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wifi的話,手機就要依靠移動的gprs信號基站來定位,這個是很消耗流量的。定位這東西最好是不用的時候不要開,平時不用開的還有藍牙、wifi,還有你打開定位服務,下面的系統服務,然後只保留蜂窩網路搜索和指南針校準打開,下面的狀態欄圖示也可以打開,其餘全部關閉;還有進入設置-郵件通訊錄日曆-獲取新資料-這個一定要關閉!!!一定一定要關閉!!!

還有一個在設置--通用--關於本機--拉到下面點那個診斷與用量--一定要選不發送!不然你的機子有任何錯誤日誌他就會把資料連同你的位置一起自動發送給蘋果的伺服器去了!!不過還好我看了一下這功能好像默認是不發送的~~

最後就是通知中心的話可以打開電話和短信(廢話),還可以打開提醒事項和日曆,我個人還開了倒數日和qq空間、微博,你可以自己看著辦反正也別開太多,天氣最好別開!因為我試了一下只要打開飛行模式他就會顯示天氣不線上,可見通知中心的天氣應該是在不斷消耗流量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喜歡並聯的聲音, 有人喜歡單顆的聲音.

從科學的角度看來, 並聯的最大好處, 是減少個體差異, 提高輸出精度的手段.

以電容為例, 十顆2000uF, 容量精確度為+/-10%的電容並聯, 相當於一顆20000uF, 但容量精確度提高為3%的電容.
並得越多, 容量精確度就越高.

DAC的輸出也類似. 並得越多, 不同顆DAC的輸出差異會越被忽略, 讓整體產品的一致性更高.

不同電容的放電速度和強度不同, 所以並電容通常會有問題.

但其實就算是只用一顆電容, 不同頻率的放電速度和強度也不同. 唯一比"亂並電容"好的地方, 就是放電速度/強度 vs. 頻率的變化是從低頻往高頻逐漸增強, 到達一定的頻率之後, 又逐漸往下降低. 而亂並電容的話, 這個放電速度/強度 vs. 頻率的變化就是各種不同電容的組合, 也就會變成高高低低, 問題就發生了.

理想的狀況, 應該是放電速度/強度 vs. 頻率的變化越緩和越好, 而放電速度/強度越高越好. 所以如果能夠精確的匹配並聯的電容, 讓最後的結果盡量接近理想的狀況, 要勝過單顆高價電容, 當然就不是難事.

要怎麼精確匹配並聯的電容? 要有一台可以測量電容在不同頻率(至少從100Hz到10KHz)的Z, ESR, ESL的機器就可以了. 只要並出來的結果, 在100Hz到10KHz的Z, 變化比高價電容緩和, 而且在每個頻段都比高價電容低, 就幾乎可以確定匹配成功, 最後用耳朵驗收.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線性電源供應器即為物理課所學,利用「口」型金屬片層層堆疊,再控制兩端所纏繞的線圈比例來決定輸出電壓。這種線性電源供應器構造簡單、成本低、較 不容易損壞、輸出雜訊小。可惜會受到輸入電壓的影響,例如原本110V∕11V的變壓器,插入220V的插座就會變成22V的輸出;同時體積也會跟著輸出 電壓∕電流變大,而需要更大更多的口型鐵芯,能量轉換效率也不比交換式電源高。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優缺點剛好和線性電源供應器相反,構造複雜、成本高、輸出電源雜訊較多。相同輸出功率下,體積比線性電源供應器來的小,同時轉換效率也比較高。

所以現今市場走向兩極化方向,要求電源純淨度高,雜訊小的電器(如音響)依然使用線性電源供應器。另一方面要求轉換效率,就會使用交換式電源供應 器。

========================================
雙切開關不漏電

開關當然就是負責將市電切斷或者導通,可簡單分成單切型或雙切型開關,單切型只將市電傳過來的兩條電源線中,斷開其中一條。照理來說會是切斷火線部 分,可是有些電工會將插座的水、火線接反,造成反而是水線被斷開,有時人體碰觸電腦機殼時會有「感電」的現象。這時雙切型開關的好處就來了,管你插頭的 水、火線有沒有接反,反正直接把兩條線完全斷開就沒事了。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USB 外接碟與大拇哥是用非同步傳輸模式 ( Bulk Transfer ), 資料有誤時會修正重傳, 但是 USB Audio 是使用同步傳輸的( Isochronous Transfer ), 在每個訊框內前半段是同步傳輸的時間, 即使沒有聲音時也必須送出資料, 所以建立連接後, 就會一直占用頻寬, 看起來是可以發揮數位的好處, 但是因為規範裡面規定,Isochronous Transfer 是不重傳資料的, 也許是設計規範的人認為稍微loss 資料, 後面的 DAC 也會修正, 殊不知發燒友對於輕微的變化是很敏感的, 所以變成當送信端 ( Host )來不及備好資料, 或是收信端 ( Device ) 的 DAC 設計較差, 或是 USB cable 太差, 都會造成問題.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中低價位的喇叭架只有一個重點,那就是"穩固"!
一個不夠穩固的喇叭架會讓使用者提心吊膽,也會讓喇叭站不住腳,可以說根本沒有使用的價值.
而穩固的達成可以從兩個方向來看,一個是結構上的穩固,一個是重量上的穩固.

什麼樣的結構會穩?答案是四根大方柱構成的腳架最穩.

每一根管子的邊長在6公分以上,上下板有足夠的面積,底部也有腳釘可供固定.
這樣的結構絕對比廉價的木製腳架要好的多,當然也比單管或是雙管支撐的腳架強上不少.

管子夠粗,這樣內部才可以灌金屬砂,灌滿了金屬砂之後剛好可以滿足重量穩固的需求.
金屬砂的材質不拘,要灌氧化鋁,鐵砂,鉛砂,鋼砂,端看使用者的喜好和預算.
灌滿了之後每一支腳架至少要達到30公斤的重量,如此才可算及格.

市面上賣這種四方柱喇叭架的廠商不少,應該蠻好找的.
另外請詳細計算喇叭單體&聆聽者耳朵的相對高度,合適的發聲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明金油不要上三秒膠(瞬間),專業模型廠碰到這種狀況都是去漆重噴。

如果是用補漆的,請一層一層補,一次上很薄的金油放乾,表面碰到不平整才打磨平整繼續補。

補到修補區域略為突起未修補區域(表示突起約0.1mm左右),開始直接用2000號砂紙緩慢打磨。

因為修補的金油一定比原本的軟,所以慢慢磨到平整就可以了,而且直接用2000號磨好,表面已經可以直接上細蠟跟汽車蠟(表面光澤度起碼有40度)。

三采水蠟是在金油噴完後簡單打磨過上去粗拋用的,修補不需要用三采水蠟,直接上細蠟或者汽車蠟就好。

三秒膠修補法適用於玩具模型,對於碳纖車架來說,環氧樹脂層以及某些金油可能會被三秒膠吃,剛弄好沒事久了就知道。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elestion ditton 44第一代
60-70年代的東西了

聽過二代
濃厚的中頻,速度慢了點,有點悶
典型的英國叭
二代背面還有個低音單體
所以完全不可能貼牆擺
一代就不清楚了

如果單體狀況都還不錯的話就留著用吧
聽人聲不錯
只是體積大了點

Celestion 以前算是數一數二大廠,
擴大機可以找早期 Audiolab 8000 應該會蠻搭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當今3/5A出盡風頭之時,不禁為這個跟3/5A同樣像鞋合大小的百變龍Celestion Ditton 10暗暗叫屈,大為不服。這個箱子在市場上多年也沒交易一對,不是賣不出,而是太稀少了,沒有的賣。本人在出了JBL4425之後,一下子找不到合聽的音箱。近期無意中收藏了一對,原用來過渡使用,但聽了半年,也捨不得換箱。原因對比之下,竟然是珍珠的品質,白菜的價錢。唉,此箱若多幾十對,叫那些動輒賣一萬多的箱子何處藏身呢!

查閱下資料,有關的Celestion Ditton 10評論的內容實在太少了。

起Ditton這個名字,這是在英國景色如畫的泰晤士河風景區內,一個名為DITTON的小鎮,有個DITTON(的騰)揚聲器生產商。在二戰後的1947年,與CELESTOIN公司合併。之後CELESTOIN公司於1948年將CELESTION揚聲器生產線搬往DITTON在泰晤士河畔的工廠,出了一系列名叫的Ditton系列喇叭。在1980年代頗有名氣,它們的價位不高,音域均衡性良好,完全不刺耳,更可貴的是有「愈聽愈好聽」的特質,聽個五年甚至十年,音色會更為成熟,儼然成為家中的成員之一,讓用家捨不得更換。且其間該公司所生產的揚聲器數量已占整個英國的一半以上,而且產品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

最有名的莫過於在1964年推出的DITTON 10音箱,運用了眾多聲學研究成果,該產品設計新穎獨特,能以細小體積的書架箱播放優質的高保真音樂。特別是DITTON 10MK2,在市場上大放異彩,接著也造就了Celestion的多波銷售佳績。後來又推出獨家ABR氣壓低頻增幅器的設計,解決小型揚聲器低頻不足的缺憾,這個特殊的設計後來也被使用在大音箱的設計上,使Celestion在搖滾樂炙熱瘋狂的六、七零年代引領風騷,也晉升成為第一線的專業用喇叭廠!

----原來如此!Celestion Ditton 10是百變龍打響頭炮、引起轟動的小音箱的開山鼻祖。

Celestion Ditton 10第一代是15歐的,我手中的版本是8歐的,還有不同之處是旋風高音沒有引線,我的面板是金框網罩,用便利貼的方式固定,箱體的木紋更加漂亮。有資料說金框罩的版本是最好聲的。懶得拍圖了,借用一下,這是第一代15歐的Celestion Ditton 10。

Celestion Ditton 10的單元有很多手工製作的痕跡。在那個較為純真的70年代,沒有太多的電子樂器的喧嘩、搖滾的高貝刺激轟炸。那時的音樂都很注重情感的表達,產品的商業味道不那麼濃,處於那個年代的作品,中頻韻味之好是必然的。

我當時在一個二手店裏,店家在向我推薦雨後的15歐的35A,但價格太貴了。後來我聽了幾對便宜點的英國小箱子,包括Celestion SL6、BW6系及敏特聲的小箱,都沒有對口。隨後,一對仿35A大小的箱子映入眼簾,外型非常古樸。我很喜歡不修飾的東西,於是一聽,就聽伶歌的第2首,那京韻大鼓的女聲出來極有韻味,於是我就買下來了,準備過渡來聽下音樂。

Celestion Ditton 10有如它的600仔一樣不太好推,2A3膽機是推不全面的。第2代8歐的好推一些。但2A3推出來的聲音令人著迷,非常細嫩、鮮活,猶如撈打全頻的聲音。但如用單端的211管機,那出來的聲音就很全面,且音質非常優雅、高貴。

店家是用他自製的1W膽機來推,感覺很夠推動力,但在音質、氣質上就比不上我的MA1膽機。由於211推動更加全面,後來就固定加上211來推,越聽越喜愛,再升級箱子的念頭就放在腦後了。

Celestion Ditton 10有那些特質,如此令人著魔呢?只怕詞不達意,容我慢慢道來。一是它的音質非常純淨,跟很多英國箱子暮靄的色調很不相同,沒有多餘的雜質,就象早晨在清澈的湖面上抬頭看一片天晴氣朗的感覺。二是它的高音非常通透且帶有金色的光澤。以致這樣的特質帶來的女聲是媚而不俗、高貴典雅。感覺到她們就在音樂廳裏邊唱歌般,具有歷史沉澱的學院派優雅的氣質。

Celestion Ditton 10演繹的彈撥樂器異常精彩,本身Celestion就為知名的吉它廠家配套吉它放大器,所以演奏鋼琴、吉它、中樂類樂器,就像演奏著在你面前彈奏般美妙。

Celestion Ditton 10演繹的人聲喉音滑中帶澀,有粘稠的質感,這種感覺妙不可言,幾乎是各類男女聲的天生的演繹者。這歸功於其高素質的中低音單元。這5英寸的單元表現非常優秀,我用雨果頻率測試碟來測試它的低頻,竟然到55HZ的能量感還是很強。如果你的聽音環境在20平方以下,你可以毫不擔心這小東西的動態,它的單元都有很強的承受力,鼓皮的震動、彈跳、大樂章來臨的層面感絲毫不亂,弦樂群一排排一層層洶湧而來都表達的淋漓盡致。

最令人讚歎的是,當很多音箱對音樂是唱過就算,沒有給你留下什麼感受之時,Celestion Ditton 10卻能令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它演繹的各類音樂,都能表達演奏者的高超的技巧,它有一股力量,就是把音樂唱進你的心扉,令你感動、不能自以。你會一直聽完一碟又一碟,不忍跳曲,不忍離去。

在我所擁有的音箱中,Celestion Ditton 10是最令我感動的音箱,它的音樂高中低三個頻段連接非常平衡,我聽它是享受音樂而不是聽HF。從嚴格意義來說它的極高頻和真正的低頻是欠奉的,它也不能唱得很大聲,無刺激的聲音對初燒也不適合,但它真正感人的是它對音樂的刻劃具有強烈的音樂感染力。聽過它之後,再回首聽過的包括比它貴幾倍的許多音箱,都有努力聽HF之感。那些音箱或是高音太靚、低音太足、音壓大而引人注意但對音樂的表達是蒼白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PA128SM: 中高頻有著高貴及明顯的延伸,音質細膩,中低頻量感稍少,整體音域屬中高音偏亮

OPA627AM: OPA128SM相似,也具有豐富的中高頻延伸,但中低頻的量感比OPA128SM多了些,
整體聽感平均些.

OPA627BM美製: 聲音比OPA627AM更細膩些,整理的音樂表現類同OPA627AM,但高頻稍收斂些.
聽起來比較沒那麼衝,取而代之的是圓潤偏軟調些的音樂感
具有一般塑料包裝欠缺的"寬鬆大器"之音質.
心想這顆OP運用的當,還真是不錯聽,有塑料IC無法取代的特性.

AM比較可考慮些,因C/P比BM都來得佳,至於SM就別說了;
AM聲音真的比BP好一級,
所以買AM拆機品應該會安全些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你知道烤漆錢是怎麼花的!!
替自己的愛車烤漆整理一番相信是每個車主都會做的事,只是到底有誰知道烤漆的
步驟有哪些?自己花的錢都到那裡去了?有想烤漆的讀者們請看,
沒烤漆的嘛………,就算增加課外常識好了。
再也不被店家華呼藍
雖然很多細節還是筆者所不能知道的
(據說,從學徒到獨立作業至少要花三年,如果要學調色配色則至少八年十年),
但是至少以後網友去烤漆店不會被唬爛,這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OS.本篇是說汽車的....機車基本上是差不多...除了塑膠殼不會生鏽以外

第一步:拋光與拋鏽

一部車被送去烤漆後,全車烤的話,不論是大車小車,便宜車還是
高價車,第一個步驟就是要把塗裝表層的老舊表漆、蠟垢、油質去掉,要怎麼
去掉呢?對了,就是用氣動轉盤磨掉,只不過打蠟時用的轉盤,盤面接的是海
綿,但是去除車漆卻是要用砂紙。砂紙在烤漆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配角,
因為號數的不同,砂紙表面的粗細也就不一樣,號數越小,砂紙表面越粗,反
之號數越大則越細。拋光用的砂紙,如果要處理的是車身受損的部份,像是凹
痕,刮傷等,用的砂紙號數就要比較小,通常是100號左右,如果漆面狀況還不
算太差,則用600號砂紙就可以,為什麼有這樣的差異呢?因為100號較粗的
顆粒可以磨的較深,如此接下來的補土才容易附著,倘若只是單純的換色就不
必用100號,用600號的,就足夠讓中塗底漆或是表面漆附著了。

OS.機車車殼烤漆前也是要比照這樣打磨的

通常僅需600號,即純粹換色的車很少,大部份漆面都還是會有需要補土的地方
,因此烤漆的師父都是兩種號數並用的。還有,這裡所謂的100號,600號,與
接下來會講到的砂紙號碼,可能會因為每個師父的習慣不一樣而有不同,不過
不致於出入太大就是了,請網友明察才好。還有一種情況現在比較少見些,那
就是車身的鏽蝕部份,遇到有鐵鏽產生,則要用去鏽用的金屬棉來研磨,力道
當然比砂紙還強,這就是所謂的『拋鏽』。另外值得注意的小地方是,目前一
般在外面做的烤漆工作,用砂紙磨除原漆,並不能把原漆磨除殆盡,還是可以
辨認出底色,就算是黑色車要烤成白色,還是得用白色塗料的覆蓋能力去把原
先的黑色給掩蓋過去,是沒有辦法用磨除的方法完全去除掉原先的底色的。

第二步:鍍鋅補土

這是刮刀啦!
車子開久了,車身難免因為碰撞產生凹痕,如
果碰撞並不嚴重,那麼用補土即可把塗裝表面整平,當然如果是大碰撞的話,
還是得要換整塊板金,而且還是有很講究的車主,即使是用補土可以處理的,
仍是堅持要更換整塊鈑件,遇到這種狀況我們下次再談。補土在目前分為兩個部
份,只是在過去,鍍鋅鋼板還不流行的時代,補土只需要抹一層普麗補土就好,
但當鍍鋅鋼板漸漸被廣泛使用,如還使用傳統的補土,則會發現在高溫下,傳
統補土與鍍鋅鋼板會產生接合不密,在高溫下剝落與起泡的情況發生,因此鍍
鋅補土就逐漸取代傳統單一步驟的補土方式,成為兩道補土手續,即鍍鋅補土
與塑膠補土,利用鍍鋅補土密度較大,較穩定的特性,塗覆在鋼板表面上,使
之接合較密,在高溫下不會如傳統補土般有起泡現象。

OS.機車車殼就直接補塑膠土或者是其他彈性更好的補土

另外,不論是鍍鋅補土還是接下來的塑膠補土,都需要硬化劑調配讓補土乾燥
,有硬化劑,可能補土10分鐘就乾了,沒有硬化劑,等個2天補土都還是軟軟的。
一般來說鍍鋅補土與其使用的紅色硬化劑(BPO)約莫是硬化劑要佔整體配方
2%~3%的比例。當鍍鋅補土補完,並經過刮刀約略整平後,約莫等個10分鐘左
右,補土就會乾燥,緊接著就是要用砂紙打磨。打磨分為乾磨與濕磨,乾磨是
利用氣動轉盤接砂紙打磨,濕磨則是用磨土板黏著水砂紙,師父用人力邊磨邊
用水管澆水,濕磨比乾磨平整,但是較費工,目前的作法是大面積用乾磨,小
面積、細部用濕磨。用砂紙打磨,第一點可以把鍍鋅補土表面的顆粒變的較為
細滑,再則能夠讓鍍鋅補土表面的毛細孔變小,最後則是可以使表面更加平整
,能夠跟其他鈑金切平。通常要打磨步驟分兩次,第一次用80號或100號砂紙
磨一層後,第二次再用180號或是240號或是320號的砂紙再磨一次,讓表面更平
順,這整個讓表面平順光滑的步驟在業內稱為『整平』。另外,目前鍍鋅補土
較常見的品牌包括了Golden
Arrow金箭牌(國產品)、Lesonal、Sikkens、ICI等,以Golden
Arrow最為常用,價格也比較便宜。

OS.台製的蝴蝶牌塑膠補土一組(kg)約$120~150

目前Lesonal還有推出一款整合鍍鋅補土與塑膠補土的產品『2K』,除了步驟較
簡單外,本身較高的黏性也讓補土有更強的硬度,也更耐久,但是比較不好施
工,算是目前在業界比較特殊的產品。再告訴各位一個小常識,目前在台灣,
如果你要求要最好的品質,請指定用『鸚哥牌』的表面漆與金油,這是價錢最
貴,效果也最好的牌子,德國產品,英文名為Glasurit,因為牌子上有一支鸚
哥標誌,所以就叫鸚哥啦!但是鸚哥要比其他牌子貴些,如果有網友有較多預
算的話,建議可以表面漆,到金油層,指定要鸚哥牌,然後其他步驟如補土與
指定用進口如Sikkens、Lesonal的產品。就筆者所知,目前就算是原廠保修體
系,也只有汎德與中華賓士有使用鸚哥漆,而且還不是全部過程都使用喔!
(編按:通常會指定要『鸚哥』,即代表這個客人是比較講究,比較龜毛的,
店家自然施工會仔細些,以2000cc車種為例,價錢含小鈑金約30,000
到35,000。)

第三步:塑膠補土

光用鍍鋅補土是不夠的,還需要另外使用塑膠補土混合硬化劑再覆蓋
在鍍鋅補土之上整平,因為塑膠補土表面較細緻平整(毛細孔比鍍鋅補土要細
上很多),也比較容易讓塗底漆附著,所以這個步驟絕對不可免,用塑膠補土
補平後,同樣需要150號左右磨第一遍,再用240號或320號(編按:並不一定,
視師父習慣)磨第二遍,再利用600號水砂紙,黏在磨土板下面,把表層最後磨
的平順,與鈑件高度一樣才行。
以上所說,除了拋光拋鏽比較容易些以外,其
實從第二步開始,手工精細程度、材料優劣區分就已經可以分出高下出來

第四步:中塗底漆

中塗底漆(又稱為二度底漆或二次底漆),是烤漆過程中一個極為重
要的步驟。倘若不使用中塗底漆,直接在塑膠補土表層噴塗表層漆,由於塑膠補
土密度不若其他未受損,經過600號砂紙打磨的表層漆,加上不管怎麼磨,塑膠
補土表面仍會有細微的毛細孔,因此若把表層漆直接噴塗於塑膠補土上,會發
生在塑膠補土的部份,漆料遭吸入,但舊表層漆漆面未吸入新漆料的情況,因
此會讓整輛車漆面高度與密度不一致,車身塗裝變成一塊塊狗皮膏藥的怪異情

OS.一定要噴底漆!!千萬不能直接噴在補土上.....

況,因此才需要中塗底漆,加上中塗底漆硬度大,密度高,也不失為一個良好
隔絕空氣水氣,防止鏽蝕的塗覆材料。理論上,應該全車都要塗覆中塗底漆,
但是目前師父普遍的作法都是有補土過的部份才上中塗底漆,『據稱』效果差
別不大(編按:這點筆者真的不清楚是真是假,或許又是另一次成本差異的所
在吧?!),不過萬一車身小傷頗多,補土面積相當廣泛的話,師父通常也就
乾脆來個全車都噴中塗底漆,省得這裡噴那裡不噴的麻煩。中塗底漆正是因為
密度相當大,因此要乾也非常不容易,噴塗完通常都要等上12個小時才能完全
乾燥,因此某些不肖店家為了節省時間,就會使用灰底漆充當中塗底漆使用。
這種灰底漆不用加硬化劑,漆料遇到空氣就會乾燥,加上乾燥時間很短,如果
標榜施工快速的話,您或許就要留意是不是店家用灰底漆代替中塗底漆施工。
這種漆密度與硬度皆不如正規的中塗底漆,雖然價錢沒有比中塗底漆便宜多少
(中塗底漆國產品1加侖也才500塊錢),但是施工快速才是某些趕工店愛用的原
因,一部車光中塗底漆這一個步驟,灰底漆就可以節省將近12個小時,1個月店

OS.其實塑膠殼噴灰底漆(一次底漆)就可以了,
金屬面 為了節省時間也可以用灰底漆....據稱影響不大..

家可以再趕多少車?所以,那些標榜24小時全車烤漆交車的,您可就要小心點
囉!等上12個小時後,通常已經是隔天了,此時再用氣動轉盤黏上約340號左右
的砂紙將表面整平,再用600號水砂紙邊用水澆,把表面徹底用的平整,有顆粒
的部份完全磨除乾淨,才能進行下一個步驟。簡言之,中塗底漆硬度大,密度
高,物理性質與舊的,經過磨過的表層漆相去無幾,這樣新的表層漆噴塗上去
才會好像是在同樣的表面上,而且另外還有防鏽的功能,這便是中塗底漆的目的

第五步:噴塗表層漆與金油

表層漆的噴塗其實是最快的功夫,根據筆者現場估計,也大
概花個半個小時就噴好了。噴表層漆前,要先將表層漆與烤漆專用的香蕉水以2
比1的比例混合,混合完後再灌入烤漆專用的噴槍內,整個步驟需噴三次,第一

OS.經詢問專業烤漆師傅~~比例是調到"好噴順手"為原則...沒有所謂的定值
香蕉水影響最大的是烤漆的融合性..噴起來霧面的話就要多加一點!!!
本篇的2比1
我實際使用蝴蝶色漆上就發生過濃卡噴頭的狀況...

次噴完等5分鐘再噴第二次,第二次噴完再等5分鐘再噴第三次,噴完後就要在
烤漆房以60度左右加熱。目前這種以60度到70度左右的低溫烤漆,一般是稱為
『冷烤漆』,冷烤漆沒有辦法讓漆質變的較硬,純粹只是讓漆料比較快乾而已
,對冷烤的時間溫度,各家作法不同,有分兩階段的,也有分三階段的,但是
就是沒有一口氣加溫讓漆面變的乾燥的,因為如此一來,經常是表面乾了,但
是裡面還沒乾,所以目前折衷的作法是先以50度加溫10分鐘,再等10分鐘後,
用60度再加溫10分鐘,再等10分鐘,最後再用70度加溫10分鐘,筆者實在是不
願意用『烤』這個字眼,是因為這跟原廠漆那種用200餘度的高溫烤漆讓漆面硬
化,兩者的目的實在是大不相同,冷烤漆只是為了讓漆面快點乾,如此而已,
在烤漆房的目的,主要就是無塵,利用風扇抽入空氣,經過上方的空氣濾棉往
下吹,加上地板的抽風,製造下降氣流,讓灰塵不飛揚起來,而且經由濾棉過
濾掉大部份的灰塵,這才是無塵烤漆房不同於傳統噴漆的作法,無塵是首要,
快乾是其次,當然最好就是放在無塵烤漆房一整天,甚至是三四天,讓漆面自
然乾燥,這樣子是最理想的,但是店家哪有那種閒工夫慢慢等?所以才要加熱。

OS.DIY也一樣...烤大多做不到....但能夠的話就儘量減少灰塵....

目前漆料絕大部份是進口品牌,國產的中央塗料因為品質無法與進口貨相抗衡,
早已經退出市場不再生產,進口貨包括了ICI得Dupont杜邦、Sikkens西肯斯,
與Glasurit鸚哥等,除了鸚哥牌品質較明顯勝過它牌外,其它的進口貨品質實
則將去無幾,網友熟知的Dupont漆料品質雖佳,但由於漆面過硬,施工不易,
師父們的接受度並不高。進口漆(素漆)的價格因為過度競爭的關係差距不大
(在消費者不知道何漆的情況下,烤漆廠當然在品質相當下,選最便宜的來用)
,一公升在1000元到1100元不等。如果是素漆,意思就是銀粉漆與珍珠漆以外

OS.蝴蝶金油一組(約1.2L)售價$300

建議用進口品..硬度差很多
色漆只噴一道的話需另外添加硬化劑才行....DIY的話建議加噴金油
的漆種,漆料內已經含有金油的成份,不需要金油,就可以散發出良好的光澤,
但如果是銀粉漆或珍珠漆,則需要另外再噴塗一道金油。(編按:消費者也可
以在素色表面漆外,另外要求多噴一道金油)。金油目前仍以國產品居多,較
高級者,如台灣金獅一公升約400到500元,進口品則約850元左右,最高檔的鸚
哥更可達1000元,堪稱金油之王。

第七步:收尾

待金油乾燥後,車身表面如仍有顆粒,此時即需要使用粗蠟或1500號水砂
紙拋光,殆車身表面平滑才算大功告成。
OS.有橘皮表面的話也可以用砂紙磨平
通常金油噴上去就會亮了...但是一般DIY噴出來通常都需要砂紙修飾
砂紙功能是磨平漆面會霧化....磨完再打粗臘磨光和拋光後才會變亮....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增加各位對烤漆的認識,那怕是一點點也好,順便告訴各位報告,
烤漆的直接耗材其實才3000多塊錢,工錢其實佔了大多數,不包含補土純烤漆的公定價
應為18,000元上下,貴太多或太便宜都有問題,理論上,低於13,000元,烤漆廠就已經
接近成本價,幾乎無利可圖,除非他們用了偷工步驟。希望各位網友睜大眼睛,多聽多
看多比較,以免吃虧,祝各位的愛車都能夠漂漂亮亮,長保如新。

補充1===>

而18000左右的價格中~烤漆是佔13000上下~~其餘將是鈑金的拆裝及鈑金費用~~
所以鈑件太差時~有時貴的是鈑金方面的費用~~但是鈑金和烤漆是環環相扣的~~
鈑金並無法完全重現原車的風貌~~一些角度就要靠烤漆師父的補土功力了~~
所以應該說全車鈑烤在18000左右~~而只有烤漆是13000左右~~但是沒有人全車烤漆是沒有拆任何東西的吧~~
而有可能全車鈑烤在13000上下的~~只有車行(此指二手車行)因為車行的要求很低~
且一定要便宜~~所以從二手車行買回來的車最好是再好好整理一下~~

補充2====>

原廠裡面80%都是師徒級的學徒...
一般師傅級的都不會親自去烤漆(因為傷身體)...所以都叫學徒去練習(有狀況再找師傅)...
所以品質上真的比一般外面的鈑噴廠還差...
當師徒累積足夠的經驗之後...原廠的薪水及作風常不能滿足師徒...
所以技術好的師傅幾乎都在外面的鈑噴廠...
建議烤漆時最好找認識的鈑噴廠...
一來可以指定漆種..
二來有空時可以去監工及聊天(記得要以聊天為掩護喔)..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