新一代機種的主要聲音特色。首先是溫潤無比的中頻表現,我很喜歡用管弦樂團的木管部來測試音響器材這個頻段的表現。CD-16D在這個部分表現得相當優秀,用CD-16D所播放出來的豎笛、雙簧管等樂器的聲音既豐潤又溫暖,和某些CD唱盤播放出來過於單薄的木管比較起來,CD-16D的確要更接近真實樂器的聲音。CD-16D的高頻部分非常滑順,每一個經過CD-16D的聲音都非常的順耳,沒有任何的毛邊棱角,不過向上延伸的能力顯然少了一些,這使得小提琴弦板之間的泛音減少許多,木管樂器的空氣感也少了一些,聲音也就少了一些活生感。不過當您後段的器材高頻段過於凸浮時,使用CD-16D這種略有修飾的CD唱盤,或許就會讓聲音好聽許多。CD-16D和平價的Marantz CD唱盤相差最多之處就在聲音的重量感上,我想這也是一般平價器材較難做到的。用CD-16D播放鋼琴音樂時,演奏者彈奏琴鍵的力度和琴弦震動的泛音增加,使得鋼琴的形體感加大,聲音也更加有力而真實。
音場寬度具水準,深度有改善空間
CD-16D表現的音場寬度規模具有相當水準,但是音場深度和三度空間感似乎略有不足,因此聲音有點平面的感覺。形體感的表現很好,這和它的中頻表現溫潤飽滿顯然有很大的關係。定位感前後相關位置較小,左右位置的相關位置則相當優秀。CD-16D表現出來的透明度及解析力在五萬元級的CD唱盤中已經是水準之上了,不過比較起價格只有一半左右的CD-17和CD-19,還是那句老話,進步的距離沒有價差上的差距來的大。當我把SONY CDP-X5000的數位訊號,連接到CD-16D的數位輸入端子時,它就成為一部具有平衡式模擬輸出功能的數模轉換器,不過試聽時還是以單端輸出表現為評論的主要依據。三度空間感出現及音場深度加深,是這時候CD-16D產生的最大改變。另外,低頻的量感雖然減少了一點,但卻變得更緊密結實,延伸也更加優秀。透明感改善,這是改以CDP-X5000作為轉盤後的另一項優點。雖然此時舞臺的前緣會稍稍往後退,但是舞臺上的各項變化都變得更加清楚。高音向上延伸使得弦樂更加飄逸柔順,但中頻的溫潤程度也稍稍降低了一點,使木管的音色變得不再那樣暖和。
- Jul 08 Thu 2010 23:30
中低檔二手CD台機完全攻略
中低檔二手CD台機完全攻略
環顧國內二手音響器材市場,發現這些所謂的二手音響器材絕大多數都是日貨的天下。細細想來,其中的弦機微妙居然也盡在不言之中了。在世界音響製造業界,日本音響器材行銷全球已勢不可當。日本是我們的近鄰,其二手器材氾濫於中國,也就理在其中了。
先介紹市場上常見的二手品牌:
SONY CD機。 在老機器裏以轉盤見長的是553ESD ;用料十足,聲音麗豔動人的是555ESD,至90年代後期,價格非但不降反而逐漸貴了起來。3千元內的SONY XA5ES比較合適。如果能找到777ES,當然更好,就怕是見也見不到了。SONY的CD機序列型號特別多,往往因為型號的首碼或尾碼的不同,價格相差懸殊。
松下CD機 。聽人聲是很好的選擇。一如它的隨身聽。完全和SONY完全不同的風格。日系機裏最接近歐洲風格的CD機。廉價機器裏它的4DAC 20BIT的999非常不錯; 400元左右的價格能有很好的享受; 另外就是一款便宜又好的MAHS技術的S700 其耳放功率特別大,且聲道分離效果是諸多台機一隻獨繡的。
安橋CD機。它的501CD機價格最便宜,可聲音卻有很好的分量感,柔和、甜美,中頻格外厚實。還有701,901。但是,其光頭的確是個頭疼的問題。若能搞到狀態好的901這種頂端機,那可是大喜啊。
AIWA和京瓷CD機 。AIWA本來就很少有正規的HI-FI級別的CD機推出。但如果能見到它的009(注意不是卡座的009) 則一定要拿下,該臺式機用料和效果之好;遠遠超出了它的外觀;堪稱AIWA聲音典範;非常動人的聲音其次是007 降到005就沒啥好要的了;京瓷CD機,當年CD機盛行時,基本上沒有進入中國內地市場,但是,聲音的品質卻是非常的好評!且造型大都非常的獨特。如710,910等,極其華麗的高頻,讓讓時很多對CD格式抱有極大成見的人擲筆三歎。
先鋒PIONEER CD機。先鋒的聲音特點就是高頻有些偏亮,且又比SONY乾澀的聲底再加上點偏硬的味道,但全高頻的銜接卻是非常的自然,屬於那種亮澤而富有些光輝的類型。聽人聲有一種格外起勁的感覺,如果結合後端器材搭配,往往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代表機器就是便宜又大碗的PD737,老機裏PD3000非常有份量希望先鋒的人, 見到PD3000了不要放過哦~ 其反轉盤系列TOX系列裏; 一旦步入T05以上檔次就開始近入HI-FI高境界; 其T09A至今二手也要賣到7千;但凡是見過T09A的人無不讚歎其做工及用料;不愧為日系CD機裏難得可以和歐美名機一較高低的產品。
KENWOOD CD機。多數為OEM產品,沒什麼特色。在KEWOOD不同型號的機器裏能感覺出各種廠商或品牌的味道。其低價機器8010非常超值,8020也很不錯,高價Z1的LD也能給用家撐些門面。讓很多人大跌眼鏡的990SG的最高端型號1100SG,真的很好!雖然只是56晶片,但卻是真金白印的P-K級別。雙遮罩優質高級變壓器,再加上真正算得上重量級的機身結構,四隻少見的防震機腳設計,非常的漂亮,還有那條非常壯碩的隨機電源線!全鑄鋁的讀碟機芯更顯豪華氣派和耐用!
YAMAHA CD機: 從CDX-1000到CDX-1100,再到CDX-2000 和CDX-2200 ,有心人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什麼是有型有款了,機器大都很有份量,是實實在在的CD機啊。CDX-2200的重量與上面提到的健伍-1100SG差不多的。CDX-10000是YAMAHA成立100周年全球限量紀念版,國內少有見到。
DENON CD機。老的機器光頭衰老的多,如果能找得到替換品幸善是也。首款CD機1800R非常不錯,聲音極具厚度和模擬味,唯光頭特別難有替代者是其缺撼之一。90年代生產的1560G 和2560G是最值得購買的20BIT產品; 做工非常漂亮;聲音有了一貫的DENON特色——明快有力度,解析力超強。 因此,DENON CD是速度和華麗的代名詞。
VICTOR CD機。勝利公司歷史悠久,實力超群。它的帶K2介面的711是千元級別極端優秀的台機, 尤其是它的耳放部分, 直推300歐的HD580也不在話下-- 恬靜,自然,有著高山流水般的感覺。其下廉恥的701,621K2,505,1050都是在人們可以接受的價位內的不二之選。
TEAC CD機。又名第一音響。它的產品非常多,其市場定位較一般的民用級日系CD機高許多。專業領域的品牌為TASCAM,大多為專業的廣播級器材。其家用產品也分多BIT和1BIT系統。總之,聲音非常有特點。很多機器不論外形還是內裏,都是極其簡潔、精煉,但機裏面的用料卻好極了。普通的4500-20BIT產品能用上雙1057 運放,這種高級東西,豈是5532所能相比的。值得推薦的有ZD系列裏的ZD-3000,ZD-5000,ZD-6000等,都是TEAC標榜青史的傑出。
MARANTZ (馬蘭士) CD機。簡直都是好東西。推薦幾款:CD-72 CD-80 CD-63/67系列; 其中67MKII非常不錯;中擋機的代表之一;典型的馬蘭士聲音:音樂味十足; 另外CD-72也是極其優秀的機器;使用CDM4轉盤的產品沒有什麼是音樂味差的;即便是像CD-350這樣的機器,照樣能給您帶來、良好的聽感! 近年來新出的CD17/16(這個16要貴些了!!)系列成了購買首選。還有值得關注的6000SE/(OSE)。
PHILIPS CD機。LHH系列都是好東西,見到了一定不能放過;不為什麼, 買回來聽聽就知道了,00系列的 930和950是最佳選擇,951和差一級別的931與00系列在聽感上有著很大的不同,這點可得要看您的喜好了,00系列厚潤著稱,XX1系列音響性偏強些,更適合年青人; 聽聽著名的DAC7+CDM9轉盤的聲音,就知道它為什麼會淩駕於馬蘭士,成為價格不貴,聲音又好的CD機了。
現在為大家介紹這幾款值得選購的機器---500米以下的
松下P999 4DAC 2OBIT 8TIME CD機 400元左右的好選擇;聲音厚實通透;
先鋒P737 18BIT 8TIME CD機, 400元左右好選擇, 聲音亮麗,中音富有迷人般的磁性,(PD-T01—03-----500—600元)
松下PS700 1BIT MASH 技術 CD機, 400元以下好選擇, 聲音柔美,帶有甜味,其耳放功率是各CD機裏非常出眾優秀的;沒錢的話就買松下的PS700 耳放素質絕對高. MASH的1BIT;松下自己的屈臂轉盤非常厚大;不足400元; 絕對是沒錢者的不二選擇;(PS100---300----250。00)
TEAC P4500 20BIT 8TIME CD機, 400元以下好選擇, 聲音沉穩,富有韌性,其運放部分是此次介紹的CD機裏最好的:雙1057 4500是貨真價實的20BIT解碼 999是插值2OBIT解碼但999整體體積,重量,功能略比4500好;這是老款機和新款機的工藝差別所在;
TEAC P3500 1BIT 8TIME CD 300元左右好選擇, 非常明顯的1BIT機特色,音樂味十足;唯一缺點就是耳放部分沒有音量調節;需要搭配遙控才行;
馬蘭士CD-65 16BIT 4TIME Z-DAC特殊技術 300內好選擇; 其轉盤是CDM2, 具有非常強烈的馬蘭士音樂風格,其耳放部分功率奇大,推力上不輸給近兩千元的清華膽耳放,HD580和HD600確實能推得味道十足; 正統歐洲機(CD75---450。00)
還有一款PHILIPS 7XX(型號我忘了,現在不好說) 400元左右好選擇; 明顯PHILIPS樂感;正統歐洲機; 正統PHILIPS 1BIT晶片此次介紹的機器裏最有音樂味的CD機,單純的音樂享受,非它莫屬;(除非真的喜歡多BIT技術的聲音)。
這些機器市面上存貨多,成色,品質都很有保證;聲音也相當有特色。
安橋低檔CD機不好找,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不介紹,
KENWOOD,YAMAHA,天龍CD機,在這個檔次裏貨色相當多,但大都太過於老舊,
光頭成色不好說;且特色不足,不做介紹;
1500以下500元以上推薦
NAD 501 502 5000 我現在正在找。VICTOR-XL-Z505(511----500。00)
YAMAHA CD-X-2020(新旗艦,銀色,加木邊)。YAMAHA CD-X2200(老旗艦,黑色,超重型) 1400。值得購買因為那是比SONY 555ESD還要優秀的聲音; CDX2200是老機裏最大最重的一款; 擺在那裏絕對有戰列艦的感覺,CDX2200是它的專業1萬型(好象是這個型號)的民用版; 雙牛~ 奢侈的用料~如果沒有什麼力氣,是很難長久的搬動它的(15KG 也就是30斤) 體積特別大,明顯比正常CD機大一圈; 電源線是OFC的高級線,有正常男子的大拇指那麼粗DENON DCD-1290G(1560G單機都1600,顧不推薦)
馬蘭士: CD-63~63MK(MK是改良型) 此機不必多說了吧。SONY X333ES 550
這個機人氣很旺,有一頂素質(302ESD-----480。00,)。KENWOOD-DP8020 850(DP1000,1100----650。00)相同檔次的CD機中,X55ES 少說賣2千多; 717就不用講了,1300是最起碼的公價; 先鋒PD2000怎麼都在1千元出頭; 1630G也是貴而不好; 唯獨8020價格最便宜; 為什麼,很簡單,無人賞識它;
PHILIPS 931/930 cdm9 900 選擇這個很少有後悔的,曾被譽為千元內聲音好品質穩定首選。 VITOR 711 1000 千元內可以買到成色稍微差點的。
1500以上2500元以下推薦
KENWOOD LVD-Z1(25萬日元) 1800 , 可遇不可求,非常難找,我以前就很久尋隱者不遇。 這是入選的唯一個LD機,當然LD聲音好的有很多,聲音在它之上有HLD-X0(80萬日元史上最強的LD-X1(40萬日元重量28Kg、18bitDAC)
951 1700 很多DX的啟蒙用機
TEAC VRDS-7 2400 元,宜的用VRDS轉盤的CD機,VRDS轉盤是HI-END轉盤,儘管此機其他部分有所妥協,但就沖著當轉盤用也很值價(還有VRDS-10,價格超了)
nnon 2560gl 2300元,此機也不得不提, 是此價位上買聲音好的新機器不太可能,喜歡新機的也可考慮A8S,音樂傳真E3,E60,雅駿的阿爾法一號等。
NAD 、AMBRIDGE AUDIO(劍橋)的台機,聲音大都非常有音樂味,值得一聽。
薦的機器都推薦完了,是二手的 機器價格是經過調查後得出的成色良好時的正常價格。
最後再充一點,如今二手市場上便宜的LD大碟機裏,,有些儘管價格低廉,很多人正是因為它們非常的便宜而錯過了它們,但聲音卻非常的8俗!現在一般也就1~200米的!!!且這些DD,,好多的光頭還非常的年輕的!!!讀碟超猛!
如先鋒的S250,S360,1750(看清了——不帶“K”字尾碼!),PIONEER的高端LD如989,98,99都有著不錯的音樂表現。健伍的380/280,700,710,等等,,這對於那些米不多,又一時找不著純CD音源的朋友來說,這些DD最值得高度推薦!!
高端的二手CD機
(ZT) 在二手音響器材市場,CD唱機的交易較為活躍。CD唱機因屬於近代音響產物,因此在二手市場裏沒有什麼古董機的問題。目前世界CD器材主要的產地以日本為主,歐美為輔。這些多達上百種廠牌的CD機,如以轉盤傳動機構劃分的話,多是以日本和荷蘭混種的Philips、日本的Technics、Sony、Teac、JVC、Pioneer、CEC為主要供應商。美國及歐洲等眾多HiEnd品牌如Theta、Krell、Wadia、Mark Levinson、Studer Revox等等,多是購買這些品牌再加以改裝上市,如圖1所示的加拿大名牌Sonic Frontiers的高級CD機SFCD1就是採用飛利浦的轉盤系統。
DAC的主要零元件如數碼接收器、數/模轉換及各種IC處理器則是以美國及歐洲、日本為主要產地,其中以Philips的1bit系統和Motorola、Burv Brown以及Analog Device的多bit系統最為常見。1bit系統的解碼器多用於中低價CD機,但用在中高價產品中也不鮮見,其聲音特色主要是圓潤,而多bit系統的中、低頻較強勁,但聲音的平順度相對略遜。
CD器材的產地、品牌與折舊率有很大的關係。它們的關係主要取決於下列幾點:
1.一般來講,製作品質與折舊率成反比,越是高級機種折舊率越低。因為HiEnd級CD器材對於轉盤傳動機構、數模轉換系統、精確的操控功能和機身的扎實程度以及耐久性和用料等要求十分嚴格,因此這種高級產品的折舊率也較低,加上因產量與購買者也比普通級產品少,因此在二手市場一般都出現奇貨可居的現象,有的機種甚至比剛推出時的售價還略高。合併式的CD唱機、各種影碟機與下文介紹的二手放大器的折舊率估算是較一致的,但分體式HiEnd唱機的轉盤的折舊率比DAC數模轉換器要高。
2.日本、英國的CD機比起美國、德國的產品在折舊率上會略高,主要原因是這些生產國的國家工業標準的不同以及用料的差異。當然,在日本及英國的二手CD器材中也有少數幾個品牌是低折舊率的,它們如英國的Linn、Altis等,日本的Esoteric(Teac的HiEnd品牌)、Denon、TEAC、Philips、SONY、Accuphase、Marantz的HiEnd機種(如圖2的Marantz CD15)等折舊率較低。我國國產的CD機折舊率更高,基本上,在90年代初期生產的CD機已退出市場,而近兩年生產的名牌CD機的折舊率也高於日本產品。
3.分體式的轉盤和數碼模擬轉換器由於可提供升級方便,因此比一般合併式CD要貴,而那些可升級的像PC機裝配式系統的設計DAC更比DAC晶片固定式設計轉換器的折舊率要低得多,這些機種以歐美機最多,像美國的Mark Levinson、Theta、Counterpoint以及Threshold的某些型號解碼器都是其中佳品。
購買二手CD器材應注意外觀、傳動機構機身的扎實性,數碼轉換的先進性以及元件使用這些因素,除對照下文介紹的二手放大器的選擇方式進行檢查外,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操作過程轉盤是否有異常的震動或是雜音產生,如果有,請不要考慮。因為這些雜音正是轉盤已經進入老年期的預兆,它說明傳動轉換機構已有一定程式的磨損。
2.在播放過程中,會產生“跳針”停頓再唱現象的絕對不可以購買,因為這種CD器材可能存在下列幾項毛病:(1)轉盤機械結構在出入之間因長時間使用已呈現磨耗的現象,無法做到定位準確。(2)轉盤系統中有關伺服控制的運算電路已經有故障,因此造成轉速不穩定。(3)鐳射頭已出現老化現象,或是鐳射頭有劃傷。(4)機殼密封性不好,有外部光線干擾。(5)防震系統結構有問題。上述這些情況對CD唱機來說都是難以修理的。
3.如想選購一台二手數模轉換器作為原CD唱機升級之用,那建議最好拿自己的CD唱機或轉盤到二手店連接試聽,看是否會產生信號無法讀取或是否左右聲道不平衡以及靜音時是否有雜音產生等現象,如果有,那這台數模轉換器千萬不要購買。不同牌子轉盤與解碼器之間的匹配,只要不是鑽牛角尖,一般來說不成問題,可根據個人聽音樂的口味作出抉擇。
目前在CD二手市場中,北美(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品牌以Wadia、Mark Levinson、Krell、Theta、EAD、Counterpoint、Vimak、Sonic Frontier較有口碑,CD轉盤中筆者認為一些美國名廠如PASS、Audio Lambda是二手CD轉盤之中的超值之作,如圖3所示的Krell KPS30i也是一體化CD機的佳作。而歐洲產品則以Goldmund、Arcam、Rocksan、Linn、Revox、Micromega等一直有著不錯的信譽,如圖4所示的PHILIPS CD850MKⅡ更是飛利浦1bit機種中的代表作。而日本品牌主要有Accuphase、Esoteric、TEAC、C.E.C、Philips(LHH系列)、Marantz(CD15、16、95等HiEnd機種)、Denon(如2650、3500)、PIONEER(T系列)以及SONY的XES系列有一定的需求,上述這些品牌的中高級機種都值得關注。
- Jun 24 Thu 2010 21:31
CD雷射頭KSS-240A維修
CD雷射頭KSS-240A維修
如果雷射頭光學物鏡表面髒了,讀片就可能不正常,挑片、跳軌或是根本讀不到光碟片。雷射頭可能仍然是好的,可用棉花棒,沾少量清水,清潔光學物鏡表面。清潔時,動作要輕,不要劃傷光學物鏡表面。等水漬乾了,再試一下,也許讀片就正常了。
如果雷射頭功率衰退了,讀片就可能非常不正常,挑壓版片或某種染料片、跳軌或是根本讀不到光碟片。基本來說,雷射頭可能仍然是好的。雷射頭旁或後方,有幾顆可變電阻(VR),可以用來調整雷射功率、循軌及對焦。調整前,可以先做個記號,以便調整太多時,可以回覆接近原狀。Sony KSS-151A最好不要隨意調整可變電阻,否則可能就不能讀碟了。
以Sony KSS-240A為例,雷射頭朝上,後方有三個白色可變電阻:
1. 左邊一個是用來調整雷射功率,逆時鐘方向可以調低電阻,加強雷射功率,只要稍微調整一點點,試一試,可以讀片正常就好。
2. 中間那個是用來調整循軌,最好不要動。
3. 右邊一個是用來調整聚焦,逆時鐘方向可以調低電阻,加快CD片轉速。順時鐘方向可以調高電阻,CD片轉速會變慢。只要稍微調整一點點,看碟片轉速是否正常,可以讀片正常就好,儘量不要動。
公司名稱:安可音響維修工作室
公司專業:雷射頭及音響維修
地 址: 桃園縣中壢市義民路58號
電 話: 03-4022820 0937-173-920
信 箱:ancofj@yahoo.com.tw
公司名稱:聖影興業有限公司
公司專業:行銷國內外電子材料, 雷射頭 (Sony / Philips / Sharp, KSS-123A, 151A, 210A, 213A, 240A, 271A, ...)
公司地址:台北縣板橋市國泰街23號
統一編號:89776808
電 話:02-29637655
傳 真:02-29581744
E-mail :sheenyen@ms34.hinet.net
WebSite :http://www.sheen-yen.com.tw/
公司名稱:利聲電子材料行
公司專業:雷射頭及音響零件 (Sony / Philips, Sharp, ...)
利聲電子搬到市民大道新光華天地了,在4樓23室,電扶梯上去左邊.
(02)2391-3216 . 23912931
公司名稱:恆茂電子有限公司
公司專業:雷射頭及音響零件 (Sony / Philips, Sharp, ...)
公司地址:台北市 西寧南路 7 號
電 話:02-2388-3166, 02-2361-0766
傳 真:02-2331-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