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A6
M-BENZ E-CLASS
BMW 5系列
LEXUS GS系列
以上4項車系為同一級距

Audi A4
M-BENZ C-CLASS
BMW 3系列
LEXUS IS系列
以上4項車系為同一級距

LEXUS ES不在這2個級距內,因為他的定位上較特別~
ES的底盤是由Camry修改升級而來所以在成本上也比較低~
PS:新一代ES改由Avalon底盤修改而來

====================
ES300h定位的範圍是在200萬級距(C-CLASS,3系列A4等全部都會被影響)
A6 hybrid則是定位在300萬級距

A6拉高層次去拼E-CLASS跟5系列(當然他們本來就是同等級)
不與ES300h硬碰硬

規格差不多的車卻貴了近百萬
也間接讓Audi的品牌定位比LEXUS高一階拉到與雙B同等級

====================
LEXUS就會超A趕B了(這裡說的不是銷售量 而是高級品牌的印象)
除了固定保養 沒有什麼維修上的問題
並且 到現在都還會收到LEXUS的雜誌和一些小禮品
很多中小企業的老闆
是沒有精神花太多時間搞車的
他們只希望好開 品牌也算高級就好

和泰厲害的地方.....它們的策略就是把餅做大!
如何將台灣高級房車市場的餅做大?
很簡單....那就是價格與服務!
LEXUS在台灣操作的淋漓盡致!

LEXUS的確沒甚麼維修上的問題,
不過LEXUS比較大的問題是,品牌形象多少都會受TOYOTA影響

====================
audi車不錯,但它的Hybrid車款真的很難賣
會買A6 hybrid的人應該是:
1.錢太多,愛銘牌hybrid==>但錢多的人,應該看不上A6 hybrid
2.喜歡中文MMI and GPS導航===>但會英文的人,不須中文, 不會英文的人,不會花大錢買中文MMI and GPS導航.

====================
300萬起
個人肯定是會買M Benz,沒有為什麼因為她是M. Benz

200萬~ 300萬
就是買BMW 的3 系列,因為這價位的3 系列性能、舒適都很平均

200萬以內
那就是日本車挑一台外觀殺一點的,妥善率好一點的

====================
LEXUS在台灣會那麼成功絕對有他值得學習的地方
但也不是說價格比人家低就一定會成功

像LUXES的GS系列
他的對手就定位與E-CLASS,5系列相當
GS相對這兩個對手絕對更超值
但也從來賣不贏他們

在每個不同的市場
每個品牌都會有不同的策略
我記得在南非LUXES就賣得比雙B,Audi貴
以全球的高級豪華品牌銷售量來看
LUXES目前也仍差這德國三大高級品牌一截這也是事實

只能說
LUXES在台灣市場會這麼成功除了訂價與服務皆優外
台灣人高於全世界其他市場的TOYOTA情節也是重點

====================
轎車來說: 530D 530I 應該是首選! 雖然超出預算一些些! 但是馬力上來說應該是大狠多!
休旅車來說: X6 X5 首選!
當然我不是很讚同BMW賣這麼貴! 但是論車型BMW略勝! 論內裝AUDI真的也不差!
所以略勝的是BMW吧!

====================
E系列 就不考慮了 操控性太差,馬力太低
如果 要舒適、穩穩開、展現地位,可以考慮 外型也很好看

奧迪A6 絕對不考慮,加上操控性太差,馬力太低

5系列 528,操控性太差,馬力太低
如果 要舒適、穩穩開、稍微展現地位,可以考慮 外型也很好看

油電車,以目前趨勢 不會去碰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店名是振順
地址在南京東路五段359號
電話2768-9966
http://tltcar.com.tw/
寶清街在松山區 南京東路五段底
在橋下三角窗的店面(從南京東路五段往基隆路方向) 在寶清街紅綠燈橋下回轉就看到了!

網路找到一家在寶清街上有人推薦, 終於撥個時間過去做13萬保養, 自備機油,
工資加機蕊總共600元, 這大概是我牽車以來, 最便宜的一次, 不用預約,
大概一個小時不到, 就在旁邊跟師傅邊聊天邊看, 師傅還展示原廠電腦操作給我看

振順還蠻懂得維修,超過十年的賓士,但有一些小貴。
不過,再貴,也比不上原廠。
賓士老車,好好保養,很ok,然後又不怕被拆零件,變成智慧車!!
新的賓士,真的很容易被拆零件!

保固過後就很少進保養廠,
一般大小保養及簡易的維修都自己買零件解決, 好處時省時, 省錢, 車子又可以顧的還算Ok.
賓士車應該算是最好養的進口車了, 養這輛車的最大花費就是換輪胎(我只用馬牌的德/法胎).

民間賓士保養廠很多.....
專精的也不少....
重點是價格比原廠親切太多了....
所以大部分過了保固都不會回原廠被當盤子敲.....

如果怕環保材料的問題,不妨先找家零件商..
建邦貿易:
http://www.jpt.com.tw/money/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1803&Twesid=c9d14ebd5eb69216522759064f9e8f87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rticle

高油價時代,導致新車銷售量大幅衰退,當前的市場氛圍,反映了保守的消費趨勢,無論你有沒有換車的打算,「降低養車花費」應該是當前開車族的一致共識,然而在追求高經濟性的同時,多數人只注意到輕踩油門、減少車輛負載的表象化秘訣,殊不知提升引擎效率才是車輛省油的關鍵因素。

降低引擎磨耗聽起來複雜,實則不然,重點是你要握有強而有力的工具。

好油如何選?

美孚1號是一種擁有獨特配方的全合成潤滑油,自1974年推出後,成為市面上第一款大眾化的車用全合成潤滑油,即便當今市場機油產品百家爭鳴,但美孚1號仍是全球全合成機油的領導品牌;以合成基礎油與特殊添加劑混合後,在每一種黏度等級中,皆能提供引擎最佳的高低溫保護效果。

調配出機油的基礎油,依照種類不同,大致可分為四類,分別為礦物油、植物油、半合成油及全合成油。以植物油為基礎的機油在台灣市場並不常見,因此略過不表,而礦物油係直接從原油中提煉,但在去雜質的過程中,需要經過精煉手續,成本不見得低;半合成油就是以礦物油混和合成油為基礎油;全合成油,是以化合物為基礎,一般在機油瓶身上會註明Full Synthetic,或者是100% Synthetic。由於是以化合物合成的,因此可以調整配方好因應引擎內部惡劣工作環境,耐高溫與高壓是其特色。

市售的機油商品中,油品成份主要分為傳統礦物油與合成油兩種,兩者雖然都是以原油煉製而成,但合成油採用的是更先進的提煉製程,其純度與品質都遠優於傳統礦物油。由於合成油使用的是特殊配方,目的在於應付高精密度引擎常需面臨的嚴苛運轉狀況,礦物油在引擎啟動時,需較長的時間才能循環流動,尚未得到潤滑的機件,很容易因此造成磨損,進而減短引擎的壽命,相對之下,合成油可以即刻循環,使得引擎各部機件迅速潤滑,進入工作狀態;此外,合成油亦可提升燃油效率,因為合成油很快就能讓引擎達到工作狀態,省卻了傳統礦物油因潤滑「時間差」所損耗的額外燃料;合成油的另一項優點,在於比較潔淨及環保,較諸傳統機油更能減少引擎廢氣的排放,傳統機油的雜質通常較多,例如硫化物、活性碳氫化合物及不穩定碳氫化合物等,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因此造成對環境的汙染。

美孚1號比起其它知名品牌的全合成、半合成油更能有效防止高溫積碳現象,活塞積碳會使引擎的運轉效率降低,因此美孚1號在研發的過程中,特別模擬了活塞在高溫下積碳的狀況,測試時,先將機油加熱至攝氏285度,再將機油引流至高速旋轉(2500rpm)且加熱至330度的鋁製碟盤中,經三小時後,評估碟盤上機油的潔淨程度(滿分為100),實驗結果顯示,美孚1號高達90分的潔淨度,比起一般全合成及半合成機油四成及六成的實測表現,不難看出該產品卓越的潤滑功效。

嚴苛測試的結晶

不斷研發,是美孚1號享譽全球的背後助力,它的SuperSyn抗磨耗科技在實驗室中即已經過21萬英哩的模擬測試,但假想的狀況終究不如實地測試來得真實,於是,1990年美孚公司針對此項產品,在位於美國的研究中心,將美孚1號注入一輛全新的BMW 325i,隨即展開長達四年的漫長測試,期間,除了例行的保養維修外,最終這輛車完成了高達100萬英哩的累積里程,實驗末了,當眾人將引擎蓋打開,看到的是完全沒有明顯磨損的引擎部件,非但整個動力系統仍維持在極佳狀態,甚至大多數零件都沒超出BMW原廠對全新零件所設定的公差。

爾後,隨著實驗室外測試的密集化,美孚1號亦不斷締造出出人意表的驚人成就;2003年11月,九位志願者參加了環球挑戰賽,展開為期16個月的國際行程,並且行駛了28,000英哩才更換機油,過程中,每天遭遇的灰塵比大多數汽車一年碰到的量還要多,更歷經了從美國莫哈維沙漠53度的超高溫至西伯利亞零下50度的極端溫差,若非全程使用美孚1號機油,這趟旅程只怕是兇險不斷。2006年5月,全世界最快的平台小貨車(澳洲荷頓車廠的HSV Z Series Maloo R8 Ute)從墨爾本出發,進行為期6個月的環澳活動,在全程使用美孚1號行駛23,000英哩後,引擎機件儼然與剛出廠時無異。大多數的合成機油都具有優異的引擎保護效果,但唯有美孚1號不斷證明可讓引擎始終維持在幾乎像剛出廠時一樣的狀況。

0W40,這些數字代表的是機油黏度等級,也就是在不同的溫度下機油的黏稠度會跟著變化,前面一個數字越小,代表機油在低溫狀態下越稀,越容易流動,亦可在冷車啟動時提供更多的保護,例如0W40的「0」,表示已達冷天保護效果的極致,而「W」則代表冬季等級;至於第二個數字,代表的是高溫下的保護能力,這個數字越大,則表示機油保護程度越好,不過過大的數值,又極可能導致引擎運轉效率降低,所以美孚1號0W40的「40」,恰好足以在極高溫的狀態下為引擎提供最適當的保護,同時又能確保絕佳的油耗經濟性。

實驗證明,美孚1號即使在零下50度也能順利流動,引擎啟動時到達所有活動機件的速度比起傳統礦物油快上15秒,換句話說,美孚1號能夠馬上開始保護你的引擎,讓它避開種種磨損,同時也能為你省下許多加油及維修費用,不論你使用的是什麼車款,美孚1號都能帶來最佳的實質效益,包含延長引擎壽命、降低燃油消耗及任何狀況都能大幅提升的機件可靠度等,在高通膨的年代,不需特別選購低油耗車款,你也能在油價高漲的此刻,持續保有自由移動的駕馭樂趣。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IC1

只要是符合 MB 229.5 / 229.51 規範的就可以,
例如好市多的 CHEVRON 5W-40. Mobile1 0W-40 都可以,而且不用擔心買到假油.
COSTCO Mobile1 0W-40 6瓶1349元,平均224.83元。

159722783159208584_n

fdf3fa3a883c5f34e6e376e8dc697e1d
======================
Mobile1 0W40
去保養時也跟我說別用0W 為什麼他們都不大建議吃這支機油
說台灣的氣候使用0W的很容易升溫 而且市區走走停停不是那麼ok
一直都建議我換5W40或5W50的

======================
0W-40 跟10W-40
油溫在100度時都是黏度40 耐不耐溫~看油的種類
有本事作到0W的油 都不會差到哪去的

======================
原廠的油是0w30 shell的油
其實沒有絕對什麼油適合什麼車 應該是什麼駕駛習慣適合什麼油
越高黏度的油高轉速的動力越好但是越耗油
越低黏度的油 開起來越省油但是力道會稍差 聲音也會比較大 只要符合229.5的規範就ok了

======================
BENZ 4缸車要6瓶,6缸車要8瓶

======================
SLR的推薦用油是MOBIL
BENZ的推薦用油也是MOBIL
機油蓋附近就看的到標籤了

======================
建議黏度也不要超過50
因為60的油真的有點太黏了 油耗很兇

======================
在好X多買了mobile 0w40.
保養之後發現很不錯.沒啥大問題.也沒有引擎聲音過大的問題

======================
mobil是全球最大,而且規模比第二大的大1.5倍以上
mobil的機油品質穩定也不錯用,主要還是全合成機油的基礎油PAO是等級非常好的
美孚的基礎油等級比BP系統的(castrol,aral,bp)和shell的都來得好

======================
0W-40 引擎轉速拉轉比較快 比較高 好像會比較耗油 但是可以比較熱血

用0w-40 如果右腳不誇張 會比5w-50省油些 但轉速好拉
真的在開 應該是兩者會差不多

======================

439020604_m
德國當地 賓士 BMW AUDI 保時捷車主使用的亞拉 ARAL最頂級機油
Aral Supertronic 0W-40
一瓶一公升 也才5.85歐元 約240元台幣
一歐元約41元台幣
41x5.85 =240元

http://www.oeldepot24.de/catalog/product_info.php?cPath=22_35_29&products_id=56

Aral Supertronic 0W-40 還有取得德國各大車廠的柴油引擎用機油最新機油認證(汽油引擎的車輛也可使用)
ACEA A3/B3, A3/B4, C3 und C2
API SM / CF
MB Freigabe 229.31 und 229.51
VW 502 00 und 505 00
BMW Longlife-04
Porsche-Freigabe (außer Cayenne V6)

Aral Supertronic 0W-40的認證資料可在德國賓士MB229.51認證名單上查證
http://bevo.mercedes-benz.com/bevolisten/229.51_de.html

機油在德國當地的售價,是很便宜的,也是最新的,不要在當冤大頭
因為新車都是在德國先上市
新車使用新認證的機油,所以德國國內販售的各大國際大廠如Shell BP(BP旗下的Castrol ARLA) Mobil,TOTAL 的機油產品,認證也是最新最好的

MB 229.3 認證的機油適合汽油及柴油引擎,延長換機油里程,以ACEA A3 B4標準為基礎,配有FSS顯示器可以2萬公里到4萬公里換油,符合1998年後的引擎最基本機油等級的要求,MB229.3認證的機油比MB229.1認證的機油 省油約1%

MB229.5認證的機油, 稱為長效壽命機油,適合汽油及柴油引擎,大幅延長換機油里程且比MB 229.3認證的機油更長,可以3萬公里以後換油,MB229.5認證的機油比MB229.1認證的機油省油約1.8%

取得MB 229.3 認證的機油機油黏度為 5W-50的機油只有一瓶,就是大賣場(好市多也有販售)的金蓋銀瓶Mobil 1 5w-50
http://bevo.mercedes-benz.com/bevolistenmain.php?content_action=showselect&navigation_path=bevolisten&language_id=1&blatt=229.3&suchbegriff=

MB 229.5 認證的機油機油黏度為0W-30 0W-40 5W-30 5W-40四種機油黏度
http://bevo.mercedes-benz.com/bevolistenmain.php?navigation_path=bevolisten&blatt=229.5&content_action=show

所以0W-40至少比5W-50的機油省油 0.8%

==============================
MB229.5認證的機油--> 賓士汽油引擎可以使用
http://bevo.mercedes-benz.com/bevolisten/229.5_en.html

MB229.51 認證的機油-->賓士汽油引擎+賓士柴油引擎配備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廢氣碳微粒濾清器可以使用
http://bevo.mercedes-benz.com/bevolisten/229.51_en.html

MB229.5與MB229.51 的機油認證程序對引擎磨耗要求,都是相同,對引擎的保護效果也一樣好

其差異在於MB229.51認證的規定比MB229.5的機油規定多了對機油中含硫及含磷量有所限制 稱為Low SPAsh
用以保護延長柴油引擎配備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廢氣碳微粒濾清器的使用壽命。

可參考賓士對MB-Approval 229.51認證機油的解說
http://bevo.mercedes-benz.com/d/d/en/Spec_221_0.pdf

What is sheet 229.51?何謂MB229.51認證的機油
A passenger vehicle engine oil specification for "Low SPAsh" low-friction engine oils at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level (2nd generation "Low SPAsh" low-friction engine oils, with the performance capability described in sheet 229.5), i.e. with the most stringent limits with regard to wear and cleanliness.
These oils are outstanding because they provide the best possible protection from black sludge formation and deposits. They also have improved fuel economy potential (fuel economy benefit in the M111 FE test CEC SG>L54 > 1.7 % = Sheet 229.5 level), and improve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quirements and tests for a release as far as sheet 229.51 is concerned?

Laboratory 機油成分限制
tests: Sulfur < 0.20 % by weight,
Phosphor < 0.08 % by weight,
Sulfated ash < 0.8 % by weight,
Chlorine < 0.005 % by weight,
TBN (neutralization capability) > 6.0 mg KOH/g

Engine test:機油倒入引擎實際測試
MB229.5及229.51兩種認證的機油使用賓士引擎測試,要取得認證的最低標準門檻都是同一個標準
所以取得MB229.5及229.51兩個認證標準的機油,保護引擎,抗磨損的要求,是一樣的標準,所以保護引擎的效果都一樣
M 271 Wear test Pass acc. 229.5/.51 Limits
M271 Sludge test Pass acc. 229.5/.51 Limits
M 111 Fuel Economy test Pass acc. 229.5/.51 Limits (>1.7 %)
OM 611 DE22LA test Pass acc. 229.5/.51 Limits
OM 602 A test Pass acc. 229.5/.51 Limits
Plus other ACEA and OEM tests: Pass ACEA A3, B4, C3, VW TDI,VW
T4, .....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ACEA test sequences A3-2004年標準, B4-2004年標準 and
C3-2004年標準 apply to these engine oils. Beyond this are the more
comprehensive specifications of Daimler AG. Approvals are only possible for low>friction engine oils that comply with the low limits with regard to sulfur, phosphor content and the content of ash>forming components. The detailed requirements for an approval of these high>performance engine oils are listed in the table "Mercedes>Benz specifications for engine oils (service fill)"

==============================
在台灣因為MB229.51認證的機油銷售量少,所以售價都很昂貴
所以汽油引擎使用MB229.51的機油有點浪費

選用MB229.5認證的機油,售價相對合理
好事多 COSTCO 的 Mobil 1 0W-40 及 Chevron Supremw synthetic 5w-40
購買時又有發票有保障

======================
Aral Supertronic 0W-40這支油是好東西
德國製造包裝 德國賣240一公升 台灣水貨引進大約多兩成到三成間 大約290到300出頭
但總代理要賣一倍以上 更不用說保養廠一罐賣600多到700多了

======================
Aral 0W-40才賣250?
比我在大X發買的Aral 5W-40還便宜! 我也想知道哪裡可以買到這個價錢...
至於Mobil 1 0W-40在我的W210 E200K唯一一次的使用經驗並不好,
感覺引擎噪音變大, 運轉也比較粗糙, 大約6000km就被我換回Aral 5W-40.

======================
有些車真的不能吃太濃
像賓士上一代C系列的V6 C240 C280 C320這顆引擎
建議吃30到40的番號 亂吃50到60的 久了就知道

X3用好市多的MOBIL 0W40, 還蠻不錯的,轉速比較好拉.

======================
買了兩箱水貨 Aral 0W-40 (Y拍 249元), 這瓶比一堆神油好用多了
之前是用公司貨圓瓶點漆版 $340 元

Mobil 0W-40 只推薦日本1L RP鐵罐包裝 ,老美的Mobil 0W-40 946ml真是很難用.
家裡的Swift ,老B M50 , 老Mondeo ,CV8 都用過很難開-轉速拉很快但高速無力
怠速時引擎轟轟叫.若不是親自從Costco 買回來,會認為一定是買到假油

的確美國Mobil 0W-40 946ml超難用 轉速拉很快但高速無力 怠速時引擎轟轟叫

======================
如果用過Mobile1 0W40覺得好用的話
其他油就都不建議 Mobile 0W40是最棒的 跑一萬也沒問題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賓士車的防盜系統稱為行駛授權系統
現在已經是das第三代的系統
系統連結中控鎖、引擎電腦、變速箱電腦

分為進入授權和啟動授權
進入授權指的是能不能夠進入車裡
啟動授權指的是能不能夠發動車輛

關鍵的key man就是那支key
對啦!就是手中那支晶片鑰匙
每一支key有20萬組密碼
每一次開門鑰匙都要跟中控電腦核對一組密碼
密碼核對以後才能夠解鎖開門
這一組密碼使用之後就不會再用
所以要進入車子裡面是不容易的

但是小偷還是可以把玻璃打破進入車內
這時候benz還有車內防盜系統(就我所知這是pts停車輔助系統整合 是標配)
利用超音波偵測車內壓力改變
蜂鳴器會響、車燈會閃 來警告小偷

如果小偷要硬開走
那也是很困難的
剛剛有提到系統會連結引擎和變速箱電腦
電子鑰匙的隨機密碼
也要核對這兩台電腦 完全符合才能發動
所以用非原車的key跟本發不動
原廠的key是管制品 一般外面不易取得

最後一道防線是原廠標配的datadot
這就不用多解釋了

我想M.Benz的防盜系統應該是夠強了
業務沒說錯啦....有問題找他就對了
這些系統應該能保護你的愛車
我想這應該比你的方向盤鎖來的有用
別讓他破壞你的Nappa真皮方向盤吧

============================
萬一在高速公路上故障顧路, 怎麼辦
業代說: 一通電話打給他即可, 他會安排處理, 他是24小時待命的. 我想, OK,就這樣辦, 但還是去打給信用卡的拖吊服務專線把車號改過來(把原來登記的號稱換成新買這台)

來的拐杖鎖可能跟這台車不合, 要再去買一個
業代又說了: 現在的賓士車防盜做得很好, 除非整車拖走, 否則小偷是開不走的, (而且, 拐杖鎖會把方向盤表面弄得很難看 )

============================
業代也是說同樣的話,車子有狀況,只要打免付費電話一切搞定。
據業代表示現在賓士的失竊率並不高,倒是殺肉事件頻傳,稍加搜尋就可找到相關文章。
希望大大有加保高額零件險,光保竊盗險是不夠的哦 !

============================
CGI有高壓噴嘴
隨意去動的話可能會發生危險
火星塞現在是用長效型的~也不需要沒事去拆 這樣子密封性反而會減弱
引擎及冷氣空濾可以換油時請原廠清理
剎車油有油位感知器~
所以打開只要看看有哪邊怪怪的就可以了
其實不需要去動手

============================
W204 C Class 在2009年下半年(幾月記不清楚了),才把聲光防盜系統改為標準配備.
前一陣子天氣熱,車停路邊天窗和窗子都沒關,鑰匙拔出就下車.
後來想想不妥當,怕人亂開車門,就用搖控鎖鎖起來.
一下子之後聽到警報器叫的聲音,但不算非常大聲,也和一般國產車聲音不太一樣.
一開始還弄不清那是什麼怪聲音,後來才知道是我自己的車在叫.
所以說,現在買的C200 CGi 應該是有聲光防盜的,因為這已是C Class 的標準配備.

2010式樣的車,侵入防盜和防拖吊聲光警示系統才是標配。
再者…車子被偷零件、有心無心被刮 一定是會發生的;請把車子置於視線內吧。

============================
賓士在防盜真的算很用心...
這裡有篇文章供參考
http://tw.autos.yahoo.com/auto_information_article2/url/d/a/071204/10/1kww.html

當然 再用心還是比不上整車拖走
自己還是得小心與注意就是

============================
一直以來,M-Benz一直持續在防盜科技上做突破,從早期難以複製的刻痕鑰匙、繼電器斷電、晶片辨識到現在的多點防盜控制系統,已經經歷三代的演進,當然,只要是人設計出來的東西就一定有破解的方式,但郭聖喬經理表示,M-Benz結合後端管理平台、高複雜度防盜鎖定晶片等設計,讓現今M-Benz防盜系統遭人破解,整車開走的機會趨近於零。

以往M-Benz第二代的防盜概念採晶片防盜,鑰匙晶片與車身晶片辨識必須吻合,車輛電腦才會送出引擎啟動信號,但此防盜設計後來卻被人發現可藉由自備晶片電腦來破解之後,M-Benz將其難度更加提高。

在第三代系統上,一顆主晶片電腦會連接數個分枝出去,例如方向盤鎖控制、排檔桿控制、變速箱換檔控制及電子油門信號控制等等,各自又有獨立識別碼,並採數位信號傳輸,也就是說,只換主晶片電腦的情況仍無法將車開走,且數位信號無法被中途攔截解讀,一定要把全車防盜電腦全數換掉,才可順利將車開走,而在此部分,M-Benz更進一步提升更換難度,例如最新的七速變速箱,其換檔防盜電腦位於變速箱內,除非將車拖回去慢慢拆,否則在偷竊的當下絕對無法將其更換。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歐洲車保養比較貴
到底多貴?可以提供資訊給一般入門者參考嗎?
8000公里多少錢?
16000公里多少錢?
24000公里多少錢?
32000公里多少錢?聽說這次比較貴!
40000公里多少錢?
48000公里多少錢?
54000公里多少錢?
62000公里多少錢?這回聽說最貴!到底多貴!

========================
8000~24000KM 基本上不需要費用,使用保養卷即可!
快樂跑看你要不要買隨你...一罐334
32000KM...照單全收大約3萬左右
接下來每8000公里大約都是5~6千
到64000KM..大約也過保固了!
沒必要都回原廠了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年度稅率是:
燃料使用費 1201 - 1800 汽油自小客用4800
使用牌照稅稅 1201 - 1800 汽油自客用7120

全年度4800+7120=11920(但已請牌月份扣ex:七月領牌)11920/12=大約993
所以是993*5個月=4965
請領鐵牌一附600
行照費200
一般都是委託辦理,所以有一條服務代辦費,行情價500~800元
如有選牌需加2000
除了服務代辦費,其他均有監理站收據

試算一下:4965(稅金)+600(鐵牌)+200(行照)+600(代辦費)=6365 (無選號)
所以領牌費你給業代7000元就有找囉

=====================
漏了一條檢驗費450
所以領牌費是600(鐵牌)+200(行照)+450(檢驗費)=1250
稅金是以到年底的天數記算11920/365天
另一條就是代辦費了

=====================
新領牌照費1250[不含代辦費]
+[燃料費4800+牌照費7120]除以365[天]在乘上距離年底的天數

=====================
進口車很多車商代辦服務費那條都收1500
這是私人行為,和監理站無關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下不論實用性,外觀性,油耗,用油種類,稅價,功能性,驅動方式,折價幅度,等等...
如果就馬力值比較各車型...得到以下數據,僅供參考唷!

2013年式
GLK220 CDI 豪華版 -->170hp-->255W-->1.5W買到1馬力
GLK220 CDI 標準版 -->170hp-->230W-->1.35W買到1馬力
GLK300 -->252ph-->279W-->1.11W買到1馬力

A180 -->122hp-->145W-->1.19W買到1馬力
A200 CDI -->136hp-->173W-->1.27W買到1馬力
A250 -->211hp-->199W-->0.94W買到1馬力

2012年式
B180 -->122hp-->147W-->1.20W買到1馬力
B200 -->156hp-->174W-->1.12W買到1馬力
B200 CDI -->136hp-->178W-->1.31W買到1馬力

C Coupe C180 -->156hp-->192W-->1.23W買到1馬力
C Coupe C250 -->204hp-->249W-->1.22W買到1馬力
C Coupe C350 -->306hp-->326W-->1.07W買到1馬力
C Sedan C180 -->156hp-->182W-->1.17W買到1馬力
C Sedan C200 Avantgarde -->184hp-->237W-->1.29W買到1馬力
C Sedan C200 Classic -->184hp-->212W-->1.15W買到1馬力
C Sedan C220 CDI -->170hp-->227W-->1.34W買到1馬力
C Sedan C300 Avantgarde -->252hp-->268W-->1.06W買到1馬力

E Coupe E250 -->204hp-->305W-->1.50W買到1馬力
E Coupe E350 -->306hp-->369W-->1.21W買到1馬力
E Sedan E200 -->184hp-->261W-->1.42W買到1馬力
E Sedan E200 CDI -->170hp-->267W-->1.57W買到1馬力
E Sedan E250 -->204hp-->289W-->1.42W買到1馬力
E Sedan E300 Avantgarde -->231hp-->357W-->1.55W買到1馬力
E Sedan E300 Elegance -->231hp-->339W-->1.47W買到1馬力
E Sedan E350 -->306hp-->392W-->1.28W買到1馬力
E Sedan E350 CDI -->265hp-->370W-->1.40W買到1馬力

ML350 BlueEFFICIENCY -->306hp-->338W-->1.10W買到1馬力
ML350 BlueTEC -->258hp-->348W-->1.35W買到1馬力
GL350 CDI -->265hp-->419W-->1.58W買到1馬力

結論:
1.柴油車相對獲得1馬力的代價較高
2.只論馬力的話,A250是CP值最高的車型

如果照馬力公式, 試算的話...Audi CP 值最高, MB CP值最低, 這也反映德國的當地銷售量..
Audi 賣最好, BMW次之, 而 MB墊底 (價格應該 沒剛好match當地就是)

Audi A4 2.0T Sedan -----------> 211hp-->198W--> 0.93W 買到1馬力
BMW 320i sport line Sedan ---> 184hp-->198W--> 1.07W 買到1馬力
MB C Sedan C200 Avantgarde -->184hp-->237W--> 1.29W 買到1馬力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乙式:
無論車碰車或車碰非交通工具(如樹,安全島,柱子等),都可向車行出險維修愛車...

丙式:
只能車碰車或機車等...才能辦理出險..

=======================
乙式 就是除了不明原因車體損傷 其他都賠
不明原因車體損傷 就是人不在 然後發現 靠車被刮了
這就沒辦法了

新車第一年還是保個乙式 第二年就保丙式
甲式大概4~5萬 很少人保 就是全賠啦 不管怎樣受傷通通賠啦
乙式大概3~4萬
丙式大概1~2萬

=======================
注意喔
不論你是撞到高級車、國產車、機車、腳踏車
是要用"第3人責任險"理賠的
而不是用車損險<甲乙丙式>
車損險只是用來修自己的車
所以如果擔心A到高級車
請提高第三人責任險中財損的部分
這樣才會提高你的保障

重點是
丙式車損險是賠自己的車
第三人責任險的財損部分才會依照肇事責任的區分來做理賠

=======================
保險是讓一般小康家庭無後顧之憂,如果你真的很有錢其實是不用保險,
建議五年內保各車體險,甲式就不用了,乙式看個人,丙式或丁氏還是比較符合大眾胃口,丙式是0自付額,
丁式:保費是丙式的一半,理賠也一半。
例:假設丙式保費15000,丁式保費7500。
理賠時:修理費用5萬丙式部用出錢,丁式自費兩萬五。

第三責任險俗稱意外險從你新車到報廢都一定要保,意外險是彌補強制險的不足,以現在撞死人要和解,大概350萬~550萬不等,看死者職業年齡等,來賠償的,例如:一個退休70幾歲的人跟一個30幾歲還養全家四口人,和解的金額是不一樣的,正確金額要問法官以及家屬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般新買汽車的人,都會面臨業務員詢問:「要買甲式、乙式或丙式」的選擇。其實,這三式都是指「汽車車體損失險」而言。而汽車車體損失保險主要是保障愛車,因承保意外事故所致的財產損失。
只不過會依照承保範圍大小與保費高低,分為甲式、乙式及丙式三式。其中,甲式承保範圓最大、乙式次之、丙式最小。但是,就算是承保範圍最廣的甲式保單,也因為保障範圍有限,不能真正稱為汽車「全險」。

而在車對車的碰撞事故中,損失的頻率及金額大小會與「汽車新舊」及「車主經驗多寡」兩項變數有關,因此有專家就建議購買新車的車主,在能力許可之下當然優先考慮甲式的汽車車體損失險。
簡單來說,甲、乙是適合預算較充裕,希望有較大保障的車主投保;丙式是適合預算較少,但希望有基本保障的車主投保;乙、丙式限定駕駛人適合車輛使用狀況單純的車主投保。
但是,保單的選擇也應該視「車主的使用性質」及其「經濟能力」而定。舉例而言,新車主(駕駛)者若為剛進入社會的新鮮人,其經濟能力剛起步,購買車輛是一般國產車,通常建議乙式,不然最少可選擇丙式。

而購買中古車的車主,因為受到車齡、車子保養使用狀況不如新車,一般保險公司受理時,都會有核保考量,另一方面購買中古車族也大都有預算的限制,多半以乙式或丙式為優先選擇。
其實,不論甲、乙、丙式都是基本車體損失險,但有些產險公司會推出不同的商品變化。除了以上「依承保範圍」區分的三種車體損失險外,部分保險公司則針對不同的市場區隔,依照不同的「理賠方式」、「給付方式」與「理賠限制」,推出變化式的保單,保費也會跟著不同。

439020355_m

439020273_m

也由於保費上的差異,如果車主妥善選擇不同「自負額」型態,除保費可以較便宜外,還是可享有甲式的保障。相同地,車主也可以用乙式或丙式,再搭配不同的自負額型態,或是其他附加條款,同樣能讓保費更便宜。

其次,也有產險公司為了配合「希望以較少預算,獲得較多保障」的車主需要,便推出「限定駕駛人」的乙式或丙式保單。事實上,只要是在30~60歲以上的自用小客車駕駛,車子單純為車主一人駕駛,或只有車主與配偶兩人使用,即可選擇投保這兩張保單,保障內容分別與乙式、丙式相同,但保費卻只有乙式與丙式的65折而已,適合預算更低的車主購買。
 

Au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