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的聆聽心得
TI NE5532:
聲音粗硬,乾,用在音響上只能說有聲音就好........一顆20元
大S NE5532:
聲音溫暖,有一點管味的感覺,聲音較昏黃..細緻度尚可......二手一顆20元
AD797AN(單OP):
號稱專為音響設計的OP,高音細膩,厚聲底..屬暖聲系.....一顆260元
AD827AQ:
聲音有點像AD797,但音場稍開闊....放在LM3886的前級,聲音是這幾顆OP裡最好的...一顆550元
AD8610BR(單OP):
聲音有點緊..但解析力跟厚度都還不錯,要注意他的耐壓比較低.....一顆350元
OPA627AP:
高音較AD797明亮,細條清析,比較大器一點..低頻感覺比AD797差一點....市場上價格混亂,我問到有200塊到700都有...
OPA627BP:
細膩度乎似乎比AP稍遜一點點點..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看到"B"就覺得次一級......一顆我買200元
OPA2604(OPA604*2):
聲底寬鬆自然,解析力及厚度雖不如其他高價OP,但想在深夜或是唸書時輕鬆聽音樂,或當背景音樂,就選他吧..一顆記得是一百多塊
OPA2134(OPA134*2):
聲音清亮..稍硬....一顆也是一百多塊
LM4562NA:
解析力很高,甚至會出現毛邊...高音人聲經常隱約會出現ㄘㄘ的聲音..低音比較薄一點
最通俗、最好買、也應該最多DIYer用的NE5532 我竟然完全受不了它的聲音,大概是我比較怪
NJM4556 真是便宜又好用的東西 尤其是對於只聽流行音樂的人來說 這東西完全符合流行音樂的需求
OPA2604很不錯 不過價錢是上面那顆的10倍左右 對於非流行音樂愛好者來說 這顆應該有超高的c/p 值
高解析的OP 似乎都不太適合拿來聆聽電音 會覺得很吵(其實本來就很吵 只是解析更清楚就覺得超級吵)
通常伴隨著高頻雜訊(高過20KHZ)也跟著一起放大
所以濾波電容要多一點 1UF 0.1UF 甚至用上 0.01UF 1000PF 100PF的
低U值的用來濾除高頻(每種電容有不同的濾波頻帶)
而且要靠近OP IC的電源腳 越短越好(理論上 當然實際上可能有困難^^")
再者PCB的LAYOUT路徑也很重要 以線路來講
如果電源進來是先到IC的腳位再到濾波電容的位置 則濾波效果就會比較差
回授也是需要用低U的電容PASS掉高頻不讓他有機會放大
輸入端應該都會有小P值得電容吧
類比低通濾波採用NE5534這顆OP,這個OP早期算是很有名氣的單OP了,聲音也有獨到之處,大體來說應該是中低頻飽滿,這個低通濾波的位置,有很多OP可以更換,從高價的OPA627,聲音明快高解析的AD797,到甜美暖聲的OPA134等等市面上許許多多的單OP都可以取而代之,獲得調音的樂趣。
更換LPF 的OP,嘗試改用 OPA604、OPA134、OP27、OPA227、OPA627、AD797、TL071等等…每種OP大概都聽的出來有些分別,談不上什麽音色的討論,只是這樣的更換實在是蠻好玩的…
OPA627是顆架構優秀的雙級單差動OP.FET輸入.唯一令人抱怨的事.就是希望他的輸出阻抗能像AD797一樣低.如果想用OPA627.請用OPA627BP或BM等級.聲音的毛邊會少些.更乾淨.OPA627本身音色就比較"乾".須要用其他周邊被動零件去加些"油水".搭配MOS穩壓. 或者是BLACKGATE FK 去調音.都可自己試試
AD827是雙OP FEATURES 跟134差很多
AD827輸入阻抗要改 高頻解析很不錯 但是134也不差
單OP與雙OP有何差異
OPA134 OPA2134 來說 功能沒差 接腳不同 應對不同的電路設計
BB的627分AP.BP.AM.BM.SM等級.以JN.SQ來分級的好像是ADI的
最近搭了雙OP試聽模組,心得如下:
德州儀器NE5532---很糊很溫,但是很有音樂感
LM6172BIN --- 高頻很好,沒有下半身
OPA2111KP --- 整體感非常好,高頻略差,但是有不錯的音場跟權威
OPA2132P --- 整體非常均衡,不添加任何味精
AD8620BR --- 挑不出缺點,NOT MY CUP OF TEA
AD827JN --- 依然相當細緻好聽,層次豐富,細節舒服地多
EL2244CN --- 好華麗的音色,非常動人
TLE2142IN --- 令人驚喜的發現,整體感均衡,音色漂亮,沒有怪聲音,性價比相當高
最佳的是:
用discreet零件(2SK389/MPSA42/A92)搭成的OP模組
- Sep 06 Sun 2009 10:39
OP的聆聽心得
- Sep 03 Thu 2009 09:35
簡易穩壓電路
簡易穩壓電路
LT1085, LT1033 穩壓 IC 可到 3A
正壓 LT1084 有到 5A 的,甚至 7.5A 的(LT1083)
不過負壓 LT1033 好像沒有 5A 的對應型號?只有最大 3A 的.
電源這種東西餘裕大一點好,實際使用 3A,還是寬鬆點找 5A 的。
其實要簡單又省錢做穩壓用78XX與79xx的IC搭配3A以上的功率晶體一些二極體就可以
LM3875 有一張 Output Power vs Supply Voltage 特性圖表,±10Vdc 不到 5W(8Ω)輸出功率,±15Vdc 則有 10W(8Ω),
電源電壓低不只電壓利用率低,電氣特性也較差,慎思!
用LM317/337穩壓IC再搭配達靈頓電路
感覺電流放大倍率越大, 穩壓IC的相關電流跟功率就小,溫度產生的問題自然就少,可是好像相對電晶體的特性就顯得更重要...
每顆整流二極體旁邊並0.1uF小電容可以吸收二級體瞬間通斷路產生的雜訊
把317跟337的輸出旁路電容改位置!應該要其中一個電容接在輸出端比較優
紅色1.7K是給LM317輸出最小工作電流用(10mA),
如果在337部分接上同樣的負載電阻,輸出電壓就會降到4.7V附近,不知道是否和達靈頓IC有關?
1k7Ω可以拆掉不用,因為 LM317&LM337 的 Vout-Adj 之間電阻為 120Ω,Vref/120Ω = 10.42mA 就已達到 "最低消費" 要求。
LM337 Vout 若比照 LM317 接 1k7Ω 下地,這多餘的電流是要 LM337 "吞進" IC 內,不似 LM317 是 "吐出" 到地,可能跟這個有關吧?
(BUG解決,原因應該是晶體震盪,解決方法在LM3875 PIN7,8腳(IC輸入腳)間接一顆220pF電容即可)
絲毫聽不到一點哼聲雜音
開關機時也完全沒有爆音,應該是在輸出端接了82歐姆電阻的關係
LM317跟LM337的穩壓線路
LED漸明RC電路
10K VR為限流電阻(使用大約2K),同時限制LED通電電流和電容充電電流
另外是讓LED兩端失去穩壓效果
500歐姆則是另一個LED限流電組
- Sep 01 Tue 2009 05:19
音響理論基礎入門 - 談阻抗
音響理論基礎入門 - 談阻抗
阻抗是音響圈中最常看到的字眼了,但是它到底意所何指呢?許多人在看到喇叭標示的阻抗值是四或八歐姆的時候,會直覺地拿起三用電表往喇叭的二個接線端子一量,看看到底是不是正確,可惜的是絕大部份的人都失望了,因為用三用電表上的電阻檔量出來的結果並沒有和喇叭上面所標示的一致。原因呢?因為你誤會了,你搞錯了。
阻抗與電阻不是完全一致的東。在國中的物理課本上,我們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電學方面的理論,其中提到了有關電壓、電流、電阻以及電功率之間的原理和數學關係。絕大部份沒有繼續進修電學方面的課程或從事於電子專業的人士,其畢生的電學常識乃盡粹於斯,這還是當年上課沒打瞌睡,經努力、認真、用功學習後才能擁有的輝煌成果,難怪你會把阻抗當成電阻了。
阻抗從字面上看就與電阻不一樣,其中只有一個阻字是相同的,而另一個抗字呢?簡單地說,阻抗就是電阻加電抗,所以才叫阻抗;周延一點地說,阻抗就是電阻、電容抗及電感抗在向量上的和。在直流電的世界中,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有電阻,只是電阻值的大小差異而已。電阻小的物質稱作良導體,電阻很大的物質稱作非導體,而最近在高科技領域中稱的超導體,則是一種電阻值幾近於零的東西。但是在交流電的領域中則除了電阻會阻礙電流以外,電容及電感也會阻礙電流的流動,這種作用就稱之為電抗,意即抵抗電流的作用。電容及電感的電抗分別稱作電容抗及電感抗,簡稱容抗及感抗。它們的計量單位與電阻一樣是歐姆,而其值的大小則和交流電的頻率有關係,頻率愈高則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頻率愈低則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此外電容抗和電感抗還有相位角度的問題,具有向量上的關係式,因此才會說:阻抗是電阻與電抗在向量上的和。
一般音響器材常見被提到阻抗的地方有喇叭的阻抗,前後級擴大機的輸入阻抗,前級的輸出阻抗,(後級通常不稱輸出阻抗,而稱輸出內阻),信號導線的傳輸阻抗(或稱特性阻抗)等。若說到器材內部電子線路及零件的各部份阻抗那就更琳瑯滿目複雜多多了,非三言兩語可說明清楚。在此我們專只約略介紹有關音響器材標示的阻抗具有什麼樣的實質意義。
由於阻抗的單位仍是歐姆,也同樣適用歐姆定律,因此一言以蔽之,在相同電壓下,阻抗愈高將流過愈少的電流,阻抗愈低會流過愈多的電流。光是這麼簡單一句話,你可知道多少音響器材的搭配學問盡在其中嗎?
先從喇叭的阻抗談起。最常見到的喇叭阻抗的標示值是八歐姆,也有很多是四歐姆,這代表了什麼呢?這代表了這對喇叭在工廠測試規則時,當輸入1KHz的正弦波信號,它呈現的阻抗值是四或八歐姆;或是是在喇叭的工作頻率響應範圍內,一個平均的阻抗值。它可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隨著頻率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可能會起伏得很可怕,可能在某頻率高到十幾廿幾歐姆,也可能在某頻率低到一歐姆或以下(這種喇叭通常被視為後級的殺手,當年以Apogee最為著名)。好,讓我們來腦力激盪一下;當後級輸出一個固定電壓給喇叭時,依照歐姆定律,四歐姆的喇叭會比八歐姆的喇叭多流過一倍的電流,因此如果你會計算功率的話,你就會明白為何坊間會傳言一部八歐姆輸出一百瓦的晶體後級,在接上四歐姆喇叭時會自動變為二百瓦的道理。
可是你先別高興,以為佔到了便宜,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當喇叭的阻抗值一路下降時,後級輸出一個固定電壓,它流過的電流就會愈來愈大,你確定你的後級能輸出這麼大的電流嗎?你知道喇叭阻抗一路下降的結果到後來就有點像是把喇叭線直接短路的意思,所以阻抗值有時會低至一歐姆的Apogee喇叭被稱作後級殺手的原因,你明白了吧!所有的電晶體後級擴大機,其輸出電流的能力均有其設計上的限制,超出此範圍,機器就要燒掉了。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人常說的:後級的功率不用大,但輸出電流要大的似是若非的道理(這個問題以後我們會詳細討論)。
同理,如果有一對喇叭的阻抗很高,像早期15的RogersLS 3/5A,那擴大機的輸出功率豈不自動減半?沒錯!如果這對喇叭的效率又很低的話,你要它發出高音壓來,能不動用高功率擴大機嗎?江湖有傳言:上揚唱片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的門市有一對15的Rogers LS 3/5A,作為背景音樂之用。推它的擴大機是一部日本早期的Technics綜合擴大機而已,但包括劉老總及賴主編在內,均盛讚它好聲,你言如何?早期日本擴大機給人的印象就是功率標示很高,但輸出電流能力則令人頗有微詞,君不見小小一套床頭音響組合動不動就是300W嗎?可是KRELL的300W後級你想一個人扛是扛不動的。這種高電壓低電流的日本擴大機一遇上現在滿街都是的低阻抗喇叭,一下子就軟腳了,但是如果碰上了高阻抗喇叭,例如……,會不會就成了名符其實的當哈利遇上莎莉呢?搭配之妙啊!豈可等閒視之。
接下來來看擴大機的輸出入阻抗。一般我們常耳聞的說法是:擴大機的輸入阻抗是愈高愈好,而輸出阻抗是愈低愈好。為什麼呢?因為輸入阻抗高了,從訊號源來的訊號功率強度就可以不必那麼大。這麼說也許還有讀者不甚瞭解,讓我們再回想一下歐姆定律;假設訊源輸出不甚瞭解,讓我們再回想一下歐姆定律;假設訊源輸出一個固定電壓,傳送往下一級,如果這一級的輸入阻抗高,是不是由訊源所提供的訊號電流就可以降低?如果輸入阻抗非常非常的高,則幾乎不會消耗訊號電流(當然還是會有)就可以驅動這一級電路工作,換句話說就是幾乎只要有訊號電壓,電路就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對於低輸入阻抗的電路呢?就正好相反了,它必須要求訊號能源能提供較為大量的訊號電流,因為在同一個電壓下,低輸入阻抗會流進較大的訊號電流,如果訊源提供的電流強度不足以滿足下一級電路的需求,它就不能完美地驅動下一級電路。而訊源的電壓和電流的乘積就是訊源的功率了。
另外何謂低輸出阻抗呢?它有什麼好處呢?通常低輸出阻抗被提到地方大半是指前級擴大機的輸出阻抗,後級通常是稱作輸出內阻的。前級的低輸出阻抗有幾個好處:一.一般會強調低輸出阻抗即表示了它有較大的電流輸出能力,容易搭配一些低輸入阻抗的器材(後級)。二.低輸出阻抗可以驅動長的訊號線及電容量較大的負載,以音響用前級為例;前級的輸出阻抗在與訊號線結合後,輸出阻抗加上訊號線本身固有的電阻與電容會形成一個RC濾波的網路,當輸出阻抗愈高時,則經過訊號線後的訊號,其高頻端的滾降點就會越低,反之則愈高。你應該不會希望高頻滾降點移進耳朵聽得到的音頻範圍吧?所以遇上電容量大的訊號線,你還是選一部輸出阻抗低一點的前級較為保險。這也是為什麼每一種訊號線會有不同聲音部份原因。
有了以上大略的說明,你應該可以明白;所謂擴大機輸入阻抗愈高愈好,輸出阻抗愈低愈好,其主要理由即在此一在與其它器材互相搭配時,其匹配性比較高。
那麼照此說來,我們就把每一部擴大機不論是前級或是後級的輸入阻抗都設計得很高,輸出阻抗都設計得很低,不是就完美無缺了嗎?讓我們再從輸入阻抗看起,由於高輸入阻抗所需的訊號電流較少,可知連接其上的訊號線中流動的電流必較小,因此對於訊號線品質的要求就可以不必那麼高,因為少了一個電流的干擾因素在內,這也是高輸入阻抗帶來的另一個優點。但是高輸入阻抗的優點既然這麼多,為什麼市面上找得到的高輸入阻抗前級或後級竟寥寥可數呢?讓我偷偷問你,你有沒有用過收音機?你知道收音機的訊號是從哪兒來的嗎?從空中來,你答對了。從空中來,你可知道空中存在有多少的電磁波?多到集合你全家老小的手指頭加腳指頭都數不完,這些可都不是你想要的音樂訊號哦!當空中的這些電磁波被作用有點像天線的訊號線拾取後,雖然只是一點點的雜訊電壓,但是一個高輸入阻抗電路卻能輕易地將其放大(正是其優點),於是乎,當有人抓了一把沙子放進你熱騰騰的大滷麵時,你還以為是黑胡椒粉呢!
易感染雜訊,就是音響器材在設計輸入阻抗時,明知高輸入阻抗的諸多優點,但也不能任意設計得很高的主要原因,膽敢設計成高輸入阻抗者,必有其對抗雜訊干擾的過人之處,Cello有一款前級名為Encore IM,其標稱輸入阻抗即高達IM,為HI-END音響界最有名的高輸入阻抗前級。但這個紀綠最近被日本SONY公司所出品的一款輸入阻抗高達2M 的前級給突破了。
雖然Cello的1M前級在音響界已是不得了的事情,但就電路的輸入阻抗而言,還不算太高啦。隨便一個FET做為輸入級的IC它的輸入阻抗都可以高達百萬M,就像前陣子有點紅的BUF-03這顆適合作為緩衝器的IC它的輸入阻抗就有這麼高呢!常見的前級的輸入阻抗,在早期真空管的時代,由於真空管本身的輸入阻抗就比較高,因此大都設計成500K或250K,晶體前級則大多數是100K或50K。近來則輸入阻抗有愈設計愈低的趨勢,20K、10K也已經很常見了。
後級的輸入阻抗則大部份是47K,高一個的有100K,20K,10K的也所在多有。最近德國著名的HI-END音響廠家MBL,所推出的旗艦後級MBL9010輸入阻抗是多少呢?5K!沒有少寫一個零,就是5K。好像說了半天,高輸入阻抗有多少多少的好處,就是有人不來這一套,至於好不好聲呢?就請自行參閱相關的評論報導吧!
那麼低阻抗輸入有什麼優點呢?首先當然感染雜訊的問題會降得很低,可以大幅提高信號雜音比,使得音樂的純度提高,音質就比較好。另外低的,輸入阻抗有較好的相位特性,這一點是比較少有人提出來討論的,一般常見被提出來的是頻寬特性,總諧波失真特性等,而相信失真則很少被提及(至少在所有公開的性能規格中),MBL的看法是高輸入阻抗與訊號線的電容量所引起的相位失真較大,而這對聲音的影響將很深。因此MBL 9010採用低的輸入阻抗,以較低的相位失真來求得在音質上的完美,當然在這個時候,你必須採用一部擁有更低阻抗輸出的前級來搭配了。
前面提及了也有知名廠家採用低阻抗的輸入,這是肇因於現今大多數市售前級的輸出阻抗均已相當的低,因此在後級的輸入阻抗部份就可以酌情降低。假如你前級的輸出阻抗高於後級的輸入阻抗,這是不能匹配的,切記!切記!
至於說前級的輸入阻抗呢?以目前大部份市售品前級的設計而,言輸入阻抗就由音量控制器給決定了。絕大多數的設計都是輸入的訊號經過訊源選擇後就經由音量控制的可變電阻作分壓,再進入主放大線路,所以這個音量控制的可變電阻值就成了輸入阻抗了。另外一些前級的設計是輸入訊號先進入一個緩衝級,輸入阻抗就由這個緩衝級的輸入阻抗來決定,由於緩衝級電路的輸入阻抗極高,因此,輸入阻抗值極高的前級,其接受訊號的前端部份,可能就有輸入緩衝級的設計。但是,輸入緩衝級的阻抗也可以不必一定得設計得很高,例如MBL 6010前級的輸入部份就設有輸入緩衝級,而其設定的輸入阻抗值則是47K。
一如前面所述,前級的輸出阻抗如果能夠低的話,則後級的輸入阻抗就可以不必設計得那麼高,那麼同理,如們我們所使用的訊源的輸出阻抗也夠低的話,那麼前級的輸入阻抗有必要那麼高嗎?今天有很多音響迷的系統之中,只有數位訊源一種而已,而如今的數位音源由於本身內部已經具有類比放大的電路,而且有愈來愈多廠家將類比訊號的輸出阻抗做得極低。最有名的例子就是Theta,其在類比訊號輸出的地方加了一個高迴轉率、高輸出電流、低輸阻抗的輸出緩衝級BUF-03,這顆IC的輸出阻抗低至只有2,由此看來,其搭配的前級的輸入阻抗有必要很高嗎?
- Sep 01 Tue 2009 05:16
前級放大器在音頻系統中的意義
前級放大器在音頻系統中的意義
前級放大器在音頻系統中的意義
前級放大器又稱「前置放大器」,通常設定的放大倍率為10倍,故也又稱「10倍放大器」,人們簡稱為「前級」。
是任何器材皆必備的,前級僅使用訊號線輸出入,目前市面上的前級采用的輸入端子,除了Mark Levinson早期的機型使用Lemo頭之外,其的多數是單端的RCA端子,或是平衡的XLR端子。這種三孔插頭與數碼轉換器使用的「AES/EBU」平衡頭完全相同,請留意名稱上的差異。XLR、平衡頭、Canon頭指的是插頭本身,而「AES/EBU」指的是數字傳輸的格式;看到前級上XLR頭,就說是「我的前級具有AES/EBU插頭」,會鬧笑話的。一些歐洲器材偶然會使用特制的輸出輸入端子,Linn、Naim都曾經使用過多孔DIN插頭,它們與平衡頭一樣,具有負端先接地的功能,因此在未關機的情形下,可以直接拔除訊號線而不會發出雜音,使用單端RCA頭的用家絕不可貿然一試。
訊號由輸出入端子進入前級之後,利用電路板或隔離訊號線,將訊號引導至切換開關,切換開關負責切換輸入的訊源,透過數個切換開關的搭配使用,也可以控制錄音輸出的訊源種類,方便您一邊聽音樂,同時錄制另一訊源的音樂。訊號經過切換開關之後,再進入左右聲道平衡控制電位器,音響使用的平衡電位器為特制的MN型,此種電位器設計特殊,向左邊旋轉時,左聲道的音量維持不變,但右聲道則隨著角度逐漸衰減,旋鈕轉至最左邊時,右聲道恰巧沒聲音;同理,向右邊旋轉時,左聲道逐漸降低音量,藉此達到控制左右聲道音量的目的。正常的使用之下,並不需要調整左右平衡,因此部份前級逐漸省略這項設計,或者將左右平衡電位器隱藏於機箱角落,反正它不常用到。
經過平衡電位器之後,訊號接著進入音量電位器。音量電位器也使用專用的A型電位器,這種電位器依照對數特性制造,使旋鈕旋轉的角度,可以隨著耳朵的感受而線性增加。正常使用的音量電位器,應該轉至那個角度才屬正常?這沒有一定的答案,要看整體器材搭配的總增益而定。音箱效率高、後級增益大者,前級所需負擔的放大倍率就得降低,音量開一點點聲音就很大了;反之,單增益前級由於放大倍率僅有一倍,因此往往把音量開到底,仍然還有不夠大聲的缺憾。正常而言,旋鈕位置由九點鍾方向至十二點鍾方向之間皆正常,轉動時也最順手。
訊號經過音量電位器之後,便直接進入放大電路。放大電路有繁有簡,設計形式不一。放大電路輸出之後,有的前級會設計啞音Mute繼電器,藉此控制前級訊號的輸出與否,經過Mute開關之後則直接連至輸出端子。
前級的運作架構就是:輸入→訊號切換→左右平衡→音量控制→放大電路→靜音開關→輸出。
主動與被動的差異
「主動」(「有源」)的意義在於電路中使用主動組件,主動式前級便是有源前級,是必須插電才能工作的前級。有前級不需要插電的嗎?有的,這就是被動式前級。
從電路架構上分析,被動式前級其實就是省略了「放大電路」過程,訊號輸入之後,經過訊號切換開關,進入平衡控制(或者將此功能省略),再使用一個音量電位器控制音量,最後直接輸出。就控制音量的角度而言,它僅能衰減而無法放大,就阻抗匹配的功能來說,它也無法扮演緩沖的角色,因此被動式前級是最經濟也最直接的前級。First Sound是最有名的被動式前級之一,內部僅由切換開關與音量控制器組成,由於沒有任何主動組件,因此S/N比相當高。Jeff Roland的Synergy也是楚楚之典范
主動與被動之間各有哪些優缺點呢?。
主動式前級具備放大電路,可以將輸入的訊號放大後輸出,因此增益絕對充足有余;被動式前級除非使用被動式升壓器提升輸出電壓,否則是永遠不可能達成放大的任務。就緩沖與阻抗匹配的角度來看,主動式前級由於具有主動組件進行訊號放大,因此可以將阻抗特性較高的訊源,轉換為較低阻抗的訊號輸出,易於驅動後方的後級線路。這也是被動式前級所望塵莫及的要求。被動式前級充其量只能衰減,在音量全開的情況下,等於訊源直入後級,其中並沒有任何緩沖的作用。假如使用升壓器將電壓放大,放大之後的結果也必須遵照質、能不變的物理原理,而增加了輸出阻抗。因此幾乎沒有任何一部被動式前級願意使用升壓器進行電壓放大,頂多使用一顆音量電位器控制音量罷了。
既然被動式前級缺點這麼多,為何還有存在的必要呢?
因為被動式前級沒有放大電路,其訊號通路直接,能夠將訊源器材的訊號以最簡短的路徑直接輸出給後級,這就是人們采用被動式前級的初衷。由於不使用主動組件,因此沒有任何的失真、音染、噪聲、相位飄移等問題,也由於使用機械開關,因此被動式前級也沒有增益頻寬積的限制,正常設計的被動式前級可以傳輸數MHz的訊號,尤其是噪聲以及S/N比規格兩項,幾乎沒有任何主動式前級可以匹敵。各有優缺點吧!只要該前級適用於您的系統,是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真空管前級
依照電子材料發展的歷史來看,最早發明的電子組件是真空管,隔了數十年之後半導體發明,半導體之中先以鍺晶體問市,之後才是硅組件的天下,等到制造硅晶體團的技術成熟,才有集成電路(IC)的出現。因此前級使用主動組件的過程,是跟隨著半導體組件發展的歷程而進步的。最早的前級擴大機全部是應用真空管設計,從電源部份開始,變壓器輸出交流電壓後,便以二極管進行管整流以及管穩壓的動作,真空管的整流特性與穩壓特性並不理想,因此早期的真空管前級聲音普遍也不理想,哼聲中夾帶著嘶聲噪音,S/N比不高、頻寬也不夠,不過對於當時而言,這已經是不錯的產品了!
電子組件不斷進步,擴大機的電路水平也逐步提升,半導體發明之後,以半導體取代部份真空管,效率不高、功能不佳的真空管整流與管穩壓,逐漸被半導體組件所取代。體積小、動作穩定的半導體,制造出了穩定的電源,前級擴大機的性能也提升不少,背景噪音大幅度降低,S/N比馬上提高不少,哼聲消失了,聆聽音樂開始進入更高級的享受。
至目前為止,大部份的真空管擴大機仍然以半導體穩壓為主。其實對於聲音而言,真空管確實是無可取代的好組件,它的體積雖大,但卻有其獨特且無法取代的音色,溫暖、醇厚,都是管機常見的特色。堅持使用真空管放大的Audio Research以及Sonic Frontiers,兩家的前級幾乎全為真空管設計,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設計師仍然偏好使用半導體進行整流與穩壓的工作。真空管的電路架構,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經發展完成,差動、串迭、推挽、倒相,無一不在早期的真空管前級中出現。使用相同的組件要達到相同的目標,方法不外乎是那幾樣,因此對於現代的真空管設計者而言,電路的創新反而不再是追求的目標,為真空管線路提供一個穩定、干淨的電源,搭配質量優秀的被動材料,便能讓真空管好好的工作。最後,再藉由零件的搭配,進行調整聲音的工作。
有的真空管前級線路很復雜,有的僅使用一支真空管,這其中有什麼差別?難道管子越得越多聲音就一定越好嗎?這答案當然不一定,目前前級當中真空管使用最多的可能是Sonic Frontiers Line 3,它是Sonic Frontiers最高級的前級,一口氣用了12支真空管;而也有不少真空管前級,僅使用一支雙三極管進行放大,如Audio Research LS-2。前級使用數量的多寡當然不能表示聲音一定好,嚴謹的態度進行規畫與設計,否則真空管的音染、失真等問題,還沒開聲就已經難以收拾了。設計者進行高級器材的規劃時,必然考慮到線路架構與其價格的等級分布,即使以相同的理念設計出不同等級的產品,價位高的聲音必然要勝過旗下機種。真空管使用多寡與聲音沒有絕對的關系,設計者不過將器材設計得更完整嚴謹,以贏取消費者的信賴罷了。
真空管前級的巔峰之作,多年前Audio Research的SP-11以及最近熱門的Sonic Frontiers Line 3。Sonic Frontiers喜歡使用精密的半導體穩壓,配合真空管放大,聲音兼具晶體機的透明度與管機的厚度。
混血真空管前級
混血前級曾經流行過一陣子,最早Luxman推出了以真空管及晶體管電路的Hybrid線路。混血前級的發展,主要目的在於截長補短,將半導體以及真空管的優點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號召設計。
當半導體組件成熟的運用於音響電路中時,真空管似乎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沒有人對於體積龐大的真空管提起興趣,音響器材不斷標榜著全半導體、全晶體管的設計。但早期的半導體在制造以及線路的構成上,很難避免的會讓聲音變硬、變冷、甚至於變吵。於是開始有音響迷回頭重新尋找管味,原來,音響迷需要的不僅僅是優異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回放聲音的音樂性。
真空管比較有音樂性嗎?
這當然無法論定,但對於當時而言確是不爭的事實。Luxman率先把真空管擺入晶體管線路當中,讓真空管負責一級的放大,藉由真空管的獨特音色,「感化」晶體管的聲音。Audio Research在推出了半導體前級不獲好評之後,也重新回頭檢討真空管受歡迎的原因。聲音,其實才是音響迷注重的焦點;技術,不過是附屬的噱頭罷了。
Audio Research想到,FET與真空管同屬於高輸入阻抗組件,但FET卻擁有真空管難以企及的頻寬,但早期的FET聲音偏冷,而真空管卻洋溢著溫暖的氣息,何不將兩者的長處融合,於是Audio Research使用FET輸入,在輸出段加入一支6922真空管,這就是膾炙人口的LS-2膽石混血前級。
LS-2的成功推出,確實為混血前級設計開出一條成功的道路,目前市面上仍有許多混血前級,它們同時擁有高頻寬的特性,S/N比與晶體機無異,用家還能自行換管調聲,反正只要聲音好,殊途也同歸。
Audio Research喜歡使用半導體與真空管的混血設計,打開內部之後可以發現真空管與晶體管、IC供列於電路板上。
晶體管前級
晶體管前級當然不限於場效應晶體管(FET)或雙極性晶體管(BJT),晶體管的發展就是為了更好的規格而來的,因此當晶體管制造技術逐漸成熟時,音響的用料也朝向全晶體管的方向發展。晶體管與真空管的線路架構雖然類似,但卻大不相同。晶體管體積小,可以在有限空間的電路板中大量使用,因此可以將線路設計得更嚴謹、更精密,不同的晶體管擁有不同的特性,適度的搭配便可以創造極佳的效果。
晶體管線路的發展仍然來自於真空管架構,差動是最長使用的放大方式,單差動、雙差動、電流源、達靈頓、串迭等等電路技巧,可以依照設計者的喜好像拼圖一般逐步建構,最簡單的晶體管放大電路為單端放大,以一顆或以兩顆晶體管直接放大;也可以利用復雜的架構,縝密且嚴謹的蓋出高塔。Mark Levinson、Cello Encore、Palette以及Krell、Thershold等公司,是最喜好使用大量晶體管制造器材的公司。他們使用晶體管有幾個特色:
一、數量其多無比,可以使用兩顆的絕對不會以一顆解決。
二、偏好雙極性晶體管,雖然在特性上FET擁有較佳的性能,但也許是習慣加上喜好,一部前級從頭到尾幾乎全是雙極性晶體管。
三、對於電源供應相當講究,以晶體管為主的穩壓線路,其實就可以達到相當優秀的性能,使用低雜音零件所制造出來的直流電源,雜音特性足以與電池相比。但完美之外還要更完美,Mark Levinson、Cello等設計師,嗜好以多層次穩壓,電源從變壓器輸出之後,以二極管整流,再以電容進行穩壓,好戲從這裡才開始,利用精密的晶體管穩壓電路,穩壓之後再穩壓,一連兩三次的串聯穩壓,讓電源漣波完全沒有發生的機會。
近代這幾家嗜好以晶體管設計前級擴大機的廠家,也開始嘗試加入FET以及IC的設計,電路架構依舊復雜無比,但聲音卻擁有極高度的透明感與分辨率,細節多到嚇人的地步,卻不見古早晶體管生澀的表情。可見,空憑電路架構與材料種類,並無法推斷其聲音的絕對表現,過去總有人說:FET的聲音較清亮,MOSFET的聲音具有真空管味,晶體管生澀沒彈性,現在這些說法已經完全不正確了。
Mark Levinson、Krell以及Cello等廠商,酷愛使用大量晶體管堆砌線路,打開機箱一看,盡是滿滿的電阻與晶體管。
IC前級
有人說6DJ8是為音響而設計的真空管,那麼NE5534應該就是第一顆專為音響而設計的IC。1981年對IC設計而言,尚不到發達的年代,Philips的子公司推出了NE5534 IC,宣稱特別為音響用途而設計,特點是采用雙極性晶體差動輸入,低阻抗輸出,適合在前級線路中使用。NE5534是一顆運算放大器OPAMP,它將放大器線路濃縮於一顆八支腳的IC內,只要附加幾顆電阻以及防止震蕩的電容,就可以構成前級放大器中所需要的放大電路。消息一出確實轟動業界,原本要使用不算少量零件構成的放大電路,竟然可以使用一顆IC取代,不禁讓設計師看了傻眼。不過當時大家普遍不相信IC的聲音,總認為它的特性甚差,聲音不理想,因此並沒有人願意真正拿OPAMP來做前級的主要放大組件,除了MBL 6010之外。
早期的OPAMP特性確實相當不理想,它的回轉率低,雜音特性不佳,還得依照不同的電路給予不同程度的補償修正。但現代的IC性能可不能同日語,現代專為音響而設計的OPAMP,具有如FET及真空管高輸入阻抗的優點(具有數M奧姆的輸入阻抗,其實比FET還高),同時也有BJT低輸出阻抗的優點(可以降至數十奧姆,也比小信號晶體管還低),它的回轉率高達數千V / μs,輸出中點電壓低不可測。不必加裝交連電容也可以直入後級,它的頻寬更是驚人,直接拿來放大射頻訊號也沒問題,價格低廉特性超強,早已經成為音響設計必備的放大組件。
雖然現代的OPAMP特性極佳,但體積卻依舊小巧,設計師認為如果一部前級內僅以幾顆OP構成,賣得了大錢嗎?因此IC前級的發展不在於聲音,而是有沒有辦法賣高價錢。這世界上肯定沒有任何前級比MBL 6010更幸運的了,一部前級僅使用十來顆NE5534 OPAMP,身價卻高達六十余萬元,德國人確實有一套。
MBL 6010與McIntosh C100皆以NE 5534做為主要放大組件,所不同的是,mbl 6010的線路相當簡潔,而McIntosh C100則使用大量OPAMP蓋成一部兩層樓的作品。
數位前級
這是前級發展的新趨勢,但礙於技術的研發並不容易,因此能夠設計數字前級的廠家並不多。數字前級意味著控制與放大皆采用數字的方式進行,以前級的功能來說的確不必如此麻煩復雜,但嘗新總是發展的原動力。數字前級如何工作?模擬訊號輸入前級之後,利用內部的A / D轉換,將模擬訊號轉成數字訊號,再依據音量控制器的大小數據,以DSP進行運算,再以數類轉換器的技術將計算之後的數字數據轉成模擬訊號,再輸出至後級擴大機。如此兜一圈是不是很浪費力氣?但Accuphase認為,他們推出DC-300的用意在於宣告,模擬前級他們擁有高完成度的C-290V,為了因應數字時代的來臨,推出復雜處理程序的數字前級正是邁入下一個挑戰的開始。
就兩聲道的世界而言,數字前級的確多此一舉,但Accuphase其實已經見到了未來。多聲道的流行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多聲道等於環繞系統,從訊源的解讀開始,就必須仰賴高度計算的數字技術,現今每一部環繞處理器必須使用數字化設計,利用數字技術解出每個聲道的訊號之後,再利用模擬的方式進行放大。何不嘗試直接以全數字化處理,將譯碼後的聲音數據直接轉換為輸出,而省略了前級放大的部份?如此即可達到更直接的效果,對於音質的提升應該有實質的幫助。
其實數字前級的概念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這些數字前級存在於數類轉換器之中。Vimak DS-2000應該是第一部融合數字前級的數類轉換器,我們暫且不談論這部數類轉換器的種種設計,光就內部附屬的數字前級進行解說。Vimak DS-2000的數位前級是這樣的:在DS-2000內部擁有一個高位的DSP運算器,將CD數據以128倍超取樣之後,再依據面板上的數字音量控制器,直接改寫數字數據,進而決定DAC芯片的輸出。換句話說,DS-2000的訊號輸出正是DAC芯片的直接輸出,而非經過音量電位器的衰減,它提供了最簡潔路徑的設計,也提供了最直接的音質。當然,Vimak的設計者來頭可不小,這些數字技術對他來說並不困難,音響世界缺乏了Vimak,讓很多數字廠家松了不少口氣!
最出名的數位前級是Accuphase DC-300。
單增益前級
一開頭提到,主動式擴大機內部具有放大電路,一般的增益為0至十倍,而被動式前級使用音量電位器衰減,其最大輸出即等於輸入。也有一種主動式前級,其放大倍率與被動式前級一樣,這就是單增益前級。
單增益前級的目的在於:將前級想象成一個緩沖器(Buffer),在英文意義裡,Buffer具有隔離、緩沖的作用,亦即不改變訊源器材的信號強度,但以高輸入阻抗接收,以低阻抗輸出的觀念將訊號送出,因此單增益前級便具有阻抗轉換的功能。市面上的單增益前級並不多,最主要原因在於增益往往不足,音量開至最大依舊意猶未盡,國產廠商交直流工作室推出的Encore前級,正是單增益前級的具體代表。這部前級使用孿生場效應晶體管做輸入,以ZTX雙極性晶體管做輸出,具有高輸入阻抗、低輸出阻抗的特性,由於零件極少,因此S/N比奇高,將音量開至最大,耳朵貼近高音單體聽不到任何嘶聲,音色通透無染,細節呈現自然,是一部價格極其便宜音質極其優異的單增益前級。
簡單來說,在音響系統裡,前級放大器所發揮的功能並不復雜,它只是負責切換訊源、處理訊號與控制音量,這就是音樂信息在進入後級前的最後一道處理程序。它的連接位置,介於訊源器材與後級放大器之間,故前級放大器所扮演的角色——負責將訊號整理與調整。
- Aug 31 Mon 2009 22:14
音量VR 接腳量測 (ALPS藍殼VR)
VR 接腳量測
把VR向左轉到底(逆時針方向),一般來說中間的接腳是VR的中點(輸出),量中間及旁邊的接腳,短路的那一個就是GND
剩下的那一個....就是聲音輸入<
先量兩端, 看組抗多少 (10K ,20K, 50K, 100K)
如果 VR 上有標的話 還是確認一下好.....
再來把 VR 的 旋鈕 朝向自己, 往左轉到底
用電表電阻檔測量 (10K的VR 要用 10K 或以上的檔位 )
這裡臨時定義電阻腳腳位 由左到右 分別為 1~3
10K
IN---/\/\/\/\/\---GND
|
OUT
一般的情形是 1. IN , 2. OUT , 3. GND
驗證方法是
1. 量測 1 - 3 是否為 10K
2. 左打到底, 量測 1-2 為短路 , 2-3 為10K
3. 右打到底, 量測 1-2 為10K , 2-3 為 短路
4. 左打到底, 量測 1-2 並同時慢慢的往右打到底, 可見阻值漸漸由 10K 變成 短路, 其變化應不為線性(一開始變化量很小, 後面會變化比較大)
如果變化剛好是反過來的話(一開始變化量比較大, 後面變化很小..)
那裝的時候1,3 要反過來裝
out-gnd間的阻值隨VR右轉阻值變大(與一般接法相同)
先將VR逆時針轉到底(音量最小時OUT和GND接近短路,OUT和IN之間接近10K)
量測音量控制器的通用部驟:
1. 任選兩隻腳量測,直到量測到不管轉軸轉到最小或最大量起來的阻值是最大阻值左右為止。
2. 此時可以確定量測到的兩隻腳為IN和GND,剩下的一隻腳是OUT,但是還不確定量測到的兩隻腳哪隻是IN哪隻是GND。
3. 假設其中一隻是IN,將轉軸逆時針轉到最小,量測剩下兩隻腳,若為接近零代表假設正確,若為接近最大阻值,那代表假設錯誤,應該另外一隻腳才是IN,此時就已確定三隻接腳的位置了!
Volume control
在二個裝置之間加入 "可變電阻" 要用來調整音量, 其實並不等同於 "串聯上一個電阻"
如果只是單純的串聯一個電阻, 那可能阻值大到10M-Ohm, 你都還聽得到聲音
"電位器" 不是一種專屬的零件, 他是可變電阻的一種應用方式
你如果去電料行買 "可變電阻", 你一定會發現上面有三隻腳 (一般固定電阻只有二隻腳)
一般接電阻, 只要二隻腳就夠了
所以, 當把 "可變電阻" 拿來應用在 "電位器" 上面時, 這第三隻腳就用得到了
第一隻腳就是接訊號的來源
第二隻腳就是接到擴大機的輸入端 (等於是 "可變電阻" 本體的輸出)
第三隻腳請接地.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你的訊號源的地線與 "可變電阻的第三腳" 還有擴大機的輸入端的地線
這三者要相聯. 如此一來這枚 "可變電阻" 就變成了 "電位器".
只要你是用 "電位器", 如果你的訊號源出力夠的話 (例如 MP3 的輸出可直接推耳機)
那麼就算只用 100-Ohm, 那你一樣可以達成控制音量的目的. 而且最大聲音量不變,最小聲可以完全聽不到聲音
至於正確的阻值到底要多少? 這要看二點
1- 訊號來源的輸出阻抗
2- 擴大機的輸入阻抗
也就是說, "電位器" 在應用上不是看輸出功率是多少, 而是看阻抗是多少, 再來決定 "可變電阻" 的阻值的
一般來說, MP3 至少有 10mW 以上的輸出 (才能拿來推耳機), 那輸出阻抗可以算是低過100-Ohm
擴大機輸入阻抗至少都應該有10K. 那麼你可以買個10K 以下的 "可變電阻" 可算是最佳匹配了
這裡建議你買 1K 應該就可以了. (1K 可能不太好買, 可買 5K 的). 在你的應用層面上,
阻值容許度應該是很寬鬆的.
ALPS藍殼A Type雙聯金屬模音量VR
1-接地(G) 2.輸出(O) 3.輸入(I)
第4根腳位是中間抽頭.一般沒在用.也有人就直接剪掉
雙聯音量控制器的接線方式
- Aug 31 Mon 2009 17:00
XLR轉RCA
XLR轉RCA毫不困難,買個XLR母頭將1&3腳短路後接到RCA的外圈,第2腳為火線接到RCA的內圈即可。
注意XLR輸出電平較高,音量要降低,聽聽看音色與音場音樂細節的改善。
平衡(XLR)端子中,共有三隻「棒棒狀」的PIN,以下以1、2、3極來說明
美規XLR的是(1地、2正、3負)
歐規XLR的是(1地、2負,3正)
使用「輸出」--美規XLR:1地、2正、3負
XLR2-3極轉換轉:
◎「輸出」--美規XLR:1地、2正、3負,「輸入」--歐規XLR:1地、2負,3正。
◎「輸出」--歐規XLR:1地、2負,3正,「輸入」--美規XLR:1地、2正、3負。
接一條XLR<--->XLR最後在接上RCA<---->XLR的線
那麼請問這樣的傳輸過程算是平衡嗎?
還是說只要一開始的訊號是非平衡的就不可能轉成平衡來傳輸!!
unbalenced的訊號,可以經過一些設備(例如pre-amp),轉換成balanced的訊號,
如果是balanced的訊號從左邊進來,到右邊RCA傳出去後就變成unbalanced的訊號,以音量來說會爆大!
如果是unbalanced的訊號從右邊進來,到左邊XLR傳出去後, 還是unbalanced的訊號,XLR只是個轉接頭而已!
一般 mixer 上的 main out ,如果是 XLR ,應該都是平衡式輸出。
XLR 的三條線與立體音完全沒有關係啦!不是三條線就是立體的啦!
XLR 就是一個平衡的單音訊號,要立體就要二個單獨送。左右聲道個一個 XRL。
mixer 上 main out 應該有標示左右吧!
至於附圖的接法,少用為妙! 如果RCA 要轉成 XLR,去買個 direct box 吧。
XLR是指接頭的名稱,TRS是指Phone Jack接頭的接觸點(Tip.Ring.Sleeve);
balanced是信號用兩軌傳送,為的是當長距離傳送時,通常會信號衰減或干擾,用正負訊號來作比對以減少失真.
在XLR上大多是1-地線,2-正訊號,3-負訊號(但有一些歐規的機器為1-地線,2-負訊號,3-正訊號);
Phone Jack上T-正訊號,R-負訊號,S-地線;
信號歸信號,接頭歸接頭;
不管什麼接頭只要有3pin以上都可以做balanced傳輸
- Aug 31 Mon 2009 16:26
RCA(非平衡)跟XLR(平衡)的差別
XLR訊號線
若是訊源以及耳擴同時有 RCA以及XLR的架構
請問是
訊源+XLR+Amp 好
還是
訊源+RCA+Amp好呢?
不一定.
基本上要看你的機器一開始是設計成用哪一個的, 有的機器用"假RCA", 有的機器用"假 XLR", 很難說.
一般來說專業用, 或是比較貴的器材, 有 XLR 就用 XLR, 當然例外很多, 尤其要注意歐美和日本對 XLR 的腳位定義不同.
"真"平衡, 是指一個波被分為上半波以及下半波, 分別被各自的擴大線路處理, 最後再組合成完整的波形.
所以真平衡的器材每聲道應該有兩組相同的對稱線路, 兩聲道就是四組.
有人覺得這樣切切割割會對聲音造成傷害.
平衡傳輸是以反相波形和非反相波形同時獨立傳輸,其相位相差180度。在示波器上可以看到兩個反向的波形。
其中正相波形傳輸正相訊號,反相波形傳輸反相訊號,各自傳輸自己的訊號,使訊號在傳輸中不會decay,
實驗數據上顯示:平衡比不平衡會增加+3db。
結論平衡以及不平衡皆是一種介面傳輸轉換,讓訊號損失減低。
3db的差異,經過pre-amp加上耳機後,產生的影響果然不大。
平衡器材最大的好處是功率可以較大, 平衡線材傳輸可以較遠而損失較少.
這兩點對家中耳機系統來說都沒什麼用。
平衡輸送是為了減少微弱信號出傳被干擾而設計.由其是機房這種環境.
由於非平衡信號傳送是正極傳送.負極為零點.兩條導線電流量必然不同(不平衡).
如此容易吸引一些不必要的雜訊.使得長距離信號傳送品質下降.
平衡輸出的做法是將信號正弦波的正相及負相分開傳送.
此時正相的零點是負極.負相的零點是正極.
如此可保證兩條導線電流量相同(平衡).就不會吸引一些不必要的雜訊.
加上參考接地GND成為SHIELD.更可進一步防止干擾.
以往的作法是使用超線性變壓器達成RCA->XLR輸出.這種作法在LHH2000及LHH 1000都看的到.
由於超線性變壓器的成本較高.現代的作法大多使用電子濾波的方式來切割正弦波.稱之為true electronic balancing.
另數位訊源時可使用TWIN DA進行差動輸出.這兩種也就是現在常炒作的真平衡.
真平衡真的比較好嗎?
了解的人會對於LR兩聲道必須有4個特性完全相同的電子迴路.
或至少一個聲道必須有2個特性完全相同的電子迴路來保證兩條導線電流量相同.
這還沒考量到擴大機最後無可避免的交連(靜電喇叭除外)成完整的正弦波時可能發生的零點失真.
全平衡擴大機則是使用兩個放大模組.分別放大一聲道中的正相及負相信號.
但擴大機如此設計必須有兩倍的放大模組.同時特性還要一至…
最後無可避免的交連也必然發生的零點失真.
然後..要兩倍的售價…
==========================================
平衡傳輸設計的概念
平衡傳輸會將波形反相,也就是上下顛倒,也就是相位轉 180 度。
然後正極傳送原本的正相波形,負極傳送反相的波形。兩者在傳輸中會串入相同的雜訊。
然後到了接收端,再將反相的波形轉 180 度,轉回原本的正相,和另一端的正相波形疊合。
巧妙的事情來了,由於兩者在傳輸中都串入了相同的雜訊,受到相同的雜訊干擾,因此當反相波形旋轉 180 度之後,串入的雜訊波形也跟著旋轉 180 度,變成雜訊的反相。這樣的反相雜訊去和另一端的正相波形裡面包含的正相雜訊相加,兩者就會剛好抵銷。
這是平衡傳輸設計的概念。
理論上,在長距離傳輸下,平衡式傳輸的 S/N 會比較高,短距離的影響不太,如果線路設計不良,有可能反而更糟(平衡式線路多出一倍,變數更大)。
兩者聲音上的差異,我曾經試過一些 Pro Audio 音樂製作用的器材,在後端放大功率固定的情況下,平衡傳輸的音量較大,這好像是廢話。
不過同時,平衡傳輸的低頻也比較飽滿,音像的凝聚感和形體感也較佳,當時切換 XLR 和 RCA 端子,聲音的差距真是巨大,讓你一聽覺得 RCA 真是廢柴,爛透了。
不過這也只是在某一台機器上面會出現這種現象,不一定所有平衡式非平衡式機器都會有這種差異。
==========================================
非平衡RCA跟平衡XLR的差別
XLR接腳極性:
美規是1地2正3負
歐規是1地2負3正
但是歐洲機不一定用歐規
日本機則是兩者都有,Accuphase,DENON用歐規,Esoteric用美規
非平衡訊號線----訊號+地線
平衡訊號線------訊號+地線+反向訊號
非平衡系統的兩條線,一條是訊號線,一條是地線,再加上線長本來就會有天線效應,所以就會吸收到很多雜訊。
而平衡式系統有三條線,一條是訊號線,一條是地線,一條是負訊號線,其抗雜訊原理很簡單,當兩條訊號線都收到一樣的雜訊時,由於一個是正一個是負,所以就相消了。
若距離不是很長的話...
用RCA(非平衡)與XLR(平衡)使用起來並無多大差異 反而是RCA的C/P會高於XLR的
但是隨著距離越常, XLR的優點則越顯現出來
曾經試過訊號線RCA及平衡線各一對同時比較
平衡線最明顯的差異在態動.氣勢好了許多
對XLR而言 10米以內都還算是短了
- Aug 30 Sun 2009 10:28
DIY 機內配線
沒錢用銀線的話,可以找Cardas或買
1.5-2.0米的Audioquest cv喇叭線拆開來當機內配線,
反正配線別用太爛就是了,其它的都是好料啊!!
機內配線用Cardas比較實際一些,
去唐竹問問,應該不貴,
這裏的6N銀線,價格稍高一些,一米380元!!
銀製喇叭線,低頻少了點,
但中高頻絕對OK!!
覺得喇叭線用6N銅線會全面一些!!
用電組小舖16awg純銅線材做為主要配線,
新換之純銅配線也略為增加低頻表現。
16AWG純銅配線
1. PVC絕緣外皮,最高工作電壓600V,最高電流12A。
2. 可使用於機內訊號配線、輸出配線。
3. 導體材質 : OFC
佈線、地聲道是用電阻小舖訂製的OCC單芯銅導線
左右聲道是Mogami 2791
訊號輸出入與訊號選擇模組電源供應部分,
線材使用DS的鐵孚龍前級專用訊號銀配線/22awg,
全機地線採用電阻小舖的Belden鍍銀線/20AWG,
電源輸入端子台部份採用DZ的OCC無氧銅多芯線。
訊號線則都使用跟DS購買的雙蕊隔離銀線,讓配線簡化了不少。
- Aug 29 Sat 2009 11:24
喇叭常見的四種音箱設計
喇叭常見的四種音箱設計
密閉式 :
又稱為氣墊式,就如圖所示整個箱子為密封狀態,因此空氣在箱體裏面變成組尼,
這種箱體的特性是單體反應速度快,聲音可以快狠準,缺點就是不好推(要防止單體太早回來),
低頻延伸較受到限制而且量感也較少,而該設計通常音箱較低音反射式來的大才有較佳的金頻表現,
例如早期的AR3a就是採密閉式設計,為求良好的低頻都需出動大瓦數的擴大機,
現代喇叭如magico mini也是採用這種設計方式,當初在音響展聽的時候一對書架喇叭用了兩部PASS X-350.5去推,知道有多難搞吧. . .
密閉式特性 : 聲音快狠準,如要較佳的低頻量感與延伸則需要出動怪獸及擴大機
反射式 :
這是最常見的音箱設計,透過低音反射管來達到較佳的低頻量感與延伸,
因此反射管的面積,長度,音箱容積都會影響低頻的延伸與量感,
這種設計的音響通常都會看到一個圓形或長條型的孔,而這個孔可能在前面,後面,下面,上面,側面,
不用懷疑,喇叭六個面都有,另外也有長的水管一般可以旋轉的低音反射管,
低音反射設計為音箱設計的大宗,為大部分音響所採用,
反射式特性 : 剛剛好跟密閉式相反,有較佳的低頻量感與延伸,當然因為氣流在流動可能會造成轟隆隆的聲音是該設計的缺點
怠盆 :
低音反射式的另一種延伸性設計,怠盆是一種沒有磁性迴路的假單體,
怠盆可以向反射管一般提供較佳低頻量感與延伸,怠盆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遮斷部分的中頻,
一般而言低音反射孔出來的聲音除了低頻外其實還帶有一些中頻,而怠盆則沒有此問題
傳輸式 :
這種方式其實可以當作低音反射式的延伸設計,只是把整個箱體變成低音反射管,
延續低音反射管的設計,只要反射管越長低音就越沉,因此傳輸式的特色就是聲音沉,
而它的問題也是超長低音反射管造成的,當低音從長長的管子中跑出來的時候,
基本上低音單體也運動結束,所以常有人說傳輸式低音會拖就是這個問題,
不過就我聽過的傳輸式喇叭其實還好,並沒有大家說的那麼遭,如果以密閉式設計而言,
它真的比較拖,極低頻也比較濁一些,不過這種設計在小房間使用我是大力推薦,
它有足夠的延伸卻不會有過多的低頻量感
傳輸式特性 : 低頻沉且量感不會太多,對於擴大機的要求比反射式來的高,低頻有脫的疑慮
背號角式 :
其實被號角就是把一般常見的號角裝在單體背面,藉由把號角摺疊起來盡量縮小音箱的體積,
一般而言號角有把聲音集中與放大的效果,因此背號角最大的特色就是把低頻放大,
這種設計最常用在低頻鮮少的低音單體上,或是把小單體得低頻量感變得像大單體一樣,
受限於號角的長度與開口,背號角式的喇叭如果要有足夠的延伸,
號角口要夠大而且管道也要夠長,所以被號角喇叭鮮少有小體積的,
背號角的聲音最大的特色就是極為輕鬆舒服,而它的缺點就剛好與它的優點相反,
低頻比傳輸式更拖,更濁,而且拳拳到肉的速度感與能量感與他無緣
傳輸式特性 : 低頻量大(但不見得沉)且效率高,聲音輕鬆但不結實
以下做各箱体設計的簡易比較
聲音速度 : 密閉>反射>傳輸>背號角
低頻延伸 : 傳輸>反射>密閉 (背號角不列入考慮)
低頻能量 : 背號角>反射or傳輸>密閉
擴大機需求 : 密閉>傳輸>低音反射 (背號角不列入考慮)
- Aug 29 Sat 2009 06:23
線材二三事
線材二三事
連接彼此的工具就是電纜
1.http://www.ablecable.com.tw/
2.http://www.canare.com.tw/audio_cables.htm
第一個是電纜線規範
第二個CANARE的使用手則
其實大家如果有操作實驗第一個就是要配合公式,先從專業的電纜玩起,他有公布他的使用長度,
還有使用方式,還有喇叭線響應是否完整,然而入門的CANARE都具備這個條件,
因此是可做為參考,相信有學過數理,也不置於太離譜。
電源線
4S11內心線已經達到2.0MM,在公式看起來足夠15A的滿足,另外也要考慮機器,若是15A的A類擴大機,就可以使用,
若是一般的擴大機大約是在10A的保險司,因此電源線也可以選用次一等內徑約1.25MM的4S8,滿足10A的線做為電源線,
實驗中,粗的電源線的確會使的中低頻飽滿,但是高音確有壓抑,這是常見的現象,
因此選用正確的線徑來滿足機器,才會有正常的聲音,當然安全第一,這點也是值得參考的。
一般CDP保險司的約為1A4S6G的,CDP跟AMP是不同的,殺雞閹用牛刀,
當你把線材也當作器材時也是需要給於正確的電源,才會導入正確的能量,
若用的線太粗,聲音難保都偏中下盤,能買足1A的線都能當作電源線,所以CDP電源都好細。
總而言之考慮的就是波形,要使的波形完整,就應該會是好聲音,
當然最重要的是喇叭、喇叭線、擴大機、電源線、排插電源線這個最重要,
接著就是CDP、CDP電源線、訊號線,這一些東西都要能滿足正確的波形才不會失去原味,
正確的電源線,也應該包含更深的意涵,也就是正確的比例,也許抹殺掉你的系統的就是那電源線而已。
喇叭線
在CANARE的網站也是有介紹,當用粗一點的線當然會有中下盤偏厚的現象,
但是在長期聆聽下,還是需要這種電纜,聽起來比較沒有壓力,給大家參考,
年輕人就是喜好那衝擊感,反正聲音是看人玩的,要因人調整,才有意義。
心得
線本身的粗細,可以簡單的當作放大鏡來看,
當然線材會好玩,來自本身系統需要線材來調整,
細的線放大的倍率感覺上會比較小,但是聲音是細緻的,
中等當然是中間囉,粗的就感覺形體比較大一點,但是聲音就比較粗,
所以線材是要看器材本身的素質來搭配,聲音已經很細膩了,用更細的線聲音就太細了,
質感出不來,有那種1000芯的喇叭線,聲音雖然線,但是聲音定位卻失去了。
不同線徑做出來的線,雖然有各種音效的產生,但是你會聽起來像有兩種放大倍率的聲音,
已經失去了原味了,但是這些玩味,都是個人經驗,對聲音要求直接,
對聽古典樂卻是重要的一環,
還有絞線,基本上仔細去聽絞線,音場也會因為有絞線過而產生前、中、後的感覺。
基本上不建議買那麼貴的線,因為要先把便宜專業的線聽懂,那些貴的你才知道價值在哪裡,
掌握住自己喜歡的素材,更勝於去買一些很貴的線才,但是這也是互相累積的,
用貴來比對,用便宜的來試驗,
相信專業的線才,那些貴的線才,也只是便宜的線去組裝出來的,重點價值來自於組裝跟運用,而不是他的貴,
聲音真的是盲目的,用耳朵聽才是實在。
當然不同素材取得不易,就形成他的商業價值,但是對於音樂應該不是只有貴族能聽見的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