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選擇兒童單車的建議

1443157192_d6e6a235_43

表單中有年齡、身高,以及褲檔高度(腿長),可以依據孩子個別的條件參考選擇。
建議會騎,運動神經好的要看MIN (左邊);
不會騎的反射狀況不好的請看MAX (右邊),千萬不要貪心買過大的車。

==========================================
110cm以下
可能選16"輪子的童車比較合適, 騎20吋的單車實在太危險,建議購買16吋。

110~120cm
可以選某些20"輪子的車款, 曲柄長度在 120~130mm
車架尺寸可能要在10"左右的低跨點車款
例如:J206, YJ251/YJ256

120~130cm
大部分20"輪子的車都可以騎了
曲柄長度在 130~152mm
例如:HASA 2.0

130~140cm
20"還可以騎, 曲柄長度在 152mm
不然也可以選少數有22"輪子的LGS-J22

140~150cm,可以考慮升級至24"輪子的車款
曲柄長度在 152~160mm

150cm以上
可以考慮24"或26"車款

==========================================
20吋輪徑11吋低跨點車架的單車, 倒是可以陪小朋友久一點
一般這個車款會有做到6段變速以上的, 對於騎山路會較適合 變速越多對騎山路幫助越大

至於避震的功能是騎乘上會較舒服一點點
但在騎山路賣力踩的同時也會吸掉一些踩踏的力道, 選擇上就看用途

如果是騎柏油路較多(不管平路或山路) 就選沒避震的
如果妳是常騎石頭路(崎嶇不平的路) 就選有避震的車款

20吋可以騎到多大?
可以到小學畢業,騎到他不要騎!!

==========================================
捷安特的車有幾款推荐

GIANT YJ-251
高碳鋼車架, 20吋輪徑11吋車架, 無避震
售價:3500元

買二手YJ-251 256( 轉手容易)
曲柄120mm
然後過陣子再買24吋

GIANT YJ-256
高碳鋼車架, 20吋輪徑11吋車架, 前避震
售價:3950元

Giant的yj256 和yj251,2者的差別在251無前避振器

ys-256 小朋友身長115公分,買11吋x輪20最剛好,
如果是12吋x輪20的,剛好腳尖可以碰到地,
因為ys-256有貨架的關係,所以座椅沒放到底,座椅面到地上的直線距離為62公分。

YJ256
1.實在太重了.比小折還重.騎起來應該很重拖
2.變速段數太少.
3.座椅放到最低,腳尖勉強可以著地.上下車看得有點心驚膽跳.
4.前後輪好像都不能快拆.搞得行李箱塞不下只能塞後座與前座隙縫,小孩變成只能躺在後座.

YD290、YU480、YJ250、YJ251、YJ256
yu480對115的小孩子而言,太高就不考慮了,
250沒變速,不利爬坡,也不考慮,
yd-290是20x13"也是太高,

捨251買256的原因,
雖然車子多了擋泥板和貨架會重一些,但是(擋泥板+貨架+前避震)多花800覺的很划算,
臺灣的路不是很平,有避震的車子會好一些。
而且有避震,車子的氣勢比251好很多。

GIANT MTX-150
鋁合金車架, 20吋輪徑11吋車架, 前避震
售價:6300元

捷安特Kj-182 16吋的,大概可騎到5歲
這輛KJ-182車系可以撐到120cm左右
到時候再換 20" 車種

KJ-182騎騎河濱確實是ok

大班,從KJ182換成YJ256。
KJ182騎到時速10多公里就已經採到快爆缸, 才決定換車。
YJ256新車價大約3950,251大約在3500
後6速順順騎,速度就可以從原本的KJ182的10左又直接提昇到15左右。可以騎的比較遠。
就算兩年後要升級成18速的車,折舊應該也在2000元以內。

==========================================
1.國內HASA外銷國外的童車
HASA comp2.0
20吋單避震7005 T6鋁合金車架
20吋 18速 曲柄152mm 可以撐久一點再換

說實在 買了他 就知道他的好
之前看到一輛scott的童車 裝備比他遜 架前多一倍以上!

可以考慮有 3x6 變速的 HASA 2.0
而不要換只有後面6段變速的車種
因為六段變速齒比不夠廣, 平路OK 遇到坡道與山路就掛
使用範圍會受限很多 沒多久發現檔位不夠用 勢必又要換車

而前面有三盤的多段變速車, 各種齒比都有涵蓋 平路山路都OK 騎乘路線才不會被受限

HASA2.0車架的上管長度較長
12X的男生或130的女生(腳長身短)
腳雖然可以觸地 都會一整個太趴, 比較適合的是13X

125以下的小朋友要騎這台車(車架較大)
可能都要先換個短龍頭 不過這樣騎也還是會有一些問題
但是換言之 這台車可以讓小朋友騎的身高最高

HASA comp4.0
(24吋單避震7005 T6鋁合金車架)

2.LOUIS GARNEAU也有針對兒童專業設計的車子

LOUIS GARNEAU的童車車架的上管長較短
20吋的LOUIS GARNEAU LGS-J206 可以騎到125
22吋的LOUIS GARNEAU LGS-J22 可以騎到135
24吋的LOUIS GARNEAU LGS-J24 可以騎到145
24吋的小公路車LOUIS GARNEAU LGS-REN4

2歲多騎全新J12($4600, J12中古$3500
中班時騎全新J16($4900)
國小一年級J206($7500), J206騎一年$6500
國小二年級REN20($16000), REN20中古$13000
國小4年級換REN4($16000)

LG的童車本來就比其他廠牌貴很多.
雖然買中古的只差不到2千也接受,通常外觀不要太差太舊都可以賣很高價

3.捷安特YS 488
14吋6061鋁合金車架.輪胎24吋.21段變速

4.FUJI童車系列

Fuji的ACE20
130以下可顛著腳碰地 但騎起來整個姿勢非常危險
若有意要購買 還要再確認試一試

KHS T2S
除了坐管位置較低,其他部份都是遷就現有零組件而成,高高的頭柱、大盤腿長似乎都不對.
T2S 除了讓小朋友能夠雙腳著地之外,感覺誠意不是很夠,而且價格真的不太親民
T2S 曲柄是165mm不適合130cm

下述各車的上管跨距,上管長,曲柄長如下
Giant 的 YJ251 約為 48-49cm, 不明, 12cm
Fuji SandBlaster Girl 的是 50.6cm, 42.8cm, 14cm
LGS J206 的 是 58cm, 43.7cm, 12.7cm
HASA Comp 2.0, 不明(約56?), 46.1cm, 15.2cm
Fuji Dynamite 20 的是 59cm, 46cm, 14cm
LGS J22 的 是 61cm, 47.2cm, 15.2cm

從數據看來,適合騎乘的身高由矮至高,
似乎先是 Giant YJ251 ,然後是 SandBlaster Girl。

==========================================
搜集到的車種有以下:
1. Louis Garneau LGS-J206:
20"輪、25cm(約10")車架、6變速,適合身高110~125cm

2. HASA COMP2.0:
20"輪、12"車架、3×6變速,適合身高125~150cm

3. GIANT YJ256/251:
20"輪、11"車架、6變速,適合身高>110cm
GIANT MTX150:

20"輪、11"車架、6變速,適合身高>115cm

4. MERITA DAKAR 620:
分為BOY及GIRL版,20"輪、10"/9.5"車架、7變速,適合身高>115cm

5. FUJI sandblaster 2008:
20"輪、?"車架、7變速

6. OYAMA JUNIOR-MT-03:
20"輪、10"車架、6變速,適合身高>115cm

7. JAMIS X.20:
20"輪、11"車架、6變速

8. Specialized HOTROCK 20 BOYS 6 SPEED:
20"輪、11"車架、6變速

==========================================
選童車最好能有以下要點:
1.前避震款.
因為小孩遇到坑洞.落差.石子路面, 幾乎不會閃, 前避震擁有較好的操控

2.越野胎
起碼1.75以上, 對於路面砂石.積水.過彎, 有較好的抓地力, 畢竟小孩平衡力較差

3.較高的車頭撐管.較短的龍頭.較低的後三角, 最好是鑽石型登山車架.

==========================================
小折不是設計給小朋友騎的

最好還是買童車, 很多小折雖然小朋友也騎得到,
可是畢竟不是設計給小朋友騎的, 所以會有把手過高 (不好操控), 曲柄過長(踩踏不順)的問題.

市售小折幾乎是170mm曲柄, 是給大大人騎
連嬌小女士都不建議騎. 除非單車只是公園繞圈圈用

很多小孩騎小折, 龍頭與坐墊距離太長, 手打直很累也不易轉彎
坐墊放太低,手把太高, 大腿抬的比腰高

==========================================
建議買大廠牌的童車,折舊會比較低。
孩子的車6速就夠用了,孩子孩不太能體會一檔一檔間的細微變化,常常一轉就跳2-3檔。

另外孩子不要用指撥把,孩子手還不夠大,換黨會很吃力。分心在換檔上面也是危險的事。

購買童車的經驗 最大的問題是
1. 買不買得到,許多型號的車,你指著目錄,是買不到的。(可能連明年也買不到)
2. 試不試得到,許多型號的車,你沒讓小朋有坐上去,是無法知道它好不好騎。
3. 太大或太小的車都不會好騎。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數位串流該如何作?用筆電需下載那些軟體程式?
筆電安裝Apple Music、Spotify、KKBOX

KKBOX:每月149,有學生方案、半年費、年費方案等等
Spotify:前三個月19元,之後每月149,家庭方案五人249,一人只需50元左右
Apple Music:前三個月0元,之後每月150,家庭方案六人240,一人只需40元

1. 耳機孔輸出接前級
2. USB接DDC, 光纖/SPDIF 輸出孔接DAC
3. or USB接DAC, 左右聲道輸出孔前級

音質比較

Apple Music:256 Kbps AAC
KKBOX:高音質選項為 320 Kbps AAC,不是全歌庫都能用高音質
Spotify:高音質選項為320 Kbps Ogg Vorbis

光看規格,Apple Music是輸了一點,評價大多是Apple Music=Spotify > KKBOX。

歌曲存量比較

Apple Music:3700多萬首歌曲,中文歌曲較不齊全,但可自行上傳歌曲
KKBOX:2000多萬首,中文歌曲齊全,其他類別較不齊全
Spotify:3000多萬首歌曲,亞洲歌曲不齊全

這才是選擇串流服務的決勝點。
基本上如果常聽華語歌,KKBOX絕對是首選,像是周杰倫、部分盧廣仲的歌,其他兩家是完全沒有的;
至於外文歌如果只聽芭樂流行樂的話,KKBOX也幾乎都有。

但如果對外國歌曲比較講究,Apple Music 及 Spotify 存量較多。
聽一些冷門的電音,就這領域來說 Spotify 比 Apple Music 還要完整。

在三家都各有不齊全的情況下,Apple Music的特殊功能就勝出了,
它容許用戶將自己的歌上傳到 iCloud音樂庫,
如果Apple Music中沒有相對應的歌曲,會自動將上傳的檔案轉成AAC格式,
如果有相對應的歌曲,會自動採用Apple Music的高音質版本。

推薦歌單比較

Apple Music:有各式各樣的歌單,由專業編輯挑選。專業DJ電台,根據收藏喜好做智能推薦
KKBOX:有電台,但推薦與分類混亂
Spotify:有很多打包好的情境音樂清單可選,也會根據播放清單中的歌做智能推薦

挑情境音樂的話,Spotify有比較多選擇。
探索歌曲的話,Apple Music豐富的歌單,以及隨機推薦較好用。
KKBOX在網路上的評語太差,我一點去試試看的動力都沒有,直接放棄。

簡單來說:
聽華語歌:KKBOX
聽外語歌:Apple Music、Spotify

價格:三家一樣
音質:Apple Music=Spotify > KKBOX
歌庫:Apple Music > Spotify > KKBOX
推薦歌單:Apple Music=Spotify > KKBOX

==========================================
Apple Music 的優點
在外語歌上,Apple Music 的音樂編輯確實比較專業;
每天的「嘻哈回顧」、「90年代金曲」等等專題都相當有意思,很適合喜歡探索新音樂的朋友。
雖然 Spotify 及 KKBOX 的音樂編輯也有類似的功能,但 Apple Music 推薦及規劃的主題確實比較有意思。
另外,可以在 Apple Music 中針對歌曲按「愛心」,Apple Music 就會針對你的喜好去推薦你喜愛的曲風,也就是說有一位你專屬的音樂編輯的感覺。

Spotify 的優點
就是歌多、分類清晰,Apple Music 的介面始終用不習慣,還是 Spotify 這樣簡單量大的分類最好了。
如果是冷門歌愛好者,Spotify 的音樂數量 “主觀地看” 應該是比 Apple Music 多的,至少就電音來講是如此。

SPOTIFY 有許多獨立西洋音樂作品 以及獨立電音作品
還有超好用的電台功能

確實華語歌越來越多,不過真正的精華在英文歌曲,一堆好歌等你去慢慢挖都挖不完

KKBOX 的優點
KKBOX 倒沒有甚麼太多好說的,如果常聽中文歌、K歌排行榜等等,KKBOX是唯一的選擇,
無論是冷門中文老歌或是現在的流行歌,很多都只有 KKBOX 獨家擁有版權。

==========================================
以串流做比較
KKBOX 是 WMA檔案 192KBPS
SPOTIFY則是 OGG檔案 320KBPS

軟體及APP優點
KKBOX 有 內建KTV式歌詞 名人一起聽功能 有介紹音樂的首頁 及各種音樂專題
SPOTIFY 有智慧電台 同步功能超強
桌面版的spotify可以免費用低音質聽串流,可以用看看有沒有自己要的歌

軟體及APP缺點
KKBOX DRM有限制最多登陸三台行動裝置(滿的話可以找客服清除)
解除包月很麻煩 要先在客服中心留言 之後還會接到電話問你問和解約

spotify 沒有限制 只是a裝置原本在聽 b裝置上線後一聽 a裝置就會自動停止

音樂資料庫比較
KKBOX 華人音樂最多 日本音樂也算齊全 西洋音樂很不齊 獨立音樂很少 韓國音樂也不齊
SPOTIFY 西洋音樂最齊全 還有獨立音樂 華人音樂普普 日本音樂跟韓國都非常不齊

==========================================
Spotify與KKBOX的最高音質選項,同一張CD(Performer, Publisher, CD cover)兩者的確有差,
尤其是古典音樂(或純acoustic),而且在中低階(號稱10萬等級)的音響上更是明顯(中高音域的純淨度)。

以這種類型的音樂來說,KKBOX最高等級的音質「普遍來說」聽起來比較像是Spotify的標準音質。
反而,一般流行歌曲在KKBOX的最高音質反而聽起來與Spotify Extreme音質差別就沒那麼大了。
320kbps OGG vs 320kbps AAC真的差那麼大嗎?

==========================================
感覺Spotify的歌不像KKBOX那麼糊
感覺KKBOX只有強烈的重低音,背景會糊,中高音還會有雜音
至於Spotify則好多了,雖然沒有等化器可以調,沒有強烈的蹦蹦蹦,不過聽起來很舒服很乾淨

可是KKBOX的說明中說它的歌是320k的;Spotify也說它的歌是320k的
都是320K會有差別嗎?

兩者都是寫320Kbps
可是聽起來就是spotify比較好

Spotify無庸置疑比其他音樂串流好很多
手機的音質還比電腦版好,記得要在手機的設定上調整音質到EXTREME(極致),原始設定好像是STANDARD(標準)

==========================================
Spotify有免費試用Premium 30天
但是要刷信用卡 試用期結束後每月會被自動扣款149元?
如果是的話要如何防止

如果滿意要繼續續訂的話,就不用做任何動作,繼續使用就好了
如果不滿意不想付錢使用它的話,就去退訂,在官網上有退訂的說明很清楚!

==========================================
使用Apple Music下載下來的音樂是會儲存在雲端?
還是手機內存呢?

從 Apple Music 下載的音樂檔是有 DRM 保護的,
換句話說,正常情況下只能用 Apple Music 的 APP 來播放。不然 DRM 保護就失去意義了。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使用中的A類擴大機
1.溫度大概60度左右 溫溫燙燙的
這個工作溫度正常嗎?

2.目前放個兩個8*8電腦用的風扇吹擴大機的散熱片
請問需要加風扇降溫嗎?

用測電腦的電子溫度
量到最高溫是大概60度上下(其實說是有點燙手的程度了)

因為空間問題所以擴大機擺的很裡面,所以空氣流通不好
用風扇去吹,吹了之後溫度都很穩定的低於40度

==========================================
將擴大機的工作溫度降低(50度以下)並不恰當
A類擴大機就因為有溫升這個"優點"才造就不凡的聲音

目前做的一部單端FET直交FET(OPT輸出)擴大機(輸出約3W)
待機狀態(無音量)
有風扇....51.1度C
無風扇....66.3度C

大音量(約80db)
有風扇....51.2度C
無風扇....71.1度C

溫度定在51.2度C +-0.1左右,
將溫度定在這裡,因為這個溫度的聲音最好聽,
若要將溫度降低或提高時,只要控制這顆風扇的風量即可,
當然溫度也會隨環境改變而有不同,但只要不離譜,溫度相差都在2-3度C內,
而且是越聽越好聽,開機的時間越長聲音更順耳更迷人,真的有管機與晶體機結合一起的味道,
千萬不要讓機器的溫度降到低於50度C,不然就失去了A類的特色及優點

風扇比較建議用抽的~
這樣機器內部溫度會北較均勻

==========================================
A類擴大機溫度較高
一般擴大機, 除非音量開得很大, 不然溫度不會很高
通風要好, 應該用不到電風扇

==========================================
8500並不是A類機,一般AB類的機子很少超過四十度。

==========================================
A類擴大機用風扇降溫, 會不會影響聲音表現
也就是說溫度會影響聲音表現嗎?(安全範圍)
比如說:38度與60度, 對聲音有影響嗎?

==========================================
風扇在音響上最大殺手,除了機械噪音外,電器雜訊也難避免
A類擴大機溫度變化本來就不大,最主要還是工作點有沒有跑掉

A類擴大機溫度應該很難38度(大材小用)

==========================================
任何擴大機用風扇降溫,或多或少都會影響聲音表現!

溫度也會影響聲音表現,尤其半導體,
反省之:剛開機和熱機後為何有所不同?
有些amp使用數小時後為何不及熱機後至未變差前來得細膩。

温度變化對聲音是有影響,
都可看到半導體在不同温度其雜訊會有變化的,這變化不認為沒有影響。

==========================================
靜態電流是設定的,不會受強制風冷一吹一排而改變。
溫度控制自動調整偏流是防止過熱用以下調偏流而有保護。
會設計風冷散熱的思維是省成本,就像pc power,幾百瓦持續耗功,採自然散熱要多大面積的散熱片,那一大塊金屬要多少錢。
所以風扇是最有效而又便宜的應用。

不讓溫度升高(強制冷卻)對零件的壽命一定有延長的效果,效果也大。

==========================================
功率晶體對於熱量十分敏感,適當的散熱可以改變晶體的電阻率 ( reistivity )。
低溫能令功率晶體的效能增快,而高溫則會令晶體效能變得不穩定。散熱也會加快晶體的「電子遷移」速度。
因為當熱量高時,電子的運動量也提高不少,因而會離開晶體表面,造成土丘及坑洞。當情況嚴重時,更會造成短路,燒毀晶體。
所以功率晶體上的散熱片是讓功率晶體正常工作的必要配備。

==========================================
MARANTZ 750A 擴大機的散熱原理

良好的散熱是確保擴大機正常工作的一個絕對必要的條件。
就擴大機而言,會有散熱問題產生的只有後級功率擴大機,
所以一般所看到有散熱片的,不是後級擴大機,就是前後級在一起的綜合擴大機,
這兩種擴大機散熱片擺置的方式,大概也有兩種;
一種是擺在機殼左右側,另外一種是把散熱片鎖在機殼內部。

現在我們就針對此兩種擺放的方式做個分析:

一、擺在機殼左右側

功率放大部份,是採用功率晶體,而左右聲道兩個功率晶體,就鎖在擴大機左側前後兩塊鋁製散熱片上,
因此開機數分鐘後,左側的溫度會明顯的提高到 30~40 度,但右邊的溫度還是沒有明顯的變化,
再等過一段時間後,整個機子(包括右側)會一直維持在這溫度,只要一直以適當的音量播放時,這溫度會一直保持,不會再隨時間的增加而繼續攀升,
即使連續聽兩三天也是這個溫度,因為它所產生的熱能,都能利用空氣的傳導而即時消散,絕不屯積。
假如想以大音量連續播放,譬如說開舞會..等,可用風扇直接吹左側的散熱片,加強它的散熱速度。

一般正常的音量播放,擴大機內部的變壓器溫度,可以維持不變,即使長時間運轉,最多也是溫溫的;
但是假設音量開得很大,甚至以它的全額電流在工作時,變壓器的溫度會逐漸升高,
假如機殼是密閉的,那變壓器所產生的高溫無法即時散掉,溫度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越來越高,最後導致聲音越來越差,甚至燒毀機子,
變壓器不像功率晶體有散熱片作輔助散熱,所以使用擴大機時,除了不要音量開的過大之外,750A特別在機殼的上下蓋都留有透氣孔,
用以加強功率晶體的進一步散熱能力,也讓變壓器能與外界的空氣產生對流的狀況,進而讓變壓器保持恆溫。
就整體而言,750A的整個散熱處理,比一般的擴大機處理的較好。

一般會導致功率晶體所產生的熱,無法透過散熱片即時排解的因素,
最主要的原因是音量過大,導致功率晶體瞬間所產生熱的速度,大於散熱鋁板的熱傳導的速度,此種情況時間一久,就會產生超負載,
就750A而言,此時它會啟動自我保護裝置,聲音會斷斷續續忽有忽無,此時只要將音量轉小,聲音即可恢復正常;
另外一種工作不正常的狀況,就是所推的喇叭效率過低,擴大機本身推不動此低效率喇叭,
此時最明顯的現象是,即使把音量旋鈕轉大,音量卻不會隨著加大,此時最好關機,否則可能會將擴大機燒毀。

二、散熱片鎖在機殼內部

現在一般市面上的擴大機,有些為了降低成本,都把散熱片鎖在機殼內部,
這對散熱片而言,猶如身處在一個密閉空間內,也就是說散熱片在這種環境下,根本無法有效散熱,
像這種機子只能靠散熱片底面與機殼接觸部份,做間接性熱傳導,
此種傳導方式,據估計只能散40%左右,也就是說,有將近60%的熱能,無法即時散掉而滯留在散熱片內部,
這種累積的結果,造成機殼越來越燙,這時整部機子的元件,都會呈現工作不穩的情況,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擴大機在聽一段時間後,會越聽越難聽的因素。

假如擴大機屬於高大寬鬆型的,因為內部空間大空氣對流較好,或許可撐久一點,
但對體積較小的迷你機就沒那麼好了,所以針對迷你機散熱的考量就變得格外重要了。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Canare, 優點是便宜!
四芯設計, 跟棉線一起纏繞, 外層有包覆和紙, 可以抗干擾,
音質比一般買音響附贈的喇叭線好蠻多的

兩者的差別在線徑, 3m內用4S6, 超過3m用4s8
4S8的低頻更有力, 音色比較亮, 輪廓明顯

4S6_4S8

3991554829

3991554828

1671066499

==========================================
4S8:
四蕊 16AWG 線內部填充棉線避震
16AWG = 1.31mm2,這粗細拿來當AV環繞線蠻剛好的

==========================================
4S6G
有G的代號是無氧銅OFC
線身不粗好拉線
相當中性的線材 隔離做的很好 拿來拉遠距離都沒問題

canare有數據又是PA跟錄音室常用線材
以日本對材質純度的要求來說 4S6G 材質更好
又是"日本製"的線材 可以考慮此型號

==========================================
用4S8比較好.
4S6G太細了,有效距離3M而已.

4S6G跟4S8都買過 接環繞幾乎沒差
兩聲道比較容易聽出差異 但也不是很大
所以選4S6或6G就好

要求高一點用粗點較好 粗點的df值(阻尼係數)會較佳
CANARE 4S8的線 頗粗
粗到差點塞不進後級的夾線器裡面

==========================================
canare 4s-8
剛開聲的聲音比較糊一點,
run in一天後就差不多了, 音色較屬於溫和有味道的款式

canare 4s8 一米價格約是85~90
一開聲就覺得清晰很多 RUN一陣子後還不錯
整體算是蠻平均的 不會較偏重於那方面

可以考慮canare 4s8 網拍也都買的到
一般建議用到hifi喇叭在換喇叭線, 十幾米弄下去也要上千

==========================================
Frequency Responce: 4S8好過4S11好過4S6
Frequency Responce 三條線都全頻平均。

911

913

4S8用作兩聲道鑑聽。
4S6用作AV多聲道,電腦音響。

4S8兩聲道鑑聽, 一開聲, 聲音還差過最細的金銀喇叭線。
使用90小時後, 就開揚了聲音全頻平均了。

==========================================
Single-wire喇叭線的安裝方式:
內部有四條喇叭線。
將內芯的喇叭線外皮剝除約1cm
將紅與粉紅,白與半透明用逆時針的方式重新絞緊。
紅色為正(+)極白色為負(-)極。左右聲道共計4條線。

P1040083
判斷喇叭線的頭尾方式可根據字體印刷的方向,前端為頭後端為尾。

P1040084

==========================================
喇叭線
Canare 4S6
Canare 4S8
Canare 4S11
Canare 4S12F
Canare 4S14F

==========================================
佳耐美CANARE音箱线四芯 4s8
聽感偏中低音,中高音跟泛音好像被減弱
高频是暗了点儿,不过音染少,耐听
声音还是很宽松的

==========================================
MOGAMI
一開聲, 聲音竟然超高, 高音高到接近刮耳的程度.
Run 個半小時, 不會了, 高音開始慢慢的溫下來
只是目前聲音感覺還是緊緊的放不開

MOGAMI 3104
感覺是高頻真的粉亮,
但不會刮耳,有一種清澈的感覺,可能run完了。

==========================================
pmU5.1 303
覺得差異有出來,但沒有太多
感覺就是比較飽,比較立體,似乎出力比較大似的
增加的效果大概都不超過10%
房間五坪, 這樣也花兩千多

pmU5.1 303 一米60左右
剛開聲滿乾澀的, run in一週後就好很多, 解析偏高的款式

==========================================
古河的線我覺得聲音偏軟
聽音樂不錯
但劇院用就不大合適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般的前級的負載對象,也就是後級的輸入阻抗都是幾萬歐姆的
而耳機大概都是幾百歐姆甚至幾十歐姆
對前級來說應該都是很沈重的負載

可以用前級的輸出(RCA或XLR)經過轉接線來接耳機嗎?

==========================================
若是管前級,最好選輸出變壓器耦合的,
電容交聯的面對低輸入阻抗的耳機可能會撐不住(後級也是,如mbl等)。

若是晶體前級,還是以輸出電流大、輸出阻抗低的比較好搭配,
例如用hitachi j49/k134 mosfet作輸出buffer級,推hd600(絕不是個好推的耳機)

==========================================
一般的管前級. 大多為交聯電容輸出的. 輸出阻抗高.
就別想去推耳機了. 除非是輸出變壓器型的

一般的晶體前級. 輸出電流能力夠強的. 大概也沒幾台
當這些機器輸出級電壓一高之後. 輸出電流可能只剩下數mA了. 根本控制不好耳機.
此外. 有些機種輸出端還串個電阻緩衝(防振盪).
有些串個10R. 有些還有串個330R的....

==========================================
前級會不會燒耳機或自燒?
要看前級有無過載的自保能力。

前級的推力是針對後級所需而設計的,
一般的後級輸入阻抗約數kΩ~數十上百kΩ,而且只需 1~2Vrms 的訊號電平,
再看耳機的阻抗約十幾Ω~數百Ω,有千倍之差。

1~2Vrms 對 HD650 (300Ω) 也是夠用,可先加轉接頭直推聽聽看,
或再加一電流放大器,只需數個mA~十數mA 就能滿足 HD650 的需求。

==========================================
綜擴當然可以推耳機
而且效果---聲音好到可以超過耳擴

==========================================
一個完整的功率放大線路通常有差動放大級, 電壓放大級跟功率放大級
而前級擴大機並沒有功率擴大這部分
回授及阻尼值也不是為了驅動耳機設定的

就算前級有保護功能
也要考慮到可能會發生的失真跟驅動力不足
但是聲音是一定會有

==========================================
簡單來說
如果前級放大倍率高,訊號輸出電平夠(聲音失不失真得看放大 OP & buffer),推耳機就夠用

反之前級前級放大倍率低或是根本沒放大,只是當做訊源選擇器,拿來推耳機聲音一定不好
但或許接後級推喇叭,聲音又很適合。一切都看系統來做調整到都可以接受的程度。

前級適不適合當耳擴?
如果是仿間廠製機,就不建議。
原因是很多廠製前級,不見得有考慮到細節,通常有一好沒兩好
有的後級是大功率後級,有的又不是,有的耳機阻抗靈敏度低但有的又高。沒辦法滿足所有消費者需求。
所以普遍認知都是前級當耳擴問題很大,一定不好。

前級定義太廣,有的在VR接上訊源選擇,幾條線拉一拉就夠,有的人則搞的很複雜。
也不少人用CD player耳機孔直接插著推耳機
此時會在乎耳幾孔內版子功率晶體或是設計是不是有驅動級嗎?

很多有數位音控的 CD player如wadia 調整最大音量(99)為 3~4 Vrms
調最大推耳機也是OK

==========================================
做過實驗,
前級輸出直接接耳機, 9點鐘以前聲音就是一個虛,
超過音量9點鐘聲音就開始嚴重失真, 到了約12點鐘就崩潰了,
這就是用前級直接接耳機 "推不動" 的表現了

前級輸出接上 HDAM BUFFER 再接耳機, 聲音就正常了,
只是出力仍不夠, 還不到威武有力的表現, 不過細節倒是蠻不錯的
把訊源聽換成輸出大的純DAC , 表現就又更好
很多小耳擴其實也就是一個緩衝電路 , 實驗到此結論就很清楚了

==========================================
很多低價耳擴. 輸出功率也不大. 基本上也跟前級一樣.
所以光用前級是可以推耳機的
如果使用後級輸出. 動態跟低頻會比較有力道跟層次感

==========================================
耳機單體阻抗低 產生一樣的跨壓比起輸入音箱的高阻抗需要更大的電流
如果電路的電流驅動能力不足就推不動 或可能輸出阻抗過大造成阻抗不匹配
以上情況處理就是後級電路的功用

至於耳機會不會燒掉就要看這個單體能承載的的瓦數
一般耳機在耳朵還沒爆掉的音量應該都還安全

基本上只要後一級的輸入阻抗大於前一級的輸出阻抗5-10倍以上 就可認為阻抗匹配良好
前級輸出600ohm 耳機32ohm
分壓下來嚴重阻抗不匹配 應該會很難聽
試了一下真的推不動 只有幾乎聽不到的聲音

==========================================
窪田式的前級拿來推耳機夠力嗎?

線路圖如下

IMG_1206
將39R 改為 3.3R
將1.2K 與VR3偏壓電路拆除改為只用一根1N4148偏壓.
MOSFET的偏壓重設即可推耳機. 至於其他小部份的修改. 要實測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測試
I/V muses02
LPF muses01
聲音是 中頻圓潤突出 高頻有著01的大氣 以及低頻力道 音場寬

改成
I/V muses01
LPF muses02
聲音就太悶 且音場小集中

測試出來是 LPF 改變聲音最大 感覺大概有65%
I/V 更換好像只有35%

一般幾乎都是 I/V 用高解析 LPF再用圓潤一點的來收 好像都不太一樣的聽感?
LPF 真的只是低通濾波而已嗎? 感覺測試起來它的效果最顯著!

==========================================
有些 DAC 晶片是電流輸出,
所以必須要外掛 I/V 電路,當然後續的 LPF 電路也要自己來。

有些 DAC 晶片是電壓輸出(就是已經內建 I/V 的意思),
甚至也有內建 LPF 電路的,這種的連外掛 LPF 都可能不需要。

所以 I/V 電路是針對只有電流輸出的 DAC 晶片,
電流源輸出的晶片是有其優點的,但最後出來的聲音還是得轉成電壓源,所以做的事情不複雜,OP 的選擇就比較容易些。

LPF 說起來是很簡單,看電路最後的輸出也是一顆 IC 而已,但實際上可能隱含了:
緩衝、放大、平衡訊號合併、cut-off 等工作,所以會以為改 LPF 對聲音影響最大,這樣講也不算錯。

剛剛也提到,I/V 的工作就只是將電流轉成電壓,細節能搞鬼的地方也不多,一開始就挑:
低雜訊、低失真、低偏壓偏流 的大都能搞定這一塊。

相對地 LPF 能動的手腳就太多,但也別忘記,要是 I/V 出來後的質不夠好,LPF 再怎麼變幫助也不大。
所以碰到電流輸出的 DAC 時,I/V 跟 LPF 一樣重要,這本來就是互相搭配的。

==========================================
DAC的類比部份分成I/V,低通及輸出(RCA/XLR)三部分用個別OP運算放大來做。

高階器材也用OP。
如好幾十萬的Esoteric K-01X在 I/V 是用新日本無線NJR的muses02,每聲道還用好幾顆。
只是大廠不會設計DIP IC座讓買家自行插拔,隨意換不同OP改變音色。

==========================================
一般LPF大多人用迴轉率高一點的OP,
像827之類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木頭做的四層櫃,泡水裂開了, 不過只有抽屜面板而已.
裂開的縫還滿大的又多而且時間已經過了很久了, 不知道還能不能補救

==========================================
可能是密底板.
可以買白膠來灌入裂開的縫. 全部裂開的縫都要灌入. 越深越好. 可以用薄片填充

然後抽屜面板向地上. 再用重物壓住. 書本.紅磚.最好了.
要平均的壓. 重重的壓. 要是壓不平. 可先釘6分小鐵釘釘平.

要壓抽屜面板的背面. 地上要平.要光滑. 白膠壓擠出來要用濕抹布擦乾淨.
要等3天再用. 一切就看能修復多少是多少.

本來這種密底板的家具就是怕水. 又不好修.
如果不是密底板也是可以如此修理. 萬一抽屜面板和抽屜的抽牆開了可以用螺絲鎖住

==========================================
如果櫃子是MDF貼皮的,大概就無法修了
MDF家具泡水貼皮整個起一包包水泡,還爆開脫落
MDF板材吸水會膨脹,軟化,變形
曬乾後整個家具慘不忍睹

==========================================
櫃子材質,只有四種
塑合板
MDF
木心板
夾板
就就這四樣.

==========================================
很多人會有個錯誤觀念
1. 系統板比木作便宜(錯了)
2. 不會吸水(錯了)

1.系統板說穿了就是塑合板

這麼多家的差異和價格上的不同在於來源
歐洲進口和東南亞的價格就差很多
雖然說是塑合板,但是密度來說比木心板還要高
加上表層貼的美耐皿,封邊用的ABS或是PVC
在工廠使用機器加工,黏著效果當然也會比較好
所以木作跟系統的價格差異
可以自已去衡量,很多東西,不是便宜就好
重點在技術,好的技術或許比較貴,但那是值得的

2.吸水的問題

不管你是木作還是系統
它的主成份還是木質,泡在水裡四小時,不管什麼東西都會壞
系統的好壞還取決於一點
那就是吸水率

把木心把放在水中泡四小時
它不會有問題嗎?
或許在外觀上看不到它的膨脹
但水分會保留在木頭本身造成木心板的逐漸潰爛、腐壞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通用型的黑膠調整尺規最好不要用,那種東西的誤差蠻大
最好的方式還是請會製圖朋友幫你做一張專用的調整圖
一般只要給出有效臂長跟超距就可以畫了
偏頭角在 A 點 跟 B 點上面的直切角度應該會差個兩三度
一般是抓這兩個角度的中間值以求整張片子的聲音內外圈差距不大。

2. VTA 的調整方式最好挑一張頻寬較大的鋼琴
一般來說太高的話低頻會很緊,殘響不足,太低的話高音會不夠清脆
一開始會從水平開始往上下測試。鋼琴不熟的可以用同時有小提琴跟大提琴的音樂
進入甜蜜點區域時候,可以聽到突然間大動態時聲音非常開闊,結像超穩
提琴會出現滑順感而不是摩擦的乾澀感,我想這是因為泛音結構開始完整
一般而言 VTA 的要求精度比超距跟偏頭角高很多,對聲音的影響較大

3. 最難的參數是抗滑
抗滑造成的聲音影響比較沒有像是 VTA 那種規律
目前看起來只有使用測試黑膠加上收音器材來測失真才有辦法調出甜蜜點
如果網兄有什麼好用的方式還請賜教

4. 唱放目前我聽得比較順耳的都是真空管的,我認為真空管唱放在釋放黑膠特有
的細微細節跟艷麗音色上面,還是有他獨特的魅力,但管唱放底噪真的大很多

5. 聽黑膠最大的收穫,是懂得欣賞五零年代的真空管刻片的魅力,尤其是 MONO 片
當調得好的時候,會聽得出來那時候的很多好片細節非常豐富,音色圓潤逼真
結像極為具體,空間感很好,動態強勁

玩黑膠最好還是有認識會玩的朋友,直接示範比較好
收唱片的話,看聽什麼為主,很多片子不貴可是也好聽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正常的情況都是火線

一般家用電源插座若為110V
其中一條是火線,而另一條是中性線
高中物理課本有提到,保險絲要接在火線上較安全
原因是在斷電時,可以切斷具有危險性的火線

==========================================
110V 交流室電的配置

下圖是一般電源變壓器接110V的接法
保險絲要配在火線上才有保護功能~超額漏電時,保險絲斷路,整機才會沒有電源

1442547966-66980172

電源座上有印L(火線),N(水線),G(中間的地線)
下圖是實際的配法
火線經過保險絲後直接到電源變壓器的0V-110V處的110V處
地線(如果您家的110V室電是3項的,就將地線接機殼(黃綠的那條粗線)

1442547966-2281655113

N線(水線)---接往電源開關---再由開關處接回變壓器的0V-110V的0V處

1442547966-1319212679

==========================================
保險絲功用,是因為家庭用電是採並聯,
當用同時使用太多電器時,總電阻會過低,而使總電流過大,發生超載,可能會引起火災或讓電器受損,
而保險絲就是要預防上述2種情形.

保險絲最好是裝在火線上,看高三物理課本(三民書局),這是書裡寫的,
參考書也寫"保險絲宜串聯在火線上而不宜在中性線上,如此方可避免裝設或是修理時觸電"

==========================================
三孔中
中間圓的是地線
大孔是水線
小孔是火線

而保險絲一般都是接在火線上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聲音要文字化就有一定的難度.
所以只能找過去類似發生的經驗來描述,
這也是為什麼,沒有體驗, 很難知道這什麼意思.
還是只有親耳多聽,也許有一天,你也會認同。

"原本聽不清楚的聲音變得更清楚,不該有聲音的地方變得更安靜,
小提琴、鋼琴的聲音更像真的,聲音快結束時細微的餘音也更明顯,
明顯到似乎聽得出空間到底有多大的感覺,

女聲唱歌時,輕重頓挫、咬字、發音、呼氣、吸氣也都能多聽到一些相關的聲音,
每個聲音要結束時,漸漸小聲到無聲的過程都比較聽得到,不會突然從有聲變無聲,
聲音突然變大或變小時,所有樂器的聲音幾乎都能到位,不會有誰慢一拍,
因為每個聲音都聽得清楚了,所以不會覺得是噪音,或覺得吵雜。"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