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BIT K2處理技術,即“20bit K2 processing”,是VICTOR公司專利開發的,
根據傳統CD的16bit信號的波形變化性態,描繪出一個平滑的類比信號,再以這個信號為基礎,進行20bit的量化,通過20bit的D/A轉換,輸出優質的類比信號,
利用這一技術所獲得的聲音音質細膩,質感柔滑,很少有數碼味。

其實 Z505/Z531/Z621 這三台聲音表現差異不大 (這三台才是真正的K2 Interface 有賣家說所有的Victor CDP都是K2 這點應該是錯誤的)
因為K2 Interface是需要有額外硬體元件的
價格方面以Z531最低 Z505貴一點 中央置盤與平衡桿加固機箱 很有高級機氣勢

大體來講Victor K2聽起來的感覺像細細描繪的工筆畫 就是有人常說的偏細的日式美感
對於喜歡動感 或厚實之類美感的人 或許不喜歡

XL-Z711 這台1988年出的CDP對於處理震動真的是花了不少功夫。查到的資料Z711重達將近12公斤。沒蓋蓋板跟有蓋蓋板聲音也是差超多的。沒有蓋板聲音也是浮浮漂漂,沒什麼氣勢。
上了蓋板聲音是既沉又穩,氣勢也跑出來了。應該是以前沒什麼防震技術,所以解決辦法就是固定,然後東西做得越重越好。這樣聲音就會沉穩。

這種舊型CDP是強在類比端,要拿來數位輸出要考慮一下。 711沒現在最夯的USB輸出。 也不能單獨當DAC。古早一點CDP都蠻划算的,當年訂價大概都是台幣近十萬起跳。現在保養得宜的中階老CDP大概一兩萬差不多就弄得到手。

舊型CDP類比端真的是很不賴。 耳機孔插K601、K701、RS1i都是推得有聲有色。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說WADIA 23是低端的WADIA CDP而WADIA 6是中檔CDP呢?

因為:

第一,WADIA的低端CDP由於價格限制,不使用TEAC的VRDS轉盤,而採用PIONEER倒置轉盤,WADIS 23是PIONEER倒置盤,WADIA 6是TEAC的VRDS盤。

第二,低端的WADIA CDP/DAC由於價格限制,放棄wadia 高價位機種採用四角圓柱支撐外形特徵,如WADIA 12,WADIA 23,而WADIA 6,WADIA 21就採用四角圓柱。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4年德國MBL推出的東西。當時的報價是6K多歐元,這個機器是標稱解碼精度為 24BIT,128倍超取樣(什麼?128倍取樣?沒錯,WADIA老款旗艦解碼WADIA 9才64倍,呵呵,被評論說成是超級解碼系統)。

它的入碟方式也是採用目前高端CDP擅長的TOP LOADING方式,把頂蓋往後面推,露出片倉,而且,片鎮上面印有MBL的標誌,轉盤部分採用的是玻璃鏡片的CD-PRO 2(一般非PRO級別採用塑膠鏡片)後面的輸出也很完備,DIGITAL方面有AES/EBU的平衡數碼輸出,S/P-DIF標準的RCA同軸數碼,還有就是塑膠光纖,ANALOG方面是RCA和XLR具備,電源部分有十組獨立電壓整流,重量達到了20KG,與1521D轉盤一樣,也算不輕了。

同樣作為德國品牌,MBL和BURMESTER,我覺得MBL的相對汁多味美一些,尤其是它的前後級作品,而BURMESTER更接近中性,透明自然,要說器材速度快,我傾向於BURMESTER,但要說喇叭誰快,我覺得BURMESTER使用帶式高音的喇叭和MBL的葫蘆喇叭都能夠做到瞬態反映良好,具體誰快取決於所搭配周邊器材的很多因素。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機

★★★★★Stax SR-Ω + SRM-T1S 103,000元(勝旗)(69/234)
★★★★Grado HP-2 17,000元(通用)(73/247)
★★★★Stax Lambda-Nova Signature/SRM-T1W 21,500元(耳機)/46,000元(驅動器)(勝旗)
★★★☆Stax Lambda-Nova Classic/SRM-3耳機/驅動器組合11,000元(耳機)/18,000元(驅動器)(勝旗)
★★★AKG 500 9,600元(益明)
★★★Beyerdynamic DT911 13,900元(福茂)
★★★Beyerdynamic DT990 13,200元(福茂)
★★★Sennheiser HD 580 Precision 11,000元(藝聲)
★★★Stax Lambda-Nova Basic System 16,000元(勝旗)
★★☆Audio-Technica ATH + A10 11,000元(商豪)
★★☆Sennheiser HD 545 Reference 8,500元(藝聲)
★★☆Stax SR34 6,500元(勝旗)
★★Grado SR60 2,500元(通用)
★★Koss Pro 4XTC 3,350元(商豪)
★★Sennheiser HD 340 4,100元(藝聲)
★☆AKG K44 2,600元(益明)

線材

  關於線材的龍虎榜,經過幾年的嘗試後,連我們都發覺有很多缺失與不足。因此從今年開始,我們都只列出推薦名單,而不特別以星數分出高下。是我們怕得罪廠商嗎?絕對不是!基本上在一定水準以上的線材,都有其優點與癖性,有些比較透明但卻清瘦,有些比較肥軟但蓬鬆,有些高頻延伸低頻則嫌不足,有些自然順暢但細節卻不是最多…在這種情形下,合適的搭配比花大錢買名牌貨成功的機率更大,所以列出名次高低並非絕對必要,也不能代表聲音表現。再一方面,目前線材的價錢已經貴到讓人無法忍受的程度,除非你是玩無可玩、百分之百的完美主義者,或者是線痴、線狂,否則我們實在不願推薦那麼貴的線材。花費數十萬添購一堆訊號線與喇叭線,結果真的比投資換一對好喇叭划算嗎?套用一段劉總編的話,希望能帶給你更多的省思。

  「現在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把目光的焦點集中在高價的線材上面,似乎一條線沒有一萬、二萬不可能好聽。在這種不正常消費心態的驅使下,廠商樂得順水推舟,每次有新的產品推出,價錢就往上加。就這樣,線材像台灣的房地產一樣,售價每年只有上升的份,不曾也永遠不要想它們會降價。我們贊同線材有越做越好的趨勢,也肯定線材有高下之分。但是,要消費者為了那麼一點的升級而付出那麼多的金錢,這似乎是不合理的金錢遊戲。因此,希望讀者們不要把目光只放在昂貴的線材上,只要弄清楚線材的個性,將線材與器材做最好的搭配,便宜的線材一樣可以發出昂貴線材的聲音。」

數位線

Audioquest Optilink Z(Toslink) 6,500元(卡門)
FURUKAWA GD-100SR 6,500元(仲敏)
Kimber Kable KCAG Digital Link 7,500元/M(博承)
Monarchy DR-1 6,000元(高泰)
Siltech HF-6 3,300元(每米不含接頭)(百聖)
Straight Wire Mega Link 6,500元(藝聲)

訊號線

Accuphase 7N線SLC-10 20,400元(一米一對)(台笙)
Acrotec 6N A2050 3,100元(勝旗)
Audio Research 李茲線20,500元(平衡線,1.5米一對)(太孚)
Cardas Quadlink 9,000元(一米一對)(文鴻)
Clearaudio銀線 12,600元(一米一對)(盈達)
Furukawa FA-2010 3,570元(一米一對)(仲敏)
Kimber Kable KCTG 23,000元/M(博承)
M.I.T MI-330 Terminator 58,000元(未特價時)(卡拉揚)
Siltech 80芯以上諸線29,400元(一米一對,附WBT頭)(4-80),120芯以上諸線 35,400元(一米一對,附WBT頭)(4-120)(百聖)
Straight Wire Virtuoso 15,000元/含WBT頭一對(藝聲)
Straight Wire Maestro 9,000元/含WBT頭一對(藝聲)
Symo SBI-8 9,500元(RCA/WBT頭,一米一對)(歐典)
Van den Hul MC Silver IT 32,000元;IMP 38,000元(一米一對)(藝聲)
Venture Black Reference 85,000元(RCA頭,一米一對)(怡眾)
XLO Signature簽名系列 29,000元(有屏蔽,一米一對)(怡眾)

喇叭線

Acrotec 6N S1050 600元(一米不含頭)(勝旗)
Audioquest水晶 650元/M(卡門)
Audio Research李茲線 32,000元(三米一對)(鈦孚)
Cardas Hexlink Golden Five 50,000元(三米一對)(文鴻)
Furukawa 7N Super PCOCC 16,500元/M(仲敏)
IXOS S601 220元/M;S602 495元/M;S603 135元/M;S604 355元/M(仲敏)
MIT MH-750E Terminator 140,000元(未特價時)(卡拉揚)
Pegasus 3D bass Master 2500元/一米(福發)
Siltech 80芯以上喇叭線 13,500元/M;120芯以上16,500元/M(百聖)
Straight Wire Virtuoso 45,000元/三米一對(藝聲)
Straight Wire Maestro 25,000元/三米一對(藝聲)
Symo 2,800/M(歐典)
XLO Pro Type 625 400元/一米(怡眾)

電源線

Audio Agile 5,000元(1.5M)、6500元(2.0M)(仩易)
Cardas Hexlink Five Power 12,000元(文鴻)
Furukawa 5N G-20SP 4,950元(1.5M)(仲敏)
Furukawa 6N G-335P 11,550元(1.5M)(仲敏)
Pegasus Power Master 14,000元(一米半)16,000元(兩米)18,000元(兩米半)20,000元(三米);Special Edition系列20,000(2M);18,000(1.5)(福發)
XLO PL-100 5,000元(怡眾)
OBL 2,800元(1.5M)、3,300元(2M)、3,800元(2.5M)(別超)
Sterling實售價9,500元(2M)(麥登)

★★★☆ Mission CyrusⅢ( 23-26期/音寶)NT30,500元
★★★☆ Naim Nait 3( 23-26期/志仁)NT42,000元
★★★☆ Triangle TE60( 23-26期/瑩昇)NT30,000元
★★★Audio Innovations Alto( 23-26期/飛歌行)一般面板NT23,500元,鍍鉻面板NT26,500元
★★Angel Heart A30(20-21期/唯真)NT16,000元
★★Cambridge P25MK.Ⅱ(20-21/音寶)已停止進口
★★Musical Fdelity E70(垣豐)NT30,500元
★★NAD 302(20-21期/濟正)NT8,500元
★★Onkyo A801(20-21期/雅士)NT13,125元
★★Rotel RA935BX(20-21期/雅士)NT11,900元
★Kenwood KA59(20-21期/垣慶)已停止進口

喇叭

★★★★JBL 4208(23期/P.249/功學社)約二萬餘元
★★★★Magnepan SMGc(24期/P.217/鈦孚)NT39,500元
★★★★ProAc Tablette Ⅲ(23期/P.253/垣慶)Nt25,000元
★★★★Ruark Sabre(24期/P.213/麥登)NT25,000元
★★★★Snell Type E Ⅲ(24期/P.220/愛爾法)NT45,000元
★★★★Tannoy D100(23期/P.232/功學社)約四萬餘元
★★★☆Genesis IM 5200(23期/P.245/藝聲)NT39,000元
★★★☆Genesis Genre 1(24期/P.209/藝聲)NT38,500元
★★★☆Monitor Audio Studio 2(24期/P.198/雅士)NT33,000元
★★★Allison AL 130(23期/P.241/藝聲)NT39,000元
★★★Audioum Comp.5(26期/P.193/仩易)NT32,000元
★★★Dynaudio Audience 5(23期/P.237/功學社)三萬以下
★★★JPW Ruby 2(26期/P.173/鈦孚)NT42,000元
★★★Quadral ShogunⅡ(24期/P.205/怡眾)NT35,000元
★★★Vision Acoustique MVⅡ(24期/P.201/瑩昇)NT35,000元
★★Cabasse Prao(26期/P.190/雅士)NT29,500元
★★KEF Q50(26期/P.177/爵昇)NT30,000元
★★Legacy Mini (26期/P.185/怡眾)NT25,300元
★★Monitor Audio R7 Gold MK.Ⅱ(20期/P.232/雅士)NT13,500元
★★Tannoy 603 MK.Ⅱ(20期/P.216/功學社)約一萬餘元
★☆AR-M1(20期/P.228/建弦電子)約NT8,000元
★☆Celestion 5MK.Ⅱ(21期/P231/垣慶)NT11,500元
★☆JM Lab DB219(26期/P181/音寶)NT27,500元
★☆Mision 760i SE(21期/P.236/音寶)NT12,000元
★☆Mision 764i (26期/P.196/音寶)NT31,500元
★☆Sound Dynamics SD-1000Ti(20期/P.220/飛歌行)NT14,500元
★B&W DM610i(21期/P.240/皇佳)NT13,000元
★JBL G200(21期/P.221/功學社)約一萬餘元
★KEF Q10(22期/P.264/爵昇)NT15,000元
★Prince P1000i(20期/P.224/大和)NT9,500元
★Wharfedale Diamond V(21期/P.226/音寶)NT9,500元,已停止進口

訊號線

IXOS 102 PC-OFC(仲敏)
Kimber Kable PBJ(博承)

喇叭線

Acrotec 6N-1010(勝旗)每公尺NT1,100元
Furukawa FS-207(仲敏)三公尺一對NT 2,520元

平價龍虎榜

受到篇幅與人力資源的限制,「音響論壇」不可能也無力大量地評論市場上為數眾多的平價音響器材。因此,我們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的兄弟刊物「唱片音響購買指南」,由與「音響論壇」相同的主筆來有系統地、大量地評論中低價位音響器材,相信應該能夠滿足大部份讀者的需要。

我們對於「平價」的定義是什麼呢?凡是單機售價在五萬元以下的,我們都將之列入平價音響之林。不過,雖然很多前/後級、CD轉盤/數位類比轉換器的單機價位都在五萬元以下,但是由於使用分體器材已經違反了「平價」的定義。所以,在這個榜單之中我們只列入CD唱盤、綜合擴大機、以及喇叭這三個項目。

如果您想要更深入也了解這個榜單,請您參閱第卅二期「唱片音響購買指南」裡面附有完整文字的榜單。或者您也可以參閱以往「唱片音響購買指南」相關的評論文字。

CD唱盤

★★★★☆ Aura CD50(29期/P.193/皇佳)黑色面板NT21,000元,鍍鉻面板NT 22,000元
★★★★California Audio Labs IconⅡ(28期/P.201/聆群)NT33,000元
★★★★Denon DCD 1290(29期/P.196/歌林)NT21,300元
★★★★Dynaco CDV-1(29期/P.203/勝旗)NT26,500元
★★★★Micromega Stage 1(30期/P.194/麥登)NT26,500元
★★★☆AMC CDM7(28期/P.193/濟正)NT13,000元
★★★☆Arcam Alha One(28期/P.197/文鴻)NT24,000元
★★★☆Philips CD951(30期/P.201/飛利浦)NT16,000元
★★★☆Philips LHH200(30期/P.204/飛利浦)NT35,000元
★★★Kenwood DP7050(29期/P.207/垣慶)NT18,000元
★★☆Rotel RCD940(30期/P.208/雅士)NT14,500元
★★Adcom GCD600 CD Changer(29期/P.189/百韻)NT28,600元
★★Denon DCD615(28期/P.205/歌林)NT10,800元
★★Mission DAD5(28期/P.209/音寶)NT19,500元
★★Sherwood CD3040R(30期/P.211/八方)NT9,400元
★★Teac CD3(28期/P.213/台笙)NT15,400元
★☆Philips CD931(30期/P.198/飛利浦)NT10,800元
★DH691R(29期/P.200/大和)NT6,500元

綜合擴大機

熟讀「音響桃花源」的老讀者就知道,我們並沒有單獨評論過任何一部綜合擴大機,而是透過搭配實驗的方式,由綜合擴大機與十幾二十對喇叭搭配的綜合表現之中,找出一部綜合擴大機的真正實力。我們相信,這比一般只聆聽過一二個搭配便撰寫評論的方式,要更為公平,可信度也應該更高。以下的排行,是由主筆們經由搭配多對喇叭之後的總合表現所決定的。但是我們也必須提醒您,搭配不當的四星級綜合擴大機,整體表現可能反而遜過搭配正確的三星級綜合擴大機。所以,仍然要請您務必要留心喇叭與綜合擴大機的搭配問題。

★★★★☆Sugden Stemfoort SF100(23-26期/佑遠)NT39,500元
★★★★☆Audiolab 8060(23-26期/上瑞)NT29,000元
★★★★Audio Innovations Series 700(23-26期/飛歌行)NT49,000元
★★★☆Arcam Delta 290(23-26期/文鴻)NT34,000元
★★★☆Meridian 551(23-26期/鈦孚)NT42,000元
★★★☆Mission CyrusⅢ(23-26期/音寶)NT30,500元
★★★☆Naim Nait 3(23-26期/志仁)NT42,000元
★★★☆Triangle TE60(23-26期/瑩昇)NT30,000元
★★★Audio Innovations Alto(23-26期/飛歌行)一般面板NT23,500元,鍍鉻面板NT26500元
★★Angel Heart A30(20-21期/唯真)NT16,000元
★★Cambridge P25MK.Ⅱ(20-21期/音寶)已停止進口
★★Musical Fideelity E70(垣豐)NT30,500元
★★NAD 302(20-21期/濟正)NT8,500元
★★Onkyo A801(20-21期/台音)NT8,000元
★★Rotel RA935BX(20-21期/雅士)NT13,125元
★Denon PMA680R(20-21期/歌林)NT11,900元
★Kenwood KA59(20-21期/垣慶)已停止進口

喇叭

★★★★★JBL 4208(23期/P.249/功學社)約二萬餘元
★★★★Magnepan SMGc(24期/P.217/鈦孚)NT39,500元
★★★★ProAc TabletteⅢ(23期/P.253/垣豐)NT25,000元
★★★★Ruark Sabre(24期/P.213/麥登)NT25,000元
★★★★Snell Type EⅢ(24期/P.220/愛爾法)NT45,000元
★★★★Tannoy D100(23期/P.233/功學社)約四萬餘元
★★★☆Genesis IM5200(23期/P.245/藝聲)NT39,000元
★★★☆Genesis Genre 1(24期/P.209/藝聲)NT38,500元
★★★☆Monitor Audio Studio 2(24期/P.198/雅士)NT 33,000元
★★★Allison AL130(23期/P.241/藝聲)NT39,000元
★★★Audium Comp .5(26期/P.193/仩易)NT32,000元
★★★Dynauido Audiece 5(23期/P.237/功學社)三萬元以下
★★★JPW Ruby 2(26期/P.173/鈦孚)NT42,000元
★★★Quadral Shogun Ⅱ(24期/P.205/怡眾)NT35,000元
★★★Vision Acoustique MVⅡ(24期/P.201/瑩昇)NT29,500元
★★Cabase Prao (26期/P.190/雅士)NT29,500元
★★KEF Q50(26期/P.177/爵昇)NT30,000元
★★Legacy Mini(26期/P.185/怡眾)NT25,300元
★★Monitor Audio R7 Gold MK.Ⅱ(20期/P.322/雅士)NT13,500元
★★Tannoy 603 MK.Ⅱ(20期/P.126/功學社)約一萬餘元
★☆AR-M1(20期/P.228/建弘電子)約NT8,000元
★☆Celstion 5 MK.Ⅱ(21期/P.231/垣慶)NT11,500元
★☆JM Lab DB29(26期/P.181/音寶)NT27,500元
★☆Mission 760i SE(21期/P.236/音寶)NT12,000元
★☆Mission 764i(26期/P.196/音寶)NT31,500元
★☆Sound Dyamics SD-1000Ti(20期/P.220/飛歌行)NT14,500元
★B&W DM610i(21期/P.240/皇佳)NT13,000元
★JBL G200(21期/P.221/功學社)約一萬餘元
★KEF Q10(22期/P.264/爵昇)NT15,000元
★Prince P1000i(20期/P.224/大和)NT9500元
★Wharfedale Diamond V(21期/P.226/音寶)NT9,500元,已停止進口

訊號線

IXOS 102 PC-OFC(仲敏)
Kimber Kable PBJ(博承)

喇叭線

Acrotec 6N-1010(勝旗)每公尺NT1,100元
Furukawa FS-207(仲敏)三公尺一對NT2,520元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VRDS的承盤&讀取部份應該穩定性和耐用度都不錯
如果中古機不確知之前的使用時數或狀況的話. 這方面或許也可考慮一下

2. TEAC的類比部份在本地似乎不甚討喜. 不過個人倒覺得至少還算中規中矩
如果不是對所謂音樂性已有定見. 它c/p值也不一定比較差

3. VRDS當轉盤的話我覺得蠻超值
如果未來有升級的打算. 接DAC也不錯

4. 負面因素大概是中古價偏低或比較不好脫手

Teac VRDS-20(定價台幣九萬多)
是VRDS-10, VRDS-25的上級機
曾獲Stereo Sound Best Buy榜單第三名
當轉盤仍相當不錯
Wadia也都是用Teac的VRDS承盤系統

Teac VRDS-7定價十萬日幣
(日本機當地售價,台灣代理商賣的價錢通常會貴上許多)
頭若故障通常調整即可修好,不必換頭
Marantz CD16定價十六萬日幣
使用CDM-4的頭,若故障較麻煩
兩者都曾上Stereo Sound 10-30萬日圓等級Best Buy榜
聲音總評價CD16比VRDS-7為佳
VRDS-7強在承盤系統(雖然是VRDS最差的第四級),弱在DA
若預算有限
以後升級當轉盤還不錯用
僅供參考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C處理能力的增強帶來了其應用範圍的擴大,對存儲設備介面的要求也水漲船高——至少,僅靠廉價是不行了。

Serial ATA(SATA)的串列點對點連接在保持廉價特色的同時突破了PATA的局限:簡直是串列介面必備的LVDS(低電壓差分信號)技術將連接距離提高了一倍,1米的長度完全能夠滿足PC機內存儲的要求;每個埠可連接的設備數目雖然從2個減少為 1個,但小巧的連接器卻讓同樣面積所能容納的埠數量成倍增加,結局不言自明;點對點連接構成相對先進的星形拓撲,可以顯著改善併發操作能力。在發展空間 上,令PATA難以逾越的150MB/s(1.5Gb/s,8b/10b編碼)只是SATA的起步帶寬,後續將會提高到300MB/s和600MB /s(下圖)。

SAS和SATA的發展路線圖

SAS和SATA的發展路線圖

儘管SATA與(並行)SCSI相比仍存在全方位的差距,但已不像PATA那麼明顯,SCSI陣營對此焉能視而不見?何況並行SCSI繼續發展的潛 力也很有限,步ATA的後塵轉向串列是遲早的事。Serial Attached SCSI(SAS)吸納SATA的物理層設計是一大妙招,然而怎樣運用同樣的串列點對點連接營造出比SATA更為複雜的拓撲結構,從而滿足企業級存儲系統 對性能、可靠性和可用性的要求,難度也是顯而易見的。

SAS不僅是在SATA的物理層上執行SCSI命令集那麼簡單,它還具備FC(Fibre Channel)的某些特性,這使其超越了SATA和(並行)SCSI的範疇(表1)。

表1:SATA、SAS和FC-AL主要特性對比

SAS和SATA物理層的相容性

雙埠

SAS的資料幀基於FCP(FC Protocol),還對SATA的物理層進行了增強——(在週邊設備端)添加第二埠支持,形成符合高可用性要求的雙埠(dual port)。

全雙工

並行ATA和SCSI都是發送和接收共用一組資料線,因此發送和接收不能同時進行,即所謂的半雙工(half duplex);SATA資料線由兩條傳送方向相反的差分信號對(LVDS,共4根)組成,發送(Tx)和接收(Rx)各走一路,為全雙工(full duplex)提供了物理上的可能。不過,SATA在一對信號線上傳送資料的同時需要用另一對信號線返回流控(flow control)資訊,所以仍然是半雙工;SAS則將一路資料所需的流控資訊與反向傳送的資料混合在一起,從而能在同樣的資料線上實現全雙工(下圖)。
 
SAS的全雙工工作示意圖

SAS的全雙工工作示意圖

寬鏈結

 物理鏈結(physical link)是SAS中的一個基礎概念,一條物理鏈結包括兩對差分信號線(Tx和Rx,即一條SATA線纜),傳輸方向相反,在兩個物理Phy之間形成通 路。兩個SAS埠之間可以建立起由多個物理鏈結構成的wide link(圖4),相應的埠也被稱做wide port,可以表示為N-wide link和N-wide port,N取值在1~4之間,代表物理鏈結的數量。1-wide link/port即narrow link/port,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硬碟,雙埠意味著兩個獨立的narrow port(雖然規格中並沒有將硬碟埠嚴格限定在1-wide,但單個物理鏈結所能提供的帶寬已經明顯超出硬碟的內部傳輸率,還可以降低成本和設計複雜 性),不能配置成一個2-wide port(2寬度埠)。
 
寬鏈結和寬埠

寬鏈結和寬埠

類似於PCI Express(×1~×32),SAS支援寬鏈結的主要出發點是獲得成倍的帶寬,這種並聯的方便性顯然要拜串列技術所賜。

帶寬

或許是考慮到2004年第一批SAS產品問世時SATA很可能已推出3.0Gb/s的第二代規格,SAS 1.0/1.1採取了直接支持3.0Gb/s並向下相容1.5Gb/s的策略。Marty Czekalski承認,包括7月8日T10會議上LSI Logic與Maxtor聯合演示系統在內的某些初期原型產品的確運行在1.5Gb/s,但都是在FPGA和現貨供應PHY(物理層)晶片基礎上開發的, 預計2003年年底將會有採用完全集成3Gb/s PHY晶片和ASIC設計的設備出現,並逐漸被業內接受。

量產的SAS設備會具有每埠3Gb/s的資料速率,SAS協定還允許全雙工操作,這意味著一台雙埠驅動器能夠達到12Gb/s的峰值吞吐率(理 論上限,持續時間取決於驅動器內部結構和緩存帶寬),而4-wide port(4寬度埠)更可以獲得24Gb/s(合2.4GB/s)的帶寬——超過PCI-X 2.0。

連接距離

為了提高連接距離,SAS發送和接收信號的電壓範圍都比SATA大為提高(表2)。在具體的連接距離指標上,最初宣稱是10米,新的資料則是大於6米(外 部線纜),似乎與信號速率從1.5Gb/s提高到3.0Gb/s有關。需要指出的是SAS規範裏面並沒有嚴格限定線纜長度,而是靠發送水準和接收敏感度來 考察,(製造商)通過檢測線纜特性來判定其所能達到的距離——高品質線纜可以連接得更遠,當然成本也更高。現在SAS線纜連接距離的要求已經提高到8米 (製造商仍可以花費更多,用更高品質的線纜求得更長的距離),通過3個擴展器(Expander)之後,SAS的連接距離能夠超過32米,與 Ultra160/320 SCSI的12米(15個設備)或25米(點對點)相比雖沒有明顯優勢,但也足以應付機內存儲設備連接和近距離DAS的要求了。

表2:SAS和SATA物理層的相容性

SATA、SAS和FC-AL主要特性對比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主機的採購使用都會使用的硬碟架構是 SAS + RAID-5 (15000RPM 快速,安全 )
但是目前同樣成本 買到的SAS硬碟容量卻是比 SATA (7200RPM) 要小很多.
是否有先進有嘗試過使用大容量的 SATA3 + 比較快一點的 RAID-10 來作為主機使用的RAID?
如果效能上不是差太多. 似乎是一個兼顧價格及容量的方式.
是否有比較過 SATA3 RAID-10 VS SAS RAID-5 兩組RAID的效能表現會如何呢?


一般消費市場可能買不到上面這種 10K 轉速的 SATA 硬碟, 通常都是只有 7.2K 而已, 相對的, 也會降到只有 70~75 IOPS 左右.

真要買到 10K SATA 的硬碟, 那個價格已經跟 10K SAS 差不了多少, 跟樓主所想像的價格會差很多.

另外還有一個因素要考慮: 即便兩者速度效能差不多, 也要考慮 SAS 介面原本設計成《全雙工》(Full-duplex), 而 SATA 介面則設計成只有《半雙工》(Half-duplex).

全雙工的優勢, 在循序大量寫入或是循序大量讀取的場合可能並不明顯, 但是若你的情境是短時間內非常多次的小資料量交易(Transaction)讀寫的話, 全雙工的效率會比半雙工好很多, 理論上效率應該可達一倍.

此外, 以上計算也並未計入 Hardware RAID Controller 的差異性, 高階的 RAID Controller 在計算 RAID-5/6 方面的能力非常傑出, 說不定還會勝過低階 RAID Controller 的 RAID-10 (在硬碟總量低於某個數量的時候).


----------
因為是在一台主機上的規劃.. 可以把它簡化為 使用同樣的高階 RAID CARD 6Gb/s 1GB catch,
SAS 15000RPM *3 RAID5 VS SATA3 7200RPM *4 RAID10 的比較.
所以理論上是否可以說是 IOPS 使用 SATA 會比 SAS 要低上可能只有一半.
但是讀寫速度可以差不多.
不知是否有人有實際類似的數據可供參考?

7.2K SATA 的 IOPS 大約只有 75 左右....所以, 可以簡化來計算:

7.2K SATA x4 RAID-10 = 75 x2 = 150 IOPS
15K SAS x3 RAID-5 = 200 x2 = 400 IOPS (但使用 RAID-5 會略減一些)

RAID Controller 對 RAID-10 沒有幫助, 因為 RAID-10 不需要運算
但高階 Controller 對 RAID-5 幫助很大, 所以原本 400 IOPS 應該往下降, 可以少降一些

再加上 SAS 有全雙工的優勢, SATA 只有半雙工, 怎麼算都是 SAS 的效能優於 SATA, 兩者相差應該不只一半以上....(150 vs. 400 IOPS)


----------
分享一些想法跟資訊
1.在企業市場未來SATA將會消失,將會統一採用SAS介面,根據需求區分轉速,但是7.2K的晶片是多工還是單工,目前未定
2.現行SATA與SAS硬碟在相同的IOP下,SAS硬碟的表現還是比SATA出色
3.SAS的耐用度真的有比較高
4.現行市場有利用記憶體或是SSD來作為介質來提高SATA的I/O效能(軟體如DataCore)


----------
Follow the formula to get some figures:
(# of disks must be sufficient to support the desired IOPS and performance)

10,000 rpm SATA drives HDD ~125-150 IOPS SATA 3 Gb/s
15,000 rpm SAS drives HDD ~175-210 IOPS SAS

Host-based mirroring/JFS (NAS): WPS=2*WPS
RAID 1+0: IOPS = RPS + 2 * WPS
RAID 5: IOPS = RPS + 4 * WPS
RAID 6: IOPS = RPS + 5 * WPS

Count = IOPS / target IOPS per drive
JFS- Journal File system
RPS-Reads per second
WPS-Writes per second
IOPS- I/O per second

> Customer data:
– Protection: midrange RAID 1+0
– Access time: 30 ms read response time
– Access rate: 3500 RPS and 500 WPS
– Capacity: 4000 GB
> RAID 1+0: IOPS = RPS + 2 * WPS = 3500 + 2(500) =4500 IOPs
> Goal decrease Access Time 25 ms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USB音頻傳輸,有一個規範,叫做“標準USB音頻規範”。這個規範有什麼用處和好處?

它的用處就在於,實現了以USB介面即時傳輸音頻信號。

它的好處就在於,直接集成在WINDOWS系統內,也就是說,只要符合這個規範的USB音頻產品,WINDOWS系統內的集成驅動就能直接支援,而不用廠商另外開發驅動程式。相反,如果某款USB音頻產品有自己的驅動程式,那麼它就是不支援這個規範的。(但不表示這個產品就不好,自己開發驅動本身是有研發實力的表現。)

在這個標準USB音頻規範下,有三種傳輸模式:同步、自適應,和非同步。

同步:標準的同步模式其實很少見,基本不太用到的,這裏省略。
自適應:大多數的產品(比如TI PCM270X、PCM290X系列)都是用的自適應傳輸模式。
非同步:這裏的非同步,才真正是AYRE QB9所大肆宣傳的非同步USB傳輸模式。
所以嚴格來說,所謂“非同步USB傳輸”,有個大前提,就是在標準USB音頻規範下而言。

那麼自適應傳輸模式和非同步傳輸模式到底有何區別呢?

這裏先要瞭解一下USB音頻處理的大致流程。電腦通過USB介面將音頻資料流程傳遞給DAC上的USB接收晶片,USB接收晶片一邊接收資料,一邊合成時鐘信號,然後轉化為標準的I2S或者SPDIF信號,再傳遞給後面的資料接收晶片,再之後的流程與一般的DAC就沒有分別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影響USB音頻音質的關鍵,就是USB接收晶片所合成的時鐘信號。

在自適應模式下,USB接收晶片,在合成時鐘信號的過程中,會根據USB傳輸速率的變化,對時鐘信號進行即時的調整。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USB傳輸速率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合成的時鐘信號。

舉個誇張點的例子:比如現在播放一段44.1K的音頻,當然就要求USB接收晶片合成一個44.1K的時鐘。而這個44.1K的時鐘,對應於USB傳輸的速率,比如,胡亂說一個,是200個資料包每秒。
也就是說,如果要讓USB接收晶片穩定的合成44.1K 的時鐘,USB傳輸速率,也必須穩定在200個資料包每秒。

但現在的問題是,USB傳輸的速度不可能這麼穩定,也許這一秒傳遞了200個資料包,而下一秒,突然增加到了400個。而這個時候,USB接收晶片會怎麼做?它會把實際合成的時鐘,提高到88.2K。如果再下一秒的USB速率又變為100個資料包每秒,那麼相應的合成時鐘就變成了22.05K。當然,這是一個極端誇張的例子。

可是為什麼USB接收晶片要這麼做?很簡單。因為如果USB接收晶片只是單純的合成44.1K的時鐘,每秒處理200個資料包,那麼一旦真的收到了400個或者100個資料包,緩存就會溢出,或者斷流。

所以,在自適應模式下,USB接收晶片所合成的時鐘信號,是隨USB口的傳輸速率即時變化的,傳輸速率是主,時鐘信號為從,USB傳輸速率的變化直接影響到合成的時鐘信號。那麼可想而知,這個時鐘信號的JITTER有多大。從而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會說,換品質好的USB線能提高音質。

那麼非同步傳輸是怎麼工作的呢?說起來更簡單,USB接收晶片現在只需要穩定的合成44.1K的時鐘,也就是說,現在這個時鐘與USB傳輸速率無關了。
可是如果這樣的話,緩存的問題怎麼解決?答案是,軟體控制。通過一套軟體,根據緩存的負載情況,即時的控制USB口的傳輸速率,從而保證緩存不會溢出或者斷流。在這種情況下,時鐘信號為主,傳輸速率為從,時鐘信號不受傳輸速率變化的影響,理論上這時的JITTER源,就只有工作晶振本身的誤差了。

這個方案,就是AYRE QB9所大肆宣傳的“非同步USB傳輸”模式。它的實現方式,就是通過TAS1020B這塊晶片,配合本地的6M晶振,還有關鍵的控制傳輸速率的固件,來完成。

而TAS1020B這塊晶片,是一塊可編程的晶片,並不是說用了這塊晶片就一定是非同步USB傳輸。DAC1USB,DA11用的也是這塊晶片,但都只用到了它的自適應模式,關鍵還是看固件怎麼寫。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的DAC設計,比拼的已經不是硬體,而是軟體了。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認識與套用音效卡的「S/PDIF」接頭

許多朋友都聽說過S/PDIF接頭,但它究竟是什麼?有什麼用處?恐怕許多朋友都並不瞭解。今天我們就簡單對S/PDIF接頭做一介紹,大家會發現,這真的是一項非常實用的技術。

初識S/PDIF接頭

  市面上許多好一點的音效卡上都提供了S/PDIF接頭,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新力和飛利浦數位接頭的英文縮寫)接頭是由Sony與Philips公司聯合制定的一種數位音瀕輸出接頭。廣泛套用在CD、音效卡及家用電器等方面。其主要作用就是改善CD音質,提高信噪比,給我們更純正的聽覺效果。S/PDIF技術套用在音效卡上的表現即是音效卡提供了S/PDIF In、S/PDIF Out接頭。如果有數位解碼器或者帶有數位音瀕解碼的音箱,你就可以使用S/PDIF接頭作為數碼音瀕輸出,使用外置的DAC(Digital- Analog Converter:數位→模擬轉換器,簡稱數模轉換器)進行解碼,以達到更好的音質。

  S/PDIF接頭一般有兩種,一種是RCA同軸接頭,另一種是TOSLINK光纜接頭。其中RCA接頭(如圖1)是非標準的,它的優點是阻抗恆定、有較寬的傳輸帶寬。在國際標準中,S/PDIF需要BNC接頭75歐姆電纜傳輸,然而很多廠商由於各種原因頻頻使用RCA接頭甚至使用3.5mm的小型立體聲接頭進行S/PDIF傳輸,久而久之RCA和3.5mm接頭就成為了一個「民間標準」。

圖1

S/PDIF接頭的套用

  圖2是一塊CMI 8738音效卡,圖3是它所提供的帶有S/PDIF In、Out接頭的子卡。這種帶有S/PDIF輸入輸出接頭的音效卡,可以實現與MD(Mini-Disc)播放器、CD播放器、功放、解碼器等設備的連接,實現音瀕流的光纖資料傳輸。這裡就以此音效卡為例,來講解一下S/PDIF接頭的套用。

圖2
圖2

圖3

圖3

S/PDIF In接頭的套用

  1、從內部光碟獲取音瀕流

  S/PDIF In接頭大家應該都有一些瞭解,它最常用的功能就是CD S/PDIF。只要通過兩芯的數位音瀕線將光碟背後的Audio Digital接頭與音效卡的CD S/PDIF接頭相連,即可通過音效卡上DAC將數位音瀕轉換成模擬聲音輸出,從而大幅提高信噪比。如果你沒有數位音瀕線的話,可以用普通的四芯音瀕線改造,就是那種一個四芯接頭上面連著三根線的音瀕線,找來美工刀,把音瀕線(如圖4 )從中間切開,這樣就形成了兩個接頭,我們要使用的是帶有兩根線的那個接頭,嘗試著把接頭插進光碟的數位接頭內,另一端連線到音效卡上的CD S/PDIF接頭即可。

圖4

圖4

  2、從外部獲取音瀕流

  由於具備了S/PDIF In接頭可以進行光纖輸入,CMI 8738音效卡的用途就增強了許多,除了和MD播放器相連以取得音瀕流以外,它也可以通過蓮花線從更高階的CD機、VCD、DVD機中取得音瀕流,甚至可以使用一些專業設備作為音源。

S/PDIF Out接頭的套用

  除了S/PDIF In接頭功能之外,S/PDIF Out接頭也非常值得關注。現在音效卡的S/PDIF Out接頭套用主要有三個方面:

  1、向MD輸出音源
  我們可以將MD播放器通過光纖線與S/PDIF Out接頭相連。有了這個接頭,我們就方便多了,要知道電腦、網路上的音樂資源幾乎是無限的啊。

  2、數位音箱回放
  關於數位音箱回放,就是由於擔心音效卡受到電腦內部的電磁干擾而致使音質變差,因此將音效卡DSP處理過的數位聲音通過S/PDIF Out接頭傳送到外接的數位音箱上,這樣就可以回放出純淨清澈的聲音了。

  3、進行DVD音瀕解碼
  雖然說CMI 8738音效卡已經具備了六聲道的輸出功能,但是為了得到更好的效果,或者是與已有的家庭影院相連接,它也可以直接把DVD的音瀕信號輸出到解碼器上,當然這也需要音效卡提供這樣的接頭。多聲道音效卡連接多聲道音箱的方法很多,但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多聲道音效卡使用多聲道模擬信號接頭連接多聲道揚聲器,這時候,音效卡傳輸到揚聲器的信號完全是模擬檔案類型的,這種方法可以兼顧3D遊戲和DVD視聽。另一種,是採用S/PDIF數位信號傳輸經過編碼的多聲道信號(Dolby Digital/DTS),這需要多聲道音箱具有Dolby Digital/DTS解碼功能,這樣一來S/PDIF Out接頭就將讀取的數位音瀕流不經CPU運算解碼,而直接傳到了功放的解碼器上進行解碼了,實現這一功能需要開啟DVD播放軟體的「S/PDIF Out」選項(如圖5 )。這時候,音效卡與揚聲器只需要一條數位信號線連接即可。RCA同軸電纜/3.5mm轉接線/光纖都可以用於S/PDIF信號的傳輸,不過這時候,除了經過多聲道編碼的音瀕信號能夠被正確還原至多聲道音箱以外,你聽到的其他所有聲音都只有雙聲道,因為這時音效卡輸出的只有一路PCM S/PDIF(未經壓縮的S/PDIF,僅僅支持雙聲道)數位信號,而非經過編碼的多聲道數位信號。要是你需要使用S/PDIF得到完全多聲道的效果,還需要另外組態一台PCM S/PDIF解碼器才行。

圖5

圖5

  無論你使用S/PDIF In還是S/PDIF Out接頭,都得在音效卡的驅動程式中開啟相應的選項,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它的作用。

具備S/PDIF接頭的音效卡

  那麼什麼樣的音效卡支持S/PDIF接頭呢?CMI 8738晶片也不是全支持這種接頭,它推出的聲音處理晶片CMI 8738/PCI-6CH包括好幾個型號:CMI 8738/PCI-6CH、MI8738/PCI-6CH-MX以及CMI8738/PCI-6CH-LX。其中前兩者提供了對S/PDIF接頭的支持,而後者卻省掉了這個接頭(大家在選購CMI 8738音效卡時可要注意喲)。SB Live! 5.1、Audigy和FM801晶片的音效卡同樣也提供了對S/PDIF接頭的支持,而且創新在這方面做的更為出色一些。

  對音質音效有較高要求的用戶,具備S/PDIF接頭的音效卡應該是一個明智的選項。

音效卡的S/PDIF接頭有何優點?

  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是SONY公司與 PHILIPS公司聯合制定的一般民眾、AES/EBU(專業)接頭。一般在數位音響設備、MD播放機和MP3播放機都會有Digital Out(數位輸出)的端子,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它直接將聲音信號輸入到音效卡,再通過軟體的控制實現數位聲音信號的輸入、輸出全部功能。它可以避免模擬連接所帶來的額外信號,減少噪音,並且可以減少模數、數模轉換和電壓不穩引起的信號損失。由於它能以20bit採樣音瀕,所以能在一個高精度的數位模式下,維持和處理音瀕信號。還有一些音效卡在電路板上增加了一個CD-S/PDIF接頭,專門為具備數位輸出的CD-ROM所設計的接頭。(GSF)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類比訊號線不同的是,一個數位資料的訊號中就可以包含所有聲道的訊號 (不管是 mono、二聲道還是120個聲道,這受限於傳輸線的承載訊號量) ,所以用一條線來傳送就可以了,因此數位輸出線一向只用一條線。

    至於同軸為什麼會被認為聲音比較好呢?
    其實應該說"光纖失真"了,光纖和同軸的差異在於,光纖多了一道"電 => 光 => 電"的步驟,聲音這種東西只要離開了儲存媒體,它沒有一定的正確性,(除非另一頭的DAC還有資料檢驗) 所以任何的轉換過程,會有若干...

不對,既然是「數位資料」,那就沒有失真問題。類比會衰減,數位不會,這是數位資料的特性。雖然光纖在傳送時,訊號承載媒介會做一次「電 => 光 => 電」的動作,但數位資料在這過程中,並沒有任何「轉換」動作。實際上做的是「複製」動作。如果數位資料用光纖傳遞會失真,那麼在電腦網路中最好的網路線應該是同軸了,但事實上相反,網路線是 光纖 > 雙絞 > 同軸。

那麼為什麼在音響界中,同軸被認為比光纖好呢?那是因為「jitter」而不是資料失真。音樂是非常重視「即時性」的,用音樂術語,就是重視「節拍」。如果兩個音之間的資料在傳送過程中慢了 0.5 秒送達,雖然資料的數位內容沒變,但在人耳的聽覺上,那兩個音之間就多了半拍,就不是一樣的音樂了。

據專業廠商的測試,同軸的 jitter 比光纖低。所以在音響界中,才會用同軸多於光纖。但那樣的 jitter ,差異甚至在 0.001 秒以下 (其實更小) 。對器材等級不夠高,樂器編制普通的聆聽者來說,有幾人能聽出來?我承認在我的系統下,我聽不出那 0.001 秒的節拍差異。但依我聽過的交響樂唱片來說,同一個指揮者,每次指揮同一首曲子時,節拍也不一定每次都一樣。如果這個指揮者,這次指揮的兩個音之間比上次多 0.01 秒,是不是要說這個指揮的功力不好,有誤差?

jitter 真的那麼重要嗎? 如果是像馬勒的交響曲這種大編制,幾十個樂器同時發聲的情形,說差 0.01秒會讓某些樂器發聲的先後秩序不一樣,那我相信 jitter 在這時很重要。但如果是多重奏、歌手演唱的情形, 0.01 秒的差異就不是那麼明顯了。


光纖輸出
同軸輸出
哪一種音質較佳?

光纖會比較好(因為頻寬比較寬)
最好的傳輸數碼信號的線材是多模光纖線
但由於很多低價光纖線的接頭做得並不好,接頭不好,接觸當然就會有問題,當然也就會造成聲音的失真,所以,很多人都轉向使用同軸線
錄音室有些已導入高階光纖線做聲音傳輸
但因為價格昂貴,所以一般不太會去使用

雖然目前市場上同軸線比光纖線還貴
但以未來性一定會以光纖取代同軸
目前主流為同軸,這部分也發展的比較成熟
所以發燒完家都會以同軸線為第一首選!!"

其實高級的同軸線已經夠一般家用了!!"(頻寬夠寬)
光纖線目前主要還是應用在高科技領域


光纖、同軸、USB那個好?

以前的說法:
光纖的聲音比較銳利
同軸的聲音比較溫暖
實際的情況是光纖沒啥好選的
而同軸線的聲音變化就比較多樣(因為有不同的接頭與線材可玩)

當初會有光纖SPDIF的規格出現
主要是要解決長距離傳輸的問題
同軸的傳輸是靠弱電訊號,距離一長就訊號衰退,是無可避免的障礙
說穿了用光纖接跟用同軸接,沒有什摩所謂的音質上的差異

有音質上的差異
也只在於
同軸有弱電的問題,傳輸電力一旦過長減弱,擴大機接受到的訊號
就有可能會出現error bit,而導致數位修正而產生音質上的差異
而光纖在於
在送出前做一次弱電訊號轉換光訊號
接收後又做一次光訊號轉換弱電訊號,擴大機才處理
而這兩次的轉換過程,不能保證是完完全全100%的轉換
可能有0.00001%的訊號遺失之類的,又得靠轉換修正
這也是影響音質的問題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