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有優缺點:
同軸:
傳送是電電電,轉換損失小,訊號較強,jitter較小,但缺點是傳送距離短,而且同軸線若shield做不好,電頻干擾反而大,需要很高品質的線和很好的shield來保證傳輸。

光纖:
傳送是電光電,會有輕微損失,訊號較弱,但好處是傳送距離長,頻寬較寬,而且能生產光纖的廠商都有一定門檻,就算便宜的品質也不會太離譜。

就穩定度同軸比較好
光纖座跟線之間接觸角度
實際用了很多家的線跟座 都會有漏資料的問題 偶爾都會跳了一個資料

光纖:
1. 光纖的訊號就是同軸去轉的, 之後還要光轉同軸.
2. 電轉光之後, 接口處還要光對光2次, 這時損耗就很大,
所以很多機器寫光纖只支援到96K不一定到的了192K.

==========================================
光纖傳輸的比較乾扁,就是較為理性,聽感冷冷地~
同軸則是相對上,比較暖聲,有感情~

為每個傳輸體都有自己的音色調性,傳輸素材的不同,會影響音色的表現
銅線偏暖聲,粗徑不同還影響低頻延伸~
銀線偏高亢,高頻延伸上較為凸出~
塑膠線(光纖),發燒迷聽感都認為較為乾扁沒感情,所以較少人喜愛~

發燒線不一定要花很多錢,自己Diy焊接線,像是canare的線,搭配一些台製端子~
就是很入門又實用的好線,基本上都千元內搞定。
高價的線往往只差在那90分上去91分而已~

音響裡面包含的東西 本來就沒有絕對
真正的重點在"好"的認定標準
科學的好,是理性及客觀的,認定為某個項目的效能,有明確的檢驗法,就好像算1+1=2,有舉世皆同的驗證標準。
藝術的好,是感性及主觀的,認定為個人對於某個事物的喜好,有個人的檢驗法,即使說1+1>2,也是對的。

==========================================
相同的數位傳輸信號進D/A後經過同一AMP出來的東西100%會是一樣的
除非在同一台機器上同軸和光纖的取樣方式不同或者使用不同AMP做輸出才可能不一樣

在數位上唯一會造成聲音不同的情形只有在D/A, A/D 數位轉換過程中的取樣有差異才可能不同
造成的原因很多
諸如取樣電壓不穩,取樣時受高頻信號干擾等都是可能的因素

==========================================
有時候聽音樂 細微的類比雜訊也是一個效果
數位傳輸之後容易被忽略或遺失
雖然聲音純淨度高 但溫潤度就低 偏好同軸的溫潤度

==========================================
問題應該在AD/DA轉換上面

數位化音響最後都要到擴大機。
前級就需要把數位訊號先轉還原成類比波
透過光纖傳送需要AD轉換 轉換也可能會損失部分資訊。
光纖最後需要還原類比、也會產生損失。

所以經過處理器越少有些人會覺得失真度比較少。
訊號輸出直接交給擴大器做功率放大處理、直覺品質比較好.

==========================================
jitter造成的影響是 數位訊號(取樣訊號)要重建回原本訊號(類比訊號)
會造成波型上的失真 波形假如有失真 人耳應該是聽得出來的

==========================================
訊號其實根本不分光纖與同軸根本不會延遲。
數位訊號頂多就是雜訊干擾,這種短距離根本沒有差異在聲音數位訊號傳遞上根本不會出現延遲。
數位訊號問題不會出現在傳送上,通常是轉換器上

還有一種設備是串音現象干擾,光纖因為沒有使用接地問題。同軸也許有接地問題。
兩個設備之間的電磁與電路雜音互相干擾。但是這個也不常見。

單就訊號傳遞,數位化的數據傳輸在這種低頻率的5MHZ以下的傳輸問題不會傳輸問題。
用96khz 32bit 來說
96k*32bit=3072kb 資料量 然後乘成上6倍(5.1)
3MB*6=18 MB資料傳輸

以前電腦的IDE硬碟傳輸線就是133MB/sec最爛也有可66MB/sec
只要有做一點隔離,傳輸訊號根本沒差。

==========================================
jitter 對 D/A 造成的影響:
光纖 或 同軸訊號送到DAC 後,那個 時鐘(clock)訊號,dac 抓到clock後,就可能當場把 dac 轉出來的類比訊號直接送出門了。
clock 如果有干擾,就不會是完全的方波,而是有上升,下降的波,那 dac 抓到clock 的時間點,
就會因clock 波形的不同,產生了一些些的時間差,那每一點經過轉換後的類比訊號,是有一些時間差的。

當然如果dac 另外準備一個clock, 又有一些小buffer, 把進來的數位訊號重新排好,再送出去,那也許jitter 就真得不見了。
或是 dac 自已的時鐘,可以再次作clock 同步,那也許也不用去 buffer資料,用校正過的同步clock 直接輸出,這樣也可能消除 jitter。

==========================================
1. RCA接頭 (Coxial) 的頻寬只有6Mbps,換算成音樂傳輸的上限大約是24bit 96khz的資料傳輸量。
   (這也是為何早期的SPDIF Optical的規格都是寫6Mbps,而現在多半都是15Mbps)

其實因為CD早期只有立體聲 後來加入四聲道與5.1所以傳輸資料量增加兩到三倍導致
RCA 只要是標準現線材都可到100mhz 只要有隔離層的話.

2. 標準的Coxial SPDIF傳輸架構中會使用到隔離變壓器,也就是 電-磁-電 的轉換,其實不會比光纖的 電-光-電 好到哪裡去。
3. 除去了隔離變壓器的 Coxial,容易產生 Ground Looping 而對整體架構 (S/N Ratio, 也就是音質) 有負影響。
4. 更換數位線材對聽感造成影響的原因是來自於Ground變化導致對整體架構的影響,而與上面跑的數位訊號無關。
5. 光纖線較少炒作的原因是製作門檻高,無法隨便就DIY一條出來喊價。
6. SPDIF傳輸上的jitter,以現在的數位技術來看,隨便一種Async設計都可以輕鬆幹掉。(除非buffer後的clock一樣爛)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大保養 回原廠好像花費不少
是回原廠比較好還是在外面找專門保養賓士的保養廠呢?

一年多還在保固內,縱使原廠保養貴很多,建議還是捏著回原廠吧!

還有保固 所以建議回原廠

但是 空氣芯+冷氣濾芯(曼牌OEM料件) 雨刷精(福士) 煞車來令片+煞車碟盤(OEM料件)
輪胎(看個人囉) 燈泡(原廠用OSRAM一顆3百多 外面買二顆100)
皮革保養油 塑料保養油 鈑件潤滑油 原廠都是用福士的

以上如原廠告知須更換或保養
請在外場找一家信任或熟識的店家更換正廠的料件或OEM料件(可省一半以上價格)

因為有保固的問題 所以機油 機油芯
變速箱油(經銷商不同更換里程也不同 聯立64000才需更換 中華32000就需更換)
煞車油 快樂跑(外面假貨太多)務必請在原廠換
這樣就會省很多了

還有現在因為台灣賓士總代理 所謂的保固 只有電系 還有機器件
其他(內裝系列 消耗品系列)沒有再保固喔!

==========================================
只要是台灣賓士指定保養廠,都不會影響保固的。
不過建議固定保養廠,固定的接待,萬一有事比較好商量!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下載到的WavPack格式音樂
會有二個檔案 xxx.wvc和xxx.wv

如果有安裝foobar2000
直接點選xxx.wv即可播放
當xxx.wvc和xxx.wv放在同一資料夾下播放時即為無損因質
而單獨把xxx.wv移到其他資料夾播放時則為有損音質

若要轉成wav檔
只需將xxx.wv改成xxx.exe並執行(轉檔速度感覺和ape轉wav差不多)

如何用foobar2000播放wv文件?
fb2k原本就自带wv的解码器,直接把文件拖进去不就可以了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購買第一套唱盤系統時,首先要傷腦筋的大概就是唱頭的選擇。
除了需先明瞭MM(MI)、MC的區別外,再來就是有關唱頭放大部分的考量。

至於是MC好呢?還是MM好呢?只要看看廠商的價格政策,說MC唱頭優於MM唱頭(廠商絕對比我們消費者來得清楚)。
至於音質好壞、音色優美與否,除了客觀因素外,還必須考慮下評論者的主觀感受。

對入門者而言,選擇MM唱頭的另一個利基,主要在於此種唱頭在唱頭放大的選擇上,可做彈性極大的調度。
可以直接購買中意的唱頭放大器(Phono Stage),或是花個幾百元買個IC及零件來自己裝。

如果選用MC唱頭,那麼對於唱頭放大器便必須仔細思量了。
在MC唱頭工作電壓範圍內的小信號類比放大回路之設計與生產,絕非想像中那般容易就手。
因此要達到全面性表現極優的機器實在很少,這也是為什麼Accuphase C-280能用十餘年的重要原因。
如果輸出小於0.2mV的唱頭(例如Ikeda唱頭),那麼問題只會更加深刻與嚴重。
市售音響中比較推薦的,Ensemble和Ayre兩個廠牌,一個是鋼琴表現突出,一個是音樂性極佳,
價位中階更是經濟稍微寬裕者便能負擔得起。
缺點是小信號放大器的使用上容易受到末端調整與使用手段的影響。

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則是在前級放大器身上,主要是因為進入CD時代,中高頻音域的能量遠強於當時的類比機器,
再加上某些廠商發現將CD唱盤的輸出電壓加大(CD直入後級擴大機),可以得到更大的動態與更飽滿的音色,
因此CD出力電壓加大後,擴大機廠商在前級輸出端與後級輸入端之放大倍率就必須做出相對應的保守修正。

因此現今的中高價位唱頭放大器與前級擴大機相互搭配,成果若能差強人意已屬十分萬幸。
昔日製造的獨立唱頭放大器或者是MC唱頭放大器,稍有名氣的市場價格都已水漲船高。
另一個融通的方法,就是尋找一些七、八十年代頗有級數的晶體前級擴大機來變通使用,
這也是目前正以類比唱盤搭配綜合擴大機使用的最佳升級管道。
千萬不要輕視唱頭放大器這個環節,如果這個環節不先力求改善,那麼在教調唱盤系統的過程裏對聲音變化的因果關係就容易發生誤判。

==========================================
在音響器材之中.就屬唱頭放大(MC)技術層次最高.動輒1000至4000倍的放大.
把一般在製作後級.前級或數位器材上.可忽略之大小事項.都計較起來了.
不管是PC上的佈線.零件的噪訊值.電阻電容的精密度及配對.干擾源之抑制.
難怪有很多的音響大廠根本不碰.

曾經在RIAA分頻網路上"不計較"的使用一顆2900pf +-5%之小小電容.
(100pf在一般後級或前級中.了不起就作抑制射頻雜訊或防止高頻震盪用)
因零件誤差少了175pf.因而導致RIAA特性曲線1K Hz以下各頻段皆提高了1db.
唱片還原的RIAA特性曲線都不符了.還要高談什麼音質.音色嗎?

下圖是RIAA特性曲線

RIAA特性曲線

下圖是DECCA. LONDON特性曲線

DECCA. LONDON特性曲線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部前級於1978年開始銷售, 當時售價是日幣170,000元. 算算也是將近30的事情了.
扣除腳墊機身厚度不到5公分, 體重頗不輕, 竟然有8公斤重, 仔細端詳後面一排端子, 端子的金屬加工非常好, 硬度很夠,
再當時還不是很講究所謂發燒零件時, 果真有著銘機的氣派.

C-2a的分析力勝在細節. 這是乍聽下的感覺,
很開闊而且溫暖的聲音, 不是印象中晶體機的冰冷無色的直接, 高頻延伸顯的非常的開闊, 增添不少氣氛樂器的細節. 中頻部分並未虛弱無力, 仍然保有樂器的型體質感
難得的是低音部分的分析力, 相對於管機而言, 這部分顯得更有自信了
應該聽聽這部晶體機的RIAA與MC放大部分實力,體會LP全盛時期的晶體產品.

C-2a是C-2的後一代, 用家對於C-2a的評價均相當不俗, 當然, 後一代的C-2x也很棒, 只是非常的少見.
非常優秀的RIAA+MC放大線路, 駁上Ortofon SPU mono, 放大增益相當的足夠, 噪音非常的低,
切換到MC檔位沒放唱頭且開大音量時, 哼聲幾不可聞, 與我以前總認為在當時的日本機器MC放大的素質不夠班與增益普遍不足的疑慮.
高中低頻的細節層次感特佳, 音色整體而言仍屬韻味十足的走向

==========================================
使用的是一部廉價的半自動直驅唱盤,裝設的唱頭為Ikeda 9R,擴大機是SONY組合音響系統裏的綜合擴大機。
此擴大機雖附有MM唱頭放大線路,以MM唱頭試聽,毫無意外地屬於完全無法接受的低劣水準。

將的YAMAHA C-2a充當獨立唱頭放大器使用,唱盤的唱臂輸出訊號線連結到C-2a的MC入力檔位,
然後從C-2a的REC Output端子引出一組訊號線,接至SONY綜合擴大機的任意一組高電平輸入檔位。
加入C-2a以後,不論是音樂感染力、聲音細膩度或者是音色層次變化,皆向上提升至頗具水準的表現。
至於YAMAHA C-2系列(C-2/C-2a/C-2x)的前級擴大機,目前在二手市場取得的合理價位頂多萬把塊罷了!
最重要的一點,當初這一系列前級擴大機十分暢銷,市場貨源決不虞匱乏。

==========================================
RIAA 前級的品質實在是太重要了. DIY其實非常具挑戰性. 基於零件取得不易要做的好真的不容易.
Yamaha C-2 實在好. 沒想到 C-2a 更好.

==========================================
yamaha c-2前級規格,
phono的響應頻率是30Hz~15KHz,不像c-2a是20Hz~20KHz
這表示c-2無法播出15k以上的訊號嗎?

並不是聽不到,而是PHONO放大部分的頻率響應是 30Hz~15KHz ± 0.2dB.
而在這的頻率範圍外的響應誤差已經超過0.2dB了.
這台機子到現在評價還是很高,尤其它的唱放聲音很好.
不要太在意它的規格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安全第一
150W價位的房車,安全性都有一定水準,這不用太擔心
2.要有後冷氣出風口
若要執著這點,會犧牲很多不錯的選擇
3.滿載時.開上路.上坡路段要夠力
看扭力數據就可以去掉一些選擇,20以下就不用選了,30以上更好,扭力是柴油車的強項
4.前後雷達
這可以另外加裝
5.後坐要舒適
舒適我想到LEXUS BENZ,IS200t考慮看看
6.暫不考慮國產車
150-160萬確實是進口車的範圍,不過這價位很尷尬,高階品牌只能買小車

車種:
Audi A3 Sportback 40 TFSI Luxury
Audi A4 Avant 30 TDI
Infiniti Q50 2.0t豪華款
Lexus IS 200t頂級版
Lexus ES 200頂級版
BMW 1-Series 120i
BMW 2-Series Active Tourer 218d
BMW X1 sDrive18i
M-Benz GLA-Class GLA180
Mazda CX-5(NEW) SKY-D AWD
Mazda 6 SKY-D頂級型
Subaru Forester 2.0 XT Premium
Subaru Levorg 1.6 GT-S
Subaru Outback 2.5i-S
Volvo V40 T5豪華版
Volvo V40 Cross Country D4旗艦版
Volvo S60 D4豪華版
Volvo V60 D4豪華版

==========================================
把預算抓出來, 國產或進口
歐洲還日系(總有品牌偏愛.沒有也做那麼多功課了)
要內裝還駕馭感..要房車還是要休旅車
一步一步最後再選出同級車銷售第一

買車,不是要保護它,就是要使用它
有能力者買貴的,經濟考量者買便宜的
沒有開不壞的車,只有靠保養

如果買車是種負擔(心靈),建議還是買二手的,壞了就修!
挑個年份別太久的,喜歡的車款,心靈沒負擔,出門沒負擔,開起來也不會有負擔!
省下的錢,絕對夠你修車修到報廢了!

==========================================
160萬預算1A2B1L甚至V都算是入門小車!後座都不會符合你的需求!

Toyota RV4 2.5 4WD --> 坐後座,頭暈,在看車時,業務給的優惠,實在讓人心動
BMW 2-AT -->品牌不錯,但覺得不好看,X1又太貴
Mazda CX-5 2.2D -->後座沒出風.後座椅背調整範圍太小,沒有很舒適.
Mazda 6 2.2D -->外型很好看又殺,但以轎旅or SUV為主,再等出5門
Subaru Forester 2.0XT -->整體還不錯,外型不優,品牌維修疑慮
Subaru Outback 2.5-->整體還不錯,品牌維修疑慮
SKODA superb combi -->整體還不錯,品牌維修疑慮

==========================================
納智捷的U7完全符合的需求
U7正點~預算夠可以直接買頂級版本還4WD
房車的話~Mondeo也不錯~
真的要雙B1A的話~還是算了因為原因

==========================================
volvo S60
volvo真的非常安全 舒適度也OK
就是比較吃油...(因為板金厚,所以車較重)

==========================================
雙B 現在的歐洲車安全性真的都超好
各式各樣的安全功能 以及車殼厚度

駕駛感受來說,跟國產車比是差很多的
油門的感受,底盤的表現,方向盤的反應等等
同樣的在內裝的質感和音響配備,雙B的品質普遍來說還是比較好
雙B的貴是值得的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方便的網站PS2PDF,可以幫你線上轉換ps格式的文件,成為現在通用的pdf文件。
http://ps2pdf.com/

image_thumb[2]

點選convert就會開始轉檔。轉完檔就會跳到顯示下載連結的頁面。你可以點選下載連結開始下載轉好的檔案。

image_thumb[1]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一個完整的唱頭放大器而言,至少需要MC放大線路、MM放大線路以及RIAA等化線路三大部分,
較高等級的前級擴大機常用的構成可粗分為兩大類
(1)MC +(MM +RIAA)
(2)MC +RIAA // MM+RIAA。
這兩種唱頭放大有甚麼差別呢?

前者在唱放有一個完整的MM與MC放大模組,當中的括號代表RIAA等化線路結合在MM模組當中。
如果用的是MM唱頭,那就只用到唱放裏面的(MM Amp+RIAA)。
如果用的是MC唱頭的話,就依序由MC 入,在唱放裏頭自MC 引出後再進入下一級的(MM +RIAA)做訊號放大。
後者就乾脆在機體內塞下兩個完整的唱頭放大器,一組供MM唱頭專用,另一組則是專門供給MC唱頭使用。

次一等級的做法,也是大部分唱放的標準做法,那就是(MC or MM)+RIAA。
這個做法是在唱放內只放一組放大模組,藉由切換放大倍率來調整增益配合唱頭使用。
認真一點的用晶體或是(晶體+IC)的兩級或三級結構,而只用一顆或兩顆IC搞定全部的也不少見。

這幾年主流的MC唱頭的輸出電壓幾乎都拉到0.3mV左右,甚至0.5mV恐怕會成為下一個主流規格。
輸出電壓增加的好處在於唱放端的要求可以不用那麼嚴格,
缺點則在於唱頭的振動系統的有效質量增加讓唱頭的表現能力打點折扣。
這趨勢事實上也點出了今日唱放的低電平處理能力已大不如前,逼得唱頭廠商得提高輸出電壓來因應。

1980年代高階唱頭的輸出電壓一般都落在0.15~0.2mV之間,乍看之下似乎只有兩倍多一點的差距而已。
唱頭放大器的輸出電壓跟CD唱盤的2V看齊的話,以往的唱頭需要10000倍到13000倍的增益能力才行,
當前的主流唱頭則僅需要動用到4000倍到6700倍的放大能力即可,
前端的1.5倍左右的電壓輸出能力的影響竟是如此巨大。

如果對聲音的要求並不太高的話,單獨IC所構成的唱頭放大並不失為一個既經濟又好用的方法。
IC本身就適合在高增益高放大倍率的電路中使用,藉由製造廠商的整合能力將IC框在小黑盒中,
使其具有高增益特性又能避免過高增益讓電路出現干擾、發振、不穩等等不可預期的困擾,
只要根據廠商的技術手冊正確使用,幾乎都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效能與難以挑剔的安定性。

只不過這些音響用的泛用IC在整合過程中仍然不得不犧牲一些性能來求得穩定與耐用,IC廠商也知道問題之所在,
使用廠商提供的IC選單中的產品,衡量需要來做部分性能的取捨。

譬如說低雜音特性與電流輸出能力這兩項需求,可以輕易的在市售電晶體或FET中找到具備更優秀特性的放大元件來使用,
效能當然更勝單純用IC來製成的唱頭放大器囉。

==========================================
MM放大器是要使用 MM唱頭
如果你的唱臂裝的是 MC唱頭
那放大倍率及阻抗都不對
需要再MM放大器前端再加一級MC升壓器
MC升壓器一般可分為電子升壓(要加電源)及變壓器昇壓(不用加電源)
2者音質不同各有特色

==========================================
輸出端的 4μ7 電解電容改為 2μ2 耐壓50V或63V、腳距 5mm 的小型塑料電容

以前也以為塑料電容聲音會比電解好
不過現在觀念剛好倒過來,大部分的時候電解電容聲音比較好,一般來說如果pp是1uf換成電解大概在3uf左右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黑膠系統需要幾個設備,分別是轉盤/唱臂/唱頭/唱頭放大器

轉盤

盤,臂分離式的唱盤,5~6萬元左右的大概是入門級,老實說與其花這個錢,建議還是找日製的直驅盤
好的盤通常沒有功能性,可以自動舉臂/唱完回臂,大多是便宜的,不建議,需要手動的大部分會好一些
入門建議考慮日系盤夠用了。

日本直驅盤是我建議的方向,整台約是10~15Kg,
約是5000~12000 可以選到一個不錯的,建議以 Trio ( Kenwood 前身)/Denon考慮

Trio轉盤將重心外移,轉盤直徑33cm,可以得到一個很大的轉動慣量
Denon 好在便宜,轉動慣量沒Trio 那樣大,但也不錯了
YAMAHA 也不錯,價格被吵到很高,所以不建議
MICRO 也有不錯的唱盤

VICTOR JA-B44 直驅盤 7000元日幣,寄到台灣再多加個3000元台幣左右 初學者玩這樣的盤肯定是足夠的

二手TECHNICS SL1200系列,調整項目齊全,品質穩定度也高,配顆DENON或AT入門MC頭

黑膠轉盤唱臂尺規的畫法
http://artistming.blogspot.tw/2015/02/12.html

唱臂

要便宜,就不要另外買唱臂,用盤上原有的就好,
可以選的話,建議選直臂,音染較少,S 臂音質較軟,喜歡這方向就選S

唱頭

唱頭一定要使用MC唱頭,可惜MC唱頭的價格都是很讓人害怕的價位

MM 唱頭價格 800~25000,一般以 8000~3000 是大家比較常接觸的,聽古典樂的話約是 3000~6000 以上的唱頭就很好聽了,針尖/針桿壞了可以自己更換
MC 唱頭價格 5000~50000,一般常見的在 10000~20000 價位,MC 頭故障很難修,要價 10000~20000 算正常
聽古典樂,MC唱頭可以,爵士樂會建議 MM,味道比較對

Ortofon OM10,約是2千多可以買到,已經可以聽古典樂了
Ortofon 聲音準確性相當好,沒有太多癖性,中低音飽和度,聲音厚度都是上選,完成度也很高,主推這個
OM3/OM5 不建議,圓針的細節不夠

Audio Technic,MM頭有顆 AT-15Ea,針夠細,聲音也不錯,往上可以買 AT-150e

唱頭入門的建議,鐵三角MC,ATOC9舊款二手不過5K上下,聲音已經可以打趴一堆MM。
進階一點,AT33R應該會優於AT33PTG,全新約2萬多,風評不錯。ATOC9 III則是近年推薦的好唱頭。

唱頭放大

擴大機有唱頭(Phono)輸入嗎? 有的話, 唱頭放大器就可以省下來了

目前絕大部分的擴大機(前後分離or綜合)已經很少有廠商做MM/MC放大的輸入,就算有也是聊備一格,堪用而已;
而一台稍微好點的MM/MC擴大機幾乎可買不錯的綜擴了

MM唱頭正常輸出約4~5mV,需要經過一個唱頭放大 1000~2000倍的放大器,內含RIAA 修正迴路,把低音放大到正常準位
常見放大器以 OPA / 電晶體 / 真空管,為主要放大元件,聲音等級也幾乎是這樣排列,
OPA 總是最低等級的,比較不推薦的

用 op amp 做前級雜訊就要高出 6db.
因為 op amp 都是 differential input. 每個輸入端都存在相同的雜訊. 雜訊因此加倍 (+6db).

Phono RIAA preamplifier 對 LP 系統的聲音是個十分關鍵的元件.
這元件的 "失真", "訊號與雜訊比" 以及 "RIAA 準確性" (THD, S/N, RIAA accuracy) 都不能忽視.

經驗是 THD 不但要低於 0.005%, 而且在 5K ~ 20K Hz 也要低於 0.01%.
S/N 至少也要有 80db 以上.
很多低價的 preamplifier 的 specification 在這上面都交代不清楚. 實際可能高達 0.05%.
可以找一台比較高階的 MM phono RIAA preamplifier. 再外掛一台獨立的 MC head amplifier.

為什麼聽古典音樂不要從 LP 入門,就是因為唱放;
MC 唱頭無論高低價位還不至於讓樂器音色表現地太離譜,而唱頭放大器常常是百分之百的『音色殺手』;
保證可以讓小提琴與中提琴無法分辨,長笛與單簧管也無法分辨。
市售的唱放太容易因為個人喜好而扭曲原始聲音,再憑著LP調整高手自行把被扭曲的某種樂器聲音修復。
問題是再怎麼修復,就是絕對比不上原始不扭曲的聲音,結果就造成了『音色不正確』的普遍問題。

整體花費

盤+臂 8000~12000,唱頭 3000+,唱放 10000,就可以進到黑膠的世界了

==========================================
一盤一臂該如何選?

說實話,豐儉由人,小到二手的日系皮帶盤、THORENS上至VPI、ROKSAN或是現在也爆貴的ORACLE,其實選擇非常多。

1.直驅盤

毫無疑問TECHNICS SL1200和MICRO SEIKI DD7(搭配知名的MA505唱臂)/DD5(搭配MA202唱臂),便宜好用!
YAMAHA GT-750/GT2000雖然漂亮,但是市場二手價格居高不下。

TECHNICS SL1200

33/45轉速可微調,唱臂VTA方便好調,功能簡潔實際,盤身底座由好幾層
橡膠組成,所以重量扎實又穩固,可以拿當年DX團購的2500元LP轉盤來比
較,重量可能只有SL1200的1/3~1/5,由此可知SL1200不是浪得虛名。

MICRO SEIKI DD7

造型典雅的直驅盤,33/45轉速可微調,上頭搭載MA505唱臂,光唱臂在日本
單獨購買,都要一萬元起跳,而這台二手直驅盤在日雅拍的結標價都在台幣萬
元內,而同系列DD5搭配MA202唱臂,都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DENON DP75

DENON直驅盤型號繁多,但是可以只買空盤,自己訂製安裝盤身,也是可靠的選擇

2.皮帶盤

日系皮帶盤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價格低廉的選擇不少,甚至國產DARLING也是堪用可用的。
不過還是會選擇THORENS,畢竟從TD160/166/160super或是TD125/126還有高擋的TD520/521,選擇很多。
對於入門朋友,建議找TD160super或是TD126就好了,唱臂再找日系唱臂或REGA RB300來搭也足夠了

當年TD160super是搭配SME3009來賣,12年前市場二手價不到萬元,
現在應該都要15000元了。皮帶盤除了注意皮代是否鬆弛外,馬達的狀況也要留意,有異聲就要注意了。

ARISTON RD11s

不同於LINN LP12目前市場上的高貴,ARISTON 11S是市場上被忽略的二手品牌,上頭多搭載日系GRACE707唱臂。
不過現在二手價格卻是居高不下

ARISTON RD40

同廠還有一台RD40轉盤,當年是黑膠年代末期的產物,雖然有型,但輕量的塑料底座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建議與其買RD40,不如直接拼 MITCHELL GYRODEC

SOTA SAPPHIRE

20多年前紅極一時的經典軟盤,當年許多資深玩家讚譽有佳的好盤,加上SAPPHIRE盤身又大又重,很佔空間。
這盤當年大多搭配SUMIKO MMT唱臂或FT-3唱臂,後來也有玩家裝上ZORIN氣浮臂。
這盤實力絕對在LP12之上,是不想花大錢的超值選擇,唯一需注意,寶石軸承是否破裂,這會是使用上的麻煩

MITCHELL GYRODEC

有型又美到爆表的轉盤,10年前低廉的二手價,這盤改裝後可以安裝兩支唱臂,彈簧和SOTA一樣,又軟又敏感,
所以唱臂太重,彈簧的3點平衡會不好調教。原廠還有升級電源另售,
相較於目前LP12二手價格居高不下,擁有GYRODEC應該會暗自竊笑,目前全新的GYRODEC 價格也是高到讓人不想攀了

LINN LP12

外型典雅簡樸是LP12,只是它一直沒太多的驚喜和驚艷,陸續用過SOTA和GYRODEC之後,LINN反而不如TD160super。
二手LP12 ,價格曾經非常親民,也因此今天不管原廠如何升級,都不覺得它物有所值。
這台盤是最不建議的,如果預算多又不在意驚人表現的朋友,當然是可以買回家欣賞使用。
何況LINN的產品組裝品質,水準是相當不錯的!

Basis Ovation

Ovation的壓克力盤身做工精美,轉盤面也塞入銅柱增加鋼性來維持穩定度
最特別是4根油壓避震器,整體安裝調教好,什麼音樂都能唱得很好,
誰說壓克力盤就會難聽呢,這盤確實做得很不錯。
不過,雖然盤身大,但是只能接上9~10吋唱臂,有點可惜。

==========================================
不要比好聽的話,1萬元的全新MC頭+6000元的HANSS唱放,再加5~8千元的二手日系直驅盤,應該輕輕鬆鬆可以得到比中高階CDP更自然更樸實的音色。

數位CD可以輕鬆有華麗的音色,豐富的動態和寬廣的頻寬,可是CD在音場的縱深,空氣感和活生感,這部份確實是不如LP的。
CD的感覺比較像看畫,一幅美麗的畫,而LP則是讓我有置身在音樂現場的感覺。
很多入門黑膠朋友對LP錯誤的觀念是LP很「厲害」,可是這厲害到底是什麼卻沒有說清楚,
因此跳進LP之後,反而不知道這麼麻煩的東西到底厲害在哪?好聽在哪?
要領略LP的好,得先拋棄自己長久以來習慣的數位聲音表現,慢慢你才會容易感受到LP樸實而不起眼,但真實又自然的聲音!

==========================================
輸入阻抗固定的升壓器,不會有阻抗匹配的問題嗎?
以手上這台套件為例:
*前級 PHONO MM: 2.5mV, 47 Kohms
*MC唱頭: 0.5mV, 20 ohms
*MC 升壓器: output 50K ohms (~ 47 kohms)
輸入(ohm)
3  -->
5  --> 低頻較多 (高音不破)
24 --> 適中
48 --> 高頻過多(易破音)

==========================================
所有的升壓器輸入阻抗可以說都是固定的. 它們的輸入阻抗要決定於它們的 Seecondary/Primary 圈數比. 也決定於 Phono RIAA preamp 的輸入阻抗.
如果Phono RIAA preamp 的輸入阻抗是標準的 47K. 則 MC 升壓器輸入阻抗為:

Zin = 47000 / (n2/n1)^2.

如果您的 MC 升壓器圈數比是 10 倍. 也就是說升壓 10 倍. 則 MC 升壓器輸入阻抗為:

Zin = 47000 除以 10 的平方 (100) = 470 ohm.

如果在 MC 升壓器輸入端並聯一個 130 ohm 的電阻. MC 升壓器輸入阻抗就變成 101 ohm 了.

MC 升壓器有很多的缺點. 音響器材的設計能避開變壓器就避開.
MC 有非常多優點. 但是一旦被迫使用 MC 升壓器時. 許多優點就難免要打些折扣了.
最好的 solution 是用一台 MC head amplifier.

==========================================
剛試算了一下,preamp Rin 47kohms,MC升壓器 24 ohms 檔位的圈數比是46,所以MC升壓器實際的輸入阻抗應為 22.6 ohms,
看來已經很接近MC 唱頭的20 ohms了。

圈數比是46時等於是 33db 的電壓提升. 正是一般 MC head amplifier 的增益值.
增益 = 20 x log (46) = 33.

==========================================
6000元的HANSS唱放也不錯!
HANSS唱放拿來配DENON 103,另一部 MF XLP備用,
只是這唱放還比不上PASS ONO

手邊有三台非廠機PASS ONO,一部是DS版,另兩部是香港版 ,
DS版目前配ORTOFON MC20 SUPER老唱頭,香港版一部配LYRA DORIN或AT OC9,另一部配ADC MC或AT33 PTG唱頭,
若還找得到DS或香港版的ONO PCB,倒是建議自己裝一部,還蠻不錯的!只是配對零件比較不好找而已。

Pass Aleph Ono phono preamplifier
Maximum harmonic distortion is less than 0.05% (1kHz) at 20V RMS or less.

自製唱放 (PASS ONO和PHONOCLONE)

==========================================
是哪些因素影響了唱盤的品質?
震動
轉速準確度
穩定性
隔離干擾的能力

震動可以來自內及外
內包含馬達,軸承摩擦及轉盤平衡

震動主要是影響循軌的精確及
附加的諧震會造成音染使聲音的線條模糊
反應在細節頻寬線條及形體感還有空間感

轉速是否準確影響很大
基本要求是33 1/3時,轉三圈動一格
45轉時轉速快,要求會加倍

對於自身的震動能否做到最小,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消除
這包合針尖在循軌是的微小撞擊是否會有回授
及外界因為聲音的震動是否能夠被吸收或者轉化成被聽到的頻率

好唱盤要內外兼顧
不容易

==========================================
黑膠系統最大的三個問題
1. 聲音的平衡性
2. 透明度
3. 細節不足

很多高級的系統能量很強但卻不平衡,細節很多但卻沒共鳴質感
很多中低價的系統聽起來很厚但下盤卻糊成一片
很多黑膠系統空有厚暖及音場但卻毫無細節與層次可言
這些都不是靠高價的硬體就可以解決的
愈高價的系統要調到平衡極致愈要花費更大的心力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葉黃素對眼睛具有特殊的作用
身體攝取的葉黃素分佈到眼睛的兩二個部位
視網膜及黃斑區、晶狀體
所以如果你葉黃素缺乏的話,就會導致老化性視網膜黃斑區病變
失明、白內障、散光、老花眼、假性近視、眼睛疲勞等等具有各種不同程度的疾病

根據目前發表的學術論文,每天使用20mg~40mg葉黃素,不會產生副作用
每天15mg適量補充葉黃素,不會造成身體負擔 所以多吃無益
每天最好餐後食用 因葉黃素屬於脂溶性,餐後食用,因有食物油脂幫助其吸收,效果較佳

年過40後,看小字覺得有點吃力
怕眼睛病變就吃葉黃素保養

==========================================
如果你有以下生活習慣者,建議補充
每天使用電腦超過4小時(我每天用電腦都超過10小時)
每天看書、看電視超過2小時
戴隱形眼鏡超過6小時
在公車/捷運上玩智慧型手機

在冷氣房工作,整天對者螢幕輸入數字
又玩FB遊戲 寫寫部落格 看看網路長篇小說

==========================================
葉黃素是保護黃斑部不要受到光線的傷害,預防黃斑部病變,老外因為眼珠顏色較淺,比較容易有這樣的問題,
亞洲人不太需要,當作抗氧化物吃可以,
眼睛乾澀是肝血不足或是肝火旺盛所致,建議吃無糖話梅綠、蜂蜜檸檬、百香果、檸檬愛玉退肝火,也可用枸杞菊花泡茶喝,即可改善。

==========================================
Costco有Nature Made葉黃素150粒,原價885元

Nature Made

Nature Made2
==========================================
葉黃素的作用

太陽光中的紫外光、藍色光進入眼睛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引起眼睛的退化。紫外線一般能被眼角膜及晶狀體過濾掉,但藍光卻可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及黃斑,而晶狀體和黃斑的葉黃素能過濾掉藍光,避免藍光對眼睛的損害。葉黃素及玉米黃素能吸收藍光,抗氧化,簡單來說,葉黃素/玉米黃素就像天然的太陽眼鏡,抵擋太陽光中的危害。

葉黃素怎麼吃

葉黃素偏向油溶性,所以建議飯後使用,吸收度較佳。如果平常有攝取維生素E或魚油者,可一起服用。

葉黃素劑量換算

如果產品標示每粒含「 LUTEIN 5% 30亳克」,實際所含純葉黃素的量只有30*5%=1.5毫克,所以建議消費者在選購葉黃素產品時,必須「算」清楚。

購買注意事項:

慎選上游原料製造商,專利認證廠商如FloraGlo®、Xangold®,品質較有保證
含葉黃素(Lutein)與玉米黃素(Zeaxanthin)的複方成分,較佳比例10:2
葉黃素與玉米黃素,不可與β-胡蘿蔔素併用(降低吸收)
成分劑量標示明確,劑量要仔細換算
AREDS、AREDS-2(添加DHA+EPA)配方
合適的抗氧化劑
不同族群吃的劑量與配方不同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