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體積大小的需求,跟您的聆聽空間大小有很大關係
如果是3~4坪空間,則低音單體約5~6吋即可
若是5~8坪,最好有8吋或以上
空間大喇叭太小,會低音不足,高音過量,刺耳不耐久聽
空間小喇叭太大,會低音太多..轟轟大作
要聽真空管機
首先要瞭解它有多種設計
晶體+真空管混血,通常是前級晶體+後級管機的綜合機
也有前級+後級都是純真空管的套組,但價格不便宜
目前許多diy台製真空管機,都是後級+音量控制而已
價格合理,但少了前級的增益,所以推力較有限
挑選喇叭時,要以效率稍高一些的喇叭為先,90db以上為佳
我建議您使用的就是後級+音量控制管機
這種管機後級又有2種設計
一種叫單端,每聲道只用一支功率管,瓦數從0.x~幾十瓦
另一種叫推挽,每聲道用二支功率管并聯,瓦數大很多,10~百瓦都有
內部線路有搭棚拉線和使用電路板二種
單端+搭棚拉線的設計是追求音質純度的極致
這種管機,活生感十足,音樂性極佳,
零件選用得宜,用個30年也不易故障
可以搜尋"音響駭客"或"管迷工坊",看看人家的設計
其實價格也還好,30~40K就能有了不起的效果
只要您的空間不是很大,60K左右就可以組出很棒的音響
另外,國產DIY喇叭,"唐竹音響"也有網站可參考
都是用國外知名品牌單體,音箱材質美觀,價格又實在
再來就是功率管的瞭解,
三極管的音色優於五極管,但三極管瓦數普遍較低
五極管常被用於推挽設計,包刮前面說的混血管機
三極管很有名的就是300B,只有8瓦
瓦數小一些有2A3,45或71A,分別是3.5/2/0.7瓦
瓦數越小,越要注意喇叭效率
瓦數大的三極管有211或805等,有20~45瓦,但成品機價格高很多
我個人最推薦的是2A3,它的音域最寬廣,聽各類音樂都適合
不像300B只有中音較佳,聽搖滾樂有點沒勁
許多知識,可以進網站看一看,會懂很多
音響駭客或管迷工坊也有喇叭可參考
尤其是音響駭客,老闆是真空管DIY的行家
網站架設應該有10年之久了!!
一般的品牌音響店家,說實在的我已經很少去往來...
- Sep 25 Sun 2011 05:05
管機入門,可以簡單,也可以很複雜!!
- Sep 18 Sun 2011 10:41
飛利浦CDP的老系統之聲
Marantz CD19a,ROTEL RCD-971,MICROMEGA STAGE 6,上一代的ROTEL RCD-975,CREEK CD42,AMC CDM7、CD6。在這些東西中老系統的飛利浦之聲蠻吸引我的,尤其ROTEL的上一代跟這一代之間的差異最為代表性,上一代音樂性流暢,聲音厚實,這一代走向活潑高解析。Marantz 柔美,有點像是加了一個柔焦鏡。STAGE 6更美一些,可是可能修飾頗多,這不太對我胃口。而STAGE 跟Marantz CD19a都是新一代平價轉盤CDM12.1或12.4的結構,差別都是在類比線路的調音,這個,我是覺得屬於比較不難搞的部份,傳動結構的體質頗為重要。
轉錄一個前輩對於轉盤的評價:「PROCEED(PDT-2,PDT-3 or PCD-2)機器雖然上市己一段時間但其穩定的程度絕對超乎你的想像!而其拾音系統是採用PHILIPS最令人稱譽的CDM-1,整個拾音結構以全鋁鑄造(以杜絕不必要的諧振!)而最精彩的部份就是以“蔡司”鏡片為鐳射鏡面(當初是PHILIPS不惜成本之作)跟目前一般全是塑膠的產品相比起來實在是 HI-END 多了!談到製造品質又是一絕,相信以如雷貫耳的“Mark Levinson”為背書,這一點是沒啥爭議的,內部用料發燒,十足HI-END架勢,令人玩味的是這樣一台空前(算不上絕後!)的CD竟是出現在 “Mark Levinson”的副牌上………你所列出的其他器材中都有其特色,SONY的個性太重,不太客觀,雖然他的轉盤結構是一絕,但在使用(實用)上有些不太方便……. 而marantz CD-67mkII同屬PHILIPS結構(採CDM-12.1),不如找一台狀況佳的CD-16(至少是很穩定的CDM-4,但其LENS同樣是塑膠)」
之後,說真的,我在試聽很多採用不同傳動結構的CD PLAYER之後,頗贊成這樣的說法。我一些朋友都跟著我用CDM4或有人用到CDM1的東西,其中大多是從CDM-12.1跳過來的。
這些只是企圖比較完整的說明我選擇CD PLAYER的想法與實踐的結果。並不是要說Marantz CD19a的評價。基本上,我是先不管東西要多少錢的,先去找真的覺得不錯的東西,然後再來想怎麼用最省錢的方法達成目標。
關於marantz cd63mkII和cambridge d500
客觀上來說也一直是平價機種中一些人樂於推薦的,這也表示算是不錯的東西。
通常平價cd player要避免生硬的數碼聲,這點不是靠解碼晶片,是靠類比線路。marantz 在這點採取的策略是所謂的hm什麼線路,聽感上是一種「柔美化」,好聽是不能否認,只是針對這邊釵h使用「照妖鏡」式耳機的樂友,我會建議「更誠實」的 cd player,AMC CD 8B。
至於cambridge d500,其實不錯,但是對我而言跟NAD 3020,或ROTEL平價機種,差距十分有限,也難逃平價晶體機活生感不夠的通病,這種機器,聽流行樂還可以,聽爵士就有沒什麼氣氛,聽古典就有點粗糙。
近來狠狠的聽了Marantz CD19a(1萬8),ROTEL RCD-971(1萬9),MICROMEGA STAGE 6(3萬5),然後順便聽的,有ROTEL RCD-951(1萬4),上一代的ROTEL RCD-975(1萬4),CREEK CD42(1萬8),AMC CDM7(已停產,原價1萬8左右)。
試聽的東西大抵都是用管機推HARBETH6號這樣的組合來換CD PLAYER試聽。
大概說來對這些聲音的走向心理有個底了,我發現比較老系統的飛利浦之聲蠻吸引我的,尤其ROTEL的上一代跟這一代之間的差異最為代表性,上一代音樂性流暢,聲音厚實,這一代走向活潑高解析。Marantz 柔美,有點像是加了一個柔焦鏡。STAGE 6更美一些,可是可能修飾頗多,這不太對我胃口。
聽著聽著,我發現ROTEL RCD-975的聲音頗對我的胃口,本來心想大概就是這個了吧,誰知之後隨便抱來一起聽聽看的機器中,一台AMC CDM7的聲音卻吸引了我,在那些我聽得最熟的CD中出現了新的東西,不是什麼解析度的問題,是感情跟活力。查一查它的資料:傳動結構CDM4(非常著名最有音樂性的傳動結構之一,大概僅有最高階的CDM1贏它,不過價錢一定三級跳),飛利浦SAA7323位元流DAC晶片,模組可換,類比放大部分是以 5532 OP放大為主的單端輸出。
- Jul 11 Mon 2011 14:48
C/P值很高的耳機GRADO SR-60
一副好的耳機,可以比得上10倍價錢的喇叭,
那時最吸引我的就是由 GRADO 出的 SR-60了,
因為它是一副C/P值很高的耳機, 是當時最便宜得獎最多的耳機!!
基本上,GRADO沒上耳擴一樣可以推的動.
而且很重要的是.GRADO是一個很有個性的耳機,耳擴加的不好不如不要加.
GRADO需要搭配適合的耳擴.
GRADO不會不好推,不加耳擴細節一樣很漂亮.
只不過加到了適合的耳擴,呵呵.....可是會讓人回味無窮阿.....
Grado的耳機如果找不到配的很好的耳擴
還是不要配來的好 更何況SR60其實不大需要耳擴
SR-60的c/p值的確非常高呢! 很棒的耳機~
個人覺得可以考慮將耳罩換成SR-80的, 聲音穿透更佳
而且戴起來更舒服喔!
現在是使用Grado sr-80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sr-80似乎比sr-60重一點點
因為有戴眼鏡,剛開始戴的時候覺得耳朵不舒服
後來聽網路的建議,狠下心來把他拉鬆一點,就比較適應了
SR60整個組裝和外型、質感都不好,比一般市售500的耳機還糟
因為耳機夾著頭不舒服,因此必須扳開頭上的那根頭帶,那感覺跟扳衣架差不多
耳機棒棒上面的那兩粒黑黑....的東西(像衣架尖端的那種構造),
也不是很牢固,我已經掉了一顆
因此有的時候一邊的耳機會從洞裡掉出來
戴上耳機的時候,耳機會在兩邊轉來轉去,而且戴起來挺悶的,感覺也不舒適
可以說是○人體工學設計,好像隨便裝一裝就拿出來賣的樣子
耳罩的海綿在使用一年之後,就會漸漸風化成黃色的破爛樣
整個看起來就很糟
Grado的耳機C/P值相當高喔
低音punch也能夠兼顧到
不過人體工學實在是有點糟....(尤其是頭帶部分)
SR60最大的優點是以一支1900的耳機來說,聲音算不錯了
SR-60的價錢是2200
後來變成2600
現在變成2900....還真是貴!
SR-80一直是賣3200
SR60便宜好用
效率超高
根本不需要耳機擴大機
沒有推不動的道理
因為個人有戴眼鏡
常帶會壓迫耳朵
有時我乾脆直接拿來當喇叭操也沒問題
放在桌上音量開到最大當雙聲道喇叭
sr60在低頻+音染,在流行樂上表現很出色。
而且不太需要耳擴推。(可以用,但花了錢改變不多)
SR-60好東西
第一次使用感覺好像沒有戴耳機
音色輕鬆自然
跟日系電子廠商所出產品完全不同
原來音樂是可以這樣子聽的
一般使用者用這個
已經可以打死一票人了
不過有地方要注意
海綿建議多買一組備用
SR-60是開放式,主要是要去圖書館或路上聽的。
養耳擴又會想要養訊源,養訊源後又想要養線材,線材養完了後就想養電源.
最後進入無間地獄
不過話說回來,Alessandro M1的確更需要耳擴,而且不好挑.
但是不加耳擴其實也不錯了.因為耳擴的確要搭的好真的很貴.
Grado/Alenssandro 的耳機不需要耳擴其實是個誤解,一般器材在推 Grado/Alessandro 的耳機多少都有高音亂飄的缺點,找到對味的耳擴, 高音柔美、低頻有彈性,整隻耳機的表現會更全面。很多人放棄 Alessandro M1 就是因為覺得他音色太尖,大多是因為這個誤解所導致。
從另外一方面看起來,其實 Grado/Alessandro 的耳機要推得好也不簡單,好推不僅僅是音量夠就可以,重點在於耳機本身的長處容不容易發揮。
SR80的海綿耳罩可以拿來洗嗎?
海綿耳罩可以拿來洗,用一點點洗碗精稀釋到可以起泡後,
把海棉放進去輕輕搓,不要擰,等起泡後放進去清水泡直到沒有泡泡,
最後陰乾,水份太多可以用擠的,不要扭喔
剛買來的時後~~可多洗幾次哦~
把海綿的膠泡軟~~戴起來會更舒服哦~~
鎖定了Grado代工的Alessandro Music系列,
M1的確相較於SR80,音染少的很多(所以相對的,甜味以及溫暖就沒了)因此是相對中性的,
M1聲音很直接,解析力極高,有著照妖鏡般的實力(Alessandro的耳機都有這樣的特色),只是音場較小,聲音比較刺激,要搭配得悅耳耐聽,前端的器材適合柔美走向為佳。
我的經驗,耳機這種東西,非常的個人,就算是聽的音樂很類似,每個人喜歡的部份不見得會一樣。唯一可以提供的意見就是
不要一味的追高,拿出你平常喜歡的音樂,分一些類型,簡單的比較,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哪根心弦被觸動了,世界是不是變成了你願意沈浸的顏色
那就應該是適合的耳機嘍。
北部哪裡有賣 Grado ,
可以問問音悅音響、品嘉音響、越點音響 , 之前好像看過有賣
再不然 , 雅拍搜尋一下『 Grado 』
- Jun 30 Thu 2011 11:54
股票除權除息日知識
1.除權就是發放股票股利;而除息則是發放現金股利
當該公司採放股票股利時,除權當天股價會往下掉,比如說該公司發放一元股票股利代表說公司股本每一千股會增加一百股也就是十分之一的意思,相較於股票價格會是除權前一天的90%,以此類推,公司發放股票股利會使公司股本變大,除非公司未來時點盈餘會較目前增加否則近年來公司都不大願意以高額股票股利來分配盈餘
當該公司採放現金股利,除息當天股價也會往下掉,比如說該公司發放五元現金股利,以台積電來說假設除息前股價為50那除息當天就會以45元為其股票價格,在試投資人對此價格是否已經達到投資的標準,如果因為除權息導致公司股票價值低估,那股價就會展開填權行情
2.除息日簡單的來說,以上市公司為發放現金股利而停止過戶的第一天,往前推算二個營業日,就是除息日,在除息日以及該日以後所買進之證券,即不再具有領取現金股利之權利。
至於除權日,其計算方式亦和除息日相同,以上市公司為了增資配發股票股利而停止過戶的第一天,往前推算二個營業日,就是除權日,同樣的,在除權日以及該日以後所進之證券,即不得享有該次增資配股之權利。
3.在公司開完股東會後,會停止過戶
在停止過戶期間買他們的股票是不會配到股息的
最後過戶日就是最後一天計算配息的日子
所以在最後過戶日買;是可以配到股息的
4.停止過戶日前第六個營業日起,為融券最後回補日,應還券了結。
何謂除息日、除權日(停止過戶日)
除息日簡單的來說,以上市公司為發放現金股利而停止過戶的第一天,往前推算二個營業日,就是除息日,在除息日以及該日以後所買進之證券,即不再具有領取現金股利之權利。
至於除權日,其計算方式亦和除息日相同,以上市公司為了增資配發股票股利而停止過戶的第一天,往前推算二個營業日,就是除權日,同樣的,在除權日以及該日以後所進之證券,即不得享有該次增資配股之權利。
5.當發行公司決定增資配股或分派股利、股息時,需訂定某一日為除息除權基準日,因股東名冊常會有所更動,所以以該日為基準日,依該日的實際股東名冊為準分派股利股息。
停止過戶期間只是不能私下轉讓,在市場上仍然可以進出買賣
投資人如果想參加除權除息,必須最晚在除權或除息日的前一交易日買入該股票,這樣,就有權分配股票的股息了
舉例,如果某家公司的除權/息基準日定在8/12,根據下面推算
8/3 星期三:成交日(要在這天買進才含權值,賣出就沒有參加除權)
8/4 星期四:除權/息交易日(這天價格已經除下來)
8/5 星期五:最後過戶日
(在這天手中仍有持股或是在這天辦理過戶完成,才有權值)
8/8 星期一:停止過戶日(8/8~8/12)
8/9 星期二
8/10 星期三
8/11 星期四
8/12 星期五:除權/息基準日
6.意思就是說禁止融資買進.
(一)、融資年期限為一年融券期限為半年。
(二)、融資買進之股票仍享有股東應有之權益,如召開股東大會,臨時股東會,現金增資,除權除息。在停止過戶日前,由證券金融公司及自辦信用證券商代辦過戶。
(三)、停止過戶日前5個營業日起停止融資買進三天。
(四)、停止過戶日前七個營業日起停止融券賣出5天。
(五)、停止過戶日前6個營業日為融券最後回補日,融券者須於最後回補日買進股票還券了結,便於融資的投資人辦理過戶。因為融券放空的股票是來自於融資買進存放在授信機構當抵押品的股票,因融資買進股票的投資人享有股東應有之權利,但融券賣出股票時,在交易市場中買進融券放空的股票亦享有股東的權益,因此一張股票有產生兩個權利問題,因此在停止過戶日前6個營業日融券放空的投資人必須強制回補,回補的股票還給原融資買進的投資人以便辦理過戶手續,否則會產生權利糾紛的問題。
(六)、除權除息交易日起停止融資現金償還二天(包括除權除息交易日)
(七)、融資或融券餘額達該種股票上市股份之25%時;暫停融資買進,俟其餘額低於18%,再恢復融資買進。
(八)、第一類股票市價低於面額五成及第二類股票市價低於面額8成時,暫停融資買進,俟其價格分別回升到面額5成及8成以上,且持續2個營業日時,再恢復融資買進。
(九)、融券交易的股票;若每股市價連續二個營業日低於13元時,必須暫停融券賣出;俟其市價回升到13元以上,且持續6個營業日時,再行恢復融券交易。
(十)、融券餘額超過融資餘額時,暫停融券賣出;俟其餘額平衡時,再恢復融資交易。 (如有變動依主管機關規定為準)
7.意思就是這段時間裡禁止融卷放空.
(一)、融資年期限為一年融券期限為半年。
(二)、融資買進之股票仍享有股東應有之權益,如召開股東大會,臨時股東會,現金增資,除權除息。在停止過戶日前,由證券金融公司及自辦信用證券商代辦過戶。
(三)、停止過戶日前5個營業日起停止融資買進三天。
(四)、停止過戶日前七個營業日起停止融券賣出5天。
(五)、停止過戶日前6個營業日為融券最後回補日,融券者須於最後回補日買進股票還券了結,便於融資的投資人辦理過戶。因為融券放空的股票是來自於融資買進存放在授信機構當抵押品的股票,因融資買進股票的投資人享有股東應有之權利,但融券賣出股票時,在交易市場中買進融券放空的股票亦享有股東的權益,因此一張股票有產生兩個權利問題,因此在停止過戶日前6個營業日融券放空的投資人必須強制回補,回補的股票還給原融資買進的投資人以便辦理過戶手續,否則會產生權利糾紛的問題。
(六)、除權除息交易日起停止融資現金償還二天(包括除權除息交易日)
(七)、融資或融券餘額達該種股票上市股份之25%時;暫停融資買進,俟其餘額低於18%,再恢復融資買進。
(八)、第一類股票市價低於面額五成及第二類股票市價低於面額8成時,暫停融資買進,俟其價格分別回升到面額5成及8成以上,且持續2個營業日時,再恢復融資買進。
(九)、融券交易的股票;若每股市價連續二個營業日低於13元時,必須暫停融券賣出;俟其市價回升到13元以上,且持續6個營業日時,再行恢復融券交易。
(十)、融券餘額超過融資餘額時,暫停融券賣出;俟其餘額平衡時,再恢復融資交易。 (如有變動依主管機關規定為準)
- Jun 14 Tue 2011 10:03
車禍獅子大開口的防範措施
車禍賠償,民法,分成3個部份
1.醫療的費用:要有醫療收據,民法第191-2條
2.減少勞動力的損失:就是薪水賠償,民法第193條
3.非財產上的損害:就是精神賠償,民法第195條
不管和不和解,賠償金有幾個部分
1.醫療費用
2.修車費用
3.家人來往探視,之後上班上課需要休養時無法騎車,需要坐計程車的車費
(以上這些只要有收據,機車有保強制險都可以理賠,12須檢附收據)
再來是精神賠償的部分
1.醫生的診斷書
越詳細越好,醫生建議需要休養的天數,之後的復建工作或看中醫等等,需要求償的部分可以概估
2.因為住院衍生的一些費用
例如請看護 家人因請假早成的工作損失
3.工作請假的時間造成的損失
4.精神上的不適 (一般是包個紅包,幾千到幾萬,視受的傷而定)
最好是在六個月內調解完畢
要不然過刑事追訴期你要告民事要等很久,更是精神上的折磨
有防範措施
1. 事故發生當時,都由手機報110報警,請警察來畫圖、做筆錄,並報119叫救護車送區域醫院以上等級且具足夠醫療能力處理緊急事故之醫院
(日後不會被賴肇逃意圖或無意面對事故)
2. 堅持將對方送醫,請醫師完成所有可能的檢查,就算自費或幫對方出都可以,並在當天開立診斷證明書(甲、乙最少各一份),載明病患當時的狀況與預後情形。
(診斷書上寫得很清楚對方只有外傷,並無其他內傷及腦震盪之可能)
- Jun 09 Thu 2011 15:31
[理財]月報、季報、半年報以及年報公佈時間
證券交易法的規定
公開發行公司必須公告的財報有月報、季報、半年報以及年報
[月報]
發佈時間是在次月的10日之前,只需要提供營收不需要獲利
[季報]
發佈時間是4月30日及10月31日前,需要提供獲利狀況
[半年報]
發佈時間是8月31日前,除了提供獲利還需要提供合併報表
[年報]
發佈時間是次年的4月30日日前,需提供最完整的財務資料
除了年報其餘財報對股價影響都比較即時且波動甚大
很多公司在月報的營收表現都很亮麗
股價亦隨時上揚
但 [季報] 與 [半年報] 卻往往發現獲利可能差異甚大
股價就會有比較 『大的修正』
所以每年季報與半年報公佈的時間
股價往往都會有比較 『大的波動』
- Jun 09 Thu 2011 09:39
SUV: ix35 + Luxgen7 SUV 兩台車的差異
1. Santa Fe,懸吊真的太軟,還是ix35/CRV/U7比較像歐洲車的硬Q
2. ix35的變速箱有BMW的fu,稍給壓力就退檔,甚至連退2檔
3. ix35人體工學比U7好,不管是座椅包覆性,全車3點式安全帶,後座中央頭枕...
4. 爬坡時,U7只要2千多轉就扭力湧現,ix35則要退檔至4千轉左右才夠力
5. U7配備比ix35好很多,像渦輪,i-key,電動記憶座椅,10吋DVD數位電視,倒車攝影,電動尾門...
6. 兩台隔音差不多,但ix35用普利司通的胎真的很吵! U7用瑪吉斯的安靜多了
7. 平均油耗: ix35約10.xkm/l U7約7~8km/l
8. U7當初是買83.8萬(不二價),ix35則是71.9萬(76.9-5)
9. ix35與U7(加第3排)的級距就像X1與X5,一個市區用一個全家出遊用
ix35外型真的是簡潔有力!!!
女生開應該剛好吧? 車小小的 也好停車
有五年保固活動
現代雖然有五年不限里程,但也只有六大系統
Luxgen延長保固到四年不限里程
納智捷四年不限里程全車保固
目前百萬內SUV就這三台最流線: Luxgen7 SUV/Rogue/ix35
RAV4/CRV/Outlander/Santa Fe...都稍顯過氣些
無奈RVR/Qashqai/Kuga...都沒加入戰局
ix35 2.4
尊貴 88.9 旗艦96.9
馬力是177匹
扭力是23KG
比2.0款多11萬, (88.9/96.9)
換來引擎昇級和4WD.
還是2安
新款ix35跟outlander畢竟心臟都一個樣!
ix35 4wd 2359cc 1512kg 177/6000,23.1/4000 油耗8.6/15 平均11.8
outlander 4wd 2359cc 1645kg 172/6000,24.0/4100 油耗10.6/14.5 平均12.1
ix35的油耗是歐規的~
經濟部能源局提供的換算方法是歐盟測試數字乘以1.15
10.3*1.15=11.845km/l
所以outlander多了100多公斤的車重還是略勝
在同引擎的條件下
CVT變速箱果然了得
開過SUV最大的心得:
台灣的道路~根本是專門為SUV設計的阿
以前開低底盤轎車,馬路上東閃西閃,到了立體停車場,還得專注+200%看哪裡會卡到哪裡有可能A到下巴,每每開一趟下來累得半死~回到家裡都沒精神了~
現在開SUV,雖然彎道無法像轎車這樣穩,但至少從出門到回家,不管路況不平、還是立體停車場,統統都給他嚕過去,輕鬆又寫意,原來在台灣開SUV優點這麼多
會選IX35就是看上他的行路品質,這種稍稍偏硬的Q度,剛好可以彌補我無法開轎車的一點點缺憾,不像有些SUV,速度提高一點過彎就像要翻車了一樣
- Jun 04 Sat 2011 16:44
Marantz CD-19A 聲音厚實自然韻味不錯
cd19a~個人頗推薦~聲音厚實自然韻味不錯~q度也夠~而且有音量控制~非常方便
其缺點是頻寬與上下延伸梢嫌不足~雖然缺點種種~也使用過2年
曾經接過rca錄音室用前後級+15吋同軸~
讓我聽過此生都無法忘懷的厚聲韻味~在高階系統之下他表現不俗~
聲底類似19a的飛利浦cd-482也很不錯~~重點是價格約在3000圓而已
使用4號玻璃頭~q度跟動態沒有19a好~不過聲音微甜~自然耐聽
非常推薦拿來當備用機~反正便宜摟~高cp值~!!
cd880~聲甜!!當然動態跟音響性沒有近代好(但也不會差)
但是自然甜聲是現代無法接近低~規格都很不錯~經典好機~
早期的cd機聲音都是自然取向~歐洲廠機韻味跟甜度更是超越現代不少~
很喜歡~也很建議飛利浦系列的玻璃頭~
因為從來沒有真正掛點的玻璃頭~通常都是修理師父為了牟取暴利~故意說您的讀頭損壞~
這樣他除了可以回收您正常的讀取頭~另外在收您更換頭的費用(4號頭更換要6000圓)~
而且他也不會給你等級多好的讀取頭(讀取頭同型號但是還有很多版本)~
所以如果是玻璃頭..根本不用擔心壽命問題~要擔心的是找到一位誠實低修理師父~
cd機挑片~讀取不正常~多半是讀頭功率跑掉(因為內部電容電阻零件老化)~
調整一下皆可回復正常~
而且..有玩像機的都會知道~蔡司鏡頭=韻味迷人低照片~
所以蔡司玻璃頭~也可以是cd機裡面甜度跟韻味低保證~以上報告完畢!!
- Jun 04 Sat 2011 16:02
sony cdp-x55es個人的感覺
個人的感覺:
usher cd100:便宜好用,若系統太好的話,則覺得聲音沒有立體感..
一般人稱很單薄....
x555es:細節多,高音華麗。
x77es:聲音很穩定,平順,聽起來很舒服,卻又不失細節(難得可貴);
低音比較沈的下去,中音稍微較555飽滿.....
以sony的es系列來說,個人覺得XA-__ES系列較為值得購買;
X-55ES跟XA-55ES表現可說是差了不少
X-55/77ES的轉盤結構的安定性不錯.
曾經在安靜的試聽室中比較過幾個牌子轉動的噪音.
X-ES的確非常安靜.
不過,傳動抽屜的皮帶不容易買到這摸粗的size.
ESD系列與ES差別在哪?
308ESD跟227ESD托盤應是鋁合金鑄造.比起507ESD塑膠托盤質感好多了
日本CDP大都不是暖聲走向的,即使皮代傳動的CEC也不算暖聲
DENON算是日本機中低頻比較厚重的,勉強跟暖沾的上邊
MARANTZ說暖也算,但很多人認為是糊(特別是越低價的型號,建議至少6000或19A等級以上)
NAD或是ROTEL聲音會比較符合暖聲CDP需求,缺點是外觀很醜。
歐美機種也是不錯選擇
X55ES,KSS151雷射頭全新要價近萬元,比CDP貴
買老機,雷射頭要考慮買不買的到備品,很多不是買不到就是比二手機還貴
雷射頭壞了只能當擺飾了。
建議找MARANTZ CD5000、CD6000等二手約在4K左右的機種,
飛利浦12號更換便宜、方便聲音也是暖點走向。
NAD CD 502 ONKYO DX-7310 AMC / cambridge rotel 中階型號便宜好用
maranzt CD-16D 用的傳動系統應是Philip 12系列,
雖然它在傳動系統上用金屬盒加強還是比DENON DCD-S10 II差,
maranzt CD-16D 聲音溫暖但缺少DENON的音場的寬大,
Teac的系統中及高價位價格差價太大
對Jazz, Clasic喜愛的話建議還是用DCD-S10 II,
若你對未來音樂系統不明確而心態不安的話建議使用Sony Sacd的777
DENON DCD-S10 第一代聲音走向比一般日系的機種厚實些,與Accuphase有些類似
CDP-X55ES的CD門開關起來都像個藝術品. 真佩服日本人!
天龍DCD-1630G 90年發賣, 價格是7萬9千8; 名列90年夏最佳購買機器7~10萬元的第二名;
其對手,
第一位 SONY CDP-X55ES 8萬9千八;
第二位 健舞的DP-8020 8萬;
第三位 山書 CD-717EXTRA 8萬9千八;
第四位 NEC CED-10 9萬9千八;
第五位YAMAHA CD-X1030 8萬7千8;
第六位 馬蘭士CD-80 9萬;
第七位 先鋒PD 2000 LTD 9萬5
SONY在設計製造數位器材上的創意和完成度
SONY唱盤都是拿來當轉盤
一個是以固定雷射頭機構著稱的 CDP XA50ES
另一個則是以磁浮雷射頭移動機構著稱的 CDP X55ES
兩者在理論上皆是行得通況且表現得很好
所以喜歡拿SONY的CD唱盤當轉盤
- Jun 04 Sat 2011 14:40
DENON DCD-S10和DCD-2560G
DENON DCD-S10和DCD-2560G也是值得肯定的入門機種,
據說S10還贏過Marantz CD-16D,
而2560G是難得的老機,比起Sony CDP-X55ES,或Philips CD-880,960 毫不遜色.
若執意要買飛利浦系統的唱盤,
推薦您買Marantz CD-72,Philips CD-850;
兩者都是採用CDM-4雷射頭的CDP.
不過,4號頭雖耐操,但也有停擺的一日;
所以在購買二手CD唱盤前,先多作功課.要弄請品相,使用狀況,機齡,售後的維修服務再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