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幾款只要能設計好,調音好,做好,都可以出最好的聲音,效果難分難解,各有特色,各有所長所好。
晶片的指標並不代表聲音的好壞,關鍵看周圍其他電路設計,決定了最後輸出聲音的品質。
多片解碼器DAC晶片並聯能提高多少效果?那2片並聯或4片並聯到底能提高多少效果呢?拿4片16BIT的並聯,和1片24BIT的,區別多少?
並聯使用DAC可提高等效比特數,提高轉換精度,還原音樂的厚度感和力度感增強。當DAC並聯使用時,信噪比、動態範圍都會提高,而失真度將會減小,各種誤差也被平均化而降低。並聯的方法有很多種,風格稍有不同。
大體上說:
2個18 bit DAC並聯後的轉換精度相當於19 bit,4個20 bit DAC並聯後轉換精度相當於23 bit ,而8個20 bit DAC並聯後轉換精度相當於24 bit,等等。PCM1704等24 bit DAC出現之前,高檔數位音響的24 bit轉換精度就是利用多個DAC並聯方法得到的。所以4個16 bit的並聯,相當於19 bit效果。
從人耳聲音聽感上來說,區別不可能象技術指標數位上的差距那麼大。
24BIT的技術指標要比20BIT高16倍,即2的4次方,24BIT的技術指標要比16BIT的高1024倍。所以2並聯從技術指標上來,20BIT的就相當於21BIT的了,提高100%,但聲音效果是提高10%左右。
同理4並聯可以提高約20%。所以多片DAC並聯,實際聽感,並不如很多人想像的可以提高那麼多。
1. TDA1541:
16BIT晶片。飛利浦頂級CD機王,大量採用。雖然是16BIT的,但效果15年前算是一流,中音溫暖迷人,音樂味道濃鬱。屬於溫暖甜美類型,適合古典,聽人聲,是這幾款裏面最好的。
缺點是,解稀力和動態由於是16BIT的限制,稍有不足,但也不差了。製作容易做成功。
有的人覺得很好,很喜歡那味道。估計是他周圍器材設備不是最好,聲音比較硬,那松暖聲音風格,對硬聲的器材,有很好的調和作用。
但配於更高檔的,1541的缺陷就暴露無疑問。
高音解析力不足,那種高檔器材產生的透明度,空靈感,餘音繞梁感很缺。
中音是溫暖,但缺中氣,不能產生讓人共鳴的,感覺到內臟就有微震的,又親切的中音。
低音相對倒還好,比較寬鬆類型,有人喜歡,但我覺得能力度更大一些更適合大多數客戶的愛好。
綜合效果55分。
2. TDA1547:
18BIT晶片。1541的升級版,指標更高,但飛利浦等大廠覺得不好,還是繼續沿用1541。音樂味道反而沒1541好,所以雖然指標高,實際效果並不見得比1541更好,用的廠家少,周邊配套電路設計成熟度也比較低。
綜合效果55分。
3. PCM57:
18BIT晶片。一代經典,用的機器很多了。也是比較老款的晶片了,支援多晶片並聯。
PCM63:
20BIT晶片。一代經典,用的機器很多了。也是比較老款的晶片了,支援多晶片並聯。
4. AD1955:
24BIT晶片。一款讓人又愛又恨的晶片,細節和動態很好,能量感也好,除了PCM1704/1794,大概這個算細節/動態/解析力最高的了,屬於兇悍類型。但有的人覺得聲音象白開水,缺少音樂性,反正這各有所好吧。
但這1955很難做好,高音容易毛,聽過幾個AD1955都不行,都高音過亮刺耳+缺乏音樂感染力,暫時還沒聽到過做成功的案例。
AD1955的設計需要會軟體編程的,如果只用硬體是很難完全發揮優勢的。
綜合效果60-90分,具體看電路設計。日本金嗓子就比較喜歡用AD1955。
5. CS4397:
24BIT晶片。美國水晶公司晶片,高端主力款。聲音中性,音樂感染力好,解析力和動態都高於TDA1541,音樂味道高於AD1955,是介於1541和1955的風格中間。
這特特性造就了聲音比較厚實,高音最細膩,屬於中性偏溫暖類型的聲音,聲音甜美。大量名機選用,例如美國MBO的機器,參考線路多,設計成熟。4397是大腳。
綜合效果75分。
CS4390:
24BIT晶片。聲音味道不錯,屬於越聽越有味道類型,聲音比較平和,音樂感濃,屬於歐系音樂味好的風格。
綜合效果75分。
CS4396:
24BIT晶片。聲音動態不錯,低音強悍有力,高音也解像力不錯,我倒滿喜歡的,屬於美系大開大合的風格,動感十足,頗有AD1955風範。
綜合效果80分。
6. CS43122:
24BIT晶片。比CS4397高音解稀力更好2分,中音差1分,低音質感好1分,實際效果更好10%,音色稍有區別。為當年水晶公司的頂級款。晶片現在已經挺產了。
綜合效果90分。
7. CS4398:
24BIT晶片。CS43122停產後推出的新的晶片,為現在水晶公司最高級別款。聲音風格類同於CS43122,現在與CS4397一起並肩作戰於DAC解碼晶片市場。周圍電路設計好了,動態決不遜色於PCM1704/1794等更高指標晶片。表現出來的聲音:溫暖細膩,大概是這幾款頂級晶片裏面最細膩的了,聽唱歌非常好,富有情感,細節表現好,動態指標也非常高,柔中帶剛。4398是小腳。
綜合效果80分。
8. PCM1702:
20BIT晶片,是PCM1704的早期款,價格不貴,聲音比較偏向模擬味道,中音厚暖,解像力不很高,相當於24BIT的PCM1704的簡化版,輸出電流也不大,所以需要多片並聯才能出好效果,一般取2-4片並聯,大概有PCM1704的7成功力。因為1702晶片價格不貴20元左右1片,所以10年前很多中檔DAC採用。
綜合效果70分。
PCM1704:
24BIT晶片,在1794/1792沒出來前,這款是世界第一的。裏面本身就是2片23BIT晶片全平衡輸出,所以效果十分強悍。比如麥景圖MX-5000,CD機王,大量採用。老款晶片,周邊配套設計成熟,實際效果於新出的1794難分上下。
聲音非常從容,低音彈跳力好,能量感充足,動態淩厲,屬於比較兇悍類型的風格。聲音也不粗,人聲表現也很好,屬於剛中帶柔。
缺點,還是輸出電流比較小,才幾毫安培培,所以用多片並聯後,加大其輸出電流,才能有更好效果,一般取2-4片並聯。
PCM1704價格比較貴,200元左右一片,加上供電和線路,多並聯都複雜很多,所以多並聯的1704自然價格不便宜了。
綜合效果,100分。
9. PCM1794:
24BIT晶片。繼1704後,現在在新出來的晶片。是大名鼎鼎的美國德州儀器BB公司的作品。性能指標公認的世界第一,價格也比其他款貴好幾倍,最貴的。
細節,動態,解析力,和1704一樣無可挑剔,也有相當不錯的音樂味道,聲音效果和PCM1704幾乎一模一樣。是屬於,寬鬆大氣,舉重若輕,非常輕鬆悠閒,低音動態表現也非常到位,聽感輕鬆,能靜能動類型。
就是價格比較貴,需要更複雜的配套線路,才能達到最高最強的效果。聽過好的1704/1794後,聲音很難忘懷。
國外很多用1704/1794,作為核心,做出萬元以上的解碼器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採用2並聯或2差分+2並聯(一共4個),作為解碼,這樣他的動態再也可以大1倍,電流驅動能力強1倍,以達到極高效果。聲音也更厚實。賣個幾萬是算便宜的了。
PCM1794本身就有很強的電流輸出能力,是1704的好幾倍,所以用1片1794能可以出很好效果。況且PCM1794晶片本身設計就是支援雙並聯單聲道模式的,一個聲道用一片1794。
綜合效果,100分。
10. PCM1792:
24BIT晶片。最新出的。1794和1792的技術指標,性能,腳位元元,都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區別在於,1794支援硬體控制,1792支援軟體控制。
由於1792設計還需要加一個軟體寫入,保修代換都比較麻煩,所以一般HIFI設計人員都更喜歡用1794或1704。而熟悉數位軟體設計的人喜歡用PCM1792,可惜的是,用1792的人一般都只熟悉數位電路,不懂HIFI,所以反而做出1792的機器的效果都表現平平。結果1794的銷售量是1792的好幾倍,用的廠家更多。
PCM1792是屬於對產品設計人員要求很高的晶片。
綜合效果,100分。
11. PCM1798:
24BIT晶片。1794,1792,1798是3兄弟,PCM1798是1794/1792的簡化版,性價比高一些。
綜合效果80分。
12. PCM1793:
24BIT晶片。1793,這個小DD,算不上高端DAC晶片,但現在用的人多。
這款按照PCM的定位,比PCM1798還要低2檔,也屬於做性價比的產品,不過周圍配套電路簡單,容易製作成功。
出來的聲音倒也不錯,很標準端正的聲音,周圍不用太用元件,調音也比較簡單。有人覺得做好了,完全可以PK掉老1541。畢竟時代在進步了。
綜合效果60分。
13. WM8741:
24BIT晶片。新出來的,歐勝微電子產品,指標很高,但實際聽音效果遜色於他的技術指標那。和PCM1794/PCM1792還是沒法比。
總體來說屬於聲音細膩甜美類型,比較平和的聲音,帶有一些歐洲英國味道。有的人或是最接近類比音樂味道的晶片。
但缺點是,相容性相對CS4398差一些,如果硬控和軟體設計不太好的話,容易出一些奇怪的問題。
這晶片和AD1955一樣,產品線路設計和調音對聲音影響比較大,如果周邊線路和調音搞好了,這晶片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英國蓮”比較喜歡用WM8741,有歐系的類比音樂味道,不過其他的還沒聽到過啥好的WM8741作品。
綜合效果80分。
14. ESS9018:
新出來的,支持到32位元的1BIT晶片。指標是業內最強的,價格也要300多一個,非常昂貴。
多BIT的晶片一般聲音音場比較開闊,低音表現好,音樂味道濃。
1BIT的晶片中高音比較好,聲音華麗,解像力高,不過有於BIT流的關係,數碼味道比多BIT的濃,聲音偏硬,低音效果也不如多BIT的晶片。
所以當年在16BIT的CD時代,同樣也有1BIT的晶片,結果總的來說還是多BIT的晶片最後獲得了勝利。
1BIT的對時基要求很高,最好能用溫補償的晶震來穩定頻率。具體新產品,所以調音還有待經驗總結。
綜合效果90分。
PCM1704/1794/1792
強在真實的現場感和自然的泛音,聲音玲瓏浮凸,質感很好,表現力很強。當今最好的DAC,在高端CD廠機裏出鏡率遠高於其他型號,但是對設計者功力要求極高,設計不好也很容易出惡聲,如果要買DIY的作品不建議選擇這個。
ESS9018的最大特點就是分析力奇好!目前業界最頂級的音頻DAC ES9018由美國ESS公司推出,它支持192K/32bit, I2S/DSD/SPDF input, DNR:135dB/Mono, 129dB/8ch, THD: -120dB, ESS公司同時推出的還有頂級ADC ES9102(THD -120dB)。
也就是說,PCM1704聽感好過ESS9018,而ESS9018解析強過PCM1704,PCM1704重流暢和聲場,更有hifi性,而9018重細節和聲音密度,偏數碼味。
在同樣周邊設計條件下,DAC晶片音效,綜合排名:
第1名:PCM1794/PCM1792/PCM1704。
(目前世界第一效果的晶片,24BIT時代最好的晶片,價格也比下麵幾款貴了好幾倍)
第2名:ESS9018
(目前世界指標最高的晶片,支援到32位元/500KHZ,1BIT的高速晶片,是BB公司強有力的競爭者)
第3名:CS43122/CS4398/CS4397/CS4396。
(最好的CS43122停產了,否則也有能力和PCM1794來PK,可惜,現在能大量買到的只有CS4398了)
第3名:AD1955
(由於AD1955發揮隨設計水準變化很大,做的好的1%都不到,所以暫排老3,如果設計好了,完全可以排老2)
第3名:WM8741
(這晶片聲音效果不比CS4398差,只不過相容性遜色於CS4398,所以排後面一些)
第4名:PCM1702
(20BIT時代的較好晶片之一。10年前產品了,20BIT的從指標來說就比24BIT的落後了16倍。)
第5名:TDA1541/TDA1547
(16BIT時代的最好的晶片。20年前的產品老黃忠了,16BIT的從指標來說就比24BIT的落後了1024倍。)
==========================================
以上幾款只要能設計好,調音好,做好,都可以出最好的聲音,效果難分難解,各有特色,各有所長所好。晶片的指標並不代表聲音的好壞,關鍵看周圍其他電路設計,決定了最後輸出聲音的品質。
比如說PCM1792是,100分,WM8741是,80分。按照占比20%算。周圍和調音一樣的話,整體聲音表現就是,一個是100分,那另一個就是96分。區別並不大,所以調音最重要。
1. 調音:50%。
是的,比例非常大,調音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機器最終的聲音效果。
這關係到產品設計者到對藝術的修為,對聲音的理解,對元件和晶片的把握,等等。高端音頻產品,和高端書畫一樣,不是人人通過努力就能達到同樣境界的。
2. 解碼晶片:15%。
比例沒想像的大,晶片的好壞對產品有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存在16BIT和24BIT的代差的。比如說,PCM1794打10分,給CS4398打9分,給AD1955打9分,給WM8741打7分,給TDA1541/1547打6分。
3. 接收晶片:5%。
別小看接收晶片,時基的好壞,也對聲音有一定影響。
4. I/V轉換和LPF運放:10%。
類比部分電路,也至關重要,決不次於對解碼晶片的重要性。所以很多發燒友對幾片類比部分的運放也是挑了又挑,還是有相當道理的。
發燒機器喜歡用全分立元件做出這部分電路,效果世界第一,就是線路相當複雜。
一些做性價比的機器,也至少是AD827陶封,AD797,OP627的這種頂級運放。美國馬克列文森,瑞士高文等機器也用這種運放,和他們一樣。
OPA2604,NE5534,AD827塑封,都只入門款發燒機器而已,小日本的絕大多數機器(除金嗓子這級別外)連這都不捨得用,所以小日本和發燒根本就沒啥關係,能響而已。
5. 周邊電路:10%。
邊電路的好壞,用料的好壞,對產品最後聲音也有很大影響,比如大量發燒電容的選用,對產品正面效果是明顯的。畢竟至少這點發燒元件從技術指標上來說,就比普通的好10倍以上。不是好了一點點,能明顯聽出區別的。
6. 變壓器:5%。
電源牛牛功率十分重要,所以DAC還用雙牛100W,簡直相當於一個小功放了。牛的鐵芯,繞線,都是有講究的。大功率高電壓的牛,聲音明顯動態更好,高音更透明。
7. PCB佈線設計:5%。
看產品設計者對PCB設計細節的把握了,比如分佈電容/電感。
8. 運氣:5%。
高端製造,有時候是需要一定運氣的。
- Jul 26 Wed 2017 09:49
DAC 解碼晶片介紹及選擇心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