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 與 CD 的『聽覺心理』差異


    眾多音響玩家得到的體驗是:『便宜鑑聽的 CD,HI-END 享受的 LP。』。CD 非常容易做到『信號正確』,LP 卻往往得花上高很多的價位與難很多的調整方法才能真正的『信號正確』。
  什麼叫做信號正確?從實驗心理學的『信號發覺論』可以知道:即使背景躁音很大,只要待偵測的信號其絕對的db值(音量值)是存在著,人們就算無法直接正確回報偵測到信號,也可以透過 ROC曲線間接表明這個人實際上己經正確偵測到信號了。換句話說,音質不佳、音色扭曲......都不是決定音樂認知運作的主要因素,真正重要的是『頻率響應』與『暫態(反應速度)』:前者決定到底能不能正確呈現出信號,後者決定信號的db值夠不夠完整與清晰。(這部份應該要有專文論證,但是實在太學術化了,待我想想如何通識化再寫出來。)
  雖然我體驗到『超低針壓密技』可以讓五萬元的 LP系統表現出無以倫匹的信號正確性,但是比起 CD只要花一萬元就性能足夠,還是有一段明顯的入門差距。
  然而,為什麼很多音響玩家往往認為便宜的 LP就可以在『音質』上贏過 CD?經過我自己的實證後,確認這是一種『聽覺心理』的現象。
 
『信號不夠正確』產生失真的美聲:

  很多人都說 LP系統高頻無上限而 CD只能到22K,這是標準的嚴重錯誤!LP 雖高頻無上限,但讀取方式的機械誤差往往早就蓋掉正確的訊號了,因此暫態反應完全跟不上唱頭本身的頻寬,高頻的音樂信號被吃得一乾二淨。
  於是在 HI-FI性能不足的 LP系統中,高頻是利用調音去加料的,直接造成的聽感就是:聽這種 LP的人,除非受過 CD訓練,否則非常難正確分辨演奏家的實力;因要分辨演奏家的實力一定需要正確的高頻。
  我的間接證據很簡單:比起 CD唱片,LP唱片保存更多偉大的演奏家與藝術級的錄音。結果在 LP玩家之間,反而錯誤錄音與冒牌演奏家更加流行。相對的,追求 HI-FI性能的 LP玩家(例如超低針壓派),反而一下子就可以辨認出真正夠實力的演奏與正確的錄音藝術。可見在一般 HI-FI性能不足的 LP玩家中,信號不夠正確對他們聽感的影響是很大的。
  在我的音響系統中,正確無誤地呈現不夠頂級的 LP系統,其高頻是『加料的』之事實,造成很多偉大的錄音之高頻特性被吃掉。當然了,在羅啟良老大與其他同好家中,以二十萬元以上等級的 LP系統鑑聽,這種高頻不正確的缺陷就會小非常多。果然玩 LP 就是要花大錢......幸好超低針壓派把門鑑降低非常多。
  一般市面上公認『好聽』的 CD,往往就是高頻加料;放棄 CD最大的優點,當然會反過來比不上 LP。而且,如果音響系統本身的高頻鑑聽性就是很差的,這個現象當然無法發現。我過去曾經多次誤判 LP贏過 CD,最後不是發現 PEL KANTOR 喇叭還沒 RUN 開,就是發現擴大機水準不夠、承受不了信號這麼正確的音樂(唱片)。
 
『相位失真較低』鑑聽到真實的空間:

  CD 的訊號無論是數位上的 JITTER或是 D/A後的低通,通通有相位失真的問題。偏偏 LP 不會有這種問題,於是對於我這種非常強調音響系統必需如臨現場的人,出現一種判斷上的心理偏差。
  『........LP 的優勢是『聲音的進行感』,這是我很難文字描述的:試想喇叭離你三公尺,而你的空間定位可以製造深達四公尺的音場。如果是 CD,你會覺得音樂是從四公尺的位置『發聲』;如果是 LP,你覺得音樂從四公尺的位置向你『迎面襲來』。這是我私人對 LP的調整是否登峰造極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判準,也是我認為 CD永遠比不上LP的穩輸事實。.....』。這段舊文章是我多年前的聽感描述,現在知道這是相位失真較低的訊源造成的心理現象。
  我偏差的是:我誤把這種現象當成『高頻正確』<== 這真的是大錯特錯!後來以正常針壓重聽每一張同錄音的 LP與 CD,都發現 LP的高頻比 CD『少』很多,偏偏『聲音的進行感』的現象還是存在。後來學會超針壓密技、LP經驗更豐富後,進而發現這種『聲音的進行感』也意謂著『樂器的浮凸感』,性能不足的音響很容易把這現象誤判成音量變大的錯覺。這部份會有進階級的專文再述。
  這種現象有一種嚴重的聽覺心理偏差,『中頻突出』將會強烈突顯這個優點;你會覺得 LP比 CD 更活生、更包圍、更充滿在空間;但這往往是中頻突出的假象,也就是說,不由自主地把 LP 系統調整地只有中頻沒有高低頻。滿足於這種聲音也沒什麼不好,但是中頻突出造成高低頻不正確的 LP系統,保證徹底傷害音樂欣賞的原始旨趣。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注意到 LP 的高頻不夠正確,那麼很可能像我以前一樣,只注意到『聲音的進行感』產生的舞台空間感與音樂的能量感;這樣子不但很容易誤判 LP與 CD的比較結果,更容易造成分辨不出演奏家水準的嚴重問題。
  只要 LP調校頗佳,再加上音響系統無法正確鑑聽高頻,或者聽者忘了注意這個事實,那麼 LP『相位失真較低』的優點將會明顯大勝 CD,造成 LP的音樂量感贏過CD、空間感贏過CD、音質贏過CD......其實,只要音響系統的高頻是正確的、母帶錄音的高頻也是正確的,就會發現 CD的高頻正確性遠勝 LP。
  當然,非常多 CD唱片為了製造 LP聽感而主動修飾高頻,造成這種 CD的高頻正確性遠低於 LP;最標準的例子就是 DG的大花版CD與 EMI的 GROC版 CD,這種 CD 被 LP 打敗,完全轉錄問題而不是兩種唱片的不同。還有,我會被超低針壓派說服,就是因為他們的確找到一條『增強 LP 的暫態反應』之高頻正確之路。

結語:錄音(轉錄)還是決定一切:

  若是五十萬甚至百萬的 LP與 CD互 K 會如何,以後再說。但是對於常見的 LP系統,若是僅滿足於這種 LP的『好聽』,其實要小心喪失辨認正確的聲音訊號的能力,當然直接影響到音樂的素養。
  所以從音樂欣賞的立場,如果音響有預算上限,欣賞音樂為主而不是玩音響為主的人,相對便宜許多的 CD 就非常夠用了(當然還是得找到信號夠正確的 CD唱盤與唱片!),非 LP 不可就得努力防止相關問題了。
  若是預算無上限,而且懂得如何讓 LP的暫態追上 CD,那麼 LP先天相位失真永遠低於 CD的事實就會令人難以選擇了。我因為偏好科學樂趣、偏好相互比較,才會選擇兩者並存啦!
  其實,CD 與 LP的差異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錄音水準與轉錄水準;演奏水準固然重要,錄音藝術卻可以決定你到底能不能聽出演奏家真正的水準。若是真心想要學習欣賞古典音樂,CD 是一定夠用的。問題只是在於,願意花多少錢在音響科學這個興趣上;然後,面對錄音(轉錄)藝術決定一切的巨大挑戰。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ilips原廠服務中心
價格很便宜

http://www.philips.com.tw/about/company/customerserves/index.page

台灣飛利浦

地址:115 台北市南港區園區街三之一號14 - 15樓
14-15F,NO.3-1,YuanQu St.,NanGang District,Taipei 115, Taiwan
代表號:(02)2655-7666

服務時間/Service Hours:
週一 ~ 週五: 9:00AM-18:00PM
*國定假日及連續週休假期休息*

全天候留言服務:

客服專線:0800-231-099
傳真:886-2-3789-2641
電子信箱:service.taiwan@philips.com
 
台灣飛利浦全省服務中心:
 
台北
 台北市南京西路206號
 (02) 25566371
 
台北
 台北市南港路2段220號
 (02) 27882033
 
台北
 台北縣中和市中正路766號5樓
 (02) 22233646
 
新竹
 新竹市東大路2段371
 (03) 5265901
 
台中
 台中市西屯區成都路101-10號
 (04) 23123503
 
彰化
 彰化縣員林鎮匯來里中山南路207號
 (04)8333380
 
嘉義
 嘉義市上海路43號
 (05) 2362381
 
台南
 台南市崇善八街25號
 (06) 3367562
 
高雄
 高雄市前鎮區光華二路306號
 (07) 7169882
 
宜蘭
  宜蘭市文化路190號
 (03) 9329410
 
花蓮
 花蓮市林森路379號
 (03) 8334967
 
台東
 台東市仁五街231號
 089-236788
 
屏東
 屏東市公園西路114 號
 08-7324485
 
澎湖
 澎湖縣馬公市民權路47
 06-9277229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打鐵街在哪?

後車站的太原路走到底 右轉問店家 應該是興城街
位於太原路、錦西街、興城街一帶的「打鐵街」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AC to DC橋式全波整流電路的問題


幾點建議參考一下
1.12VAC整流後約16.968V  =12V X 1.414(根號2)
2.濾波電容最少2200u 25V
3.電阻可以不要 若要也要串一顆.1陶瓷電容來濾波

交流電壓檔位是針對測量正弦波交流電壓設計,拿來量其他波形(包括直流)自然無法得到正確結果。 由你的情形看來,應是使用指針電表,其原因要由電表的測量原理與所用電路而定。

一般經驗數值,每安培約需 1000uF ~ 2000 uF 濾波。 單靠濾波電容要濾到幾無連波,尤其在有負載下,是不太可能的,如對電源品質要求高,還是要靠穩壓。

發燙? 濾波電容加得愈高漣波愈低,但很容易忽略的是: 當剛通電時,電容的瞬間充電電流很大,二極體如承受不住,幾次後很容易就燒毀了,1N4001 應該是應付不了 10000uF 的衝擊電流,拔下來測量一下是不是燒了?

解決方式:
(1)換更大電流的整流二極體
(2)不要用太大的濾波電容,改配合穩壓
(3)串一小電阻作限流,必要時可在開機後dealy 數秒用繼電器把電阻短路

並聯在電容上的電阻叫洩放電阻,負責在關機後把電容的電放掉,以免誤觸時觸電(主要用在高壓電路,低壓電路可免),另一可能作用是讓電路中的 MCU 下次通電能偵測到正常的 Power-up Reset。 如有需要加的話,放電時間可依據 RC 放電曲線,計算所需 RC 時間常數,大約可抓能在數秒內放電到 90% 以下的數值即可,不過數值太小會增加日常耗電,也會增加連波,就要相互權衡了。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83238250_23120_21099(1)

在擴大機的AC開關上,並一個0.01uf的pp電容,可以請問一下這是甚麼道理嗎??
會不會有危險性呀??

要消除開關on/off的火花,只不過耐壓請挑大一點的,要不然電容會變成鞭炮

有保護作用
這種用途的好像是選用 用於連波電容 會比較好
像 WIMA MP3X2、RIFA也都有出,另外好像能防止火花 與 濾除雜訊
這種電容背後印有一堆的安規

=================
這顆電容不可用太大, 容易在未開機情況下"漏太多"交流電過去
否則機器內容易出現要死不活的電壓存在, 在某些電路會產生問題

=================
電源開關上加焊一個0.1U的陶瓷電容用來消除開關的火花。
前級 耳擴 DA這類功率小的機器並0.01u
後級並0.1u

=================
典型值: 0.01uF MKP級材質 耐壓400VDC or 630VDC

消除開關on/off的火花,一般採用250v或400v
用固態 400V 以上交流AC

PP 400V 0.1-0.47uf

WIMA MP3用過兩顆並在火線的開關上 結果用一段時間後電容就燒了
PHILIPS跟WIMA紅殼的就很正常沒再爆過了
WIMA MKP** 系列的就是PP金屬鍍膜
UCC電容沒問題
RIFA 耐壓夠高的PP 也OK

=================
電源插座與開關(加個濾波器與火花電容~突波電容) 

IMAG2005

將折好腳的盒形電容焊上右邊這兩隻腳,這顆盒形電容沒有正負之分,這顆電容的用途是避免開機時開關產生火花,可以延長開關的壽命
接下來把電源的火線(或是110V其中一條)焊上左邊的接點
接下來把變壓器的火線(或是110V的其中一條線)焊上右邊的接點

038

044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運算放大器(Operation Amplifier) ?


簡單的講,運算放大器是一種類比IC,這種IC被設計成一部體型小巧的放大器,就封裝在IC之中。運算放大器的接腳很簡單,兩支腳負責正負電源、兩支腳負責正反相位訊號輸入、一支腳負責輸出,其他的腳則負責補償等調整,它的體型小巧,一顆八支腳的IC就可以裝進兩個運算放大器。

基本上,運算放大器被設計成增益無限大,利用負迴授的原理,以簡單的公式就可以設定運算放大器的放大倍率,透過以數學計算為基礎的組合,可以輕易製造出正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積分器、微分器以及其他線性與非線性的類比線路,可以說是電子界應用最廣泛的IC之一。

運算放大器一定是IC包裝的,有人說IC的聲音不能聽,但若沒有IC,CD唱盤根本發不出聲音,我們不論從CD唱盤或數類轉換器聽到的聲音,全部都經過運算放大器,現在的運算放大器已經達到了簡單、實用且性能優異的時代了。

NE5534是第一顆針對音響用途而設計的運算放大器,它的內部採用雙極性電晶體構成,輸入阻抗不高,但輸出阻抗極低,勝過絕大多數的真空管前級。但早期設計的運算放大器畢竟無法十全十美,輸入阻抗不夠高,無法直接使用電位器控制輸入音量,而且NE5534具有離譜的中點電位偏移,必須使用DC伺服技術或輸出端加上交連電容以隔絕直流,增益小於5時也容易產生震盪,說穿了它的特性十分陽春。既然陽春為何還要使用呢?其實包括mbl、Marantz、 Philips、NAD以及McIntosh在內,它們雖然不看好這顆性能差的運算放大器,但卻不可否認其聲音好得無法取代,即使是新設計的運算放大器,硬是發不出早期NE5534豐滿飽滿富肉感的聲音,所以只好利用電路設計的技巧,克服NE5534在特性上的缺陷。

mbl的方法是:非平衡端子上,將具有高輸入阻抗的TL-071作輸入緩衝,然後再連接NE5534,如此即可克服電位器轉動時引起中點電位漂移的困擾,同時在挑選過的NE5534上,進行補償與微調的工作,如此就可以不使用交連電容及伺服技術,而獲得正常的輸出。

平衡端的設計又略有不同,由於採用正反相放大,利用正反相相互抵銷的原理,可以不理會中點漂移的問題,但因為整個平衡放大電路皆採用NE5534,在音質及音色上應該略勝過非平衡輸入,建議MBL的用家盡量使用平衡式接法。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帶燈開關怎麼接?

一般的市售三隻腳 帶燈開關
側邊都有標示接點簡圖.NO & NC & Lamp
可參考標示接線.接線上並不太困難.

帶燈開關使用的是氖氣燈泡(特徵為兩跟金屬棒平行,中央無任何物體,藉由高壓促使氖氣變成激發態釋能而發光),串聯電阻而來取電的,頂多燒毀還不於爆炸!

lampfh1

lampfh2

==========================================

CAM01123

AC-250V-15A-125V-20A-2

1

3

1105411945_l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V櫃尺寸


一般AV器材的標準尺寸,寬度大約45-50公分,深度大約40-45公分。

例如160公分寬的AV櫃,其實可以分作三格,置入三件器材。分作兩格,器材放在裡面,顯得非常單薄,比例不當,然多餘的空間,也無法再塞下第三件器材,只能興嘆。

一般家庭要超過兩部AV器材並不難,擴大機、DVD、錄放影機、伴唱機、CD-Player,動輒有三四件之數。有160公分的寬度可以用,卻只分兩隔,這顯然是設計師根本不懂AV器材的尺寸標準,只憑自己的個人觀感來設計作品,當然會做出看起來不差,一用卻發現不對的狀況。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b-Free 的意思

歐盟 RoHS 目前的規範是 Pb 含量在 1000 ppm 以下,並非完全無鉛

日系 Green product 規範,除了上面,plastic lead, ink, print ....等限制在 90 ppm 以下。
一般而言,目前業界較環保的新產品都走 Green 的規範。

Pb-free 就是含鉛量在若干以下。

符合 RoHS 不等於 Pb Free,
RoHS 在覆晶 (flip-chip) 的凸塊 ( bump )上還允許用高鉛的銲錫 (一般用 95 % Pb - 5% Sn),
"預計" 2010 則完全禁止高鉛 bump

Green 主軸是降低污染, 節省能源以及回收利用,
歐盟對應法規是 (RoHS & REACH) (EuP) 以及 (WEEE) 四大項

REACH 是禁用 (濃度低於 0.1% = 1,000 ppm) 15 項物質,後來有增加吧,實施時程也變來變去
REACH 目前對於小工廠應該還蠻夯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10聲音的摩改經驗

主濾波電解應該對聲底影響很大,松下的差了點。ero薄膜本來沒有WIMA的高頻活潑,而且容量是0.1又小了點,影響高頻。退耦不好說,建議用cerafine試下。
主板到電位器的連線用了特富龍鍍銀線,這可能是聲音緊的一個重要因素!本來5534的樂感是不錯的。

聲音緊,如果是分立元件,不外乎減少回饋深度,用低放大倍數的管子,加大輸出極的射極電阻等等,對於OP運放,想試試在電源部分搞一搞,主要是破壞電源的穩壓效果,給運放鬆鬆綁。
ERO的薄膜已經全部是0.22uF的了。本來也是對特富龍的銀線有顧忌,怕太沖,結果還算好。當然有好的銅線我一定會換掉它的。
好像穩壓用的是LT317和LT337,拆機換回LM317、337試試!

22p的相位補償電容數值和材質對聽感也有一定的影響。我比較喜歡使用聚苯乙烯電容作為相位補償電容。
在機箱上張貼橡皮塊來改變機箱諧振頻率進行較聲也可以試一試,這和在機箱下使用腳釘等墊材原理也是一樣的。像其他的更換濾波電容、退藕電容、變壓器等等常規手法在這裏就不說了

主濾波換好一點的試下,退偶電容最好用回WIMA,夠火氣啊!

聲音硬不耐聽出個絕招,把5534並聯,(管腳一一對應焊起來)聲音會鬆弛的。
其實並聯操作很簡單的,管教一一對應焊接就行了,這個做法的確有違常規,但是你要試一試啊。

換47UF的看看 我用BP47UF松下的,聲音通透,華麗。

以自己的口味來講,最喜歡放在輸出及放大一級的是opa134,試過opa627和ad797,感覺太過清淡,不如OPA134耐聽。

運放穩壓不要用LT317和LT337,用lm317會潤澤許多

罪魁禍首就是LT317和LT337,換上LM317和LM337後效果馬上不同,正如樓上兄弟說的那樣,潤了很多. 在不換松下水塘的情況下雖感覺潤澤但全頻段聲音顯得理性而激情不足.於是打算另起一塊板裝ROE電解,剛才煲了有半個鐘,初聽之下女聲好聽很多但男聲不對味,男聲真的還不如松下水塘,打算再煲一兩個晚上試試!

試了一下電源,先用7815和7915,加TL431把電壓掂到17.5V,電容是ELNA的for Audio4700uF/45V,煲半個鐘頭後開機,滿失望的,和LT317/LT337組合差不多.
還是不死心,把TL431去掉,直接用7815和7915再試,7915腳位和337一樣,7815就錯了一下位.
這下子有驚喜了,先試的是阿倫.泰勒的碟,男聲夠味,吉他的聲音夠清,來精神了,連試了幾張碟,主要是自己喜歡的爵士,夠牛筋味.再烤低音,手頭有一張 Loreena Mckennitt的 其中第二首 ,裏面滾滾的低音殺死了一堆系統,當然自己最早的系統也是過不了關的,這次重放的令我相當滿意,低音出的來也控制的住.
當然也發現了問題,重放交響樂當鼓樂齊鳴時顯得有點雜.

從換不同的317和337得知,內阻太小的電源換來的後果就是聲音太緊.

最初把電壓調到+-20V,電阻為2.2ohm,感覺聲音還是發緊, 後來一路加到22ohm才有感覺,但是依然不耐聽.於是懷疑電壓高了,又把電壓調到18V,此時再用22ohm低音就有點肥了,最後定下用10ohm.最早板上的MKP10/1uF的位置是EVOX 22uF/MMK的電容,聲音極為難聽,剛好有腳位相同的MKP10,當即換上.

這塊電源板目前聽起來是很滿意的,關鍵是能夠調聲音的鬆緊.就這次裝6010的電源板經驗來講, 電壓不要太高,比如說調到20V就高了,不好聽.調低了反而有味道但大動態會亂,還是用會18V左右最好.不同品牌大水塘之間的差異對聲音的影響遠小於供電電壓的影響.

你的電位器是10k的嗎?我用的100k電位器基本就沒高音了,最後把主放大的10k對地換成100k,其他沒動,才感到了如絲的高音。
據聽過原版的 mbl的朋友講,mbl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高音好。如果高音沒延伸,肯定是那裏出了問題。我想是緩衝和放大之間的阻抗不匹配,或者是輸入端的那個小電容容量太大了。

我的mbl6010用的是10k的,現在高中低都非常好,你們試試用西門子的電容和國半的317/337,效果會截然不同的!

用的是特富龍三芯線吧,我用的就是你那種線,但只用了一條遮罩,另外單加了一條單芯特富龍
換了線.不要偷懶直接用雙芯遮罩線,要象照片中的那樣接.我是用單芯的遮罩線接板上的GND和OUT,IN用了一根較細的遮罩線的外層做為連線.期待已久的高音終於都出來了.
真是不仿造不知其中的奧妙.
用國半LM317和337,把退藕換回wima試試,看來對於6010的仿製在線路及選材上沒什麼太多自由發揮的餘地-----德國佬早就玩過了.

加了紅wima褪耦,聲音肯定是火氣大了,表現出來,就是高音沖,緊。原廠mbl的也是紅wima,聲音肯定是不緊的,但如果不用紅wima,聲音卻沒質感,缺少飽滿感。估計與你的信號線關係不大,應該是這個5534品質不高造成的。建議並聯焊上兩個ne5534,插上試一下。

mbl在這裏用wima最主要的原因我想是帶來中頻的透明度和高頻的線條感,它和elna,西門子的配合下就不會是火氣了,起了非常正面的效果。國半的 317和337是調整聲音過厚的現象,當這幾樣東西在一起的時候,你會發現解析度稍歉,這就要用前面的47和10u來校音,原機在這裏好像用的是飛利浦,這應該是很有道理。用上小橋堆最重要的一點我覺得是帶來整體的平衡,這和手榴彈一比結果很清楚。按原來的零件設定,沒有感覺到高頻緊的現象,反而非常寬鬆,中頻透明很有張力,每個頻段之間稍有柔化,整個大調子傾向一點點昏黃,我也不知仿象了多少,似乎能體會到一些mbl的風格。

0.22U的WIMA
220UF的ELAN

10K的電位器和50K.100K電位器用在這個前級上有什麼區別,聲音差別有多大?
儘量不要超過20k。本身5534的輸入阻抗並不高,而且電位器之後有個10k的電阻。

5534能直接換成AD797嗎?
回饋換成2.2k
是回饋的3.4K換成2.2K是嗎?
最好先聽過5534聲音之後再決定是否換AD797

1.將附近的螺絲孔和地相連然後通過銅柱接到外殼.電源插座處的接地端也就近接了外殼
2.GND一定要接, 否則音量不起作用.

DIY MBL6010 有幾點好聲的經驗:

1、電源牛。電源牛我用方牛感覺很好,國產的環牛建議認真權衡一下,要不就用進口環牛。方牛的聲音很有音樂味。
2、電源的電容。mbl用的是roe和西門子,我用的是roe,原先的黑金剛的味道就是比不過roe的味道,roe醇厚的聲低,是聽感舒服的前提,這和5534的聲低是配合的,因為ic集成塊聲低比較單薄,讓5534更厚聲,最好用這個牌子的電容。
3、退耦的電容。我想十分強調的是,要想有想像中的mbl聲音特點,這兩個牌子的電容和容量都不要改,紅wima用在這裏增加聲音的的質感,要的就是紅 wima的火氣,許多朋友換成其他牌子的電容,造成要不聲音慢,要不聲音陰柔,棕色的elna用在這裏要的就是甜味,聽著舒服,這是試驗出來的。
4、配對。兩個版子擔任同一任務的電阻,一定要用同一個牌子的,而且一定阻值相等。電容要左右聲道用的牌子一致,而且配對。配對對聲音的定位和聲像影響很大的。
5、5534。 我們沒辦法找出mbl原廠所用的5534,但是我發現,把同一批號的5534並聯焊接,聲音無論是厚度,還是解析力,都高上幾個檔次,最關鍵的音樂味很足啊。並聯時供電電壓不要超過——+20v。
6、供電電壓。高電壓是聲音飄逸,細膩一個好辦法。用高電壓你會感到聲音就是好聽,我用的是+-24v也沒見燒掉5534,摸起來,溫度不低,但是指頭能忍受的。5534高音本來就有點糙,不用高電壓,讓集成塊在高溫下工作,效果出不來啊。mbl沒有這麽高電壓,那是商品機,安全性第一的,但是高壓真的沒事啊。

研究研究:

1: 同意,偶也喜歡方牛.
2: ROE的電容換上後女聲會嬌豔一些但男聲的表現一般.也許要煲一段時間(偶用的是拆機的)
3: 紅WIMA偶只有0.1uF的,0.22uF的找到後值得一試.那種普通的棕色ELNA剛好自己有幾十個,數值是220uF/35V,還算可以.
4: 這個嚴重同意
5: IC並聯是非常規做法,也許應該從電源處下功夫.
6: 昨天晚上用+-20V的電壓聽了半個鐘頭,聲音的彈跳好了一些,但是同時感覺樂器的線條變細了,質感上差了一些,自己感覺不是很喜歡.

http://www.cndiyclub.com/bbs/read.php?tid=10308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